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抢跑发债是当前复工复产复市复兴的定局一炮!!

白万纲 华彩国资透视 2023-10-24


转载文章请联系:182-2133-5680

导语:

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只巨大的“黑天鹅”笼罩下,国内经济更显下行压力,而由此应运而生的“抗疫债”,自诞生之初就颇受关注:发行时有五部门联合支持的“绿色通道”,有密集出台的政策简化债券发行审批流程,也有机构投资者紧锣密鼓开的“小灶”。从2月初“首发”到节奏加快,抗疫融资工具已多点开花、增量扩容,当月发行总额近2000亿元。

与此同时,随着新《证券法》于3月1日正式实施,证监会、发改委也于同日发布配套规则,要求在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度的大方向下,企业债券或公司债券发行率先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规定企业债指定的两家机构审核为中债登和交易商协会。届此,公司债券发行迈入了市场化注册发行的新阶段,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生态也势必迎来重大变革。

按照历史经验,每当此时,是企业之间拉开差距的时刻,是具有机遇捕捉能力的企业甩开竞争对手的关键时刻,是有先见之明的管理者大显身手的尖峰时刻,是未雨绸缪的管理部门发动改天换地行动的最佳时段。

考虑到全国企业的经营工作扰动了两个多月,未来还会有一段期间持续这种状况。同时国家层面很多工作也搁置了一段时间,加之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中央大政方针施展之年,是向全世界证明中国道路之年,也是给很多对中国发展带有疑惑的对象给予铁证之年。所以后疫情时期,我们要把失去的三个月抢回来,当前一定是很多针对性政策密集出台,很多补救性工作密集展开,很多输血及输能工作靶向推进,很多缺失工作进行抢补的时刻,也是给所以有准备的企业给予最充沛的机遇的时刻。

所以,后疫情时期,关键在于抢跑政策,要一心多用,多核运算,多项目并行工程。要抢在别人前面先发制人,预判下一步的趋势与机遇,找准窗口,提前做好准备,提前安排好组织,提前拜访相关部门,提前准备好申报材料,提前拍好对,不等发令枪,先内部动起来!

后疫情时期,核心就在于五个抢:抢项目,抢融资,抢上市,抢招商,抢人才!!

其中最重要的是抢融资,融资抢不到,阵地人才地盘不保;融资抢到手,我的是我的,别人的也是我的!

从今天开始,华彩将会抢融资,抢上市展开系列探讨。和企业相关工作的管理者们一起勾勒政策,挥斥环境,指点机遇,激扬路径。让企业在抗疫工作收尾同时,抢先布局融资有关工作,研究在前,预判在前,报告写在前,拜访辅导机构在前,对接相关部门在前,机构排队在前,申报准备在前,队伍与资源准备在前,一句话有条不紊。今天,我们注重讲一讲怎么在发债工作上抢跑,先人一步,快人一招,抢人一运,夺人一时,高人一筹!

借此机会,华彩咨询融资模式创新专家将为大家带来一场直播。

扫码进群

如微信群人数已满,请扫码添加华彩大白(微信号:ah18221335680),大白将邀请您入群。

扫码添加

从“抗疫债”到注册制,看似两则孤立的金融事件,溯本求源,其背后是高质量发展时代下投资模式和融资模式的根本变迁,深刻体现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五大融资趋势:

一是市场化融资机制。长期以来,政府平台公司依托地方政府信用,通过公司化实体深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创新,但随着我国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明确要求剥离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功能,以市场化为导向,增强融资平台的“造血”功能,逐步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市场化运营模式,实现融资平台的市场化转型。

二是精细化政策滴灌。近年来融资政策频出,如50号文、87号文、资管新政等文件的陆续颁布,融资企业和金融机构因为不合规融资而被处罚的案例时有发生,毫无疑问,粗放式融资的时代一去不返,精细化政策滴灌管理的融资阶段已经到来,这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懂市场,更要懂政策,才能保障充裕的资金来源。

三是特色化产融结合。现如今,金融科技正成为助力产融结合高效对接的关键所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特色化产融结合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和创新模式。

四是互动化融资生态。即通过构建互动化的融资生态,如PPP朋友圈,将非标项目转变为标准化项目,将不盈利的项目转变为微利或盈利项目,实现资源的更加高效化配置与合作。

五是共生性金融反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共生性金融反哺,疏通金融扶持实体经济脉络,夯实实体经济中的薄弱环节。

注册制的全面推行,将有助于降低发行主体门槛、降低公司债和企业资的融资成本,政策支持下,公司债和企业债发行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性要求,又给企业融资带来了市场化、合规化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紧抓机遇,直面挑战,创新思路,重塑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全新的融资模式!

