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 | 李晓东:插队生活的一年四季,写给未曾初恋过的“小芳”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2-09-19

作者简历
作者青年时代

    

李晓东,1978年考入辽宁大学铁岭分校中文系。曾任开原市文联主席,为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铁岭市作协会员。在机关工作35年,在报刊上发表散文、杂文、随笔300余篇。


原题

知青生活的一年四季

(外一篇)




作者:李晓东



1970年我下乡插队时,不足17岁。虽然1.76的身高,体重仅仅60公斤,瘦瘦的像一根豆芽菜。


初到农村,根本不会干庄稼活,却总想好好表现自己。无论干啥活,总要顶个整劳力。因此,春耕、夏锄、秋收总觉得缓不过来的累。只有冬天,才有些清闲的日子,这便是东北农村俗称的“猫冬”。


农忙时节吃饭成难题


当春风刮起的时候,农村又开始了一年最初的忙活。春播前,首先要往地里施农家肥。那时候化肥很少,农民要把河淤土(晒干的池塘淤泥)和沤熟了的农家粪,用马车拉到地里一堆一堆地散放在农田。然后,将这些散放的粪堆均匀地扬撒开来,便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农活——“扬粪”。


“扬粪”没有技巧,只需有蛮力气,这对我们年轻力壮的知青算不上什么。只要看见“打头的”“认上垄”,我们便紧紧跟上。知青们也不管风向如何,一阵狂撅,结果个个满脸粪土。当我们早已满身汗水,蓬头垢面的坐在地头,这才发现“打头的”已被我们远远地甩在后边。这时我们便会产生一种幸灾乐祸的快感。因为,无论干什么农活,知青总是落在后面“打狼”,这是知青们唯一可以“逞能”的农活。


夏锄时,天还没亮,上工的钟声便把我们敲醒。那时,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生产队要求社员们“天亮开始干,天黑往家转,早晨不吃饭,半夜吃晚饭”。我插队的那个村,一年四季365天两顿饭。早晨,睡眼惺忪的知青们隐约听见钟声,便一骨碌地爬起来披上衣服就往生产队部跑。这时肚子里的胃肠还没有醒过来,也不知道饿。直到忙完了一憩活,大约上午十点多钟,队长才会一声令下:“回家吃饭!”


那时,我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也就养成了一日两餐、不吃早饭的习惯。一晃五十年过去,如今人们讲养生,我也懂得不吃早饭的危害,可就是无法改变当年早已养成的习惯。



每天早上,我还没走进队部,社员们就已经陆续走出队部了。原来队长已经把农活分配完了,知青们只能“随大帮”。“随大帮”的农活也叫“上趟子”,就是有“打头的”在前面领着干,后面的必须跟上进度。因此,“上趟子”活大都比较累。


铲地就是项技术很强的“上趟子”活,特别是知青的“手把”(干农活的技巧)跟不上,“挨拉”(即落后)是常事。“打头的”铲完了两根垄,我这一根垄还没铲到头。大家都歇憩了,我只能继续在地里铲。大家都回家了,剩下我一个人还在地里铲……


苦点、累点倒没啥,最让人害怕的是不小心把苗铲掉了,那可是要被“分析批判”的。看人家“老把式”(农活技巧好的老人)手起锄落,杂草和多余的苗便被铲掉了。轮到笨手笨脚的我时,左一锄、右一铲的没少使劲,虽然铲掉了草,但铲苗、伤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可不是小事,若是被队长发现了,轻则分析批判,重则会给你戴上一顶故意破坏社会主义的大帽子。


一次,队长假装“一本正经”地吼问一个地主子弟:“你把苗铲掉了是不是蓄意破坏?”队长这一问也吓坏了在场的我,因为我也属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此后,心惊胆战的我不得不放慢速度,加倍小心。不敢再弄伤或铲掉一株小苗。如果自己不小心铲掉了一株小苗儿,为了不被别人发觉,我会左顾右盼地观察是否被他人察觉,只要没有人看到,我便心中窃喜,然后用自己的身体挡住别人的视线,急急忙忙、偷偷摸摸地把被自己铲掉的小苗儿用土培好,并制造了一个“庄稼苗亭亭玉立”的假象……



