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尔亭顿《意象》

英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理查德·阿尔丁顿阿尔亭顿奥尔丁顿Richard Aldington, 1892-1962)出生于朴茨茅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小时候随父母多次迁徙。16岁时,阿尔丁顿随家人一起来到特丁顿(Teddington),开始在当地的大学学院就读。尽管阿尔丁顿觉得这段学习生涯远不如他跟随父亲及其友人所接受到的教育那么精彩纷呈,但是他由于父亲的破产而中途辍学,从而没有最终取得学位这件事对他还是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每每提起,同总会不由自主地为自己没有取得那个学位辩护。
阿尔丁顿打过不少零工,主要做过报纸体育版记者的助理。但是很快阿尔丁顿就觉得这样下去很难有所作为。于是就选择了更加简朴的生活方式,以便腾出时间来致力于他的诗歌创作。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及当时的伦敦文化名人布里吉特·帕特慕(Brigit Patmore)夫人的帮助,阿尔丁顿很快进入到伦敦的先锋派文人的圈子,结交了福德·玛多克斯·霍福尔(Ford Madox Hueffer)、哈罗德·门罗(Harold Monro)、叶芝(W.B. Yeats)、庞德(Ezra Pound)等一批先锋派作家。并且在庞德的引荐下,结识了后来成为其第一任妻子的著名意象派诗人H. D.(Hilda Doolittle)。
1912-1913年间,阿尔丁顿先后游历了巴黎和意大利。1916年6月,阿尔丁顿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投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他的第一部小说《英雄之死》(Death of a Hero, 1929)被认为是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好的作品之一。在他的这部成名作中,阿尔丁顿根据自己在战争中的经历,讲述了主人公乔治·温特伯恩的短暂一生,直到他于1918年在战争中丧命。小说共分三个部分。前面的两个部分侧重讲述了乔治·温特伯恩的青年时代以及其即将到来的婚礼。对于战前弥漫中中产阶级阶层中的轻浮放荡和自命不凡也给予了辛辣的讽刺。第三部分则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在法国前线的可怕的战争场面。年轻的温特伯恩的死表明这场流血应该归罪于被虚伪的宗教、僵化的道德、罪恶的教育和庸俗的文化所统治的社会。温特伯恩的死象征着战争所造成的野蛮、愚蠢的暴行,也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对残酷的现实所做的孤单、软弱的反抗。以温特伯恩为代表的一代青年,以有意违背道德常规的行为来表示他们对传统和环境的不满和反叛。然而,他们的极端行为,也反映了他们的无知、任性和不负责任。他们本来以为他们所乐于高谈阔论的信念坚如磐石,然而在战争炮火的猛烈轰炸之下,他们才发现这种信念就像建立在流沙上面一样不稳定。温特伯恩的死不是为国捐躯的英雄之死,而是一种怯懦的逃避,而是他没有能力理解社会矛盾,没有勇气去对付这样的现实冲突的体现。
奥尔丁顿的另一本小说《人人皆为仇敌》通过主人公战争前后的经历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普遍的失望和沮丧的情绪。这种情绪弥漫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许多小说与诗歌中,反映出小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不满、对前途绝望的典型心理。
这一时期,阿尔丁顿还创作了大量描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诗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发表于1919年的诗歌“情人”(The Lover, 1919)。将残酷的战争当作“情人”来描写,这是阿尔丁顿才华的体现,也是他深受意象派影响的一个佐证。
20世纪2、30年代,作为作家和批评家的阿尔丁顿取得了不小的成就。1920-1929这10年间,阿尔丁顿或编辑或翻译,共出版发行了24部作品。这其中也包括他本人的诗集以及一部他为好友D. H. 劳伦斯撰写的传记《劳伦斯传》(D. H. Lawrence, An Indiscretion)。在随后的10年中,阿尔丁顿有陆续出版了几部短篇小说集、3首长诗、4部诗歌合集,以及若干文学批评文章。此外,他还创作发表了7部长篇小说。《卡萨诺瓦传奇》(The Romance of Casanova)是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46年。
1935年,阿尔丁顿来到美国,在康尼狄克河畔一住就是10年之久。20世纪的4、50年代是阿尔丁顿所经历的最低谷。他的英雄传记《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 A Biographical Inquiry)招致一片恶评。直到1950年代末期,公众对他的不良印象才有所缓解。
1962年,阿尔丁顿接受当时苏联苏维埃作家联盟主席阿力克塞·索尔科夫(Alexei Surkov)的邀请前往苏联进行了参观访问。这段经历在他自己的记述中被认为是他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时光。



