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管理研究:技术创新迭代带来新市场蓝海

佐思汽研 佐思汽车研究 2022-09-27


佐思汽研发布《2022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囯内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零部件配套机遇。国内企业,如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奧特佳、拓普集团等,近几年积极布局新能源热管理领域,获得了造车新势力、国内外主机厂等新能源车企的热管理产品订单,实现了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能力的向上突破。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供应商业务布局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各系统零部件市场和技术趋势

佐思汽研《2022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中,汇总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集成方案十二大供应商、热泵空调十大供应商、电动压缩机十大供应商、电子水泵十大供应商、电池热管理系统七大供应商、热管理系统管路六大供应商、热交换器五大供应商、电子膨胀阀四大供应商。


发展趋势一:热泵空调系统


热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明确的发展方向,越来越的车型选择走热泵的技术路径,它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综合能源的利用。未来热泵系统将往热泵集成化、模块化模式发展。


部分热泵空调供应商业务进展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发展趋势二:制冷剂技术路线


随着环保政策的稳步推进,R-134a制冷剂被取代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而选择R-1234yf或CO(2)作为制冷剂在各个车企之间出现一定分化。


R-1234yf是由美国杜邦和霍尼韦尔公司联合研制,已被这两家公司申请了生产工艺专利,若需要该技术需要支付专利费用。美系通用、福特以及法系PSA等主要采用R-1234yf制冷剂。


在环保性以及热泵性能以外,从安全性角度来看,R-1234yf具有中度可燃性,而CO(2)不具可燃性,因此CO(2)系统的安全性相对更高。德系戴姆勒、大众和宝马等公司主要采用CO(2)制冷剂。


热泵空调制冷剂技术演进路线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发展趋势三:电动压缩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几乎所有的汽车空调压缩机企业都在积极向电动压缩机方向转型。由于电动压缩机问世时间较短,属于相对的新生部件,大部分的参与者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电动压缩机产能较为紧张,整个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新晋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热管理行业市场空间增大,电动压缩机行业涌入大量新晋企业,主要包括传统白电企业和新能源汽车厂商等;对于传统白电企业来说,入局汽车空调领域并非易事。在如今的国内空调企业中,还未有很强势的品牌在汽车空调、空调压缩机等方面有很好的表现。


热管理系统电动压缩机新晋企业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新技术路线:目前电动压缩机的新技术路线包括:


  • R744(CO2)压缩机(上海爱卫蓝R744超低温热泵压缩机)
  • 补气增焓压缩机(奥特佳和爱卫蓝补气增焓压缩机)
  • 800V 电动压缩机(博泽800V/55cc 电子空调压缩机、马勒800V 57cc电动压缩机)等


主机厂的热管理系统技术架构和趋势

汽车热管理系统就是控制整车的热量,保证驾乘人员、电池、电机、其他部件等都在舒适的温度环境内。而新能源汽车对热管理要求更高,成本大约是燃油车的三倍以上,不仅新增了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带来产品的替换和升级。同时新能源汽车部件对温度更加敏感,所以对零部件要求更高,对各部件直接协调工作要求更细致。


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纷纷推出独有的热管理系统方案,主导热管理解决方案的开发,定制化特征显著。


部分主机厂热管理系统技术特点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以比亚迪为例,比亚迪全新的e3.0平台实现热泵集成化,在e平台3.0架构下,一体化的热管理系统不再单纯将驾驶舱空调系统、刀片电池热管理控制系统进行简单的整合。


从设计思路上,这套热管理系统类似特斯拉集成化的阀岛方案,对冷媒回路大规模集成,阀岛结构把制冷剂回路大部分控制组件进行了集成,分成了电动压缩机、前端模块、热管理集成模块和车内冷凝器和蒸发器三大块,通过和电驱动系统进行软件控制。


从结构上,e平台3.0架构下的基于BC系列热泵空调一体化热管理系统首先降低了能耗损失,不仅仅围绕驾驶舱和动力电池进行冷量与热量的交互,而是在域控制层面由BYD OS操作系统控制,将冷量直接送至刀片电池和驾驶舱,将热量从电驱动系统、驾驶舱和刀片电池三者间进行传递。


