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一起听肖邦丨解读两首钢琴协奏曲的风格特征
光音读书会&肖邦导赏计划
【春天一起听肖邦】
肖邦钢琴协奏曲的风格特征
导读:伟大的音乐家肖邦仅有的两首钢琴协奏曲是其最重要的作品。这两首钢琴协奏曲创作完成的时间非常接近,而且在内容、风格和表现手段上都极为相似。此外,这两首曲子都没有强烈的冲突和矛盾,始终表达的是活力和积极乐观的态度。钢琴是其最主要的部分,乐队只是非常简练地为钢琴做出衬托。本文作者冯会。
肖邦是继巴赫和莫扎特之后在19世纪对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做出突出贡献的音乐家。他一生致力于发挥钢琴作为独立演奏乐曲的能力,他的作品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突破了传统给予钢琴的限制,使得钢琴能够表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肖邦本人也因为其独特的钢琴理念和作曲、演奏风格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钢琴诗人”。他所创作的两百多首钢琴作品中即有宛转悠扬也有激昂愤慨,更有忧郁哀伤,他代表了浪漫主义时代最巅峰的音乐水平。
肖邦所创作的两首钢琴协奏曲是其早期作品,在创作上还没有达到其成熟期的水平,然而这两部作品中也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肖邦的个人特征。这两首作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让协奏曲这一音乐形式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且也被后世的作曲家们所竞相模仿。这两部作品对于浪漫主义音乐和早期的近现代音乐有着深远影响。
01
肖邦两首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其所生活的背景和时代。肖邦出生并长期生活在波兰,然而这个国家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就陷入了战乱频仍的境遇中,相继遭受了多个强大国家的轮番入侵,在百业凋敝的情境中也孕育了一股强大的反对力量。这种反对力量不仅仅针对于外来的侵略者同时也批判现有的统治制度,在此影响下,波兰开始受到欧洲浪漫主义思潮的侵袭,浪漫主义在波兰生根发芽,在19世纪20年代以后,大量表现浪漫主义思想的艺术作品在波兰被创作出来,肖邦这两首乐曲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出现的。
1、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创作
肖邦的这两首钢琴协奏曲都是在波兰首都华沙所创作完成的。他从1926年起进入到华沙音乐学院,师从埃尔斯纳先生学习作曲理论。在此期间,肖邦接受到了良好的专业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同时也深受老师的喜爱,并在老师的鼓励下开始了创作生涯。在这一时期肖邦不仅仅收获了学业,同时也收获了爱情,而其《第一钢琴协奏曲》也正是表达了他对于初恋的喜悦和紧张不安。在此作品中,他细致描绘了初尝爱情的羞涩男生的情感起伏,以及对爱情无限的向往。1830年10月,在肖邦离开波兰的告别音乐会上首演。
2、肖邦《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
作于1829年,Op.21。1830年3月首演成功后,肖邦又续写了《第一钢琴协奏曲》。由于肖邦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1833年出版,而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在1836年出版,所以一般都把实际上晚一年写出的e小调称为《第一钢琴协奏曲》。肖邦《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是肖邦当时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在作品中,不仅表现了当时波兰社会的大背景,同时也在作品中对浓郁的波兰民族音乐表现的淋漓尽致。
02
肖邦钢琴协奏曲的风格特征
肖邦自幼学习音乐,深受巴洛克与古典时期的音乐影响,这种影响也充分体现在肖邦以后的创作中。对古典时期作曲技法的传承方面,曲式结构是肖邦沿用古典时期的结构形式使用最多的一个方面。肖邦创作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在曲式结构的运用上,大多采用了古典时期的惯用手法,在运用古典曲式结构的同时,肖邦也对古典曲式结构的运用上,又有极为大胆的创新,特别是边缘曲式结构的运用、从属结构的扩大化等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使得肖邦在两首协奏曲的曲式结构上,既有继承古典时期的结构形式的特点,又有对古典时期曲式结构的创新与发展,这种对曲式结构的创新与发展,不仅使肖邦的协奏曲充满新意,同时,也对浪漫晚期的作曲家影响颇深。
1、整体结构的运用继承
肖邦这两首协奏曲在结构形式上继承了传统的浪漫主义时代的结构,在总体结构上以三大乐章组成,其中第一、三乐章是快板,第二乐章使用慢板。该协奏曲形式起始于巴洛克时期写作协奏曲数量最多的作曲家当属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1678-1741),肖邦在创作这两首协奏曲时都采用了这一结构形式,在节奏速度上也保持了相同。
2、双呈示部的运用的继承
独奏协奏曲一般采用三部分的奏鸣式,在第一部分为呈示部,主要用以表达乐曲的主题和中心思想;第二部分是展开部,主要是对于话题或情感的展开,描述其发展和形成的状态;第三部分是再现部,是对于主题的再次彰显,并推出高潮。然而,在古典的奏鸣曲形式中,在呈示部一般都会采用双呈示部的结构,也就是说呈示部会被表现两次。第一次,由乐队集体演奏,第二次由钢琴独奏。在肖邦时期许多作曲家不再遵循这一规律,而是省略了集体演奏的呈示部,直接进入第二呈示部,而在肖邦的两首奏鸣曲中双呈示部的表现方式被保留,这也体现了肖邦对于古典音乐的继承。
3、非典型的调性回归的创新