一、发债成为融资模式的亮点
01

抗疫债雪中送炭

2020年新冠疫情在武汉暴发并在全国蔓延,受此影响今年消费严重退坡,且节后复工大面积迟滞,部分行业及区域的经营实体受损严重。加之2020年3月和4月将是全年债券兑付压力最重的两个月,到期兑付的债券规模分别达到6051亿元和6548亿元。疫情下的盈利下滑叠加即将到来的债务兑付压力高峰,企业融资需求大幅增长。

在此背景下,债券监管层面快速响应启用绿色通道,支持企业发行疫情防控债,各金融机构也也纷纷响应,助力抗疫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压力。据wind数据显示,仅2月份,涉及“疫情防控债”共筛选出249只,共计发行1872.12亿元。其中有39只公司债,占所有疫情防控债比例的15.66%。

通过对待发债券基础资产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可利用发行“抗疫”结构化产品的基础资产类型较为丰富,包括金融、房地产、旅游、物流、航空等行业,且只要资金用途与疫情防控类相关,基本两三天内就能获批,而且能获得低于同类型产品的发行利率,具有审批快、利率低优势。此外,抗疫债募集资金用途灵活,除部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外,“借新还旧”和补充流动资金成为重要驱动力。例如中国南山开发集团于2月6日发行的“20南山(疫情防控债)SCP001”主要用于下属子公司疫情防控的流动性资金需求,募集资金当日到位,发行利率仅2.5%。

1.1:抗疫债券发行案例


02

专项债亮点频频

2016年为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监管部门力推提倡绿色债券,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重点支持节能减排、污染防治、能源清洁、循环经济发展等项目。同时,在“去杠杆”和“强监管”的大背景下,企业融资环境收缩严重,绿色债券凭借其不受发债指标限制、审批速度相对较快、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放宽至80%等优势,受到市场青睐。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发行人共计发行1439亿的绿色债券,同比增长62%,市场展现巨大活力。

绿色债券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例如2018年9月,广州越秀集团成功发行的第二期绿色债券,票面利率仅4.10%,低于上周AAA级地方国企同期限中期票据近60BP(基点)。未来随着绿色债券的不断创新,其有望成为企业融资工具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表1.2:绿色债券发行案例

2018年,贯彻落实刘鹤副总理关于股市健康发展工作要求的具体措施、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作为落实主体,在充分利用传统融资产品的基础上,探索发行纾困债,以市场化形式支持优质企业发展,监管部门也对纾困债审核建立绿色通道,从而推动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例如,2018年根据深圳市政府促进辖内优质上市公司稳健发展、共济化解流动性风险的精神,深圳投控集团发行10亿元纾困专项债,联合社会资本等参与方,以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出资设立深圳投控共赢股权投资基金,通过股权形式有效缓解了深圳市民营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和实际控制人流动性压力。

表1.3:纾困债券发行案例

03

地方债平台支持

专项债以外,地方政府债保持一定规模的规范发行,构筑了重大项目融资的基础性支撑。据统计,2019年地方债发行债总量增加,全国地方债合计发行43624.27亿元,较2018年小幅增加1972.6亿元。受地方债到期规模较大影响,2019年净融资规模较2018年减少2800亿元左右至3.04万亿元。从地方债角度发力,加大了对基建资金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预计未来会出台对应政策支持,地方债发行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近年来国内也在不断健全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推进地方政府债券管理改革。地方债呈现发行期限拉长,发行节奏前置化,新增债额度向专项债集中等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财政部取消地方债发行结构的规模限制后,超长债发行数量和规模显著上升,平均发行期限上升至10年左右。同时在额度约束下,新增专项债占新增债发行比例达到70%。

