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发策略】打破“青黄不接”需要跟踪哪些信号——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0月第2期)

戴康、郑恺 戴康的策略世界 2022-05-13

报告摘要
● A股仍处于“青黄不接”期。
全球贴现率下行驱动的牛市面临相似问题:较高估值水平使市场对贴现率的敏感度上升。10月以来全球“拜登交易”虽使“青黄不接”略有缓和,但A股的核心矛盾不变,仍然是“较高的估值水平使市场对贴现率的敏感度上升,而盈利驱动衔接不上”。在此背景下市场沿着“估值降维”继续深化, 9月以来我们推荐的“业绩修复的合理估值”行业如汽车、玻璃、电气设备、橡胶等持续领涨。


● 当前“青黄不接”的阶段需要观察哪些信号?首先,观察金融条件变化依然是核心矛盾。

9月金融数据继续释放了“稳信用”的基调,此外央行对宏观杠杆率也表达阶段性容忍。历史上货币转向后,往往政策基调持续且包含加息、逆回购、上调政策利率等“量价组合拳”;但本轮中国金融条件收敛的节奏和幅度明显更为平缓,因此估值高位虽然对贴现率更敏感,但短期受到剧烈挤压的风险不大。

● 其次,打破“青黄不接”局面需要盈利修复的预期更为强劲,跟踪疫苗进展及美国大选。

疫情反复和部分地区封锁趋严带来海外经济增长预期面临修正。后续跟踪美国大选及疫苗进展:1. 拜登民调胜率扩大,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的预期抬升,有助于对冲“新冠”疫情反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2. 疫苗进展也将影响经济与盈利修复斜率。


● 第三,跟踪A股盈利扩张能否盖过估值收敛的预期?

当前中观高频数据显示盈利“结构性修复”而非强回升,工业企业数据确认中游制造业率先开启主动补库存,继续跟踪10月下旬日渐明朗的A股三季报信号。依据①PPI分项上行,②收入改善,③毛利稳定,④产成品库存触底或小幅抬升,⑤原材料及中间品补库存的五大条件, 8-9月的中观景气数据中依然占优的是:黑色金属、工业金属、玻璃制品、电气设备、造纸、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橡胶与塑料。截止10月16日A股三季报反应的信息有限,相对占优的行业同样集中在顺周期的制造业及可选消费:汽车零部件、通用机械、塑料、电气自动化设备、餐饮景点等。

● 青黄不接,“估值降维”由中游制造扩散至下游可选消费/服务。

全球股市“青黄不接”略有改善,但金融条件边际变化的核心矛盾依然不变,跟踪疫苗进展、美国大选、及A股三季报对盈利修复的指向线索。市场沿“估值降维”持续演绎,从中游制造继续下沉至修复提速的可选消费,继续建议配置:1. Q3以来景气修复提速的可选消费/服务(汽车、休闲服务、家电);2. 需求改善配合产能/库存周期率先启动的制造业(通用机械、化工如塑料/橡胶);3. 科技及高端制造内循环(新能源、苹果链消费电子)。主题投资关注国企改革(上海、深圳国资区域试验)。

● 风险提示:

疫情控制反复,全球经济下行超预期,海外不确定性。


报告正文

1核心观点速递

(一)10月以来全球“拜登交易”使“青黄不接”的局面略有缓和,但A股的核心矛盾仍然是“较高的估值水平使市场对贴现率的敏感度上升,而盈利驱动衔接不上”。2019年年初我们提出的“金融供给侧慢牛”框架由贴现率下行所驱动,全球央行背书金融资产价格的模式存在两个“硬约束”(全面通胀或民粹主义失控),在此之前“软约束”引发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牛市结束,中国央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负责“牛”,控制宏观杠杆率负责“慢”, A股以年为计的“金融供给侧慢牛”并未被破坏。而另一方面,我们在9.6《估值降维,寻求最优解》提出“在当前A股剔除金融地产的估值水平处于+1X标准差上方时则没那么乐观,较高的估值水平使得市场对于贴现率的敏感度上升”,当前A股的问题是“青黄不接”——估值在利率的挤压下有均值回归的压力,盈利则是弱修复,当中衔接不上。虽然10.11《“拜登交易”缓和“青黄不接”》中我们提示,拜登胜选概率提升使全球股市阶段性有所缓和,但需要厘清A股的核心矛盾依然在分母端。在此背景下市场沿着“估值降维”继续深化,9月以来我们推荐的“业绩修复路径的合理估值”行业如汽车、玻璃、电气设备、橡胶等持续领涨。



