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解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2021年4月24日,群学书院联袂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围绕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以线上沙龙的形式展开品读分享。
本文为沙龙纪要,由陈琦整理。
今天我们如何解读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文 | 陈琦
01
作家经历与写作风格
宋晨:本书在出版不久后,当时著名的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写书评时,把雅各布斯比作大妈,书评的标题就叫作《雅各布斯大妈的家庭秘方》,带有很明显的居高临下的立场。不过,标题倒是比较符合雅各布斯的外在形象。从雅各布斯的照片中不难看出她就是一个来自格林威治村的普通母亲,留着齐刘海,戴着超大镜框的眼镜,走上街头去保护社区,而她的这一形象在当时也是非常深入人心的。
雅各布斯的写作和她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她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太墨守成规的家庭里。祖上可追溯到美国革命时期的“开国先父”(Founding Fathers)那批人,父母比较开明,非常包容雅各布斯身上的怪癖,并将其视作她所具有的个性和勇气。并且,雅各布斯很早就表现出了对于权威的怀疑,她曾经在上小学的时候抵制过学校推行的一个保证刷牙的强制性指令活动。后来雅各布斯到了纽约生活之后,开始了她的职业写作生涯。她曾经在美国国务院出版的专在苏联发行的杂志《亚美利加》(Amerika)进行过多年的写作工作,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建筑论坛》杂志写作;后来又为《财富》杂志写作,专门写关于建筑和城市问题的评论,其实雅各布斯在写本书的时候,就已经关注到了美国城市和建筑的一系列问题。
在她事业的早期,随着她升迁为《建筑论坛》(Architectural Forum)的主编,同时成为当代建筑的专家,那时的她是现代城市规划和改造的支持者。我们从她的作品集Vital Little Plans可以看到她后来是如何转向反对那些正统的观念。
此外,了解一本书一定要将其置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中来理解。在雅各布斯写作的时代,出现了很多类似的作品,如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保罗·古德曼的《荒谬的成长》、弗朗茨·法农的《地球上的不幸者》、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迈克尔·哈灵顿的《另一个美国》,它们都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的发展。当时的美国的民权运动风起云涌,引起了一系列的权利革命,比如同性恋运动、女权运动、反战运动、新左派运动、环保主义运动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对社会和文化的反叛。而美国在二战后出现了大规模的郊区化进程,很多人也据此提出了城市危机理论、展开了城市复兴运动。
杨长云:本书的内容非常庞杂,涉及到许多问题,其语言的描述是动态变化的,前后逻辑并不是非常严密。看这本书就像走到某一个街角,碰到一个老太太拉着你聊天,说“年轻人让我们来聊一下这座建筑、这条道路”。雅各布斯的写作总体上是拉家常的风格,虽然与传统的学术写作范式差别较大,但其著作可读性强、也能够给非专业人士带来很多启发。
宋晨:雅各布斯是在面向大众的杂志写作与当主编的经历中慢慢成长起来的,所以她的笔触带有明显的大众写作的特点,不是面向专业人士,而是针对美国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来进行写作。
02
版本演变与核心原则
杨长云:本书的出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书籍本身一直在被修订。自1961年出版以来,不仅在美国一版再版、非常畅销,还在世界各地陆续出版。在中国,译林出版社在2005年最先出了中文版,又在2006年推出纪念版,随之到2020年推出了60周年致敬版。其中,60周年致敬版增加了雅各布斯对版本的说明和她的人物小传,以及俞孔坚对本书的前沿导读。
本书在出版60年之后,仍属于城市研究的必读书目,仍在影响着很多国家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可见书中提出的很多问题在当下仍然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如果一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完美解决,那么这本书就成为了一本真正的历史书,成为我们了解特定时代城市情况的文献,而不能关照到我们今天建设城市的基本原则。