比亚迪热管理系统技术演进: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2022年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研究报告》目录

本报告共390页


01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介绍及政策

1.1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介绍

1.1.1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定义

1.1.2 传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结构

1.1.3 传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空调系统

1.1.4 传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动机、变速箱及附属系统热管理

1.1.5 传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三电系统热管理

1.1.6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零部件

1.1.7 热管理系统产业链结构


1.2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相关政策

1.2.1 全球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

1.2.2 中国国家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利好

1.2.3 国家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安全监管政策

1.2.4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标准-空调系统

1.2.5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行业标准-动力电池热管理


1.3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1.3.1 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发展趋势(1)

1.3.2 汽车热管理系统-技术发展趋势(2)

1.3.3 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发展趋势


02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现状及趋势

2.1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2.1.1 全球新能源汽车政策和激励措施

2.1.2 全球新能源汽车十年销量预测

2.1.3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2.1.4 全球新能源(EV+PHEV)乘用车销量

2.1.5 全球新能源(EV+PHEV)乘用车销量-分品牌

2.1.6 全球新能源(EV+PHEV)乘用车销量-分车型


2.2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有量

2.2.1 中国汽车销量

2.2.2 中国机动车/汽车保有量

2.2.3 中国汽车保有量-城市分布

2.2.4 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量

2.2.5 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产销量-分燃料类型

2.2.6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2.2.7 中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 


2.3 全球及中国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

2.3.1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市场规模

2.3.2 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细分产品市场规模


2.4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成本

2.4.1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成本构成

2.4.2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较传統汽车提高约2-3倍

2.4.3 传统/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对比


2.5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竞争格局

2.5.1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零部件

2.5.2 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国产大批量量产,技术水平增长较快

2.5.3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供应商的主要产品及客户

2.5.4 各热管理系统企业的技术特点对比

2.5.5 国外汽车热管理企业纷纷落户中国

2.5.6 国内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企业零部件和集成产品布局


2.6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2.6.1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应满足产品特点

2.6.2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核心技术发展

2.6.3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向系统化、模块化发展


03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业链分析

3.1 新能源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集成

3.1.1 热管理系统-系统集成结构

3.1.2 热管理系统-系统集成: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1)

3.1.3 热管理系统-系统集成: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2)

3.1.4 热管理系统-系统集成: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3)

3.1.5 热管理系统-系统集成: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4)

3.1.6 热管理系统-系统集成:车企业务和产品进展(1)

3.1.7 热管理系统-系统集成:车企业务和产品进展(2)

3.1.8 热管理系统-系统集成:车企业务和产品进展(3)


3.2 新能源汽车PTC/热泵空调

3.2.1 新能源汽车PTC/热泵空调的发展趋势

3.2.2 PTC空气加热器的空调系统

3.2.3 PTC电加热器

3.2.4 热泵空调系统-工作原理

3.2.5 热泵空调系统-整车装配

3.2.6 热泵空调系统-搭载车型

3.2.7 热管理系统-热泵空调:核心供应商及业务进展(1)

3.2.8 热管理系统-热泵空调:核心供应商及业务进展(2)

3.2.9 热管理系统-热泵空调:核心供应商及业务进展(3)

3.2.10 热泵空调系统案例-大众MEB平台架构(1)

3.2.11 热泵空调系统案例-大众MEB平台架构(2)


3.3 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制冷剂

3.3.1 热泵空调制冷剂-发展阶段

3.3.2 热泵空调制冷剂-环保性能

3.3.3 热泵空调制冷剂-热物性能/制热性能对比

3.3.4 热泵空调制冷剂-成本对比

3.3.5 热泵空调制冷剂-发展路线

3.3.6 热泵空调制冷剂-CO(2)技术路线发展

3.3.7 热泵空调制冷剂-CO(2)空调管路产品市场竞争格局

3.3.8 二氧化碳制冷(R744)技术前景(1)

3.3.9 二氧化碳制冷(R744)技术前景(2)

3.3.10 二氧化碳制冷(R744)技术前景(3)