(二)当前“青黄不接”的阶段需要观察哪些信号?首先,观察金融条件变化依然是核心矛盾,本轮金融条件收敛较历史更为平缓,估值大幅受到挤压的风险不大。9月金融数据继续释放了“稳信用”的基调。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万亿,社融3.48万亿,处于市场预期的偏高水平。新增信贷主要集中于企业中长期贷款和居民中长期贷款,显示投资需求和住房按揭需求目前均明显偏强。而表内票据融资继续萎缩,显示信用供给中性收敛。此外,央行对宏观杠杆率的表述也相对平稳,进一步平滑后续政策预期——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14日在Q3金融数据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信贷和社融增速合理增长,还没到偏快增长的状况……应当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扩大对实体经济的信用支持。”这一表述对于市场本轮金融条件变化的理解更为重要,如果本轮过快控制宏观杠杆率,则刚修复的增长动能有重回下降轨迹的风险,经济对负债端的承受能力反而会变差,允许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有助于借本轮经济上行趋势夯实资产端。

与06年4月、09年7月、16年8月等盈利自历史大底回升过程中,本轮货币政策边际转向有所不同。历史上货币转向后,往往政策基调持续且包含加息、逆回购、上调央行票据利率与回购利率等“量价组合拳”;但本轮中国经济在修复至合意水平之前,金融条件收敛的节奏和幅度明显更为平缓,对宏观杠杆率的包容度阶段性亦有上升,因此估值高位虽然对贴现率更敏感,但短期受到剧烈挤压的风险不大。



(三)其次,打破“青黄不接”局面需要盈利修复的预期更为强劲,全球疫情反复加剧了当前不确定性。跟踪疫苗进展与美国大选,将左右未来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变化。疫情反复和部分地区封锁趋严带来海外经济增长预期面临修正。世卫组织数据显示,美国自10月3日以来平均日新增确诊病例均超过4万例;欧洲新冠疫情恶化快速,上周新增确诊病例数比3月疫情高峰多出近三倍,法国、英国、比利时相继采取严厉的宵禁措施。经济修复预期面临下调,因此后续跟踪美国大选及疫苗进展:1. 拜登民调胜率扩大,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的预期抬升,有助于对冲“新冠”疫情反复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根据Real Clear Politics汇总的数据显示,截止10月15日拜登支持率约51.2%,特朗普约42.3%,拜登暂时领先8.9Pct。市场预期如果民主党(拜登)选举获胜,可能会带来更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措施。2. 疫苗进展也将影响经济与盈利修复斜率。进展较快的疫苗将在今年年末开始交付或获批小范围紧急使用,中国处于疫苗研发和使用进展的第一梯队,跟踪疫苗实质进展对疫情反复下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的稳定作用。


(四)第三,A股盈利扩张能否盖过估值收敛的预期?当前中观高频数据显示盈利“结构性修复”而非强回升,工业企业数据确认中游制造业率先开启主动补库存,继续跟踪10月下旬日渐明朗的A股三季报信号。8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中游制造业主动补库存的信号进一步增强,制造业部分行业库存周期见底并进入主动补库阶段——收入上行、产成品库存触底或回升、原材料及中间品库存回升。我们在9.20《估值降维深化,哪些行业接力?》中提到,依据①PPI分项上行,②收入改善,③毛利稳定,④产成品库存触底或小幅抬升,⑤原材料及中间品补库存的五大条件,可以筛选出需求确定性下率先补库存的行业,在8-9月的中观景气数据中依然占优:黑色金属、工业金属、玻璃制品、电气设备、造纸、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橡胶与塑料