表1.4:2019全国各省市地方债券发行一览

04

发债总结

整体而言,2019年国内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持续发挥出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推进落地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债券通业务、打造人民币债券国际价格基准、迅速发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等措施,债券市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将在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中将发挥更大作用,有效支持实体企业融资。

表1.5:不同类型债券一览表

二、债券发行新政解读

 从绿色债、纾困债到抗疫债,可以看出国内债券品种日益丰富,债券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同时随着新证券法3月1日起施行,公司制企业债开始全面推行注册制,尊重市场规律,有效发挥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作用。注册制改革不仅有利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和秩序,也可通过债券融资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01

债券发行相关法律法规

为推进和落实债券注册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新证券法)于2020年3月1日正式实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贯彻实施修订后的证券法有关工作的通知》部署做好新证券法贯彻实施工作。随后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发布通知公司债企业债发行全面施行注册制。上海交易所方面表示,将着重抓好与新《证券法》贯彻落实相关的配套保障。

表2.1:债券发行相关法律法规一览表

02

债券改革核心变化解读

(1)审核机构的变化

企业债方面,自2017年以来发改委委托两家机构做企业债预审,此次改革后发改委彻底退出具体业务审核,只负责政策制定(取消省级转报环节),两家预审机构(中债登和交易商协会)变成正式审核机构。

公司债方面,2015年以来证券交易所上市预审核、由证监会采用简易核准程序的发行,非常贴近注册制,此次过渡非常平稳。改革后,证券交易所负责发行上市审核,由中国证监会进行发行注册。

表2.2:审核机构变化

核准制改为注册制,交易所、交易商协会和中债登在具体操作上拥有有更高的自主权。监管机构减政放权和资本市场进一步向市场化机制转变,有利于缩短发债周期,能够提升证券发行上市速度和工作效率。

表2.3:审批制、核准制、注册制比较

(2)发行条件的变化

企业债方面,最大变动包括发改委不再审核债券发行的项目要求,取消40%约束条件和净资产规模要求,以及将企业自身结构的决定权交给筹资公司。

表2.4:企业债发行条件变动细则

公司债方面,一是取消了债券余额不超过净资产比例40%的要求,只是强调具有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和正常的现金流量;二是对公司债券申请上市交易条件作出调整,删除了“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一年以上”等条件,授权证券交易所对公司债券上市条件作出具体规定。债券发行条件放宽松,更多发债主体将受益。

(3)信息披露的变化

《通知》进一步完善了持续信息披露要求,扩大信息披露义务人范围,对重大事件披露内容作出具体界定。同时压实发行人、证券服务机构的法律职责。注册制改革后注重对发行人、证券服务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通过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核反馈,督促发行人充分披露对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尤其是对公司经营或者偿债能力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增强审核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表2.5:信息披露相关变动细则

(4)动态调整的变化

随着新证券法的正式实施,沪深交易所表示将抓好与新《证券法》贯彻落实相关的配套保障。

目前上海交易所方面表示,将着重抓好与新《证券法》贯彻落实相关的配套保障:一是将完成对现行业务规则体系的系统性清理,集中废止30余件具体业务规则,其中包含与新《证券法》不相适应的相关规定;二是将根据新《证券法》确立的市场化原则,精简优化交易所业务办理程序和要求,取消股票、期权等产品业务办理证明材料11项;三是将落实新《证券法》强化信息披露的要求,完成大额持股信息披露和报送技术改造,同时明确内幕信息知情人报送要求。同时上交所围绕《证券法》主要修改内容,着重就严格执行新《证券法》做好认真落实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部署、强化信息披露一线监管力度、完善上市公司退市配套制度、细化完善证券交易制度、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五方面工作。

新政背景下,企业一方面需要把握发行条件放宽松、审核流程简化和效率提升等机遇,扩大发债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要面对投资者的挑剔,及时做好信息披露等工作。同时伴随相关制度的立废改释,持续跟进债券发行的相关变化,提高发债成功率。