意象



正如一船绿香的水果

浮泛在威尼市的河上,

你,绝代佳人,

就这样进入我的芜城。



缕缕青烟升起,

像回翔的群鸟,旋即消失。

我的爱情也这样飘浮向你,

消失了,又重新升起。



一轮玫瑰黄的月亮在苍白的天空,

斜阳还照耀着微弱的朱红,

在丛林上的蒙雾之中,

我的爱人,你是否和我相从?



树林边一株年轻的椈树,

寂静地独立在迷蒙的暮色中,

但在微风里,它枝枝叶叶都在颤动,

好像害怕天上的星辰,

你是这样的寂静,这样的颤动。



红色的鹿群在高高的山顶,

比最高的一片松林还高,

我的心愿已和它们一起飞奔。



被风吹洗过的花,

随即又盛满了雨水。

我的心也这样慢慢地盛满了眼泪。

啊,水点的驱除者,葡萄园的风。

我在等候你回来。

施 蛰 存 译




邶 风 · 匏 有 苦 叶

这首诗是从一个恋爱中的女子的角度,写她三番五次来到河边渡口,等她河对岸的恋人。
1.匏有苦叶,济有深涉。
深则厉,浅则揭。
2.有弥济盈,有鷕雉鸣。
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
3.雝雝鸣雁,旭日始旦。
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4.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匏”是一种瓜,就是我们说的瓢瓜,它成熟、风干以后,可以把它对半切开来做水瓢。由于古代黄河流域菜蔬非常少,很多瓜的叶子都要摘来当菜吃,这个匏瓜的叶子一到夏天就渐渐变苦,就不能吃了。“匏有苦叶”就是点明季节:夏天来了。她要在渡口约会,男朋友在河对岸,她当然要关心河水的深浅,所以马上就想到了“济有深涉”。“济”是渡口,“涉”是徒步蹚水。那个时候并不是到处都有桥,没桥的地方就只能涉水过河。怎么过呢?“深则厉,浅则揭”。这个“厉”与“砅”同音,“砅”的意思是踩着石头过河。这是过去的一种渡河设施,就是在水里竖一溜大石头,间距很小,高出水面,供人们踩在它上面过河,称为“跳蹬”。我们成都有个地名叫“跳蹬河”,原来那里就有“跳蹬”。“揭”就是把衣裳角挽起来,这是直接踩水过河的动作。因为对岸的男朋友还没有过来,这个女子就在心头念叨:水要是深了,你可以从那个跳蹬上过来嘛;要是还不深,你就挽起衣裳,直接就踩水过来了嘛——只有恋爱中的人,才会想得这么细。
第二次约会,已是夏末秋初,水势更大,渡口已经淹完了,虽然满河都是水,但车子还是可以过的。大概她的男朋友家里比较有钱,她晓得他们家有车,还是可以过河来约会的,所以她就竖起耳朵听车子的声音,结果听到了岸边一只母野鸡在叫。这就是第二章:“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弥者,涨大水也;盈者,满也,漫也;“鷕”读音yǎo,母野鸡的叫声。濡是沾湿;“轨”与“牡”上古同韵,指车轮的轴,因为那时的车身很高,轮子也大,渡口虽然河水弥漫,但还淹不到轮轴,她这么说,是认为男朋友还是应该过河来赴约会。“牡”在这里指公野鸡。因为这个女子正在谈恋爱,对很多事情就比较敏感,连那个野鸡叫她也听得出公母来。这一句很微妙地反映了这个女子的天真情态:那只母野鸡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正在等它的男朋友呢?
进入第三章,季节已是秋天,这一个女子又在江边渡口那里等,而且还是一大早就去了,朝阳刚刚露脸,大雁在晨光中飞鸣,她也在心里嘀咕:你要娶我就要抓紧,一定要赶在河水冰封以前哦!因为古代的婚姻礼仪有规定:河水封冻以后,婚姻就不举行了,必须要等到第二年天气暖和以后。这就是第三章的内容:“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雝雝”是大雁的叫声,读音yōng yōng,这就说明已经是华北平原上的秋天了;“旭日始旦”,是早晨的时候太阳才刚刚出来;“士”是男子的通称,在这里说她的男朋友;“如归”就是如果你要娶我。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女子出嫁就叫“归”;迨者,等也;泮者,泮合也,河面结冰是从两边向中间延伸的,等到两边合拢了,就叫“泮”,就是河水封冻了。这是在提醒她的男朋友,要抓紧时间,快点来娶我。大概这个女子已经有点着急:我都在这儿等了你那么多次,你来了就光晓得谈恋爱,又不说什么时候结婚,未必你还要拖到明年吗?
最后一章,这个女子还在渡口等人。河水冰凉,过河已经必须坐船了,船夫以为她也要过河,就向她招手,人家是好心,她却不领情:你们坐,我不坐,我才不过去呢:“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舟子”就是船夫,“招招”是他招手的动作;“人”在这里指他人、别人;“涉”还是渡河,这里指坐船过河;“卬”读音áng,就是我;“否”在这里应读pǐ,就是“不”。为什么不?女子的自尊心:按一般谈恋爱的规矩,应该是男就女嘛,一个女子哪里能够急吼吼地就朝男子那边跑呢?所以她在心里说:“人涉卬否,卬须我友。”——他们去坐船,人家才不去呢,人家要等我男朋友过来!她还是很骄傲的。这个“友”要读古音yǐ。
从头到尾,这首诗只是反复写那个女子在渡口等人的场景,从季节的变化、心态的刻画到语气的描摹,把那个谈恋爱的女子表现得活灵活现。



