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六 丧葬习俗

2017-03-15 陈秉荣 保德新青年

编者语:《保德民俗》一书是县政协文史资料,陈秉荣先生著,从现在开始不定期编发保德民俗。

葬礼词解


丧葬:人死为丧,入土为葬。


棺椁:盛敛尸体的葬器为棺,放置棺木及随葬品的葬器为椁,棺椁一般为木制品。


沐浴:沐即洗头,浴即洗身。沐浴指为死者擦洗。沐浴是葬仪中重要的一环。


坟墓:墓指土坑,坟指土丘,今坟墓合称,泛指埋葬死人的所在。


灵柩:盛尸之棺。


殡:殓尸入棺,陈柩于西阶谓殡。意思是人已死去,从此以后如宾客。古代西阶是客位,故殡于西阶。


祭奠:向死者献食品并念祝文为祭,向死者献饮品(如茶、酒)叫奠。今祭奠合称,泛指给死者献供品,读祝文、磕头、点纸等。


吊丧:哀悼死者慰问丧家,表示哀痛之情。古礼,致吊有吊辞,与生者相识致吊辞,与死者相识致伤辞。


奔丧:指有服者闻丧讯后奔回家致哀尽孝。


铭旌:亦称明旌或铭,是题写灵柩称呼的旗幡。普通士庶用三尺之帛,绛色,白边,书名姓而己,用流苏飘带装饰此物,平时复于棺盖,出殡时,穿以竹竿为先导,保德地区不见此物。《红楼梦》中秦可卿铭旌却写得十分玄乎:“奉天洪运兆年不易之朝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恭人之灵柩”。


赙:也称赙仪,是古时赠送给丧家办理丧事的钱财,而今所谓礼钱。


熬谷:古人为避免尸体为虫蚁所食,将黍稷粮等谷物,通过熬煮使散发香味,放在棺侧,使虫蚁闻香食谷而不啮尸。而今埋人食粥实为古“熬谷”遗风,放在棺盖上的“压材粥”实是“熬谷”的变种。


绋:送葬时牵引丧车的绳索,因为其作用为牵引,故又称为引,由此引伸,把出殡也叫作“发引”。而今将绳索演变成白布,俗称“扯灵布”。


遣奠:指出殡之日早晨为发丧举行的奠仪,即送死者入圹。保德葬仪中起灵前的点纸即为此义。


厚葬:以隆重的礼仪,丰厚的葬器安葬死者。厚葬之风,源于以孝行天下的儒家观念,孝在丧死方面即慎终追远,事死如生,加上敬鬼神的传统,因而使得厚葬成为丧葬的主流。


薄葬:与厚葬相对,以简约节俭的方式安葬死者。保德葬仪基本属于厚葬范围,薄葬者不少,多与经济实力有关。


崖葬:是指将棺木放入岩缝、崖洞中如五台县清水河畔、宁武县管涔山腹地均遗留崖葬之俗。保德女青年死於娘家,也有用此种葬法。


稽颡:古时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居丧答拜宾客时行之,表示极度的悲痛和感谢。


稽首: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在地,头至地多时,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顿首:头叩地而拜,古代九拜之一,后通用作下对上的敬礼。


正寝:男亡。

内寝:女亡。


孤子:父亡后孝子别称。

哀子:母亡后孝子别称。

嗣子:过继之子


不同年龄亡后称谓:


五十岁以上死亡有孙称寿终。

二十岁亡者称春光。

三十岁亡者称得年。

四十岁亡者称强年。

五十岁亡者称享寿。

六十岁亡者称耆年。

七十岁亡者称稀寿。

八十岁亡者称耄年。

九十岁亡者称耋年。

百岁亡者称期颐。


保德民俗相关文章: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五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四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三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二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一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九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八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七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六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五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四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三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二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一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九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八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七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六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四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三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二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一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九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八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七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六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八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七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六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五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

陈秉荣 || 保德民俗

【保德民俗】第一辑 人生礼仪

【保德民俗】第二十二节 年末岁尾话“腊八”


作者简介:

陈秉荣先生1941年生于保德县石塘村,早年曾任公社书记,后历任县文化局长、档案局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宽泛,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地耕耘于大山深处。除主编完成《保德县志》以外,他还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手中还存有《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方言》等书稿。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年近古稀,他孜孜不倦,执笔写下了这部三十万字的《保德民俗》,为保德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