《入行论》第188课笔录(上)
《入行论》第188课笔录(上)
原文作者:寂天菩萨
本文作者:生西法师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辛二、后世感受痛苦:
在利他无勤生起仁慈或生起悲心的科判当中,第一个科判“今世辛苦维生”众生悲惨痛苦的状况,寂天菩萨已经洞见而且宣讲了。第二个科判是后世感受痛苦的方面。
虽数至善趣,频享众欢乐,
死已堕恶趣,久历难忍苦。
虽然数数投至善趣,也频频享受很多快乐,但是死了之后也是堕入恶趣,“久历难忍苦”,长久要感受非常漫长、非常难忍的痛苦。在后世的痛苦当中,当然也包括在今生当中想要获得的后世的善趣安乐和今生当中自己不想获得的恶趣痛苦。
“数至善趣”指自己在轮回当中很多次地投生到善趣当中,频频享受很多的欢乐。上师在讲记当中,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当中,很多大德在论典当中,佛在经典当中也讲:其实我们在轮回过程当中也是享受过很多快乐了,帝释天王、四大天王、他化自在天、兜率天乃至于无色界、色界的快乐,在人间当中的国王、大富豪,长得美貌的状态等等,这些快乐我们都是感受过的。因为我们在无始的轮回当中时间特别长,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时生恶心、造恶业,有时生善心、造善业,如果是造了善业,累积到一定量,一定会感受它的果报,这些果报就是善趣当中的种种快乐。
“数至善趣”,有时在宣讲的时候(《入行论》前面也讲过),众生今生当中造了恶业,堕入到地狱当中,并不是受了痛苦就算了,在地狱当中还要继续产生嗔恨心、斗诤心,通过这种业又继续再堕地狱。堕到旁生道也是一样,自己经常伤害众生或经常性地产生贪嗔痴,也没办法造善业,所以舍弃了旁生的身份再堕恶趣。或在佛经当中,我们学习暇满难得的时候曾经这样讲过,人死了之后再生为善趣的情况是很少的,恶趣的众生死了之后生为善趣的情况是很少的。
从这个方面看,好像很容易堕恶趣,生善趣的机会非常少,尤其是在前面提到的,如果一个众生堕入恶趣之后,没办法值遇善法,没办法值遇佛法,不修善法的话,他通过什么因缘才可以重新得到善趣呢?好像成了永远没办法从恶趣中获得解脱的机会。上师们在解释的时候也是说,这是很长的时间或很困难从恶趣中解脱的意思,并不是完全不能从恶趣当中解脱,然后没办法生善趣。其实在漫长的轮回当中,众生除了造恶业、堕恶趣,其实也造了很多善业,这些善业中有些是已经成熟的,有些是还没成熟的。当这些众生在恶趣当中,比如说堕在旁生道的时候,有时也会造一些善法,比如对其他众生或对自己的儿女产生一些善念,所以说相续当中还会有一些转生善趣的因缘。如果有了这些因缘,他一定会转生善趣,不可能永远在恶趣当中流转。当然从整个轮回的趋势、比率、频率来看,堕恶趣的因缘还是要多得多,生善趣的因缘还是非常困难。
有些窍诀当中打比喻说,如果我们要往善趣走,就好像一个人推着一个大铁球,从山脚慢慢往山上推,我们就知道这是非常困难的。一方面是铁球,一方面是要推铁球上山,要费很大的勤作才逐渐能把铁球一点点地挪到山上去。但是如果要往下走就非常容易,只要你一放手,这个铁球不待任何功用,不需要你在后面推它,它自然而然一下子就滚到山下去。我们就知道,堕恶趣其实很容易,生善趣其实很困难,因为在我们的相续当中,这些贪嗔痴、恶业的相续,绝大多数众生已经是很纯熟的,他的恶业的种子、习气已经很深厚,要让众生去造恶业基本上他的条件都会具足——他的发心、对境、加行、究竟很容易具足。
如果要修善法,要不就缺这个,要不就缺那个。我们在世间的修行也是这样,如果要让我们去造恶业,好像什么因缘自然而然都具足,如果要去修善法,很多因缘就很困难。比如说我们要杀生食肉,随便走到哪个市场当中买活鱼,很多人就很高兴,还可以帮助你杀鱼、掏出鱼的内脏,可以提供这些服务。如果听说你要放生,很多人都想不通,或者有些人趁机就把价格提高。如果你要买回去吃,和他讨价还价,他还有降价的可能;听说你放生,他不但不降价,反而要提高价格。而且很多地方对打渔提供的顺缘很多,如果要放生,这里不能放,那里不能放,设置很多违缘。所以说我们在世间当中要做善法也是这样的(困难),要弘扬佛法、要对众生做利益有很多违缘;如果要伤害众生,随便有很多伤害众生和造恶业的方式。从这方面也可以了知。