三、积极运用发债工具应对融资挑战

2017年中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将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并做出了三项决定:纠正金融混乱、防范金融风险;明确金融业为实体经济服务;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一行三会”从“分业监管”逐步进入“协同监管”阶段,我国金融监管进入一个新时代。如今,随着公司债企业债注册制的推行,企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

一是提升企业融资空间。新《证券法》取消“最低公司净资产”“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等条件,“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一年以上”的上市交易条件也被删除,发行债券的准入范门槛降低。同时公司债、企业债的发债额度审批流程会有简化,审批期限会缩短,监管对发债的态度更多从偏向限制转向偏向支持。注册制后公司债品种有望丰富,供给量进一步提升,整个债券市场的上行空间也会相应增大。目前已有企业把握注册制利好,如格力电器在通知落地后注册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80亿元债券融资工具。

二是企业融资结构将更合理。债券市场是直接融资工具市场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债券市场发展一直是我国直接融资的短板。此次新政降低债券发行门槛,企业需把握机遇推进专项债券的发行,取得发债突破,扩大发行规模,通过发力债券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

三是企业实力将更重要。注册制强调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是监管这摒弃实质审查标准而代替以信息披露形式的审查要求,让位投资者自己做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发行人自身信用、清偿能力、经营能力等会受到投资者强烈关注。目前国有企业整体资质较好信用质量较高,民营企业由于自身的公司治理不完善和道德风险信用质量较弱,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是融资风险需更强关注。债券发行制度放松后,发债主体范围和总量将会扩大(部分企业可以多次融资),可能会引发过度融资导致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

四、注册制下发债五步法

发债注册制是投融资体制改革背景下融资创新的重要抓手,路径上可参考五步法有序推进。

01

战略导向发展业务梳理

债券融资具有杠杆效益、融资成本低等优势,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成功发行债券。强监管下,企业为提高发债成功率,不仅要对国家宏观政策、金融政策跟踪分析,还需预埋式的结合集团战略,梳理可发债的业务,预先做好项目储备(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节能环保、社会领域、农村产业融合领域、大数据等)。同时需要有对是否具备发债条件(企业规模、企业类型、发行结构等)进行判断,选择适当债券品种(纾困债、绿色债等),通过企业、相关参与方和市场多方协调配合,共同努力确保债券发行成功。

02

增信导向资源保障夯实

监管机构退出具体业务审核,把价值发现功能还给市场,立刻凸显出中介机构重要性。例如,信用等级是困扰企业发债的重要因素,积极争取券商及各类中介机构支持,结合企业资产及项目实际,通过挖掘存量资产潜力、提升土地资产价值、积极注入增量资产,优化完善资产负债结构等渠道,采用保证担保、差额支付承诺、保证保险承诺、流动性支持、回购承诺等方式,努力提升外部信用评级水平,为公司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奠定良好基础。

03

专业导向发债伙伴筛选

债券成功发行离不开优秀的合作伙伴,企业需要做好发行准备工作,包括选择企业委任承销商、境外法律顾问、中国法律顾问和审计师等中介机构,并组成由企业业务、财务和法律人员参与的内部项目执行团队。围绕发债文件和债券评级两项主要工作,开展尽职调查和财务审计,最后强化市场推广工作。

04

预埋导向发行预案设计

发行方案是发债企业启动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国内债券市场逐步成熟,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条件,项目资金需要,和发债合作伙伴共同设计符合融资需求的发行预案,提升发债成功率。发行预案一般包括发行规模、发行价格、债券品种、债券期限、债券利率、发行对象、发行安排、募集资金用途、公司简要财务会计信息等内容。

05

灵敏导向政策机遇把握

债券市场的运行离不开特定的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状况,发行人资质会受到产业政策调整、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因融资环境变化而取消或延迟发行债券的情况屡见不鲜。注册制背景下,企业更需要动态跟踪国家宏观政策、债券发行法律法规等,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融资模式。例如此次新冠疫情下,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及时将中期票据、超短融等调整为疫情防控债,既能得到监管部门的支持,也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五、融资模式特色化创新