3.3.11 热泵空调制冷剂-发展机遇

3.3.12 热泵空调制冷剂-发展挑战


3.4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3.4.1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是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的核心

3.4.2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风冷式

3.4.3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风冷式主要车型

3.4.4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液冷式

3.4.5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液冷式主要车型

3.4.6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直冷式

3.4.7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直冷式主要车型

3.4.8 电池热管理系统-PACK冷却方式总结

3.4.9 热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1)

3.4.10 热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2)

3.4.11 电池热管理系统散热架构

3.4.12 低温状态电池热管理方案


3.5 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

3.5.1 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发展现状

3.5.2 热管理系统-电动涡旋式压缩机:结构分析

3.5.3 热管理系统-电动涡旋式压缩机:技术评价指标

3.5.4 热管理系统-电动涡旋式压缩机:工作原理

3.5.5 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市场规模

3.5.6 热管理系统-电动涡旋式压缩机:市场竞争分析

3.5.7 热管理系统-电动涡旋式压缩机:核心供应商及业务进展(1)

3.5.8 热管理系统-电动涡旋式压缩机:核心供应商及业务进展(2)

3.5.9 热管理系统-电动涡旋式压缩机:核心供应商及业务进展(3)

3.5.10 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新晋企业

3.5.11 热管理系统电动压缩机-新产品技术路线(1)

3.5.12 热管理系统电动压缩机-新产品技术路线(2)

3.5.13 电动压缩机全新产品方案:上海爱卫蓝R744超低温热泵压缩机(1)

3.5.14 电动压缩机全新产品方案:上海爱卫蓝R744超低温热泵压缩机(2)

3.5.15 马勒热管理解决方案:高压PTC加热器、800V 57cc电动压缩机


3.6 新能源汽车电子膨胀阀

3.6.1 新能源汽车电子膨胀阀结构

3.6.2 热管理系统-电子膨胀阀: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1)

3.6.3 热管理系统-电子膨胀阀: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2)

3.6.4 热管理系统-电子膨胀阀发展趋势


3.7 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

3.7.1 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发展优势

3.7.2 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市场规模

3.7.3 热管理系统-电子水泵: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1)

3.7.4 热管理系统-电子水泵: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2)

3.7.5 热管理系统-电子水泵: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3)


3.8 新能源汽车热交换器

3.8.1 热管理系统-热交换器: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


3.9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管路

3.9.1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管路发展现状

3.9.2 热管理系统-管路: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1)

3.9.3 热管理系统-管路:核心供应商业务和产品进展(2)

3.9.4 热管理系统-管路:新产品技术路线


04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供应商

4.1 日本电装

4.1.1 日本电装-企业介绍

4.1.2 日本电装-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1)

4.1.3 日本电装-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2)

4.1.4 日本电装-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3)

4.1.5 日本电装-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4)

4.1.6 日本电装-汽车热管理解决方案

4.1.7 日本电装-热泵系统

4.1.8 日本电装-热泵系统技术介绍

4.1.9 日本电装-热泵系统装配案例

4.1.10 日本电装-热泵系统发展阶段


4.2 马勒(MAHLE)

4.2.1 马勒(MAHLE)-企业介绍

4.2.2 马勒(MAHLE)-主营业务

4.2.3 马勒(MAHLE)-汽车热管理系统

4.2.4 马勒(MAHLE)-马勒集成式热管理系统

4.2.5 马勒(MAHLE)-乘用车热管理系统:带膨胀阀的制冷剂回路

4.2.6 马勒(MAHLE)-发动机冷却系统

4.2.7 马勒(MAHLE)-冷却系统:直接增压空气冷却回路

4.2.8 马勒(MAHLE)-冷却系统:间接中冷器回路

4.2.9 马勒(MAHLE)-冷却系统:间接增压空气冷却回路 - 废气再循环冷却

4.2.10 马勒(MAHLE)-电池冷却系统

4.2.11 马勒(MAHLE)-电池冷却系统:基于冷却剂和制冷剂的回路 

4.2.12 马勒(MAHLE)-汽车热管理产品:空调系统及其部件

4.2.13 马勒(MAHLE)-汽车热管理产品:发动机冷却部件、模块(1)