我们自己在修行佛法的时候也是这样,当我们要打坐、闻思修、念咒时,身体不好了、心情不好了、时间没有了、环境和条件也没有了。当我们要散乱的时候,到处都是散乱的场所、因缘,到处在提供散乱的帮助。我们在世间当中也是这种情况。所以说如果要生善趣,其实需要很大的努力;如果要堕恶趣,是不待功用,很自然就堕到恶趣。因此说从整个频率、整个趋势来看,在整个轮回当中堕恶趣的因缘多,生善趣的因缘是非常稀少的。
此处就说,虽然我们曾经数数地投生善趣,也享受了这样或那样的众多快乐,但是在死了之后,还会因为以前相续当中恶业的缘故,又堕到恶趣当中。一旦堕入恶趣当中的时候,“久历难忍苦”。从感受的角度来讲,众生感受快乐的时候,时间过得很快;感受痛苦的时候,时间就非常漫长,这也是他自己苦乐之间的特性。当我们很愉快的时候,感觉一天一下子过去了,七天的长假一下子没有了;但当我们被关到监狱里或者感受痛苦的时候,感觉到时间特别漫长。所以我们说“久历难忍苦”,除了恶趣本身的时间就很长,再加上感受痛苦时的时间特别难熬。
我们就知道,虽然也有生善趣的机会,但死了之后还是堕恶趣,而且生善趣很快困难,堕恶趣很容易,在这当中后世感受种种痛苦,众生就是不自在。从这来看整个轮回的趋势,第一个,在今生当中我们要生存,有时必须要很勤奋,有时必须要造罪,有时必须和别人互相诤论,有时产生很多烦乱,很少产生欢喜和欢喜的因、欢喜的果,而且得到之后很快又会消失;在后世当中,虽然也有偶尔生善趣的机会,但从总的趋势来讲还是堕恶趣。虽然现在我们在善趣当中,但如果不修行、如果不解脱的话,后世还是会堕到恶趣。虽然我们现在在修行,也造了一些善法,这些善法也会成熟它的果报,但如果不真正通过往生极乐世界的因缘、或者发菩提心、或者修空正见的善法来摄受,这个善业再多,它总有一天会用尽的。
比如《大圆满前行》当中我们学习到的,如果如理如法地对佛像或佛灵塔顶一个礼、磕一个头,从你的身体所覆盖的面积,从现在的位置往下,一直到金刚地狱之间,这中间有多少个微尘,就是你多少次投生转轮王的数量,而且比这还要多,这讲得很清楚。我们不只顶了一次礼,顶了很多次礼。假如我们在没有以出离心摄受的基础上,顶了十万次(磕了十万个头),这样的福报简直可以说是没办法计数的。虽然每一个微尘都是投生转轮王的数量,一个微尘都是一次投生转轮王的机会、快乐,但这种善法再多,它必定是要消失的,当我们感受完后它就会消失。消失完之后的情况是怎样的?因为没有修解脱道的缘故,我们仍然是在轮回当中,在轮回当中时,虽然有安乐,但还是伴随着很多痛苦,因为恶业并没有彻底消尽,或者说在享受快乐的过程当中,还是在造感受恶趣痛苦的因。
所以我们现在看世间上的人们,虽然很多人有钱、有势力、有很多欢乐,但在享受欢乐的过程当中,他们是不是在享受无罪的欢乐呢?其实没有享受无罪的欢乐,他们仍然在感受有罪的欢乐,在欢乐的过程中继续造很多罪业。当他在感受快乐终结的时候,罪业终究会成熟,一旦这个罪业成熟之后,他还会堕入恶趣当中去,承受非常难忍的痛苦。因此说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看的时候,没有任何真正的可确信、可保证的、有把握的快乐,一点是没有的。虽然我们也修了一定的善业,这个善业会成熟,但成熟完之后,等着我们的仍然还是恶趣,这个就叫轮回,