宋晨:本书的两大核心原则:第一是认为街道不是城市的血管,而是城市的神经网络、是积累智慧的重要场所,对于城市有重要意义;第二是城市的多样性和密度应该相互加强、形成良性循环,当街区的人变多,商店、社区组织也会随之越来越多,并吸引更多的人,让整个地区的运转更加有活力,而停滞对于城市的发展而言是最为致命的。雅各布斯的核心理念就是强调城市要有活力,并且她认为缺乏流动性的社会的出路不在于控制人口、不在于反消费主义的环境保护主义者所提供的解决方案,而在于振兴城市里最富有创意和没有明确边界的城市产业和新兴产业。
03
城市元素和城市功能
杨长云:
(1)人行道:人行道是城市公共空间里重要的部分,而公共空间在城市的整体规划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部分。如果一座城市的主要部分不是公共空间,那么这座城市的发展是有问题的,因为建筑丛林式的居住环境令人非常压抑。关于人行道,雅各布斯主要讨论的是有关安全、交往、供孩子玩耍的问题,并且批判了当时美国的一些城市规划为了美观而牺牲人行道的实用性和安全性的做法。
在美国,人车分行是有一个过程的。最开始是马车和人可以一起在马路行走。到了19世纪末,汽车逐渐兴起。部分城市开始铺上柏油路,人车分行成为基于安全考虑的必然结果。人行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人际交往。私家车和公共交通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人行道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人们以车轮而非双脚为载体去丈量城市,城市的大小变了,相应的交往方式也就改变了。由于现代城市在开发过程中越来越忽视人行道,更多地重视车行道和绿化带,城市由高速公路系统连接起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人对城市的感知发生了变化。此外,人行道的建设、布局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在19世纪末期,很多孩子没有玩耍的公共空间,只能在人行道上进行所谓的孩子的同化。
(2)街区公园:美国的公园建设运动在19世纪时就开始了,比如纽约的中央公园就因此而建。但雅各布斯对中央公园的建设是不满意的,她反对以更美丽、更现代的思维代替城市最初的用途,一概推倒原有的建筑重建高楼大厦和施行一个街区必须建一个公园的统一方案,雅各布斯认为要根据城市的居住密度对城市建设进行具体判断。
(3)街区:街区是观察一座城市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城市需要保持多样性、需要混合式、开放居住空间,但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出现封闭、半封闭的区域。比如,美国的隔都所反映的种族隔离问题,白人一看到黑人搬进中心城市后就会搬离,形成郊区化的趋势。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一旦个体自身的利益已经被满足,就会希望进入城市的通道是关闭的;倘若利益没被满足,或者还没有进入这座城市,那么个体就会希望进入的通道是开放的。实际上,在城市追求多样化的过程中,最后所达到效果未必能如愿。
(4)老建筑:老建筑是否适合在现代城市中生存下去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对待老建筑,我认为不应直接拆掉重建,而应进行保护性开发。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城区、老厂房被改造成创意园,保留并利用起来,比如上海朱家角对老建筑的利用、南昌699文化创意园对纺织厂厂房的改造、南昌胜利路对民国时期建筑的修复等。城市建筑的改革、更新会好过于直接推倒、重建,重要的是怎么去改革,如何去更新。
04
时间、空间、人的三维度考察
杨长云:不管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的维度看,很多东西不能张冠李戴,因为不同时代遇到的情况不同。从时间的维度考察,对本书的阅读需要先回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再联系作者对此前美国城市规划的整体批判。从空间的维度考察,需要注意大城市与小城市发展的区别,大城市的规划未必能够应用到小城市中去,小城市也未必要建成大城市。不是所有的城市最终都要发展为大城市,规划中重要的是避免家长式的建设风格,使得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发展相得益彰,包括现在的卫星城建设、多中心规划等,都需要结合城市本身的规模进行具体讨论。
从人的维度考察,就会涉及到秩序的问题。雅各布斯认为对秩序的追求未必会带来秩序,她反感陈词滥调的政治风格。当然,没有秩序的城市也是糟糕的,关键是应该建立怎样的秩序以真正地适合人的发展。此外,雅各布斯认为恰恰在现代性产生以后,人们越来越不愿意用常识进行判断,而是更依赖科学技术,成为技术的奴隶。威廉·克罗农的《自然的大都市:芝加哥与大西部》(威廉·克罗农:《自然的大都市:芝加哥与大西部》,黄焰结、程香、王家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年1月)和唐纳德·沃斯特的《帝国之河: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唐纳德·沃斯特:《帝国之河: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侯深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8月)中都解释了技术统一的问题。技术统一取代了人本身用常识对人行道、公园、街区、贫民窟以及整个区域规划的判断,用技术性的、美观的图纸取代了人本身的需求。
