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凤亮 | “三大体系”如何因应时代之变 |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理论阐释(上)②

李凤亮 探索与争鸣杂志
2024-09-23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三大体系”:理论阐释(上)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迁,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习近平总书记在“5·17”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论断和战略任务,全面阐释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简称“三大体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为新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对于当今中国的学术界而言,科学把握“三大体系”的在逻辑和必然联系,深入挖掘“三大体系”建设的发展逻辑和发展规律,积极探索“三大体系”构建的方向与路径是时代交付的一项重大任务。受全国哲学社科学工作办公室委托,《探索与争鸣》编辑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展开专题研讨,成果将分为“理论阐释”和“路径探索”两辑刊出。
张政文教授指出,应科学把握“三大体系”的内在逻辑和必然联系,自觉遵循“三大体系”建设的发展逻辑、发展规律,立足伟大实践、坚持科学指引、把握重点要点,实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相互进、共同发展。李凤亮教授认为,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动力,话语体系是核心与关键,学术体系围绕学科体系展开,并通过话语体系的创新呈现出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在面向传统、面向时代、面向未来中坚持古为今用,强化问题意识,加强创新驱动。雷磊教授指出,应在学科体系建设上返本开新、交叉融合,在学术体系建设上直面问题、筑造传统,在话语体系建设上彰显自身特色又契合世界潮流,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求得“戴逸之问”的破解之道。崇选研究员建议通过“三大体系”的构建,在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的融通中,基于中国实践、发现中国问题、讲好中国道理,推动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自主知识体系。熊易寒教授认为,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是一种嵌入性自主,其具有三重含义 :一是嵌入世界知识网络 ;二是嵌入中国的社会实践和中国人的活世界 ;三是嵌入跨国的、跨学科的知识社群。刘梁剑教授指出,“三大体系”需内外相合,体系化的理论建构所成就的理论体系应该是贯通的而非封闭的,面对“代际跃迁”的历史大变局,我们需要传承开新,探索属于新时代的“活泼泼”的“三大体系”。

——主持人   叶祝弟 张 蕾



“三大体系”如何因应时代之变

李凤亮|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3年第9期

非经注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李凤亮教授



目前,我国“三大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相关研究也在逐步跟进,但关于如何评价“三大体系”的问题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致的评价标准体系。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要求。多年来,“五唯”评价体系一直是我国学术评价的标准,它以定量评价为标准,是在西方评价标准的驱动下逐步形成的,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办学道路、教育评价体系和学科分类体系,不利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因此,建立基于定量与定性方法相结合、扎根于本土实践的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破除我国长期以来所面临的学科专业边缘化、学术体系不完善、话语解释力不足这三重困境的有力武器,能够及时发现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相应的评价指标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三大体系”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形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学科体系是基础,学术体系是推动力,话语体系是核心与关键,学术体系围绕学科体系展开,并通过话语体系的创新来呈现。话语体系作为“三大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一方面,话语体系涉及整个学术体系的构建,决定了学术体系的质量和水平,也反映了学术体系的创新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话语体系对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因为在话语权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和研究领域的设定必然会存在不均衡性问题,严重妨碍国际人才的培养。没有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和学科体系就没有生命力, 强化话语质量更是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


话语体系作为“三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道路的理论表达和话语呈现,也是衡量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深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更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外部西方霸权话语与内部话语建设不充分的双重挑战,中国如何走出话语困境,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迫在眉睫。立足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不忘本来,坚持古为今用;驻足时代,立足当代现实,强化问题意识;面向未来,致力话语创新,加强创新驱动。三大路径既回溯历史,又立足当下,也展望未来。


不忘本来,坚持古为今用

话语体系是基于实践,以特定符号来表达某种观点、思想、理论和知识的概念、术语、语言等,是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借用布尔迪厄所言,“专门化的话语能够从社会空间的结构与社会阶层场域的结构之间所暗藏着的对应中获得其效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重点在于“中国特色”。


何为中国特色?其内在的基因密码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内核,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依旧保持中国特色的因由。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何等重要。十几年前,笔者在访谈美籍华裔学者王德威教授时,他曾这样说道:“过去我对于文学跟历史的讨论更集中在20世纪文学和20世纪历史之间错综复杂、相互印证的过程的话,那么过去五年中,我越来越认识到视野应该投向一个更广大的历史语境中。这个历史既是一个生活经验不断累积的历史,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本行——文学史。”他强调在谈论中国现代性、后现代性的时候,不能忘掉历史性,也就是不能忘记传统。