发债注册制为企业创新融资方式,增加直接融资占比提供了新的平台。以此为基础,系统性构建特色化的融资模式创新平台也面临新的机遇。

01

抓政策窗口,建立融资研究院

新的融资形势催生融资模式的特色化创新,对企业而言,首当其冲的就是抢抓政策窗口,探索构建融资创新研究院为中心的1+N+1模式,即通过邀请券商、银行、金融研究院、高校等机构及海外专家学者组建研究院,设置固定周期举办投融资创新、区域发展等多个主题论坛,以及建立投融资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创新论坛的最新方案,转化论坛咨询结果。在此过程中,论坛兼具投融资智囊小组的角色,可将论坛中思路新的委员聘请为集团外部咨询顾问。研究中心可以前瞻预测融资环境和政策走势,并对政策进行跟踪分析,以便于获取外部环境变化的第一手资讯,建立多层次融资方案,为经营计划和资金计划的制定赢得宝贵时间差。

图5.1:投融资创新研究院

02

高质量发展,投资模式的创新与融资深度关联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企业应主动创新投资模式,灵活运用规划引领(TOD、EOD等)、投建一体化、F+EPC等新型投资方式向上带动融资模式创新突破发展,有效解决企业资金匹配不足的后顾之忧,强化资本运作实力。

图5.2:综合开发模式核心理念

图5.3:TOD模式(以轨道交通为导向)

图5.4:投建一体化模式

图5.5:投建一体化案例(塑造消费场景)

图5.6:F+EPC投资模式

图5.7:投融资模式比较

03

全域资源激活,夯实融资基础

企业还可以尝试通过整合拓展土地资源、特许经营资源、内部沉淀资源、新兴产业资源、数据创新资源等,并结合集团战略进行议价激活、价值提升,开创资源联动协同激活的格局。最终实现存量资源有效协同,增量资源逐步开发以及国际资源合理对接,持续强化公司的运营能力以及盈利能力,打好融资的底子。

此外,还需多方联合金融机构,引入多层次投资者,将收益稳定的项目进行资产证券化。对于本身无现金流的项目资产,探索采取资产售后回租的方式,以政府信用为基础向金融机构出售存量资产再分期支付租金,获得现金支持;对于有稳定现金流,但回收期较长的经营性项目,与各类金融机构合作,发行证券提前变现存量资产获得资金。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盘活存量低效资源,同时支持新项目建设。

图5.8:资源整合激活夯实融资基础

04

金融科技支撑,强化产融结合

紧跟金融行业数字化发展大趋势,立足于自身金融及实体业务,以金融科技集聚和金融大数据为两大抓手,积极与阿里、腾讯等科技公司围绕大数据金融、区块链金融等金融科技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构建统一的金融大数据平台,分享金融科技带来的流量信息以及技术利好,进而实现在产品、资金、风控等方面的创新突破,为公司金融业务的提质增效创造全新途径,助力建设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图5.9:科技助力供应链金融

05

搭建PPP朋友圈,塑造融资互动平台

通过开展PPP政策制度研究、开发PPP综合信息系统等方式,搭建PPP项目服务平台,深度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相关参与者,塑造融资互动平台,以谋划项目综合规划包的方式,在整个建设大PPP项目中,套装很多小PPP模式,同样可以为公司持续发展拓宽资金供给渠道。针对盈利前景较好、投资体量较大的项目,利用平台优势,吸附优质合作伙伴(大型央企/国企的投资公司或财务公司、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规划设计机构、项目运营机构等)联合投资,协同打造PPP朋友圈,最大力度撬动外部产业资源,实现风险共担、全链布局、成本优化等诸多利好。

图5.10:构建PPP大枢纽

六、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融资体系和能力构建

融资模式的创新必须系统提升融资体系,企业需要考察各类融资方式的市场应用成熟以及自身与融资条件的匹配程度,持续强化融资能力建设。

01

构建融资体系

构建高质量发展的融资体系,即要求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加强构建系统全面的、且极具创新力的融资体系,进而夯实产业发展的资本基础。具体而言,一是要以债务风险防控为绝对前提,牢牢把控规避潜在风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二是以传统融资方式为托底,不断深化利用政府投资或银行信贷等传统融资方式;三是积极拓展政策融资渠道,争取政策性融资、政府财政支持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性融资方式;四是要强化资源整合意识,对企业内外部优质资源进行价值化整合,进而强化企业整体实力,夯实融资基础;五是要衔接政府市场建平台,即通过搭建PPP中心吸附优质合作伙伴;六是构建产业基金平台,打造若干个契合自身业务发展的产业基金,拓展资金来源;七是以产融融资创新为发展趋势,不断创新金融板块与实体产业板块的联动机制,实现以融助产、以产促融。