邶 风 · 谷 风

古时候男女不平等,没有离婚一说,只有丈夫可以“休妻”,休者停止也,就是丈夫单方面终止夫妻关系。这首《谷风》就是一个被休掉的妻子,在被撵出夫家之际,一边数落负心的丈夫,一边还担心着自己的娃娃,怕他们被狠心的父亲和后母虐待。全诗六章,把一位被抛弃的妻子、被迫离别子女的母亲,刻画得细致入微。
1.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2.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不远伊迩,薄送我畿。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3.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宴尔新昏,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毋发我笱。
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4.就其深矣,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何有何亡,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5.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
既阻我德,贾用不售。
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6.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宴尔新昏,以我御穷。
有洸有溃,既诒我肄。
不念昔者,伊余来塈。
在第一章里面,她还在哀哀戚戚地给那个丈夫讲道理:夫妇共同生活,需要同心协力,有点磕磕碰碰,就像春天的阴雨一样,都应该是和风细雨的,不应该动辄发这么大的脾气(指她丈夫要休妻这件事),这就是“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谷风”就是“和风”;“黾勉”者,努力也;有怒者,发脾气也。她开导说:过日子要重实际,就像挑选蔓菁、萝卜一样,难道不是要看重下面的根茎吗?言外之意就是不能只图叶子好看,这是批评她丈夫的另寻新欢:“采葑采菲,无以下体?”葑是蔓菁,一种根茎植物类蔬菜,有点像我们四川那种圆白萝卜,但是和萝卜不同科;菲在这里就指萝卜;“无以”者,“不是要用”之谓也。说了这些道理,这位妇女又提醒她的丈夫:结婚之初,你说的那么好听的话,你都忘了吗?我本来是指望和你白头到老的啊:“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德音者,当初夫妇相爱时说的美言也;莫违者,不要违背也;尔者,你也,这里指她丈夫。
但这些话说来全都没用,那个变了心的丈夫还是要赶她走,这位伤心的妇女不愿离去,走得很不情愿,所以第二章一开头就是“行道迟迟,中心有违。”行道者,上路也;迟迟者,慢慢也,一步一回头之状也;中心就是内心;违者,违背也,不愿意也。但她再不愿意,终究要走,因为丈夫坚持要休掉她,她就没有权利留在这个家中了,她只好哀求她的丈夫,说我也不要你送我好远,你就把我送到村边上行不行:“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这个“伊”是语助词,没有意义;迩者,近也;“薄”在这里作“勉强”解;畿在这里指村庄的边界;“薄送我畿”就是“你好歹把我送出村”的求告。为什么要这样?她还有好多话要说:“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荼者,苦菜也;荠者,荠菜也,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宴者,安乐也;尔者,你也,你们也,这里指她的丈夫和他的新欢;“昏”是古“婚”字。这几句诗是说:你们只管舒舒服服地享受新婚,好得像亲兄弟一样,一点都不顾我现在的心情,我比苦菜还要苦!
