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杜君立:书评的创造性不可缺

杜君立 社会科学报社 2022-11-22


乾嘉学派的学者钱大昕在给王鸣盛的《答西庄书》里曾说道:“学问乃千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訾毁前人,实以嘉惠后学。但议论须平允,词气须谦和,一事之失,无妨全体之善,不可效宋儒所云‘一有差失,则余无足观’耳。”钱大昕的建议对书评写作大有益处。


原文 :《书评的创造性不可缺》

作者 | 河南  杜君立

图片 | 网络


中国古代没有把书评作为一个专有评论门类,对当时的知识阶层来说,对一本新书的评论,和对历史的评论、对友人新写的诗文、小说的点评没什么不同。《史记》里的“太史公曰”,就是中国古代比较朴素的一种评论形式。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虽不是书评,但他们写作的形式和题材,启发了后世学者的书评创作。


到了明清时期,文人们倾向用注释、疏通、点评的方式来回顾前人作品,比如大众熟知的金圣叹点评《水浒传》、李贽评《西厢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等,都是这么个形式。这当中金圣叹最大胆,他不但点评,还对原作加以修改,甚至不乏全局性的删削。


清末民初,现代式的书评文化逐步传入中国。梁启超、李大钊、胡适等人利用自己的刊物、媒体资源,介绍和点评国外著作,开启了学人争相撰写书评的风气。其中有像胡适的《易卜生主义》这样从一本书介绍到一个人的文学主张、写作风格的文章,也有如梁启超、李大钊等的作品,行文大开大合,如山石崩裂。时值救亡启蒙之世道,书评人大多关心时事,书评如同文字化的演讲。


如今,书评已然成为批评的重要形式,是旁观者了解一本书的成色的重要渠道。

在西方的学术评议制度里,书评的独立性十分被看重,为了避免书评沦为面子工程,西方的书评制度中大抵有这般流程:“每个学术出版社出版一本学术专著后,都要寄给权威的学术期刊,由期刊主编挑选其中值得评的书,去约请与该专著研究领域相关的专家来撰写书评,同时也就把这本书送给写书评的人。这种由杂志自身来选择权威专家的做法,很好地避免了由作者本人或出版社的责任编辑把自己写的书或编的书送给书评作者,因为后者必然产生人情稿子。”(《荣新江:如何写出一篇好书评》)


而今,在我们周边,受制于成本与观念,不少书评都源于作者本人或出版社编辑的约稿,导致人情稿子堆积。书评的报酬并不多,书评家耐心阅读完一本新书,写出一篇经得起推敲的评论,收入反不如一个写手蹭热点。有时候,他们发觉人情稿子稿费来得容易,甚至降低了自己的写作伦理底线。


与此同时,有批评性的书评,对出版社和媒体来说反而不讨好。学者荣新江指出,在中国书评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一旦一个作者的书受到批评,这些书评有时会被某些人利用来攻击作者,使得作者的职称评不上,甚至分配房子、提升工资也受影响。


种种因素不仅破坏了严肃批评的氛围,也进一步挤压了批判性书评的言说空间。久而久之,犀利的批评家减少了。


有人眼见于此,怀念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批评风气。像李陀在接受查建英访谈时曾回忆,八十年代的批评很开放,朋友、后辈与晚辈,都下得去嘴。一个小年轻敢于对大作家说:“你写得不行。”一位作家纵使面色不悦,也会耐心听进去同行的批评。


八十年代的书评风气更开放,但并非毫无问题。批评家对西方现代理论的迷恋、对大词的沉湎以及自身学养的缺陷都客观存在。九十年代后,书评的专业度上升,评论者对西方的知识不再是全盘接受,而是进入到反思阶段,这对书评的严谨化是一件好事,加之国内刊物的规范化,近二十年的书评,严格来说是比上一时期的质量更高的。相较而言,八十年代的书评人顺应当时的文化风气,富有浪漫精神,渴望用批评影响社会大众,因此他们的遣词造句更通俗、气派,注重批评的想象与再创造力。而九十年代后的书评有两个转向:一个是学院化程度更深,行文更加经院气,就跟写学术论文一样;一个是更通俗了,干脆剔除了书评中批判性的成分,纯粹变成对一本书的通俗介绍,比如近年来流行的听书音频,它依托的讲书稿其实就是这类书评的变体。


在这两种流向中,书评渐渐失去了创造力。原本,创造力和批判精神是保持书评生命力的关键,但在今天的文化工业体系里,学院对秩序的推崇、对批判意识的培养不足,导致了青年批评家很早就习得了温吞的话术,生产出理性、严谨、规范、四平八稳的“鉴赏文章”。随之,书评越来越远离大众,沦为一类群体体认彼此的工具。


近百年前,鲁迅在论及“对于批评家的希望”时,说“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一言以蔽之,批评家应掌握相关领域的常识,使批评落到实处,不至于沦为空谈,如此,才能创作出“真切的批评”。“真切的批评”不只有精辟的文本解读,也能洞察被批评对象与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关联,开辟出广阔的言说空间。