许金晶:60周年致敬版的腰封上引用了书中的一段话,“只有当所有人都是城市的创造者时,城市才有可能为所有人都提供一些东西”,让我想到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的一句名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雅各布斯这本书洋洋几十万言,最后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思想。
当前中国正处在一个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语境中。尽管早在十几二十年前,最高领导层就已经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科学发展观,但在具体践行的过程中,尤其是对于很多城市的主政者和规划者来说,他们的思想观念仍然需要很大程度上的革新。而雅各布斯在这本书里面所讲到的城市规划、功能分区应当要满足多元化的交融设计、满足人与人之间互相连接、互相沟通、互相联系、互相认识的需求,对于今天中国的城市发展仍然非常具有启示意义。
这几年来,中国兴起的城市文学,包括城市传记,对于城市史、城市研究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启示可能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我们摆脱城市发展中单纯的经济导向,或者说只把人作为创造财富的工具客体的导向,真正地把每一个在城市中生活的人视作有自觉意识、有生命温情的主体。以南京城市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为例,不管是老一辈的叶兆言先生,还是现在客居香港的南京籍作家葛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无论贫富贵贱、无论职业身份,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作家对这些生命个体本能的一种温情。
05
跨国城市史的研究趋势
宋晨:美国历史学家托马斯·本德原先是研究纽约城市史的,后来成为了美国国内跨国史研究的最早提倡者之一,并从跨国史的角度重新解读了美国革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与他所研究的城市问题有关联,因为研究城市问题很强调空间的角度,特别是要有空间的概念,这对研究其他问题也有所帮助。我揣测,本德跨国史研究的提出与他长期关注城市空间问题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些许联系。
杨长云:为了克服保守主义、国家主义、单边主义的重新抬头,全球跨国史研究成为当前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当今的城市发展也需要有一个跨国的全球视野,丝奇雅·沙森在《全球城市》(丝奇雅·沙森:《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周振华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一书中比较研究了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大都市;还有乔尔·科特金的《全球城市史》[4],都可以作为参考。我们不仅要观察城市之间的联系互动,还需要分析其运作的机制以及城市本身的局限性,避免陷入“拿来就用”的误区。作为不同于国家的社会单位,城市不仅内在嵌入了全球化机制,而且其去政治化、去民主国家化的概念就是被全球化进程所重新定义的。
现在的跨国城市史研究更多关注的是非西方城市与西方城市、去殖民化与后殖民化时代城市之间的相互关联。去区域化、去国家化是未来城市研究的一个重要视域,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非西方化、第三世界的城市。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档案、调查研究途径,更多地发掘到国际的、国家的、地域的、地方的各个层面之间超越时空的城市主义的经验。
06
批判与对批判的反思
杨长云:雅各布斯在书中毫不客气地批判了埃比尼泽·霍华德、勒·柯布西耶、帕特里克·格迪斯、刘易斯·芒福德等人的观点以及20世纪以来整个的区域规划理论,尽管她的观点与其中如刘易斯·芒福德的观点在有些方面是很相近的。虽然批判性是整本书的基调,但并不是说批判越猛烈就越好,而且雅各布斯的批判也非完全正确。
