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霍拉山下】三十五、造房子​(董克荣 )

说说身边的人和事 知青情缘 2024-02-02




霍拉山下


作者:董克荣 



语音:刚哥


三十五、造房子


自从有了两个女儿,一张双人床睡四个人太挤了,我在房间里又搭了一个床,使原本就狭窄的房间更局促了。于是我把家里的锄头、镰刀和坎土曼等农具都塞到床底下,那对挑肥料的柳条筐子也被我放到门外的鸡窝边上,进门的火炉边只留下扁担和一对挑水的桶,左看右看,还是腾不出让孩子玩耍的地方。


休息天,两个女儿还在床上,她们不是在睡懒觉,新疆的早晚外面还是有点冷,房间里又没有空的地方玩,她们就在床上蹦跶。


我走到门口,当年我栽下的白杨树已长得高大挺拔,远处霍拉山顶上的白雪被初升的太阳染成了粉红色,微风吹来沙枣花的幽香飘满了整个连队,营房四周静悄悄。我把鸡窝的门打开,给鸡喂一些食后就让它们在外面自己找食。成群的麻雀停在白杨树枝条上,不时飞下来争抢鸡食,被母鸡驱赶又飞回树上等待机会。不知道是谁家的小猪溜出猪圈,在营房四周溜达,一边奔跑一边还兴奋地嚯叫。


我无所事事,好像有一种莫名的烦燥,看看天还早,鸡窝也打扫好了,就对着自己的房屋发呆。心想,要是在屋外搭一间房子出来,问题就解决了。可是这可能吗?且不说在这里建房挡住道路,那整齐划一的营房也将被破坏。


当年栽下的白杨树和沙枣树


妻子夏士澄说:“要不你去找找领导。”我想想也对,当即就去找连长贾焕章,我知道贾连长很少睡懒觉。


我敲了敲贾连长家的门,随着开门就听到贾连长的声音传了出来:“谁那么早就来敲门?”我说:“找你有事。家里太挤了,连队里能不能腾出一间套间让我搬过去住?”


贾连长走到门外把门轻轻地关上然后说:“房子的事我也在伤脑筋,连队里这些小年轻都有了孩子,哪里能腾出套间来?”


是啊,连队在扩大,人员在增加,虽然在农闲时已经盖了两幢全套间的营房,但现成的房子还是不夠分。我知道贾连长有三个孩子,也只是挤在一室半的房间里。农闲时连队可以派人到几十公里外的苇子湖去运苇把子回来,也可以安排派人打土坯。现在农忙哪有多余的机车和劳力?


我说:“我的房间是边墙,在外面搭一间出来可以吗?”贾连长走了几步往我的房子看了看,想了半天说:“搭可以,只要不挡住通道就行。土坯自己打。”


我听了心里一阵高兴,原以为贾连长不会同意。不久前,他还让机耕班去拉了一拖拉机的黄泥,让我把营房的外墙粉刷一下,再写上一些标语。‘文革’结束了,是该把连队的面貌整治一下。土房子统一刷了黄颜色的泥,墙上写上鲜红色的标语,再用白颜色描了边,整个营区就像穿了新衣服一样焕然一新。


如果我在边墙建一间房子,就破坏了连队整体的美观。刚才我随口说说,想不到贾连长竟然痛快地答应了。就是说目前的住房情况贾连长也无可奈何、无计可施了。


既然贾连长同意了,我就提条件说:“土坯我可以自己打,但横梁和苇把子要给我。”我知道拖拉机场还有一小堆苇把子,舖一间房顶应该足夠了。贾连长爽快地答应了。


我就回家开始做造房子的准备。


刚调林园三连时,我打过土坯也盖过营房。戈壁滩上盖房子容易,也不用挖地基,土层下面全是卵石,只要在地基上灌上水,然后用石磙硪实,等地基晒干了就可以在上面砌房子了。


我估算了一下三面墙加上房檐大约需要三千块土坯,还要搭火墙、垒烟囱和炉子用的小土坯,再多打一些以免不夠。


当天我就找张保管借了坯模子和凳子,骑上自行车,兴冲冲地把工具驮到坯场,开始挖土,然后把渠水引进土坑泡泥。我坐在渠边等水灌满,设想着房子的墙哪边留作窗户,哪边留个烟孔,还可以在墙上留一个空间,放一个搁板当作书柜,家里那一堆书就可以放在搁板上。等泡好泥天已经全黑了。