人们都收工回家了,我的肚子也“咕咕”地叫唤起来。这时,我真想直直腰哪怕歇上一小会儿,如果再嚼上几口大饼子最好了。但是,眼前还有那长长的一条“门帘子”(待铲的地)在等我。当我铲完最后一锄,急匆匆跑回青年点。已经顾不上洗脸、洗手,便抓起玉米面的大饼子往嘴里塞,喝上一口白菜汤,再狼吞虎咽地嚼着……


还没等我吃饱,那边上工的钟声又响了,我只好再抓个玉米面大饼子边走边吃。说句让人尴尬的话,我曾有过连续十天不洗脸的记录。不是懒,实在是太累、也没有时间洗脸。就这样,累得连洗脸的时间都用来多睡一会儿……


说到吃饭,更是艰苦。当时大米每斤0.40元,玉米0.115元一斤。虽然我们分的口粮都是大米,但谁也舍不得吃。因为,若吃大米饭,一个人一顿能吃一斤半;用一斤大米差不多可以换4斤玉米,如果吃玉米饼子,一顿一斤吃不了。这样既便宜又省粮,我们还可以把结余的大米拿回家孝敬父母……


那时,我们青年点的伙食就是一年到头不换样的玉米饼子白菜汤,白菜汤里面连油星也很少见。我们小青年当时都愿意出“民工”(县里或公社组织的大型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尽管活累些,但伙食吃得好。顿顿饭是大米饭炖豆腐,每顿饭都是生产队集体做好再给我们送到工地。我们给大米饭炖豆腐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白对白”(大米饭是白色的,豆腐也是白色的)。


那时,由于体力付出很大,大家的饭量也大得惊人。怕饭不够吃,吃饭时,我总是先盛少半碗,吃完了再盛上满满的一大碗。那年月,能吃上“白对白”的饭菜就觉得特别解馋。没有人细嚼慢咽,囫囵吞枣塞进嘴里,好吃的饭菜自己就会往嗓子眼里钻,只觉得特别的香!



割地时有劲使不上


秋天割地的时候,知青们有劲使不上,又累又上火。因为割庄稼那活,不仅费力气又有窍门儿。如果没有经过亲身的操练,割高粱弄不好“耍叉”,割玉米跟不上趟,割水稻捆不好,割豆子扎手……总之,无论割什么,知青大都要落后。当别人歇憩回家时,留给你的便是那割也割不完的“门帘子”,那种心情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到。


为了自己的尊严和面子,也为了给自己争口气,我只能在心底暗暗发狠:咬牙坚持下去!就这样,不知有多少次我被自己的镰刀砍在手上、腿上……手上的水泡破了又变成血泡,衣服被汗水湿透了再被风吹干……顾不得脸面和仪表,实在累得不行时,顺势躺在割倒的庄稼上面歇一小会儿。然后咬牙起来,再猛挥手中的镰刀……


我真恨自己不争气,年轻力壮的,连老头和妇女都跟不上。同时,我真多么渴望这时能有人来接应一把啊!好让我那疼痛得像要折了的腰,能直上一直……


我在心里暗自核计:如果这时谁若来接应我,男的,请他喝酒;姑娘,即使丑我也愿意娶她当老婆……想归想,但那长长的“门帘子”,还得自己去一点点割掉。当太阳只剩下最后那一抹余晖时,我砍倒了那最后一颗庄稼。累得浑身如同散架了一般的我,踏着朦胧的月光,拎着沾有自己鲜血的镰刀,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到青年点时,方才那饥饿难忍的感觉已经没有了,一头扎到炕上只想睡觉,一个秋天都是这么累。