调性回归是指在奏鸣曲式里在呈示部和再现部中对于主题的统一安排。详细地说,所谓调性回归就是在呈示部中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是从属关系,副部主题是主部主题的属调,而在再现部中则体现为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都以主调来进行表达。这种调性回归方式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基本原则之一。
肖邦在他创作的两首钢琴协奏曲中,有三个乐章,使用了奏鸣曲式,即《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这三个乐章在调性回归方面,都存在意外进行的调性回归。
其中,《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f小调,副部主题是降A大调,副部主题是主部主题的关系大调。在再现部中,是一个缩减的再现部,也就是说这个乐章的再现部,在再现时没有再现副部主题,由于在再现部中,没有副部主题出现,使得奏鸣曲式中的调性回归也就不存在了。《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e小调,副部主题是E大调,副部主题是主部主题的同主音大调,形成远关系的调性对比。在这个乐章的再现部中,主部主题仍然是主调e小调,而副部主题是G大调,副部主题是主调e小调的关系大调,形成另类的调性回归。如果说上面两个调性回归还可以感受到传统曲式结构的影子,那么《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的调性回归就完全不能让人理解了,这个乐章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是f小调,副部主题是降A大调,副部主题是主部主题的关系大调。在这个乐章的再现部中,主部主题仍然是主调f小调,而副部主题也仍然是降A大调,再现部的副部主题同呈示部的副部主题相同,都是降A大调,主调f小调的关系大调,这种调性回归,在传统曲式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同时,也使得肖邦的这个乐章的奏鸣曲式形成了独特的结构形式。
4、扩大化的从属部分的创新
从属部分不是乐曲的主题然而却在乐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连接性作用,其最主要的有引子和结尾。在传统的奏鸣曲式中从属部分的内容比较大,然而其功能表现得却比较单一,比如说引子的功能就是将乐曲引入主题部分,结束部分的作用也就是用于终结某一乐章或者是乐部。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功能。
然而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却另辟蹊径,他的乐曲中的从属部分在作用上和材料的使用上相较于传统的从属部分的应用都更加丰富。特别是在《第一钢琴协奏曲》中,其第一乐章的双呈示部中第一和第二呈示部都由引子引入,然而这两个引子虽然不是主题部分但是融入了非常强的歌唱性,使得从属部的旋律的流畅度和节奏感带有主题部分的特点。此外,肖邦的钢琴协奏曲中引子所使用的音乐材料也更加丰富,引子由多个复合材料构成,其复杂的织体与变换的节奏,为主题的进入做出很好的铺垫。
此外,从属部分的扩大化也是肖邦作品中的一大特点,以肖邦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这个乐章是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第一呈示部共138小节,其中引子25小节,连接28小节,结束部48小节,第一呈示部的从属部分是101小节,而主题只有37小节;第二呈示部共246小节,其中引子16小节,连接42小节,结束部共110小节,第二呈示部的从属部分是168小节,而主题只有78小节;再现部共203小节,其中引子25小节,连接38小节,结束部67小节,再现部的从属部分是130小节,而主题只有73小节。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与古典时期的协奏曲相同的是,肖邦的钢琴协奏曲从属部分容量也多于主题部分,然而不同的是肖邦的钢琴协奏曲的从属部分的容量大大超过了传统水平,主题部分与从属部分的差距非常大。此外,肖邦作品中的从属部分不同于传统结构中的从属部分可有可无,他作品的从属部分在整个作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烘托主题的表现,也可以认为其将乐曲主题融入了从属部分,通过更加丰富的方式来进行表达,这也是肖邦钢琴协奏曲的创新特点。
5、艺术情感丰富
肖邦的两部钢琴协奏曲分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完成,而完成这两部总要作品之时肖邦本人还不到二十岁,这两部作品充分体现了肖邦惊人的才华。在完成《第一钢琴协奏曲》后肖邦自己说:“我并不特别要求此部分强劲的力度,相反,我是以浪漫而超俗的,静谧的,略带忧伤的心情创作了这首协奏曲。必须非要让人产生像在眼前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此外,如前文所述,该乐曲还包含了肖邦的初恋情怀,因此他在此后与友人的交往中也曾经说过,只要自己一弹奏起这个乐曲就会像对于钢琴毫无所知的儿童一样心情紧张,甚至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而这一情绪正是在青春期情窦初开的少年经常会发生的。肖邦的两篇钢琴协奏曲不仅仅是依靠音乐作为表达,而且是通过音乐与思维、情感的交往来传达出作品所要展现的真正情感。可以说,欣赏肖邦的作品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绝对难以完全体味到其神妙之处。特别是在《第二钢琴协奏曲》中,通过由乐队演奏的第一呈示部庄重而充满力量的引子开始,人的感情就会在一瞬间被吸引,并且随着乐曲的进程而不断地转折。
肖邦作为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性人物,留下了令世人惊艳的作品,而他丰富的情感也随着他的作品必将更加久远的流传。
往期肖邦主题文章
最接近肖邦精神的钢琴家不滥用他的音乐来炫耀技巧
伟大音乐家论音乐艺术
傅聪先生主题合辑
朱工一教授合辑
(1922-1986)
伟大音乐家论音乐艺术往期内容
20世纪钢琴大师演奏风格极简指南
第一期:钢琴家阿劳:“演奏是什么?”