4.2.14 马勒(MAHLE)-汽车热管理产品:发动机冷却部件、模块(2)

4.2.15 马勒(MAHLE)-汽车热管理发展

4.2.16 马勒(MAHLE)-售后扩充热管理产品线

4.2.17 马勒(MAHLE)-全球布局

4.2.18 马勒(MAHLE)-中国布局


4.3 法雷奥( Valeo )

4.3.1 法雷奥-企业介绍

4.3.2 法雷奥-主营业务

4.3.3 法雷奥-汽车热管理系统业务营收

4.3.4 法雷奥-汽车热管理系统业务

4.3.5 法雷奥-热泵技术

4.3.6 法雷奥-FlexHeaters

4.3.7 法雷奥-电池热管理系统

4.3.8 法雷奥-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客户

4.3.9 法雷奥-全球布局


4.4 翰昂(Hanon)

4.4.1 翰昂-企业介绍

4.4.2 翰昂-汽车热管理产品:暖通空调

4.4.3 翰昂-汽车热管理产品:压缩机

4.4.4 翰昂-汽车热管理产品:其他

4.4.5 翰昂-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

4.4.6 翰昂-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燃料电池汽车

4.4.7 翰昂-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客户

4.4.8 翰昂-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全球布局


4.5 日本三电

4.5.1 日本三电-企业介绍

4.5.2 日本三电-主营业务

4.5.3 日本三电-集成热管理系统

4.5.4 日本三电-电池热管理系统

4.5.5 日本三电-热泵系统

4.5.6 日本三电-电动压缩机产品迭代:Gen2-Gen4

4.5.7 日本三电-CO2压缩机

4.5.8 日本三电-汽车热管理系统其它零部件(1)

4.5.9 日本三电-汽车热管理系统其它零部件(2)

4.5.10 日本三电-业务分布


4.6 德国大陆

4.6.1 德国大陆-热管理系统分类

4.6.2 德国大陆-热管理整车系统级优化策略

4.6.3 大陆集团-热管理技术

4.6.4 德国大陆-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生产基地


4.7 奥特佳

4.7.1 奥特佳-公司简介

4.7.2 奥特佳-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产品

4.7.3 奥特佳-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产品参数

4.7.4 奥特佳-汽车空调系统

4.7.5 奥特佳-低温热泵系统

4.7.6 奥特佳-热管理系统产销量

4.7.7 奥特佳-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客户


4.8 银轮股份

4.8.1 银轮股份-公司简介

4.8.2 银轮股份-汽车热管理业务

4.8.3 银轮股份-汽车热管理产品

4.8.4 银轮股份-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产品(1)

4.8.5 银轮股份-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产品(2)

4.8.6 银轮股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产能情况

4.8.7 银轮股份-主要客户

4.8.8 银轮股份-研发投入

4.8.9 银轮股份-新能源热管理研发项目

4.8.10 银轮股份-全球布局


4.9 三花智控

4.9.1 三花智控-公司简介

4.9.2 三花智控-汽车热管理业务营收

4.9.3 三花智控-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

4.9.4 三花智控-汽车电子膨胀阀(1)

4.9.5 三花智控-汽车电子膨胀阀(2)

4.9.6 三花智控-汽车电子水泵

4.9.7 三花智控-汽车热管理其他产品

4.9.8 三花智控-汽车零部件新增项目

4.9.9 三花智控-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客户

4.9.10 三花智控-业务范围


4.10 松芝股份

4.10.1 松芝股份-公司简介

4.10.2 松芝股份-整车热管理系统业务

4.10.3 松芝股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产销量

4.10.4 松芝股份-汽车热管理系统业务模式

4.10.5 松芝股份-电池热管理系列产品

4.10.6 松芝股份-电池热管理系统

4.10.7 松芝股份-热泵系统

4.10.8 松芝股份-电动压缩机

4.10.9 松芝股份-汽车零部件项目规划

4.10.10 松芝股份-汽车热管理系统研发方向及发展阶段

4.10.11 松芝股份-整车合作伙伴


4.11 华域汽车

4.11.1 华域汽车-公司简介

4.11.2 华域汽车-热管理系统

4.11.3 华域汽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4.11.4 华域三电-空调压缩机产品