当人们起早贪黑地把庄稼拉回场院后,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会战又开始了。所谓“会战”,就是人海战术。即以各公社为单位,组织成千上万的人,用最原始的锹和土篮,靠手挖肩挑,修水利工程。工地上到处红旗招展,民工如蚁,大喇叭不停地宣传鼓动,人人奋力争先。我担着装满土的百多斤重担子,在往返几十米的运距中,一天要跑上百个来回。我那原本稚嫩的肩膀,半天就被压出血印了,再压下去便会红肿“起沙”。别说硬邦邦的扁担,即使衣服摩擦一点,都会疼得龇牙咧嘴。胳膊酸痛得连端饭碗都打颤,满手的水泡让你五指无法并拢……有许多人受不了这苦,半途当了逃兵,而我硬是挺过来了。



三九严寒打冻场


冬天,是收获的季节。看着生产队场院里面那一垛垛堆放整齐的粮食,心里别有一番喜悦的心情。


我们生产队的场院特别大,院墙是用厚厚的稻草和泥垛起来的。靠南面的一侧散堆着几垛高低不同的杂粮,有高粱、大豆、谷子和成堆的大玉米棒;靠北面的一侧整齐地堆着十几垛高高的稻子垛。


场院的中间部位是人工平整的一大块地面,然后用石头碾子把地面压得光光的,似镜子般平整。冬天,人们就在这块镜子面似的地面上打场(碾压粮食)。


打场必须得上冻(打冻场),只有镜子面似的地面冻得像铁板,用石头碾子碾压才能把粮食碾压出壳。否则,就会把粮食碾压到地里。


三九严寒北风呼啸的时候,也是我们打冻场“夜战”(贪黑打场)的日子。那时候经常停电,白天劳累了一天,晚上还要天天“夜战”。一天的睡眠时间也就五六个小时,让青年人困得干活时也能睡着。


高粱、大豆和谷子等杂粮是用石头碾子碾压脱粒的,一般由年龄大的老农民赶着老牛,拉着重重的石头碾子慢慢地碾压十几分钟,再翻一次场。而我们年轻人的任务就是翻场(长长的二齿叉翻动秸秆)。就是这短短的十几分钟,也是我们打盹的宝贵时刻。


如果是打稻子,则由妇女们负责解开稻捆,年长者负责捆稻草,而年轻人的任务就是上机器(脱粒)。这种枯燥得好似流水线似的农活,有时会让困得已经睁不开眼睛的年轻人,竟然站在脱粒机前正在忙着脱粒时,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当然,也有心眼多的小伙子,困得实在挺不住的时候,就偷偷地躲进那高高的稻子垛的空隙迷上一小会儿。为了害怕别人发现,再用刚刚捆好的稻草捆遮盖住自己。其实,用不了多久,寒风就会把你吹醒。如今,一想到当年夜战的“打冻场”,深更半夜在外面干活遭的那罪,记忆的闸门瞬间就会被打开。那其中感觉除了疲惫还有心酸……


辛苦自然是辛苦,但是,大家最盼望的是“夜战”收工后的那顿夜宵。自然又是热乎乎的“白对白”可劲造,吃得大伙全身都发暖,撑得每个人肚子都鼓鼓的。


说起当年知青生活的甘苦,我会有说不完的感受。也许如今的年轻人并不相信,但我却把这一切留在了心底。我以为,正是当年那段知青生活的苦日子,锻炼了我的强健体魄,培育了我直面人生,勇于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使我更加热爱生活,也为我增添了不被困难和挫折所屈服的勇气。我觉得,有了当年那段知青生活的锻炼,对我来说再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



第一次拔麦子

我插队的地方是辽宁省开原县三家子公社前三家子大队。辽北地区很少有种麦子的,我所在的生产队领导特别关心乡亲们的生活,为了能让乡亲们过年包上饺子,所以特地种了一块地的麦子。