截止10月16日A股三季报反映的信息较为有限,A股非金融整体约有20%净利润占比的公司披露三季报(预告)。目前三季报业绩披露率超过20%(净利润占比)且三季报改善占优的行业同样集中在顺周期的制造业及可选消费:汽车零部件、通用机械、塑料、电气自动化设备、餐饮、景点等。



(五)因此在估值继续扩张乏力而盈利仅是弱修复的背景下,市场配置依然沿着“估值降维”的思路继续深化,从中游制造扩散至下游可选消费/服务。我们在9.20《估值降维深化,哪些行业接力?》中提示估值降维将由“中游制造”进一步下沉至“可选消费/服务”,近期市场表现应验。一方面,需求拉动下率先补库存的中游制造业仍然是“估值降维”的重点方向;另一方面,下游可选消费行业的景气修复滞后于中游制造业,但Q4改善趋势有所提速,是当前“估值降维”的“接力演绎”。两条线索将进一步确认:一是交互限制进一步放开的休闲服务、院线,十一黄金周考验后修复将进一步提速;二是库存消化及外需持续改善的汽车(及零部件)、家电家具、纺服,9月出口数据进一步改善。


(六)A股“青黄不接”略有缓和,但核心矛盾不变。继续深化“估值降维”。全球股市“青黄不接”略有改善,A股主要矛盾在分母端(较高估值+较高利率)、欧美股市主要矛盾在分子端(疫情反复带来盈利预期下修)。拜登胜选概率扩大,这使得全球的不确定性有所下降(新一轮贸易摩擦可能性也有所下降),也有助于提升美国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预期,从分子端(增长预期)和分母端(风险偏好)两方面缓和;但A股“青黄不接”的核心矛盾并未改变。金融条件是否继续收敛依然是当前最重要的观察信号,除此之外跟踪疫苗进展、美国大选等决定全球增长预期的事件,及A股三季报的盈利修复幅度。9月以来市场沿着我们推荐的“估值降维”方向演进,我们建议继续深化“估值降维”,从中游制造进一步下沉至下游消费,配置顺周期中的阿尔法以及牛市主线贝塔内循环中的估值合理龙头:1. Q3以来景气修复提速的可选消费/服务(汽车、休闲服务、家电);2. 需求改善配合产能/库存周期率先启动的制造业(通用机械、化工如塑料/橡胶);3. 科技及高端制造内循环(新能源、苹果链消费电子)。主题投资关注国企改革(上海、深圳国资区域试验)。

2

本周重要变化

2.1 中观行业

下游需求

房地产:Wind30大中城市成交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16日,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跌7.36%,相比上周的-7.42%有所上升,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月环比下跌31.66%,月同比下跌9.60%,周环比上升189.23%。

汽车:乘联会数据,10月第二周的日均零售是6.4万辆,同比增长43%,环比9月同期销量增长50%,表现较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9月商用车销量47.7万辆,同比增长40.28%;乘用车销量208.8万辆,同比增长8.02%。

航空:9月民航旅客周转量为695.3亿人公里,比8月上升42.75亿人公里。


中游制造

钢铁:本周钢材价格普遍上涨,截至10月15日,螺纹钢价格指数本周涨0.34%至3835元/吨,冷轧价格指数涨0.74%至4731元/吨。截止10月16日,螺纹钢期货收盘价为3632元/吨,比上周下跌0.03%。

水泥: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上涨0.4%。全国高标42.5水泥均价环比上周上涨0.39%至431.5元/吨。其中华东地区均价环比上周涨0.15%至475.71元/吨,中南地区均价环比上周上涨2.12%至480.83元/吨,华北地区均价环比上周持平至411元/吨。