第二天天不亮,我去坯场起土。刚到麦场边,鸡场里的公鸡听到动静就啼叫起来。鸡倌何永其从房间里出来问我,那么早起来挖土干什么,我就把盖房子的事情告诉他了。


土泡得有点软,我边挖边加些干土,等湿土均匀了就开始打土坯。我用双手挖起一个泥团,滚上沙子,用力把泥团拍进坯模里,一个模子可装四块湿坯,然后将湿土坯倒在场地上让太阳晒。第一次备的土少了,我只打了一百模,共四百块。等打完土坯,伙房敲响了吃早饭的钟声开饭了。


为了让湿坯快一些晒干,中午休息时,我到麦场去把半干的坯翻立起来。何永其吃了中午饭从食堂回来,见我在翻土坯,也来帮我翻。中午的太阳向大地喷射出毒辣的热气,鸡场那些鸡都躲在荫凉处张着嘴巴喘气。麦场像一个巨大的平底锅炙烤着我们的脊背,脚底隔着鞋子也能感觉泥土滚烫。我和小何挥汗如雨,烤干的衣服上都泛出了白白的盐花。我们终于将土坯翻好,当我站立起来时小腿突然抽筋,我一下子坐在地上,小何过来帮我揉了半天才好起来,我赶快站起来,小何说再休息一会,我说不能坐了,屁股快烫熟啦!


等下午收了工,我把干坯堆放到场边后,又去挖土灌水准备第二天打坯的湿泥。我共用了一个星期的业余时间,打夠了所需的土坯。


虽然盖房子的土坯准备好了,但是心里总觉得委屈,别人都能分配住现成的套间,而我却要自己打土坯自己盖,白天晚上忙,累得像狗熊似的。不过想归想,现在连队的情况没有多余的房,只能自力更生。


战友罗铸身后那间房子后窗户比原窗户大,就是我造的套间。

又是一个星期天,邻居张榴根用马车帮我把土坯拉回来,还拉来一车土给我拌泥浆用。屋子前后墙需要两个窗框一个门,由于没有木料,我找木工程清利和唐小毛帮忙,他们帮我做了两扇窗户。门就用原来的大门拆下来移过去,把原来的门洞封掉。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砌墙就简单了。


那时年轻,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中午我不睡午觉,拌些泥浆砌几层坯。晚上再加点班砌几层。休息天邻居也过来帮我递土坯。那时排长李正元帮忙最多了,每天晚上过来帮我递土坯。


我与李排长虽然在一个连队,平时各忙各的,相互了解并不多。我一边砌墙一边与李排长聊天,经过几天的接触,从他断断续续的话语里,让我知道了李排长不为人知的经历。


李排长个子不高,人憨厚老实,平时话也不多,别人聊天时,他从不插嘴,最多在边上咧开嘴巴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平时劳动时调皮的人经常会不听从李排长的话,他也不发火,只是一笑了之。


李排长比我年长几岁,出生在‘天府之国’的四川,全家务农,他从小吃苦耐劳,承担了家里繁重的劳动。到了上学的年龄,父亲送他到私塾读书。他知道家里穷,供他上学不容易,读书非常努力,成为当时村里唯一考上高中的学生。高中毕业后他又考入成都水利学校。


六十年代初,中国面临国内外困难的形势,印度乘机挑起领土争端。为了响应‘保家卫国’的号召,已经上了两年中专的李正元毅然决然地参军入伍,成为备战中印战争的一名新兵。经过紧张的训练后,随部队进驻西藏边陲。


进军中印边境


我国对印反击作战,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喀剌昆仑山上和喜马拉雅山南侧地区进行,该地区人烟稀少,气候恶劣,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在这样险恶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作战的艰苦性是罕见的。


李正元所属的XX军XXX师388团是我军唯一参加过抗美援朝、对印、对越作战的步兵师团,他所在的连队参加了中印边境瓦弄地区的战斗。瓦弄地区山高林密,断崖峭壁,河流交错,水流湍急,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易守难攻。当时连队与印军多次激战后,按照上级的指挥实施对敌包抄,连队要穿过一处悬崖,李正元在攀岩时不幸滚落深崖重伤昏迷奄奄一息,后被战友救回战地医院,三天以后才醒过来。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历时一个月左右。由于他们连队英勇奋战,取得了瓦弄战斗的全面胜利。


中印边境瓦弄战斗的全面胜利。


中印战争结束后,直到1965年,李正元与大批川军一起转业来到霍拉山下,来到了开都河畔的农二师二十一团,开始了屯垦戍边的农场生活。


我们团场里有许多四川籍的兵都是在越战后转业来的。我原以为李排长也是去越南战场,钻过‘猫儿洞’的,不知道他是参加了更为险恶的中印战争,于是说:“从来就没有听你说起过啊。”