麦子的成熟期比较短,所以夏季就需要收割麦子了。让我最难忘的是那年的夏季麦收,第一次下地拔麦子的经历给我留下终生的记忆。

成熟的麦田一片金黄,就像海平面的波浪在阳光的照射下麦浪滚滚泛着金黄色的光芒。

站在麦田的地头上的我,望着脚下的麦浪禁不住精神顿时振奋起来。我在心里暗暗核计,去年秋天我刚下乡时对农活还不熟悉,在收割庄稼的过程中,经常被乡亲们拉下长长的“门帘子”(所谓的门帘子,就是我左右两侧的庄稼已经收割一空,仅仅留下等待我收割的一长趟庄稼依然站在地里)。这次是拔麦子,不需要割庄稼的技巧,只要有蛮力就可以快速地赶超到前面。那时年仅17岁的我正意气风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我暗自高兴自己一定不会再像去年秋天那般挨拉了。

我还自作聪明地多了个小心眼儿,担心麦芒会扎满衣服,也为了省着洗衣服太费劲,我独出心裁地脱掉上衣,光着膀子拔麦子,这样也会显得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表现得特别诚恳。

甩掉上衣的我,站在垄沟里奋力地用双手将身边的麦子大把、大把地快速拔下。果然不出我的所料,用蛮力气拔麦子,显得我拔的速度很快。去年秋天那些利用技巧割地的乡亲们终于被我甩到了后面,顿时我有了一种胜利的喜悦。

虽然时间一长,胳膊腿都疲劳得受不了了。但是成功的喜悦支撑着我,甚至让我忘记了疲劳,一鼓作气地一直拔到了前面的地头。这一次拔麦子使我“痛雪前耻”,改变了以往干农活一直“打狼”的状态,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了最前面。

收工之后,我跪在地上再也不想起来了。低下头仔细一看,不仅双手都磨出了水泡。更严重的是自己的整个前胸都是通红的小红点,原来是那锋利的麦芒已经扎烂了我的前胸的皮肤。拔麦子时,我只顾疯狂地争先恐后,根本没有理会锋利的麦芒刺入自己的皮肤。刚开始我还不知道麦芒刺入身体的滋味,在将衣服往身上一搭的瞬间,立刻疼痛难忍,直到静下来才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如芒在身。

看着眼前那一捆捆黄灿灿的麦子,再看看鲜血直流的双手和那被麦芒扎烂了的前胸,顿时有了深刻的醒悟。那么多人为啥没人像我这样脱掉衣服呢?是实践和经验教育了人们,而作为初生牛犊的我,自作聪明给自己上了一课,这一次拔麦子之后,我再也不敢在众人面前显摆张扬了。

结果,第2天各种后遗症全都出现了。我的后背被烈日晒秃噜了皮,前胸密密麻麻的红肿了一片。“如芒在身”痛得我一连十几天不敢穿衣服,躺不下、睡不着……别提多难受了。


我当知青的第一笔收入

经过一个秋季的“战天斗地”,到年底,出满勤干农活四个月的我挣了960个工分,我所在的生产队当年的分值是:0.117元/分,我年底分红现金112元。这便是我当年的第一笔,也是我的全部收入。

当我把这笔钱,纸包纸裹地交到妈妈的手里时,妈妈看到儿子挣来的钱,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她显得特别的高兴,她一定会觉得儿子长大了,能够自力更生养活自己了。她微笑着告诉我:“妈妈就不要你的钱了,自己存着吧,以后买一件你自己喜欢的东西……”。

那时在年轻人的眼睛里,手表是最为时尚的一种奢侈品。几乎所有的人都以自己手腕上有一块上海牌手表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曾几何时,国人谈起来手表竟然如数家珍。北京产的“北京牌”、上海产的“上海牌”、天津产的“海鸥牌”、南京产的“紫金山牌”、广州产的“羊城牌”等。

那时,手表不仅是时尚和经济财富的象征,也是年轻人结婚的标配。七十年代,谁家若是有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的“四大件”。那就是“小康之家”的标志,同时也是吸引女孩优先择偶出嫁的重要条件之一。

当时一块“上海”表120元,相当于普通家庭的一年的积蓄。未婚青年若想买一块手表,不仅事先要掂量掂量家里有没有积蓄?更要三思考虑后再咬牙并下决心买下来。除了经济上的拮据之外,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买手表也不是有钱想买就能买得到的。需要凭票供应,需要限制自己购买其他生活必需物品,省下并攒够了较多的购物券才可以买到一块手表,实属不易。