4.11.5 华域三电-热泵空调

4.11.6 华域三电-电动压缩机配套客户

4.11.7 上海马勒-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

4.11.8 上海马勒-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产品(1)

4.11.9 上海马勒-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产品(2)

4.11.10 上海马勒-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主要客户

4.11.11 上海马勒-电空调与热管理系统公司布局

4.11.12 华域汽车-其他热管理系统零部件


4.12 腾龙股份

4.12.1 腾龙股份-公司简介

4.12.2 腾龙股份-汽车热管理系统业务发展

4.12.3 腾龙股份-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产销量

4.12.4 腾龙股份-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

4.12.5 腾龙股份-汽车热管理系统项目

4.12.6 腾龙股份-主要客户

4.12.7 腾龙股份-研发中心、生产基地


4.13 飞龙股份

4.13.1 飞龙股份-公司简介

4.13.2 飞龙股份-新能源热管理系统产销及营收

4.13.3 飞龙股份-电子水泵产品

4.13.4 飞龙股份-电子水泵技术特点

4.13.5 飞龙股份-热管理控制阀产品

4.13.6 飞龙股份-新能源热管理系统订单

4.13.7 飞龙股份-汽车热管理项目规划

4.13.8 飞龙股份-新能源主要客户


4.14 克来机电

4.14.1 克来机电-公司简介

4.14.2 克来机电-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

4.14.3 克来机电-产销及产能

4.14.4 克来机电-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

4.14.5 克来机电-二氧化碳热泵空调管路

4.14.6 克来机电-主要客户和技术


4.15 盾安环境

4.15.1 盾安环境-公司简介

4.15.2 盾安环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

4.15.3 盾安环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1)

4.15.4 盾安环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2)

4.15.5 盾安环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3)

4.15.6 盾安环境-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机组

4.15.7 盾安环境-大口径电子膨胀阀


4.16 美的威灵汽车

4.16.1 美的汽车-业务发展路线

4.16.2 美的汽车-业务解决方案(1)

4.16.3 美的汽车-业务解决方案(2)

4.16.4 美的汽车-热管理解决方案(1)

4.16.5 美的汽车-热管理解决方案(2)


4.17 八菱科技

4.17.1 八菱科技-公司简介

4.17.2 八菱科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品

4.17.3 八菱科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产能

4.17.4 八菱科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研发项目

4.17.5 八菱科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客户


4.18 华为

4.18.1 华为-智能汽车热管理解决方案TMS:外观结构

4.18.2 华为-智能汽车热管理解决方案TMS:集成设计(1)

4.18.3 华为-智能汽车热管理解决方案TMS:集成设计(2)


4.19 中鼎股份

4.19.1 中鼎股份-公司简介

4.19.2 中鼎股份-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管路产品

4.19.3 中鼎股份-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管路核心技术

4.19.4 中鼎股份-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客户


05

OEM主机厂热管理系统方案

5.1 特斯拉

5.1.1 特斯拉-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1.2 特斯拉-热管理系统技术路线

5.1.3 特斯拉-热管理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

5.1.4 特斯拉-热管理系统结构

5.1.5 特斯拉-热管理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

5.1.6 特斯拉-第四代热管理系统工作模式(1)

5.1.7 特斯拉-第四代热管理系统工作模式(2)

5.1.8 特斯拉-第四代热管理系统工作模式(3)

5.1.9 特斯拉-第四代热管理系统工作模式(4)

5.1.10 特斯拉-第四代热管理系统工作模式(5)

5.1.11 特斯拉-第四代热管理系统工作模式(6)

5.1.12 特斯拉-第四代热管理系统工作模式(7)

5.1.13 特斯拉-第四代热管理系统工作模式(8)

5.1.14 特斯拉-Model Y 八通阀热泵方案(1)

5.1.15 特斯拉-Model Y 八通阀热泵方案(2)

5.1.16 特斯拉-四代热管理系统模式总结


5.2 比亚迪

5.2.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介绍

5.2.2 比亚迪-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2.3 比亚迪-比亚迪E3.0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1)