所以我们考虑痛苦时,不能单单从轮回当中抽取一段。抽取一段来观察,它的观察数量是很少的,时间是很短的,这样观察有很大的局限性,没办法帮助我们确立整个轮回是痛苦或者说真正想迫切解脱的见解难产生。只有当我们对整个轮回的状况数数加以思维,从整体、从局部,从局部、从整体,反反复复去观察的时候,就知道:虽然现在得到了善趣,但它的后面还是恶趣,再是恶趣,然后得到善趣,之后呢……这整个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厌烦的过程。我们现在得到的这个善趣,根本没有任何的把握,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一点时,我们就考虑到:即便在轮回当中得到一点点的快乐,现在我们得到一点点的名声、财富、安乐,这有什么可以流恋的呢?其实从整个趋势来看,从整个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轮回的状态,它仍然是痛苦的状态,没有任何可保证的。但是众生就不了知,众生的眼光很肤浅,只能看到眼前的一点点东西,觉得只要能够得到钱财,只要能够得到一点点的快乐,就足够了,其他任何的事情都不考虑,像这样就导致后世继续轮转、继续流落轮回的结果。
所以说我们要了知众生的痛苦,了知众生痛苦之后,第一个,我们自己要发起菩提心,第二个,真正彻底解决众生痛苦的方法就是让众生真正了悟“现在的一切状态、一切的世界,都是无自性的,都是空性的”,了知空性之后,才能够真正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所以说这个(科判)是众生将要感受的后世的痛苦,了知之后,就知道对他们应该产生慈悲心。这个也是一种所缘,是后世感受痛苦的所缘。
辛三(三有共同过患)分三:一、与解脱相违;二、此相违难除;三、颠倒执苦为乐。
“三有共同过患”也是所缘,还是我们缘众生生悲心的所缘、对境。三有当中,除了苦乐之外,还有一些共同的过患。这个共同的过患就从三点来讲。第一个是和解脱道相违,整个三有是没有解脱的,在三有的状态当中,是没有解脱的。第二,众生在轮回过程当中,世间当中的种种身语意——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是和解脱道相违背的,和解脱道相违的这些因缘很难以遣除。第三,众生颠倒地把痛苦执为快乐。这就是共同的过患。
壬一、与解脱相违:
三有多险地,于此易迷真,
迷悟复相违,生时尽迷真。
将历难忍苦,无边如大海。
字面意思:整个三有轮回充满了很多很多危险的地方(险地、险处),在这个险处(险地)当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的真性,而且这种迷失的状态和了悟,二者是矛盾的,所以说一旦投生,迷失在轮回当中,“尽迷真”,众生全部迷失自己的本性。既然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将历难忍苦”,他就在轮回当中,没办法解脱,会经历难忍的、很多的痛苦,这些痛苦无有边际,犹如大海的海水之量一样,没办法所知它的边际。
下面我们再进一步宣讲“与解脱相违”。怎么样相违呢?首先就说整个三有。三有是欲有、色有、无色有,或者说欲界、色界、无色界。整个三有当中都充满了险地,可以说都是陷阱,都是危险的地方,每走一步都有可能堕落的。
在地狱当中当然已经堕落了,而且地狱当中也经常产生痛苦、烦恼,贪嗔痴没有任何的减少。饿鬼也是一样的,饿鬼道的众生经常伤害众生;或者饿鬼经常找不到吃的,好不容易看到吃的时候,有很多武士拿着武器,不让它靠近,一靠近就用武器殴打它,在这个过程当中,它就很容易产生嗔恨心。我们知道,旁生当然也是贪嗔痴俱全的。所以说三恶趣充满了险地。
在人趣当中也是充满了险地。现在的人道当中,为了追求衣食、享受,然后为了自己的名誉、地位,也会通过烦恼做很多违法的事情或者说违背因果的事情,每做一步、每做一次其实都是属于一种险地,都是个陷阱。现在我们做的时候,表面上看没有任何的问题“你看,我们通过这个事情,做了之后赚了很多钱,我正在感受快乐。”但是从赚钱本身到感受快乐的这个过程,其实它也是一个陷阱。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没有调伏自己的心,或者因为贪欲造罪业,我们就从这个地方掉进去,然后后世就直通地狱。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每一次的抉择、所作所为都很容易和烦恼罪业相应,所以说人道当中也有险地。