图6.1:搭建债务风险防控预警体系

图6.2:传统性融资和政策性融资

图6.3:产业基金平台

02

构建融资能力

高质量发展的融资体系离不开自身融资能力的不断强化,尤其是企业的融资平台能力、盈利能力、良好的现金流管理能力:

第一,强化融资平台功能,是否拥有良好的资本运作平台是外界判断一个企业融资能力的关键要素,一个成熟的融资平台能够集聚行业尖端的信息、渠道、技术、人才等相关金融资源,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支持。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强与金融机构及类金融机构的接触,坚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举,不断拓宽如上市、基金、信托等新型融资渠道,敏锐发掘新的融资切合点。二是通过建立融资研究院,及时主动地掌握金融市场现状,准确分析研判未来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获取一手信息资源,便于做到提前卡位抢位。

第二,提升盈利能力,注册制改革后,由中介机构、交易所等审核债券发行条件,投资者倾向从企业的盈利分析表中分析出小企业的经营是否可靠,从而做出投资决定,因此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是搭建融资渠道的要素。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提升项目质量增强负债偿还能力。推动建立基于市场需求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争取落实财政性缺口补助。二是加强产业带动对内降本增效。加强成本监控降低成本,充分发挥成本降低对利润的财务性放大,实现对项目融资的规模性杠杆撬动作用,同时挖掘产业经营的盈利潜力。

第三,通过资源整合提升现金流,良好的现金流管理一方面体现了企业较高的管理水平和长期稳定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是投资者判断的重要指标。通过整合经营优质资产,深度经营处置不良资产等方式,提升企业现金流,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资金保障。

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对公司优质业务或亮点项目进行整合经营,基于其产生的稳定现金流,对业务打包,注入上市平台或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发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最后通过资本市场回流现金。二是加强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探索沉淀资产经营处置,由基金对资产进行深度经营,转变为成熟资产,然后通过转让与合作的方式获取资产增值收益。

-END-

  说明:针对以上主题的活动,有个性化需求以及需单独深入沟通的,

敬请致电:18221335680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华彩咨询公众号

欢迎合法转发本文,白名单授权请联系大白:18221335680

好看你就点在看





一、白万纲博士国资委讲座全文:

(腾天换日五年期,换来大计千年长)

1.十四五规划:白万纲博士在国务院国资委讲座全文(上)

2.下篇来了!十四五规划:白万纲博士国务院国资委讲座全文

3.白万纲博士:陕西省国资系统十四五规划专题讲座(上)

4.下篇到了!陕西国资系统十四五规划专题讲座全文(下)

5.白万纲博士:黑龙江省国资系统十四五规划专题讲座(上) ——引入百万中产消费劲旅,布局世界长寿产业领军

6.下篇到了!白万纲博士:黑龙江省国资系统十四五规划专题讲座(下)

7.西安可打造为中国副都及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中心——白万纲谈西安十四五大格局!
8.贵州可以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中心产业——白万纲博士在贵州省国资系统“十四五”规划讲座
9.下篇来了!贵州国企十四五规划该怎么落地——白万纲博士在贵州国资系统十四五规划讲座
10.终于发出来了!四川何以担当新时代引擎:一带一路大枢纽+西南七省大龙头(完整版)

二、十四五规划系列

1.五年规划本质透析,布局十四五抢占先机

2.收下两把做战略的利刃,从容驾驭十四五
3.华彩倾力奉献|手把手教你展开十四五规划
4.集团总部和子公司战略思考全在这里了!
5.应对十四五潜在变数,快用情景战略
6.十四五规划与国资国企改革6大结合点
7.风险管理:十四五规划不可或缺的护航保障
8.高度动态化的机会管理,十四五期间的GPS
9.十四五规划的集团交易体系革新
10.不再纸上谈兵,十四五规划落地指南
11.做好十四五规划,这十篇文章必看!(值得收藏)
12.一文速览|中国战略家年会第一天的亮点
13.中国战略家年会第2天集锦:国资国企改革2020路线图
14.三级规划大启动,国资脊梁首凸显
15.华彩解密:投融资平台转型成功的奥秘


三、十四五规划:国资国企改革系列

1.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将往何处去?