5.2.4 比亚迪-比亚迪E3.0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2)

5.2.5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低温热泵技术

5.2.6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BMS技术

5.2.7 比亚迪-电池热管理系统(1)

5.2.8 比亚迪-电池热管理系统(2)

5.2.9 比亚迪-汉EV热管理系统(1)

5.2.10 比亚迪-汉EV热管理系统(2)

5.2.11 比亚迪-唐 DM-i热管理系统

5.2.12 比亚迪-海豚热管理系统(1)

5.2.13 比亚迪-海豚热管理系统(2)

5.2.14 比亚迪-海豚热管理系统(3)


5.3 大众汽车

5.3.1 大众-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3.2 大众汽车-热泵系统

5.3.3 大众汽车-热泵系统组成:AC Compressor

5.3.4 大众汽车-热泵系统组成:Valve Unit 总成(1)

5.3.5 大众汽车-热泵系统组成:Valve Unit 总成(2)

5.3.6 大众汽车-热泵系统组成:控制模式

5.3.7 大众汽车-热泵系统组成:工作模式(1)

5.3.8 大众汽车-热泵系统组成:工作模式(2)

5.3.9 大众汽车-热泵系统组成:工作模式(3)

5.3.10 大众汽车-热泵系统组成:工作模式(4)

5.3.11 大众汽车-大众ID.4 X热泵空调

5.3.12 大众汽车-大众ID.4 X热泵空调:工作模式

5.3.13 大众汽车-大众Golf GTE高尔夫插电混动版热管理系统(1)

5.3.14 大众汽车-大众Golf GTE高尔夫插电混动版热管理系统(2)


5.4 蔚来汽车

5.4.1 蔚来-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4.2 蔚来-ET7热管理系统

5.4.3 蔚来-ES6热管理系统

5.4.4 蔚来-ES8热管理系统

5.4.5 蔚来-热管理系统专利


5.5 上汽集团

5.5.1 上汽-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5.2 上汽-MARVEL R热管理系统

5.5.3 上汽-荣威RX5 eMAX热管理系统

5.5.4 上汽-上汽荣威热管理系统(1)

5.5.5 上汽-上汽荣威热管理系统(2)


5.6 吉利汽车

5.6.1 吉利-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6.2 吉利-领克ZERO直接式热泵系统(1)

5.6.3 吉利-领克ZERO直接式热泵系统(2)

5.6.4 吉利-几何C热管理系统(1)

5.6.5 吉利-几何C热管理系统(2)

5.6.6 吉利-帝豪EV450热管理系统(1)

5.6.7 吉利-帝豪EV450热管理系统(2)

5.6.8 吉利-帝豪EV450热管理系统(3)


5.7 理想汽车

5.7.1 理想-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7.2 理想-理想L9热管理系统供应商

5.7.3 理想-理想ONE热管理系统结构(1)

5.7.4 理想-理想ONE热管理系统结构(2)


5.8 小鹏汽车

5.8.1 小鹏-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8.2 小鹏-X-HP智能热管理系统

5.8.3 小鹏- P7整车热管理方案( PTC电加热方案)

5.8.4 小鹏- P7整车热管理方案(主要零部件供应商)


5.9 威马汽车

5.9.1 威马-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9.2 威马-热管理系统对比

5.9.3 威马-威马热管理系统 1.0

5.9.4 威马-威马热管理系统 2.0

5.9.5 威马-电池热管理


5.10 奥迪

5.10.1 奥迪-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10.2 奥迪-冬季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1)

5.10.3 奥迪-冬季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2)

5.10.4 奥迪-冬季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3)

5.10.5  奥迪-Q4 e-tron热管理系统结构

5.10.6  奥迪-Q4 e-tron热管理系统主要零部件

5.10.7  奥迪-Q4 e-tron热管理:非热泵系统(1)

5.10.8  奥迪-Q4 e-tron热管理:非热泵系统(2)

5.10.9  奥迪-Q4 e-tron热管理:非热泵系统(3)