第二期:钢琴家利帕蒂:“原始乐谱很重要,但作品内在精神更重要”
第三期:钢琴家米凯兰杰利丨“我不为别人演奏,我只为我自己演奏”
第四期:钢琴家范·克莱本丨他是赢得苏联钢琴大奖的“美国英雄”
第十期:钢琴家齐默尔曼丨他永远谦虚而自信,发出不凡的智慧光采。
第十四期:钢琴家密拉·海丝丨一位哲学式的女钢琴家!
第十八期:弗朗索瓦演奏肖邦丨20世纪钢琴大师演奏风格极简指南
第十九期:钢琴家布赫宾德丨“年纪轻轻就拥有所有,六十岁怎么办?”
第二十期:钢琴家古尔达丨“演奏者首先必须把握作品内在的爱和感情”。
第二十一期:钢琴家巴克豪斯丨“最简单的乐曲,要完美也要多加练习。”
第二十二期:钢琴家弗莱舍丨综合知识的力量、热情的情感、优雅的品位
第二十三期:钢琴家拉扎尔·贝尔曼丨他的柴一是权威性的版本。
第二十四期:钢琴家加夫里洛夫丨他弹奏速度相常快,却从来不会失控
第二十五期:钢琴家普莱特涅夫丨他在钢琴和指挥两方面都业绩非凡
第二十六期:钢琴家基辛丨“钢琴家非常幸运,演奏曲目如此之多。”
第二十七期:钢琴家吉泽金丨他的德彪西你不可不听
第二十八期:钢琴家德慕斯都师从过哪些好老师?
第二十九期:钢琴家老塞尔金丨他的人格和演奏技艺赢得了尊敬和崇拜。
第三十期:钢琴家布伦德尔丨“学者型”钢琴家的典范
第三十一期:钢琴家沃格特丨他希望自己的莫扎特诠释呈现透明质感。
第三十二期:钢琴家霍洛维茨丨既有铿锵有力金属声,又有梦幻柔美音色
第三十三期:钢琴家肯普夫丨他的演奏给我们一种端庄、神圣的塑像效果
第三十四期:钢琴家尼古拉耶娃丨她的巴赫与肖斯塔科维奇最值得借鉴
第三十五期:钢琴家科瓦塞维奇丨“现在的演奏家太浮躁。”
第三十六期:钢琴家贝洛夫丨他极少公开演奏1900年以前的作品。
第三十七期:钢琴家卡琴丨对勃拉姆斯作品理解独到
第三十八期:“只有丽莉·克劳斯才是我真正的继承人。”
第三十九期:钢琴家魏森伯格丨他与卡拉扬合作尤其出色
第四十期:钢琴家齐柏丝坦丨阿格里奇曾“自愧不如”。
第四十一期:钢琴家马加洛夫丨他以演绎肖邦作品闻名天下。
第四十二期:钢琴家兰多芙斯卡丨她用大键琴复活巴赫
第四十三期:钢琴家玛格丽特·隆丨她是法国的钢琴夫人
第四十四期:钢琴家卡萨德絮丨他的演奏具有典型的法国风格
第四十五期:钢琴家齐夫拉丨他的技巧的表达令人眼花缭乱
第四十六期:钢琴家拉罗恰丨她是演奏西班牙钢琴作品的权威
第四十七期:钢琴家安达丨他的演奏充满激情,追求对比的效果
第四十八期:钢琴家帕斯卡·罗杰丨他是法国音乐大使
第四十九期:钢琴家鲁普丨“他把刮胡子的时间都用在练琴上了”
第五十一期:钢琴家拉雷多丨她听了霍洛维茨后决定去做钢琴家
第五十二期:钢琴家李赫特丨节奏感是他的注册商标
第五十三期:钢琴家阿什肯纳齐丨一双灵小手演绎俄派新风范
第五十四期:钢琴家奥伯林丨第一届肖邦国际比赛获第一名
第五十五期:切尔卡斯基丨只有东欧,才能诞生这样伟大的钢琴家
第五十六期:钢琴家奇科里尼丨“20世纪非常残酷,但音乐却非常美好。”
第五十七期:钢琴家德米登科丨“我们无法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