雅各布斯认为城市规划的理论家把城市问题过分简单化,这些理论家认为城市一旦出问题就应该重新规划,或者离开城市、走另外一种路径如环境的道路,而不关注城市本身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美国历史上的确有反城市的传统,人们不愿意生活在城市,认为城市不好就搬到郊区,比如梭罗去瓦尔登湖看大自然、思考人生。在解决城市问题时,我们会潜意识地被反城市的思维所主导。而雅各布斯的叙事立场恰恰是站在城市的角度上思考,她保有一种对城市最初的热爱,不希望用现代性的规划来束缚城市的本来面貌和发展,希望避免现代技术治国所带来的去人性化倾向。她的思路不是在城市出问题后从外部进行弥补或者逃避问题,而是在规划建设城市之时就应该保护城市。
宋晨:雅各布斯的观点在当时让人耳目一新,引起了很多人对于城市的街道、安全、多样性等问题的关注,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以后,其实针对雅各布斯的观点也产生了很多争议。虽然雅各布斯对城市的观察可以说是细致入微,但是她所谓的复杂系统可以带来多样性的观点是有一定缺陷的。举例来说,当时美国纽约上东区的密度在15年里都保持得比较稳定,既有新建筑又有老建筑,在雅各布斯看来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城市街区;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上东区失去了雅各布斯所强调的多样性里的很多要素,包括玩具店、杂货店等,反而是多了一些房地产办公室、药店、服装店等,没有能如她所设想的那样保持街道的平衡和活力。实际上,始终在推动城市变化的一个重要力量是市场,这是不能忽视的。此外,不管是人的观念,还是整个社会以及街道城市的形态都是一直在发展和流动的。因而,雅各布斯的有些观点如果直接应用在实践中是成问题的。
07
互动交流与总结致辞
1、爱德华·格莱泽在《城市的胜利》一书中提出正是外来移民的涌入造就了美国城市在上世纪的发展,大城市迫于高密度人口带来的各种拥挤、犯罪、污染(“3M”)城市病问题,因担心城市的承载力会采取降低人口密度的手段。其中,美国政府的做法是郊区化发展,中国大城市政府会通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外来人口,虽然现在已经有一些城市放开了人口限制,但是更侧重于引进先进人才,而上海交通大学的陆铭教授在他的《大国大城》中提出农民工市民化也很重要,对此该如何看待?
杨长云:首先,“美国政府的做法是郊区化发展”这一说法是不太准确的。不是美国政府为了降低城市人口的密度而出台郊区化的政策,因为美国联邦主义体制是自下而上的,不同于中国出台城市发展战略并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其实,郊区化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当人们发现城市出现问题时,拥有财富、交通工具的一批人就会从他认为存在问题的社区、中心城市中搬离出来,所以美国郊区化一个很严重的现象就是中心城市的白人越来越少。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可以阅读浙江师范大学孙群郎教授的《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和王旭老师翻译的肯尼思·杰克逊的《马唐草边疆》(肯尼思·杰克逊:《马唐草边疆》,王旭译,商务印书馆,2017年5月),书中介绍了美国郊区化的具体情况。
农民工的市民化是一个关涉到人口城市化的重要问题,是在一大批人口进入城市以后,如何在城市规模扩大的基础上使新进入的人口市民化、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能够符合市民的标准、使他们真正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农民工的市民化不仅是人的习惯管理问题,还是人在城市中进行身份转变受到多重限制的现实问题。
宋晨:看待美国城市与中国城市,一定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以中国城市的发展经历来看待美国。引用杨长云老师的导师王旭老师对美国城市发展所做的一个精辟见解,即美国的城市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原型特征,能够作为非常好的个案去研究城市的发展。美国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市场的明显作用,受到政府或者其他外力的作用会比较小,与中国的发展模式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主要体现了经济活动对于城市塑造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
此外,人的城市化是雅各布斯关注的核心,她所强调的要素主要都是围绕人,因为此前的城市规划和建筑理念大多是脱离人的。B站上有一个纪录片《公民简:城市规划之战》主要就是围绕这个问题来展开的。
2、在当前中国的语境下,我们似乎更希望借鉴美国生长中的城市是如何尊重民间秩序、注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这些生长中的城市往往是政府有规划意向的;但城市生长的对立面是城市衰败,城市政府往往规划缺位、治理缺失。针对这种城市衰败的情况,美国在官方秩序与民间秩序平衡或融合的方面,有没有比较好的经验或者启示?