阿修罗当然也是不用讲,有嫉妒心,还和天人发生战争,生起嗔恨心,或者杀死、杀伤天人也好,他也有一定的过失,这方面也是险地。
天人也是照样的。他们沉迷于享受,本身不思解脱,不修善法,也是险地。再往上的这些欲界天,大同小异。还有色界,虽然他们离开了欲界的这些贪执,但是他对于(自地的)自己的禅定和境界产生贪欲,他有对自己禅定的贪执,对这个贪执,它也是险地。无色界一样的,他把非解脱道当成解脱道,像这样也是险地。
所以说,整个三有中哪个地方不是险地呢?我们在三有当中行走啊,看起来好像很平坦,好像到处都歌舞升平,到处都是花花绿绿的享受,但我们不知道,每一个地方都埋藏了很多危险。因此说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要生活、要行走,如果我们没有经常提起正知正念,没有很小心翼翼地、通过不放逸的方式来进行取舍因果,很容易就堕入到险地当中。
所以我们就知道“三有多险地”,不单单是说很多痛苦,而且埋藏了很多陷阱,主要是很多时候让我们迷失的意思,因此第二句就讲“于此易迷真”。“于此”是在轮回当中,整个轮回其实就是一个虚假的,我们在这个当中认为轮回存在,所见所闻的一切都是存在的、存在的本身。我们如果有这样的认知,本身就已经迷失了真性了,已经在真性当中已经迷失了。其实整个轮回它都是一场戏一样,整个轮回都是虚假的一个骗局,但是我们进来之后还认为“这个是真的,都是真实的,我们该得到的得到,该舍弃的要舍弃了”,在里面做很多的贪欲、嗔恨、嫉妒等等,所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迷惑。再加上以假乱真的很多东西,我们更加会迷上加迷,我们会认为这些是实有的、存在的等等。尤其对于修行人来讲,本身很有希望——如果修行佛法很有希望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但如果没有认真按照佛法道理的去修持、不知取舍,刚刚要见到真性的时候,又迷惑了。所以说在轮回当中,本身就是很容易迷惑的。
“迷悟复相违”,而且迷失和证悟二者是相违的。上师在讲记当中讲:二者之间就是互绝相违。有迷的时候是没有悟的(迷就是不悟,悟就是不迷)。有和无,一个存在、一个不存在,这就叫做互为相违的状态。就好像增益和定解一样,有增益的时候就没有定解,有定解就没有增益,迷和悟也是一样的。其实每一个众生,按照了义的角度来讲,都是觉悟的自性,都是佛的自性,但是因为我们没有了悟的缘故,我们就迷失了,迷失和了悟是相违的。虽然我们本具如来藏,但是现在我们的如来藏已经显现成心识,显现成这个广大的、不清净的世界了。当佛证悟的时候,迷乱的境界也消失,完全就没有迷乱了,就是证悟了。所以说迷和悟是相违的。
现在如果我们走的路线还是继续在走这个迷惑的路线,按照我们自己的惯性(凡夫人的惯有思维),该贪的贪、该嗔的嗔、该迷乱就迷乱,如果这样下去,我们还是没办法真正获得解脱、证悟。反过来讲,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渐对于解脱产生兴趣,然后对于解脱的因缘产生兴趣,尤其是对于空性的正法产生兴趣,内心当中逐渐产生定解而去修持的话,逐渐就把粗大的迷惑、中等的迷惑、细微的迷惑全部都转变成智慧,了悟成智慧。了悟一个,就扔掉一部分的迷惑,了悟更深,你就扔掉更深的迷惑。所以说当我们的智慧越来越增长时,迷惑就越来越浅;迷惑越来越多的时候,证悟的智慧几乎就没有办法显现了。