化工:化工品价格持续上涨,价差上行。国内尿素涨0.26%至1654.29元/吨,轻质纯碱(华东)涨持平至1775元/吨,PVC(乙炔法)涨6.52%至7031.43元/吨,涤纶长丝(POY)涨5.33%至5360.71元/吨,丁苯橡胶涨5.53%至9742.86元/吨,纯MDI上涨26.28%至25571.43元/吨,国际化工品价格方面,国际乙烯上涨1.10%至830美元/吨,国际纯苯涨0.61%至410美元/吨,国际尿素跌2.95%至230美元/吨。

挖掘机:9月企业挖掘机销量26034台,高于8月的20939台,同比上涨64.80%。


上游资源

煤炭与铁矿石:本周铁矿石价格稳定,库存增加,煤炭价格上涨,煤炭库存上升。国内太原古交车板含税价稳定在1290元/吨,秦皇岛山西优混平仓5500价格本周涨0.72%至606元/吨;库存方面,秦皇岛煤炭库存本周增加1.11%至500.50万吨,港口铁矿石库存增加1.47%至12238.52万吨。

国际大宗:WTI本周涨0.54%至41.03美元/桶,Brent涨0.07%至42.85美元/桶,LME金属价格指数涨0.25%至3045.6,大宗商品CRB指数本周跌0.13%至151.48;BDI指数本周跌21.93%至1477.00。


2.2 股市特征

股市涨跌幅:上证综指本周上涨1.96%,行业涨幅前三为纺织服装(7.68%)、银行(6.16%)和采掘(3.77%);跌幅前三为休闲服务(-1.80%)、电子(-1.27%)和房地产(-0.12%)。

动态估值:本周A股总体PE(TTM)从节前22.40倍上升到本周23.35倍,PB(LF)从节前1.86倍上升到本周1.94倍;A股整体剔除金融服务业PE(TTM)从节前41.12倍上升到本周42.74倍,PB(LF)从节前2.52倍上升到本周2.63倍;创业板PE(TTM)从节前170.26倍上升到本周180.10倍,PB(LF)从节前5.37倍上升到本周5.74倍;中小板PE(TTM)从节前59.57倍上升到本周62.22倍,PB(LF)从节前3.30倍上升到本周3.44倍;剔除18/19年报商誉减值公司后,创业板PE(TTM)从节前76.81倍上升到本周81.68倍,PB(LF)从节前6.13倍上升到本周6.55倍;中小板PE(TTM)从节前43.81倍上升到本周46.38倍,PB(LF)从节前3.45倍上升到本周3.63倍;A股总体总市值较节前上升4.37%;A股总体剔除金融服务业总市值较节前上升4.28%;必需消费相对于周期类上市公司的相对PB由节前2.96倍维持在本周2.96倍;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E(TTM)从节前11.62倍上升到本周11.80倍;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B(LF)从节前3.46倍上升到本周3.55倍;剔除18/19年报商誉减值公司后,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E(TTM)从节前5.82倍上升到本周5.92倍;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B(LF)从节前4.19倍上升到本周4.29倍;股权风险溢价从节前-0.72%下降到本周-0.88%,股市收益率从节前2.43%下降到本周2.34%。

基金规模:本周新发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份额为614.68亿份,上周为120.20亿份;本周基金市场累计份额净增加468.27亿份。

融资融券余额:截至10月16日周五,融资融券余额14238.2亿,较上周下跌4.15%。

限售股解禁:本周限售股解禁847.23亿,预计下周解禁437.49亿。

大小非减持:本周A股整体大小非净减持44.86亿,本周减持最多的行业是电子(-18.44亿)、汽车(-6.31亿)、传媒(-6.20亿),本周增持最多的行业是公用事业(2.19亿)、建筑材料(0.64亿)、商业贸易(0.11亿)。