手表是那个年代时尚的标配,是家庭和本人经济状况优越的象征。谁要是戴了一块手表。哪怕是在天寒地冻的冬天也要把衣袖往上衣服袖子往上面拽一拽。故意露出锃明瓦亮的手表显摆一下。一块手表,寄托了无数年轻人的梦想。

当时的我把这112元钱纸包纸裹起来,一直舍不得花掉它。我觉得这笔钱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而又是我进入社会后,用自己的劳动和汗水赚到的第一份报酬,因此格外的珍惜。

直到一年后,我去北京亲属家串门,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的手表柜台,看到了一款日本进口的西铁城牌手表(价格偏高的进口手表不需要工业品供应券)。于是,我才拿出这笔钱给自己买了一块心仪已久的手表。因此,我成为生产队里第一个戴上手表的知青。

为此,我赢来了许多同龄人羡慕目光,我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如今回忆起这件事,我心里仍然对当年的自己有一种自豪感,因为那是我到农村劳动获取的第一笔收入,也证明,经过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我长大了。

 
外一篇
写给未曾初恋过的“小芳”



作者:李晓东


50年前,我响应号召,插队到你的家乡与你相识了。也许这是上天给我们的缘。遗憾的是,我们在一块土地上共同劳动四年多之后又分手了。我抽回城里工作,你却依然留在农村。也许是我们有缘无分,终未结成连理。眨眼之间50年已悄然逝去,我不知心中那个你究竟飘至哪里?


找个理由,想与年过花甲的你见一面。不为别的,只想一起怀念50年前的那段青葱岁月。


那时的你,像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漂亮得让所有的男孩子都倾慕。你是咱生产队的妇女队长,你每天都要“打头”带领全体女社员下地干活。


每天清晨,我只能在生产队的队部里,隔着众多的男男女女远远地望着你。那是队长派工的时刻,听到队长派工让你带领女社员去另外的地方干其它的农活,我只能在心底遗憾,这一整天又不能和你在一起度过了。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插秧的时候,那是男劳力“挑苗”、女劳力插秧,男女混合在一起劳作的农活。只有那个时候,我才有机会看见你麻利的身手和一脸阳光的笑容。我有一种感觉,只要和你在一起,再累的农活也不觉得累了。


在我们一起劳作的地里,只要看见你就会让我怦然心动。你干农活身手麻利、又快又好,让我羡慕不已。无论是夏天的除草铲地,还是秋天的收割庄稼。所有的“上晾子”的农活,你总是打头的冲在前面。而每次“打狼”在最后面的我,面对被落下的长长“门帘子”,总是特别渴望有人来接我一把。我在内心不止一次的发誓:如果来接我的是一位女孩,哪怕她身有残疾我也非她不娶。遗憾的是,尽管我如此的发誓,你却从来没有接过我一次。



如今50年的岁月已经过去,找个理由我想与年过花甲的你见一面。不为别的,只想一起叙叙旧,一起回忆当年的那些往事。


如今的我们已从当年的少年男女,变成了老态龙钟的花甲老人。不管你我混得好还是孬,只想看看彼此,叫一声你的名字,体现的是一份对你的关切和一份情长的思念。


50年光阴并不短暂,却快如弹指一挥间。如今的你我青春早逝、衰老已现,一声珍重、一句祝福,相互之间感同身受。


虽然你我50年未曾谋面,但在心底却是互相地惦念。因为50年前的目光交流,就已将对对方的信任写为“一生的朋友”。


电话那一边的你告诉我:如今的你,不仅满头的白发更有沧桑的皱纹写在脸上,早已老得没法看了……


我却不那么想,无论你的外表怎样的衰老,你的心灵一定还是当年的“小芳”。在我的眼里,你依然是当年的清纯模样。


如今,你我的生活算不上富足却也近似于小康。无论是大鱼大肉还是小菜小汤,都是让人沉醉的地方。那种感觉只有你我才能品尝出来。家庭和孩子让我们忘却了过去,却让我们也分享了后辈的人丁兴旺。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归宿,或者最美好的人生奢望。