李排长说:“这有什么好讲的,当兵打仗服从命令听指挥,这是每一个军人应该做的。”


我停下了干活,忘记从李排长手里接过土坯。我们相处许多年,他不显山不露水,从没拿自己的经历炫耀。看着他那不高的个子和朴实的脸,在我的眼里,他的身影渐渐高大起来。我很惭愧,过去没有了解没有好好宣传他的事迹。真是平凡之中出英雄,英雄来自平凡。


如果李排长从水利学校毕业,当一名水利技术员应该不成问题,可他为了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义不容辞地奔向战斗前线,出生入死而波澜不惊。


我们连队里还有许多平凡英雄。有在战争中耳朵被炸弹震聋失聪的杨连长,有经历过炮火洗礼转业的蒋海云班长,还有许多从全国各地比我们支边早的年轻人,他们都在连队里兢兢业业,为了建设边疆忘我的劳动。他们懂得每一代人都要为国分忧,一代人有一代人肩负的重任。


而我为自己盖房子还要叫苦连天,与他们的经历相比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不久,我把三面墙体砌好了。星期天,卫生员江来和会计徐建成来帮我上大梁封顶,他们还从拖拉机场拖来几十根苇把子。徐建成个子高,他很轻松地就把三根梁架到房顶上。


我们坐在房梁上,一边用苇把子拼接房顶,一边聊天。江来平时就爱开玩笑,他一张嘴先嘿嘿嘿地笑了几下说:“小董,你把套间造好了,晚上和老婆睡觉就不怕孩子听到啦。”又说:“你别看小董瘦,那厉害着呢。”这个那字拖长了好几拍,说完还瞪着眼睛冲着我做怪脸。我说:“你的孩子比我多,那不是更厉害啦!”我将这个‘那’字拖得比江来更长。徐建成看看江来又看看我,一开始他茫然不知,听我说完后他才听懂我们的意思,也笑了起来,大家打着哈哈。休息时,江来卷了一支莫合烟,看着徐建成又嘿嘿嘿地笑了几声,然后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说:“大个子还是个老实人。”我说:“是啊,人单纯点好!”我们在房顶上舖好麦草抹完泥浆,房屋基本完工了。


战友谭德平盖的厨房。

以后几天,我用剩余的土坯把房檐砌好,又把内墙抹平,刷上石灰,一间漂亮的房间完工了。两个女儿在两间房间里跑来跑去,还在屋子里躲猫猫玩,住着套房感觉幸福满满。


后来连队里又有好几户人家自己盖套间,支青中有蒋方龄、张榴根、谭德平,还有王有刚等纷纷打土坯盖房子。住在我家东山墙的练尤奎也想建一间,他过来找我,说:“你帮我砌两个墙山头吧,我怕墙砌歪了,墙体我自己垒。”我帮他砌好墙角后,练尤奎用绳子拉成直线,将墙体砌得平平的,建了一个大大的厨房。那时大家建的套间房型格局很理想,进门是厨房,里间是餐厅,原来的单间房改为卧室,房间虽然都不大,但是每间房间的功能不同,不但改善了住房条件,还缓解了连队住房紧张的局面。


那段时间贾连长的脸上天天挂着笑容,还悄悄地告诉我:“是不是生活问题解决了,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就上去了?”


过去的‘阶级斗争为纲’没有了,现在名正言顺抓生产建设。连队不搞形式主义,首先关心民生。我这才明白,原来贾连长又是在走偏锋,出其不意啊!




读者精彩留言


《造房子》跟帖,与朋友们一起分享。


李勇军------董老师,感谢您写到我的父亲李正元。父亲离开我们已近20多年了,看到您的文章和那时的连队生活,父亲的音容笑貌又出现在我的眼前了。


马家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是多少有志青年用青春谱写。靠一双勤劳的手,捧一腔热血,洒一路汗水,利用休息时间,动手造房子。虽然条件艰苦,却天生有一股子乐观主义精神,硬是苦干实干。靠自己的智慧,从拥挤狭窄到格局理想的居室演变,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透露出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连队,热爱英雄,热爱家人的生活态度。生活就是这样,你想要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获得,与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如自己去创造奇迹!