“生时尽迷真”,当我们投生在轮回的时候,或者说我们投生轮回本身,就说明我们已经迷失了真性了。虽然迷失了真性,但还好现在大恩上师降临在我们的身边,给我们宣讲这些解脱道,这就是佛菩萨的大愿,不忍心看到众生、弟子又开始走向迷惑。所以说当我们正在迷惑的时候,当我们在轮回当中沉迷于显现、受用、痛苦的种种状态时,我们遇到了上师,上师教我们皈依、发菩提心,教我们学习《前行》、《入行论》、中观、密法等等。其实这一切的教法都是让我们是扫尽迷惑的解脱之道,逐渐把我们从迷惑当中带领出来,把我们安置在解脱之道。一方面上师他老人家的悲心非常深、非常强烈,一方面我们自己也必须要配合。如果上师努力,我们自己不配合,我们也没办法就说获得解脱,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早就解脱了,因为佛的悲心无有穷尽的缘故。
所以说在这种迷惑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佛法,这就是一个很大的幸运。既然已经看到一点点的曙光(光明),我们就应该抓紧机会,如果真的一旦失去了这个机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遇到佛法。虽然佛不会放弃我们,上师也不会放弃我们,但是如果因为自己的业力而堕落到恶趣当中,虽然上师看到我们受苦,他也不忍,想帮我们,但因为我们的业没有消尽的缘故,有时上师和佛也是无能为力,没办法真正地帮助,只有等我们的业消得差不多的时候,又降生到我们的身边,又开始来让我们发心,让我们修,就像今世一样。所以说,遇到时如果不修行的话,又会丧失这个解脱的机会,又不知道等什么时候才开始有解脱的机缘。
一方面现在我们投生轮回,说明我们没有证悟真如。第二个方面,我们很幸运的一点是遇到了殊胜的教法,有了可以解脱的机会,这个机缘是非常难得的。所以说我们不管遇到了什么样的违缘——环境、心情再怎么不好,再遇到什么不开心不如意的事情,总而言之,我们修行佛法的心、修行佛法的意乐千万不要丢失,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按照上师三宝告诉我们的修行方法,尽量去取舍,尽量去做,逐渐地我们内心当中就可以生起这个正见,生起戒定慧,如果能够独立自主修行的时候,对现在来讲是好得多了。所以说“生时尽迷真”。
“将历难忍苦”,如果我们迷失了真性、不了知真如的话,我们还会继续流转,有很多难以忍受的痛苦。今生当中,比如说,生病的痛苦,内心当中忧愁的痛苦——被别人欺负的痛苦、别人不理解的痛苦,或者被挤压的痛苦等等,有很多痛苦。学《前行》的时候讲过,这些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等很多痛苦,我们还要一遍又一遍地去承受,感受了一遍,还要感受第二遍,又感受第三遍。
像这样这个痛苦是没有穷尽的,不会因为我们感受了很多次痛苦它就烦了,这就是业的本性,就是轮回的本性,所以说只有我们去生厌烦,痛苦它本身不会因为对我们生厌烦而自动离开,这个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只有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反复复感受痛苦,对这个过程本身要产生一个厌离心,我们才真正愿意去修道,而且通过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方式累积最多的资粮,尽快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才能够真正摆脱轮回难忍的痛苦,获得证悟。这样的痛苦“无边如大海”,无有边际,犹如大海的海水,大海的海水是没办法去衡量的。因此说“与解脱相违”,我们在轮回当中流转,它本身就是和解脱相违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