毫无疑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能脱离传统。那么在面对内容丰富的传统文化时,要继承和弘扬的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费孝通先生提出要“文化自觉”,也就是说对于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能够对其有充分的认识。例如,要识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既不能全面“复旧”,更不能全面“西化”。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汲取传统文化的深沉智慧;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对传统的概念、术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避免简单照搬照抄。换言之,话语体系的建设应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在继承与发展中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例如,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学术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了在学术研究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虽然学界对于该命题持有不同观点,但从中国文论或者文艺学的发展来看,当代中国文论的创新与建构必须继承中国古代文论的优秀成分,注入时代精神,建设符合现实且具有强大阐释力的新文论。另外,中国文论失语症出现的根源也正是对中国古代文论传统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忽视,以及将中国文化与现代化两者对立起来的结果。继承传统是中国文论发展的力量源泉。例如,现代文论中的“文学为政治服务”观念,是对古代文论中儒家“文以载道”思想的继承、延伸与发展。总体来说,话语体系是国家在国际上取得话语权的根基,继承本国优秀文化是构建话语体系的基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不忘本来,坚持古为今用,将话语继承与话语创新相结合,在吸收借鉴中华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驻足时代,强化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贯穿其发展始终。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它是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这一论述充分阐释了问题与时代的关系,认为问题的提出来源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时代的必然性。这也就是说,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是时代变化与社会实践的产物,其发展要立足时代与实践需要,具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问题的重要性如何”“如何解决问题”这三个核心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并反复强调要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谈及世界观和方法论时,明确提出“六个坚持”,其中第四个就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应以中国为关切,以时代为观照,立足当代现实,坚持问题导向,在时代变化中以“中国问题”为中心来推进话语内容及表达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如前所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面向传统,其实面向传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它是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全面了解当前我国话语体系建设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困境,从问题中寻找解决办法。例如,在学术评价体系方面,我国一直受西方话语体系所影响,并且一直依赖于西方标准体系,“五唯”评价体系则是很好的例证。同时,在治理评估体系上,指标体系虽然强调价值中立,但仍然未跳出以西方发展模式为标准的治理评价。杜赞奇就曾说过:“对于欧美以外地区的解释必须奠基在其自身历史发展的经验、轨迹当中,不能够简化地、错误地以欧美经验来丈量、解释自身。”这就要求我们应以全球眼光,探索立足于本国实际的理论评价体系。


其次,坚持问题意识要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要立足于中国实践,提炼出中国话语,克服“有实践没概念”的困境。改革开放40多年来 , 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纵观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人民群众的实践探索是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制胜法宝。我们要加强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概括和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模式、新理论,推出能够解决人类问题的新方案、新路径。特别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学术话语体系,突出话语的大众化特征,打造易于被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要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它是对西方价值观的超越,着眼于全人类共同利益,具有普遍性的全球价值观。


最后,要进一步强化学理共识,寻求思想公约。要从实践中深入挖掘目标共识、思想共识、价值共识、表达共识,围绕“以人民为中心”“民族复兴”等核心理念,提炼出具有标识性、世界性、大众性且具有学理性的新表述,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学术自信和理论自信。


面向未来,致力话语创新

创新是理论永葆生机的源泉,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动力。加强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建设中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原创性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要求。同时,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国际话语体系仍然存在“西强我弱”的现象。西方国家在国际话语权中占主导地位,我国话语体系建设和话语主权捍卫既面临着外部压力,也存在内部话语原创性不足、创新性不够等问题,话语体系构建还无法与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相匹配。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着眼于创新,通过思想创新、内容创新、传播方法创新等实现话语体系新飞跃。


一是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其在话语体系建设中的思想引领作用。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是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哲学社会科学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面向未来持续丰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内容,激发中国话语的创新潜力。创新总是在吸收借鉴中不断向前发展,也就是说善于借鉴才能善于创新。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平等谦虚的态度广泛吸收世界各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成果与实践经验,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打造出更具有世界性的话语体系。


三是不断强化话语体系的传播能力,提高中国话语的影响力。一方面,注重话语的大众化和国际化表达,用通俗易懂且贴合西方受众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国际传播,为强化话语传播工作提供表述支撑,也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例如,在对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等内容进行传播时,应通过“讲故事、摆事实、举例子”的方式,应用具有穿透力和解释力的话语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实现政治话语的大众化表达。另一方面,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平台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对外传播,特别是注重新技术对于话语传播的作用。例如,ChatGPT 作为一项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由于它的训练数据主要来源于西方数据库,其思维运行模式更符合西方受众的喜好。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些传播工具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力,“借船出海”厚植理论话语,以更具共情和国际表达性的方式全方位加强国际传播。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2023.082023.072023.062023.052023.042023.03| 2023.02 | 2023.01 |2022.12|2022.11|2022·10 | 2022.09 |2022.08 |2022.07 |2022.06 |2022.05 |2022.04  |2022.03 |2022.02  |2022.01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探索与争鸣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