克 玲------物質越貧乏,人的精神生活越豐富,越會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在平凡的生活中才看到作者所說的不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毅力和愛心。因簡陋的房子和孩子沒足夠的活動範圍,作者便用最基本的工具和材料加建房子,胼手胝足淌著汗,還有隣居的扶助,讓讀者看到一位父親對家庭的付出和隣舍的不吝嗇的幫助,孩子看到新居感到幸福滿滿。看現今的孩子都有豐富的物質,他們都有自己的房間,甚至房內有各自的電視機和最先進的電子設備,這些都造成他們和父母之間的一道圍牆;居住的空間大了,隣舍之間莫說互相幫忙,彼此接觸的機會也很少,甚至都各家自掃門前雪。《造房子》讓我們反省一下。


黄建华------天道酬勤!克荣兄把苦日子当好日子过,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感”。文章生动又诙谐幽默!除了让人佩服之外也多了一份感叹!。一个人一辈子住房是很重要的。在那时能靠自己双手建起住房的却是凤毛麟角。想想克荣兄一介书生竟能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里自力更生为自己营造了温馨的房子真心不易。除了领导的支持,战友们的帮助,最难能可贵的是对生活的无比热爱。此文歌颂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轻人在边疆艰苦创业安营扎寨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读来感人!


Linda pang------婚後我最大的辛勞就是在家裏大掃除,出過一身汗後感覺很好,再享受家中窗明几淨的舒適,就有一份成就感。讀完《造房子》这篇文章後,才知道更大的成就是為家造房子。文章中將造房子的過程描寫得很清楚,亦表達出辛勞中感受的‘委屈’,但又以李排長的經歷作對比,这点辛劳又算得什麼。讓我對作者的通情達理更感敬佩。


张禾笙------小董不仅多才多艺,且勤奋向上,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像一行,这源于小董对生活的态度,他热爱生活,在那个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给我们展示了他那绚丽多彩的生活画卷,养鸡养鸭养猪,种蘑菇打井造房……样样都做得像模像样!这真是一位生活的强者,也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生活写照。当然,这也离不开连队当家人贾连长的支持、理解,为连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职工才能心情舒畅做自己想做的事,对这样的领导,我们也要点个大大的赞!


金玉珍------自己造房子,真好,贾连长,真是一个体恤民情的好领导,又有一帮热心肠的好朋友帮忙,总算把房子造好,解决了住房困难,贾连长领导有方,为他点赞!


王晓光------克荣兄的《造房子》一文再现了我们那个年代生活环境的恶劣,住房条件的困难。想当年,我们刚调到十连时,一二十个人住在一间号称火车厢的房子里,睡的是一块铺板,点的是煤油灯,早上起来鼻子里和吐的痰都是黑的,当时我还以为自己得了肺结核呢!换穿的鞋子在床底下被埋在盐碱土里,所幸那时新疆的气候很干燥,一年也下不了几次雨,所以也烂不了。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又不给连里面添麻烦,克荣兄自己起早贪黑,不怕苦不怕累,打土坯,垒房子,在战友及朋友的团结协作帮助下,一间漂亮的套房终于完工了。看到在自己亲手盖起来的房子里,女儿们开心的东奔西跑,捉迷藏,藏猫猫,心里也感觉无比的幸福和满足。真是自力更生样样有,克荣兄看着是一介文弱书生,竟然还能干出这么又重又苦又累的活计,造出漂亮满意的套房,在这里要为我们的董大哥点个大大的赞!


郁根生------此文写得好极了,真佩服你,文能写出如此精彩文章,又能教学生,又能吹拉弹唱,武能农耕、泥水木工试验栽培蘑菇等等,非常不容易。


董 岭------新疆雨水少,所以造房子都是用土做成一块块土砖砌成的。盖房子时我还小,但在我的记忆中,还时常会浮现出当时父亲将泥土填满一个个土坯模具后,用力把土坯翻在地上的情景。那时我只会在边上蹦蹦跳跳地玩,现在回想起来,我爸为了打三千多块土坯,不知流了多少汗水。


郭爱丽------文章朴实无华,写了那个年代你们建设边疆的亲身经历,吃苦耐劳的精神,好感动,文笔真好!


韩沧新------小董真佩服你,在新疆还有什么事你没干过?养猪造房打土坯你样样行,看上去你是个读书人,但实际上你是个全能。说是女儿大了改善往房,其实另一个原因也是有的,哈哈!难怪有人跟他开玩笑。言归正题,在新疆我的先生张尧才也自己打土坯盖厨房,我们支青个个都能吃苦耐劳。


吕志中------青年时的日子虽苦,但是生活有滋味有故事有趣事。


应福康------文章内容丰满,细述倍显情真。点赞!


尤国萍------看了《造房子》这篇文章,我觉的你故事真多。而且很朴实。什么养猪种菜造房子!你们林园三连好像是独立大队。做的各种事情其它的连队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我们都是由连队统一安排工作。很羡慕你们连队自由的家庭式的生活方式!