2.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将往何处去?

3.博鳌开放精神照耀下的国资国企改革

4.国资委管资本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5.各省的国资国企改革逻辑到底是什么?

6.地市国资国企改革的逻辑到底是什么?

7.地市国资改革路在何方?

8.国资国企改革“1+N”相关政策梳理

9.全新解读国资国企改革2.0版发展指引

10.2020国资国企改革攒着一股劲,蓄势待发


四、十四五规划:其他重要专题

1.千年大计的超循环结构

2.收藏版 | 《千年大计》哲学学习指导手册

3.重组世界的新方案
4.十四五规划最惊艳的十大猜想之大西南命运共同体 ——千年大计之川渝滇黔桂藏湘需尽快一体化整合

5.长三角深度一体化将走向何方?
6.十四五最惊艳的十大猜想之中国会构建起世界重组方案吗?——中国新政治经济学探索将走向何方!!

7.文化斩首魔爪直奔中华大脑而来
8.西部大发展抓手是深度融入主引擎,强力掰正大扭曲——白万纲博士青海十四五规划讲座


五、政策解读:

1.华彩深度解读央企混改指引

2.华彩独家深度解读:央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

3.落实《方案》的二十五个疑问及解答

4.华彩解读: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的实施意见

5.收藏版 | 国资国企改革“1+N”相关政策梳理

6.深度解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事项
7.华彩深度解读:郝鹏书记专文
8.华彩独家解读: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

9.不忘初心,国资改革顶层设计 “1+N”政策梳理


六:十四五规划专题:企业数字化转型系列

1.热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趋势

2.一文看懂:集团型企业数字化战略构建

3.集团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化茧成蝶的第一步

4.深入企业数字化转型,洞察互联网趋势

七: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1.高质量发展和中国方案的胜利离不开新持久战 ——新持久战总论
2.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国复兴的关键一跳
3.中国的世界一流企业一定要具备什么?
4.三大车企合并导致中国超神车出现,如何冲破世界500强的魔咒——一千万台噩梦
5.中兴,华为,阿里们需要补上的一堂课——王道与霸术
6.中国资产估值体系应尽快颠覆性重塑——中国金融改革将往何处去?

7.决战堤前发生,疫情成为各国十四五期间重构国家方法论导火索

8.中国GDP统计模式需要重大跃迁——十四五最惊艳之猜想


八:国资国企硬刚疫情 赤胆忠心为人民

1.四川战“疫”现曙光,国资国企是脊梁

2.浙江战“役”交锋时,国资国企见真章

3.陕西抗“疫”攻坚时,国资国企勇担当

4.贵州战“疫”见赤胆,国资国企筑堡垒

5.湖南抗“疫”风雨兼,国资国企勇冲锋

6.江苏战“疫”迎难上 ,国资国企斩荆棘

7.云南战“疫”攻山头,国资国企展身手

8.重庆抗“疫”保卫战,国资国企冲在前

9.江西抗“疫”阻击战,国资国企冲在前

10.广东抗“疫”勇作为,国资国企真扎实

11.河南战“疫”不容缓,国资国企挽狂澜

12.河北抗“疫”多能士,国资国企真骁勇

13.黑龙江抗“疫”有方,国资国企立榜样

14.山东战“疫”节节胜,国资国企招招高

15.安徽战“疫”胜在望,国资国企勇担当

16.天津抗“疫”捷报传,国资国企美名扬

17.广西战“疫”无所惧,国资国企勇摧坚

约见专家(一对一沟通)

【约见专家】针对您所遇到的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帮您安排各个领域的专家进行一对一的专业解答。

点击“阅读原文”,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安排专人联系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