杨长云:其实在做美国的城市史研究的时候,很多地方志,包括市志、镇志和一些非历史学者所写的城市史,都可以作为民间文献来进行参考,这也是我从中国地方史研究中学习到的研究方向。因为早先美国联邦政府还没有形成官方的城市规划,都是一些个体的、民间的自发行为。中国在20世纪中叶完成土地改革之后,民间秩序也发生了一个变化。但因为国情不同,很难直接对美国和中国进行比较。美国民间秩序的缺失,本身就不存在联邦政府的主导行为,更多的是受市、州政府影响而兴起的争取自主权的运动。当然,从民间秩序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城市发展确实存在着问题,就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当如何尊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何处理各种各样的纠纷,对此我们能从美国城市治理中得到的启示更多的是如何去尊重老百姓的私有财产。
而美国的城市衰败中很重要的方面是城市中心区的衰败,这涉及到很多因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白人搬离了中心区。而中国的城市衰败很多体现在小城市,主要是城市的“空心化”现象。所谓“空心化”,是指很多人外出打工后城市变成一座空城,或者留在城市中的主要是“703861部队”(老年人、妇女和儿童)。
宋晨:城市衰败可能更多意义上是指像中国重工业城市或者传统资源型城市的衰败。比如,东北的钢铁、重型机械等传统的国企转型非常困难,新兴产业又发展得非常慢,缺乏刺激创新的要素。其实,在美国的中西部、东北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尤其是中西部传统的第二产业比较发达,比如钢城匹兹堡,汽车城底特律,实际上大部分城市的转型也不是那么成功。有关这类问题,厦门大学的韩宇老师提出了“冰雪带”城市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的李文硕老师对匹兹堡的医疗复兴和教育发展所支持的城市转型进行了研究。资源型城市或者是传统重工业城市的转型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德国的鲁尔区可能是为数不多的一个成功转型模式。
如何平衡民间秩序和官方秩序,确实在政府主导的模式下是比较难办的。而且,中国民间参与的力量在中西部与东南沿海地区之间有很大差距,真正地激发民间力量参与到城市建设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杨长云:中国衰败城市的区域发展,需要官方的作为、需要总体战略。比如,东北的大量人口流向南方,既有地理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城市本身已经留不住人了。怎么发挥民间层面的力量、实现官方和民间的联动,确实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探讨。美国在这方面的确有一些经验,即要有配套的改革去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区域联动。比如,公共服务的外包有民间力量在介入,实际上这在一些大城市已经做得比较好,但很多具体的问题实际上是由阶层固化和内卷化造成的,短期内难以解决,还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城市转型,一般指的是产业转型,比如制造业转型到服务业。但如果按照雅各布斯的观点,单纯讲产业转型是没有意义的,还是要回到人的问题。比如,城市转型的行政命令涉及到的工人失业的问题,应该如何去解决?
3、研究城市的运作机制需要多学科融合的视野,如何看待多学科融合的城市研究趋势,对教师、学生和业余研究者分别有什么建议?
杨长云:城市史本身就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美国城市史就是脱胎于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现在有很多学者从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医疗卫生的不同角度展开城市研究,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学科融合趋势,可以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发现或解决更多的城市问题。从阅读的层面来讲,需要我们广泛阅读各个方面的书,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获得更多的视角以更大程度地去理解各自学科所涉及到的内容和提出的问题。
宋晨:城市研究确实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历史只是其中的一个参与者,城市史研究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重点是你所研究的是关于城市的哪一类问题,那么关于这个方面的书你就应该去读。与城市研究最相关的可能是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也是很相关的。而多学科的融合能够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提高理论高度。
许金晶:小组之所以在今年上半年推出由四场沙龙组成的“城市史与城市研究”的系列沙龙,就在于城市研究的经典著作并不仅仅对于学院领域的城市史与城市研究的学者、学生有价值,对于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对于我们反思每一个人在城市当中的境遇,反思我们与我们所在的城市怎样才能够共同生长,怎样才能够获得一种更好的个人生活和城市空间,都具有很大的意义。这也是小组做“城市史与城市研究”系列共读沙龙的初心。
THE END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 |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 《袍哥》| 《年羹尧之死》| 《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