北上资金:本周陆股通北上资金净入111.19亿元,上周净入112.67亿元。

AH溢价指数:本周A/H股溢价指数上涨至147.81,上周A/H股溢价指数为149.37。


2.3 流动性

截至2020年10月16日,央行本周共有2笔逆回购,总额为1000亿元;共有4笔逆回购到期,总额为2100亿元;MLF净投放3000亿元;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含国库现金)共计1900亿元。

截至2020年10月16日,R007本周上涨30.06BP至2.31%,SHIB0R隔夜利率上涨38.90BP至2.017%;期限利差本周涨3.6BP至0.52%;信用利差跌4.46BP至0.85%。


2.4 海外

美国:周二公布9月CPI同比为1.4%,高于前值的1.3%;9月核心CPI同比为1.7%,与前值持平。周三公布9月PPI最终需求同比季调为0.5%,高于前值的-0.2%;9月核心PPI同比季调为1.3%,高于前值的0.8%。周五公布9月零售总额环比季调为1.89%,高于前值的0.17%;

欧元区:周二公布10月ZEW经济景气指数为52.3,低于前值的73.9。周三公布8月工业生产指数同比下跌7.2%,前值下跌7.1%。周五公布9月CPI同比下跌0.3%,前值下跌0.2%;9月核心CPI同比为0.2%,低于前值的0.4%。

英国:周二公布8月失业率季调为4.5%,高于前值的4.3%。

日本:周一公布9月企业商品价值指数同比下跌0.79%,前值下跌0.59%。

本周海外股市:标普500本周涨0.19%收于3483.81点;伦敦富时跌1.61%收于5919.58点;德国DAX跌1.09%收于12908.99点;日经225跌0.89%收于23410.63点;恒生涨1.11%收于24386.79。


2.5 宏观

CPI&PPI:2020年9月份,CPI同比上涨1.7%;PPI同比下降2.1%。

人民币外汇占款:9月末央行口径人民币外汇占款余额较上月减少59.51亿元至21.1万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9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1.9万亿元,同比去年高出2100亿元。

货币供应量:9月末M1余额同比增长8.1%,比上月同比高0.1%,比去年同期高4.7%;9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10.9%,比上月同比高0.5%,比去年同期高2.5%。

9月贸易帐:中国海关总署数据,9月出口同比(按美元计)为9.90%,高于前值9.50%;9月进口同比(按美元计)为13.2%,高于前值-2.1%。

社会融资规模: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3.47万亿元,高于前值3.5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9630亿元。


3

下周公布数据一览

下周看点:中国9月工业增加值;欧元区10月PMI;英国9月CPI、核心CPI;日本9月CPI、10月制造业PMI。

10月19日周一:中国9月工业增加值;中国9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中国9月第三季度GDP当季同比;美国10月NAHB住房市场指数;

10月20日周二:中国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同比;欧元区8月经常项目差额;

10月21日周三:英国9月CPI、核心CPI;

10月22日周四:美国9月NAR季调后成屋销售(年化月率);

10月23日周五:欧元区10月PMI;日本9月CPI;日本10月制造业PMI。


4

风险提示
疫情控制反复、经济增长低于预期,海外不确定性。




近期广发策略重磅系列报告


1“场景革命”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拥抱全球第三次场景革命——“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疫情下产业“场景”重构的思考——“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信息化建设:科技周期与“新基建”的交集——“场景革命”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数字货币主题:货币革命的大时代——“场景革命”系列报告(四)

2“轻问轻答”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财报视角三问“库存周期” ——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一)

【广发策略】如何看本轮“商誉减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率先补库”行业十问?——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成长估值能否突破“均值”?——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以史为鉴,美股七十年的四次急跌——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美股:悬崖边还是台阶旁?——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全球疫情如何影响中国产业链?——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再议如何减记 A 股盈利预测——“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财报披露期,如何衡量估值与景气匹配度?——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九)