而在今天,与其说我们缺少了“真切的批评”,不如说在今天的批评里,真正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书评太少,操着学院腔、生产安全解释的书评太多。要改变这一状况,只有重拾批判性思维,对不讨好的批评有更宽容的心态,不再把书评作为一种依附,而是发掘它创造性的一面,扶持那些还敢于批评的作者。


毕竟,批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批评。这本是文化界的常识,但在一个常识稀缺的环境里,重提常识也成了难得之事。


文章为社会科学报“思想工坊”融媒体原创出品,原载于社会科学报1733期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拓展阅读

建党百年·音频专题 | 红色经典《白毛女》依然富有时代力量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疫情后国际流动呈现新特点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水俣人付出的代价不会白费

建党百年·音频专题 | 库兹涅佐娃:也曾助力中国共产党创建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疫苗接种为经济复苏奠定基础

建党百年·音频专题 | 八方来沪:红色文化在这里升华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数字化建设,不能忽视数字信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林青:长征文学的缺憾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重视蓝碳生态系统对气候的影响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迈耶·夏皮罗:坚持艺术的智性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体育不再是美国人的情感寄托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阶层劣势,如何影响个人与社会发展?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非洲如何实现数字转型?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为了活命,必须发明一种语言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美国千禧一代将成为投资主力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拉美或再现“失去的十年”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随处办公”模式会逐渐普及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宋志坚:从“黄旗加身”到“黄袍加身”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巨头”企业应该承担更大的民族复兴责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柳士同:陆徵祥的救赎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通货膨胀会卷土重来吗?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重新审视考试的价值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疫情下贫富国家正在走向“趋同”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徐吉军:画中楼台亦可究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陈志强:德意志何以成为今天的德国?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美国经济复苏中的不确定性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寻找亚洲科技崛起的驱动力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公平的脱碳方法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王越忠:话说古夜市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中国植物的“世界之旅”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经济学家应重新思考福利计划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招聘诈骗恶化印度就业市场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算法能用于美国高校录取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当“内卷”遇到“奥利给”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疫情造成美国多地教师短缺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中国式“不朽”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新金融服务,正推动年轻人非理性消费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⑩全球减贫倒退折射新社会问题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⑨人口出生率出现两极化倾向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⑧全球粮农安全问题凸显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⑦新科技浪潮亟需新伦理规范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⑥线上线下教育呈现系统性问题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⑤“碳定价”为气候问题辟新径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④双重失业与远程办公改写就业市场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③政府治理呈现权力扩大趋势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②经济萧条与货币放水带来双重风险

音频节目·2020全球十大热点 | ①疫情引发公共卫生体系反思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疫情冲击下,哪些企业赢了,哪些输了?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如何打造更宜居的15分钟城市圈?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李冬君:把世界还原为数学结构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是什么让在线教育黯然失色?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大屠杀纪念,是全人类的道德记忆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仇钧:歌德的月光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疫情会导致婴儿骤减,还是迎来婴儿潮?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苏格拉底之死:让真理活下去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做梦,有助防止狭窄的认知风险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许知远:边缘随时可能变成进入舞台的空间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华兹华斯:他的咏唱始终有共鸣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历史政治学:发展中国政治学的新路径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我们如何理性想象“数字化生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黄铭:从“物”的世界观到“事”的世界观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林辉煌:重新编织城乡的社会空间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短视频创作者:为了幸福工作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宋仁宗:制度的符号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我们准备好迎接“虚拟现实”了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唯一被《资本论》提及的中国人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新型零工”如何影响我国未来就业方式?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时风可易,风骨不能改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应对气候危机,全球企业如何改变?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比特币和泡沫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语音技术,能代替文字书写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谁的凯旋?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办公室的辉煌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吗?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探秘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何处找寻曾经的乡土格局?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痴呆症正成为困扰全球的新问题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在多瑙河源头上的思考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人口老龄化,将如何影响中国的未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蓝天是他的归宿和梦想:纪念圣埃克苏佩里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未来城市,什么资产最重要?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王晓华:酒的诗学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如何保障我们的“数字人权”?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放眼历史,瘟疫是否阻碍了全球化?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大咖们都说了啥?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生物革命正改写未来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季羡林:赤诚的“无华之才华”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知道民法典的“前世”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陈染:走路拾零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真的会“批评”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吴冠中:往事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家孩子怎么就成了“神兽”?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这位18岁的姑娘,开创了科幻小说的时代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知道“算法黑箱”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雅的这样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时间去哪儿了?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知道“情感劳动”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果戈里焚稿

音频节目·社科一分钟 | 你知道“生命政治”吗?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孤寂的横渠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喝茶喝通了世界

塞纳随想:“左岸”在哪里?|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四十年前“科学热”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丰子恺,“艺术的逃难”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资本论》中的讽喻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清明话“祭祖”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重建生命版图的边界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川端康成,留住永恒的美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超越时空的经典

社科报音频节目·周读 | 年龄焦虑与可疑的代际想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