我和你的相识也许是前世的债,你和我谁也没有还谁的债,是因为我们这辈子的情还需要继续来往。只有这一点才让我感觉到,你我的后半生还有一段路需要徒步慢慢地去量。当我们漫步在这段夕阳晚霞的路上,也许会欣赏到道路两边的芬芳……


我想告诉你:有你的地方,就是景色最美的地方!我希望你和我一起蹒跚着脚步朝着那个方向……



李晓东专列

李晓东:报名高考,

单位头头挖苦我走白专道路

三个六年级小学生的徒步串联

不满17岁的我,对社会懵懵懂懂

集体户没了大锅饭,那日子有点难熬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东北知青

张抗抗:北大荒的日子,
苦难由于青春而变得欢乐
沈乔生:知青返城之后,
更多的代价还等着他们
沈乔生:当你老了,头发白了
梁晓声:幸运的初恋,
在环境压力下无疾而终
施鹤发:小囡童月莲,
上海“地主婆”嫁了东北混血“地主”
谢悦:几乎快要忘掉恶心了
李振亮:50年前知青农民工
马苏龙:上海盲人知青的返城路
李晓东:不满17岁的我,
对社会还懵懵懂懂
沈乔生:我的北大荒知青兄弟姐妹
陈新华:与狼共舞的岁月

苏占普:在北大荒鏖战群狼
李向前: 他们的名字叫"六九届"
陈来胜:北大荒除夕夜
常露莎:北大荒知青"春运"往事
珍宝岛冲突后,我们紧急进山伐木
孟永华:那山坡上的五座坟头
董秋娟:我与梁晓声的初恋
孟永华:1969年赴北大荒上海知青
毕亚平:暴雨砸来的礼物,
我们免费吃一顿猪肉
毕亚平:知青与农民打架,
一刀把天捅出个窟窿
章维国:黑土地轶事
 张维功:北大荒留下的青春伤痕
他们永远长眠在北大荒
陈鸿仪:金训华"牺牲"是一场事故
范文发:先卖猪肉,再拍人像,
我的供销社生涯
匡亚明女儿李军:
长眠在黑土地的生命芳华
外交官父亲到北大荒给女儿扫墓,
像给女儿梳头一样
田晟:有一朵花儿无枝可依
赵敏:当"逃兵"返城探亲,路遇好人
张抗抗:红卫兵,说原谅还太早
谢悦:北大荒最让人心烦的是小咬

谢悦:1976年“五一六”这一天
谢悦:在那个放牛班的春天里

濮存昕:我在兵团曾负责种马配种
周其仁:从完达山到朗润园
陈鸿仪:与死神擦肩而过
陈鸿仪:几曾回首,我的知青生涯
陈鸿仪:七分钱要了一个父亲的命
姜和平:夜搜苏修特务记
庞平:漫画,共和国知青
北大荒留守知青:我铁了心离开上海
留守在北大荒的老知青们
北大荒:精神残疾知青的断裂人生
方新阳:我在乌苏里江当水手
方新阳:情系北大荒
肖复兴:北大荒知青生活回忆
肖复兴:我的精神家园属于北大荒
孙海:那一年父亲“押送”我回东北
范文发: 难忘在日本遗孤家的那顿饭
范文发:上海姑娘偷吃鸡,40年后道歉
范文发:千山万水回上海
陈奋:人见人喜的俄罗斯姑娘百灵鸟
陈奋:深山密林,与黑瞎子的邂逅
李振亮:种田人饿肚子是怎样一种悲哀
龚凤乾:和林格尔,我心中的第二故乡
石明诚:上海知青在延边的历史记忆
王红伟:一棵救命的大白菜
王世浩:北大荒的第一天
王世浩:兵团老战士肖竹文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与现实关怀都是新三界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