【广发策略】2020年“报复性消费”有没有?——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

【广发策略】3视角看出口“近忧远虑”下投资机会——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一)

【广发策略】从供给端看冲击后的行业机会——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二)

【广发策略】那些年,我们经历的“牛市补涨”——2020“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三)

【广发策略】动态估值:哪些行业更有吸引力——“轻问轻答”系列报告(十四)

3近期重点大势研判和行业比较 

【广发策略】“拜登交易”缓和“青黄不接”——周末五分钟全知道(10月第1期)

【广发策略】“青黄不接”,A股与海外的异同?——周末五分钟全知道(9月第4期)

【广发策略】估值降维深化,哪些行业接力?——周末五分钟全知道(9月第3期)

【广发策略】货币信用双稳,继续估值降维——周末五分钟全知道(9月第2期)

【广发策略】估值降维,寻找最优解——周末五分钟全知道(9月第1期)

【广发策略】金融条件宽松的信号变了吗——周末五分钟全知道(8月第5期)

【广发策略】估值降维,配置顺周期中的阿尔法——周末五分钟全知道(8月第4期)

【广发策略】估值降维,修复线索——周末五分钟全知道(8月第3期)

【广发策略】关注通胀交易——周末五分钟全知道(8月第2期)

【广发策略】内循环:四环节、五要素、六方向——周末五分钟全知道(8月第1期)

【广发策略】牛市中期,布局“内循环”——周末五分钟全知道(7月第4期)

【广发策略】居民入市期的大跌有何启示?——周末五分钟全知道(7月第3期)

【广发策略】渐入佳境,主题升温——周末五分钟全知道(7月第2期)

【广发策略】14年底会重现吗?——周末五分钟全知道(7月第1期)

【广发策略】估值降维,循序渐进——周末五分钟全知道(6月第3期)

【广发策略】稳定政策预期助力金融供给侧慢牛——周末五分钟全知道(6月第2期)

【广发策略】修复是主旋律——周末五分钟全知道(6月第1期)

【广发策略】高低估值分化的理解和展望——周末五分钟全知道(5月第5期)

【广发策略】货币信用“弱双宽”对A股的启示——周末五分钟全知道(5月底4期)

【广发策略】修复初期,两会前瞻——周末五分钟全知道(5月第3期)

【广发策略】渐入佳境,增配可选消费——周末五分钟全知道(5月第2期)

【广发策略】不卑不亢,利用冲击配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5月第1期)

【广发策略】业绩减记后期,配置思路转变——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27日)

【广发策略】“风险溢价顶”后增配科技 ——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20日)

【广发策略】“市场底”会滞后于“盈利底”吗?——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13日)

【广发策略】如何减记20年A股盈利预测?——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4月6日)

【广发策略】业绩减记和政策对冲的角力——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3月29日)

【广发策略】不卑不亢——A股市场点评(2020年3月19日)

【广发策略】A股市场的三大预期差——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3月15日)

【广发策略】底部已现——A股市场策略点评(2020年2月5日)

【广发策略联合18大行业】疫情的“危”与“机”全行业解析(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03为镜,比复刻历史更多的思考——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2月2日)
【广发策略】贴现率下行加持“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20年1月12日)
【广发策略】冬日暖煦——周末五分钟全知道(2019年12月8日)【广发策略】把握地产链“逆袭”好时光—暨10月经济数据策略点评(2019年11月14日)

4“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新能源车主题能否“贯穿全年”?——“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一)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的中线动量—“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二)

【广发策略&4大行业】进击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三)

【广发策略】新能源汽车主题历史复盘启示—“新能源车”主题投资系列(四)

5“全球风云”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全球高波动的历史密码——“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一)【广发策略】危机期外资流动的五条规律——“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二)【广发策略】混合型财政,A股能否刻舟求剑?——“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三)【广发策略】A股对海外风险计入了多少?——“全球风云”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低油价下如何趋利避害?——“全球风云”系列报告(五)