应照恩------你真牛。打土坯可是个力气活,我也干过,太费劲了。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你一辈子都在努力地干好每一件事。生活多一份乐观就多一份幸福。我很敬佩。


宋丽敏------虽然艰苦,但住着自己造的房子,心里甜滋滋的,温馨,还有餐厅和厨房。


顾世惠------贾连长的偏锋,出其不意。作者真厉害!盖间套房,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条件的艰苦,难不倒真英雄,苦中作乐!幸福满满!精神可嘉,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作品、为作者的精神点赞!


应亚伟------有过不同生活经历的人,才会好好珍惜眼前身边的所有一切人与事。董先生大能人。


吴立盼------克荣兄,做啥像啥,名不虚传,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力更生,改善生活。佩服!


陶文丽------熟悉的人物,熟悉的语言对白。


蒋方龄------在1979年我也为自己盖过房子。作者造好房子后,林园三连除了我一家,还有王有刚,谭德平、张榴根共四家,都为了改善住房条件,自己动手盖房,把房子变成了套间,像现在的两室户,进门是小厨房,后面是个小餐厅,边上是间大房间,当时我们几家都是林园三连最好的房型了。盖好后,我住了三年,到82年春节后全家调到海丰,我那套房子不知道后来谁搬进去住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蛮有意思的。


王丹珠------那个时代为了改善生活许多上海支青都自己动手,有自己造房子的,有自己垒火墙的,还有盘炉子、搭鸡窝等等。看了董克荣的文章又回到了当年,又一次回忆了当年的生活,那是苦中作乐啊!更是一种顽强的生活态度!


陈美玲------哇!董先生你太有才了,还会自己砌砖造房子,太厉害了,你真是个多才多艺,样样拿得起手,据了解,乐器,写作,做衣,木工,烹饪,等等,太仰慕你了。


吴健强------打土砖很累的,一天定额是50O块,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


胡 璇------ 感谢你分享精彩好文,自已动手,丰衣足食。插队知青多么的能吃苦耐劳。


徐正魁------董哥无师自通,“兽医”转型建筑师!赞!


郑 大------董老师你真行!能文能武,文武双全呀!


周宝妹------在新疆还造房子,吃得起苦,象作者这样的人才非常少见,什么都会。赞!


空山新雨------造房子,既改善了住房条件,还缓解了连队住房紧张的局面,那个时代人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可圈可点。



作者简历


董克荣,1944年出生。1964年高中毕业后支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一团,曾当过农工、团宣传队演员、炊事员、文化教员、小学校长。1981年回上海在街道集体单位当营业员。1985年考入上海大学政治学院,毕业后调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工作。曾担任区人大代表、上海市侨联委员、区侨联副主席。曾在《上海新闻晨报》、《新民晚报》、《上海侨报》、《上海法制报》、《经济时报》、《书评报》、《中国仪电报》、《南市报》、《南市外贸报》、《计划管理通讯》、《浦江同舟》、《国家安全通讯》、《黄浦侨音》、《花溪》、《炎黄子孙》等报刊和杂志刊登文章200余篇。2004年退休。




作品荐读

霍拉山下(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一、收工曲(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送饭(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失  书(董克荣 )

【霍拉山下】四、一封航空信的启示(董克荣)

【霍拉山下】五、小乐队(董克荣 )

【霍拉山下】六、献血(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七、苇子湖的故事(董克荣 )

【霍拉山下】八、豫剧团里的高手们(董克荣 )

【霍拉山下】九、绝  配(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伙房学艺记(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一、厨师人生(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二、老友一民 (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三、成长(董克荣 )

【霍拉山下】 十四、向往宁静的生活 (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五、奔向查通沟(董克荣 )

【霍拉山下】 十六、夜行(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七、打井(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八、临时卫生员(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九、那山、那水和那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种植‘百号’(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一、鸡倌(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二、为了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一)(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二)(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三)(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四、电影迷(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五、老猪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六、一块欧米茄手表(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七、情殇(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八、养猪协奏曲(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九、取邮之路(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好老师任秀丽(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一、改变(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二、只差一步(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三、贺礼(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一、黄河路的女人(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二、孔来福的幸福晚年(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三、谜案(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四、“厕所”梦(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五、文字工具的演变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六、循环农业村诞生记(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七、鸟儿情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八:幸福养老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九:台湾行(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动物的野性(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一、与时俱进的大妈们(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二;长寿的秘籍(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三、又见芨芨草(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四 、踏着‘地标’游法国第戎(董克荣 )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霍拉山下】三十五、造房子​(董克荣 )

说说身边的人和事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