5.10.10  奥迪-Q4 e-tron热管理:热泵系统

5.10.11  奥迪-e-tron热泵管理系统

5.10.12 奥迪-e-tron热管理电机冷却系统

5.10.13 奥迪-e-tron热管理电池冷却系统(1)

5.10.14 奥迪-e-tron热管理电池冷却系统(2)

5.10.15 奥迪-e-tron热管理系统工作模式

5.10.16 奥迪-R8 e-tron纯电动版热管理系统


5.11 宝马

5.11.1 宝马-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11.2 宝马-i4 EV热管理系统

5.11.3 宝马-iX3 EV热管理系统

5.11.4 宝马-i3 EV热管理系统

5.11.5 宝马-i3 EV热泵空调主要零部件(1)

5.11.6 宝马-i3 EV热泵空调主要零部件(2)

5.11.7 宝马-i3 EV热泵空调的工作模式

5.11.8 宝马-5系PHEV/3系PHEV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冷媒直冷(1)

5.11.9 宝马-5系PHEV/3系PHEV电池包热管理系统-冷媒直冷(2)

5.11.10 宝马-X5/BMW i8电池包热管理系统-R134a直冷


5.12 上汽通用

5.12.1 上汽通用-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12.2 上汽通用-奥特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5.13 现代汽车

5.13.1 现代起亚-汽车热管理系统发展阶段

5.13.2 现代起亚-热管理集成模块(1)

5.13.3 现代起亚-热管理集成模块(2)

5.13.4 现代起亚-热管理集成模块(3)

5.13.5 现代起亚-现代科纳(ENQINO) EV热管理系统(1)

5.13.6 现代起亚-现代科纳(ENQINO) EV热管理系统(2)


更多佐思报告


报告订购及合作咨询联系人:
赵先生:18702148304(同微信)

佐研君:18600021096(同微信)

佐思2022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2年8月版)


自主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汽车视觉(上)高精度地图
合资品牌主机厂自动驾驶汽车视觉(下)高精度定位
商用车自动驾驶汽车仿真(上)OEM信息安全
低速自动驾驶汽车仿真(下)汽车网关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内激光雷达-国内篇行泊一体研究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国外激光雷达-国外篇红外夜视
自动驾驶与座舱域控制器毫米波雷达车载语音
乘用车底盘域控车用超声波雷达人机交互
域控制器排名分析Radar拆解汽车VCU研究
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排名充电基础设施800V高压平台
E/E架构汽车电机控制器燃料电池
汽车分时租赁混合动力报告汽车OS研究
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汽车PCB研究线控底盘
EV热管理系统IGBT及SiC研究滑板底盘
汽车功率电子汽车线束电控悬架
无线通讯模组合资品牌ADAS转向系统
汽车5G融合自主品牌ADASADAS数据年报
合资品牌车联网农机自动驾驶汽车MCU研究
自主品牌车联网港口自动驾驶传感器芯片
专用车自动驾驶飞行汽车自动驾驶芯片
矿山自动驾驶汽车智能座舱自动驾驶重卡
无人接驳车商用车车联网智能座舱设计
无人配送车座舱多屏与联屏商用车ADAS
无人零售车研究智能汽车个性化座舱SOC
智能座舱Tier1汽车多模态交互汽车座椅
商用车智能座舱TSP厂商及产品汽车照明
仪表和中控显示OTA研究汽车EDR研究
智能后视镜AUTOSAR研究模块化报告
行车记录仪软件定义汽车造车新势力-蔚来
汽车数字钥匙Waymo智能网联布局车载DMS
汽车UWB研究HUD行业研究V2X和车路协同
汽车云服务研究自动驾驶法规路侧智能感知
L4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标准和认证路侧边缘计算
L2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测试基地汽车eCall系统
环视市场研究(本土篇)PBV及汽车机器人电装新四化
环视市场研究(合资篇)汽车功能安全电驱动与动力域研究
乘用车T-Box汽车音响研究多域计算和区域控制器
商用车T-Box线控制动研究数据闭环研究
T-Box排名分析智慧停车研究汽车镁合金压铸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汽车信息安全硬件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 前视数据月报 | HUD月报 | AEB月报 | APA数据月报 | LKS数据月报 | 前雷达数据月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