6定增研究范式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定增投资高收益的奥秘——定增研究范式(一)【广发策略】定增与业绩起舞之谜——定增研究范式(二)【广发策略】定增新旧项目全景比照——定增研究范式(三)【广发策略】定增一二级联动四大战术——定增研究范式(四)【广发策略】寻迹定增行业比较方略——定增研究范式(五)【广发策略】解构定增七类投资者行为异同—定增研究范式(六)

7“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慢牛——19年二季度策略展望

【广发策略】否极泰来:A股历史性底部全对比——“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供给侧慢牛”2.0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科技牛的估值:从中观到微观—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四)

【广发策略】科创板映射— “金融供给侧慢牛 ”系列报告(五)

【广发策略】“稳”民企,“兴”制造——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六)

【广发策略】周期股迎来绝对和相对收益阶段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七)

【广发策略】A股进化:中国优势企业胜于易胜——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八)

【广发策略】新规后回购的同与不同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九)

【广发策略】A股Mini版Q1进行时—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

【广发策略】基建链助力A股Mini版Q1行情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一)

【广发策略】广谱利率下行期的A股布局之道 —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二)

【广发策略】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逻辑—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三)

【广发策略】5G引领科技投资进入蜜月期——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四)

【广发策略】消费“新”视界——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五)

【广发策略】迎接注册制的“分层精选时代”—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六)

【广发策略戴康团队】金融供给侧慢牛指数:超额收益之匙——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七)

【广发策略】ROIC如何甄别企业价值?——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八)

【广发策略】毋需悲观——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十九)

【广发策略】14-15牛市震荡期的启示——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二十)

【广发策略】内循环骑牛:如何指导投资?——金融供给侧慢牛系列报告(二十一)

8“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A股进化论2.0开篇:分层时代,进化新生

【广发策略】“新金融寡头”时代来临——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二)

【广发策略】周期进化,制造“优先”——A股进化论2.0系列报告(三)

【广发策略】消费篇:从"长跑"到"常胜"-A股进化论2.0系列(四)

【广发策略】成长篇:效率时代,聚焦硬核—A股进化论2.0系列(五)

9A股“进化论”系列报告 

【广发策略】PPT-A股“进化论”开篇之作——新生态,新均衡,新方法

【广发策略】新生态:温和去杠杆路径下的A股展望 ——A股“进化论”(二)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全球价值链缔造A股科创范式 ——A股“进化论”(三)

【广发策略】PPT-新生态:产业资本与一二级市场联动 ——A股“进化论”(四)

【广发策略】新均衡:A股全球化下的中外机构行为差异——A股“进化论”(五)

【广发策略】新均衡:全球视野重构A股估值新体系——A股“进化论”(六)

【广发策略】新方法:成长股估值体系重塑——A股“进化论”(七)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以龙为首”的A股护城河演绎——A股“进化论”(八)

【广发策略】PPT-新方法:ROIC为“矛”,现金价值作“盾”——A股“进化论”(九)

【广发策略】新方法:大类资产角度看债股联动——A股“进化论”(十)


本报告信息

对外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8日

分析师:

戴康:SAC 执证号:S0260517120004,SFC CE No. BOA313

郑恺:SAC 执证号:S0260515090004

团队成员介绍


戴  康  CFA:策略首席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0年A股策略研究经验。郑恺:资深分析师,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7年策略卖方研究经验。曹柳龙:资深分析师,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6年策略卖方研究经验。俞一奇:资深分析师,硕士,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波士顿大学。6年大类资产配置、市场研究和国际比较经验。韦冀星:资深分析师,硕士,毕业于美国杜兰大学。3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倪赓:资深分析师,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3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


法律声明 
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微信推送内容的完整法律声明: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发证券”)客户参考,相关客户须经过广发证券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程序。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若使用本微信号推送内容,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解读及指导,广发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广发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广发证券认为可靠,但广发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广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广发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广发证券所有,广发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广发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感谢您的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