按照当时的风俗,男子纳妾未必就一定要休妻,但她的丈夫显然是为了讨好新欢,也说明那个新来的妇人也很刁蛮,所以一定要把前妻赶走,还反过来说留下她家中不得安宁。这位妇女当然不服气,第三章里,她就提醒她的丈夫:“泾以渭浊,湜湜其沚。宴尔新昏,不我屑以。”家中不安宁,是你引来了祸水,我们家本来像泾河那样清澈见底,是你把那个人弄进来,就像把浑浊的渭水引进了泾河一样;是你们要享受你们的新婚,就不待见我,不能容忍我。湜者水清亮也;沚者水底也;“不我屑以”是“不屑于我”的倒装句,这是那个时候的语言习惯。她对丈夫的指责做了辩白以后,想起了自己的孩子,赶紧就给他办交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你们不要跑到我修的鱼梁那里,不要弄开我留下的捕鱼笱;你们连我都不待见、不容纳,对我的娃娃一定不会好——言外之意就是那些东西是我留给我的娃娃的。毋者,不要也;逝者,往也;发者,开启也;梁和笱都是捕鱼用的,后者是竹子或者藤条植物编的一种篓子,开口很大,颈部有倒钩装置,底部是封死的,这样鱼很容易游进去,但是进去了就出不来;前者是用石头修砌的顺河堤坎,作用是把水流逼向放有鱼笱的水口。躬者,自身也;阅者,容纳也;“遑”是“何况”两字的拼读;恤者,同情也,怜悯也,这里可理解为“照看”;后者,后人也,指她不得不留在夫家的娃娃。
第四章,这位妇女开始打着比方数落那个负心的丈夫:这个家业,是我想方设法帮你创下的,不管有的没的,我都要想办法,还匍爬跟斗地为邻居帮忙,都是为了帮你处好邻里关系:“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就者,到也;这里的深浅就是水深水浅之意;方是个借字,通“枋”,方形木筏。前面四句是说:水深的地方,我就扎筏子划船渡过去;水浅的地方,我就直接游过去——我不晓得帮你做了好多事情!后面四句是她总结性的概括:什么事都是我在努力想办法,包括为邻居操办丧事,都是我在忙前忙后。“何”是疑问代词,这里就表示“什么东西”;亡通“无”;“何有何无”,就是“不管是有的东西,还是没有的东西”,这是在说什么?是为了突出后面的“黾勉求之”,就是“都是我在努力想方设法”。黾读音mǐn,努力的意思;民者,人也,他人也;匍匐者,爬行也,引申为手足并用之意。
第五章,这位妇女越说越伤心: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事,你说休妻就休妻,有了新欢就不要我了,还把我当仇人一样;我甘愿放下身段将就你们,就当自己卖身给你们当用人,你们都不干:“不我能慉,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慉者,畜也,收养之意;阻者,阻止也,拒绝也;贾在这里读gǔ,是卖的意思;用是借字,通“佣”,“贾用”就是把自己卖作用人。这个话已经说得很凄凉了,更惨的是你们还居然不要我,好像我卖都卖不掉一样!这就是“贾用不售”。后面的“昔育恐育鞫,及尔颠覆”,很多《诗经》研究者都讲得含含糊糊,主要是“颠覆”这个词没有落实,其实这个“颠覆”就是指“颠鸾倒凤”,“及尔颠覆”就是做爱的时候迁就你。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新嫁娘对夫妻性事是很恐惧的,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有恐惧,“昔育恐育鞫”就是补充说明。昔者以前也,当初也;育者生育也;鞫又是借字,通“惧”。这样一下就通讲了,很好理解。后面的谴责也是顺理成章的:“既生既育,比予于毒。”——现在我为你生了儿育了女,你就把我当作毒虫毒草了。
最后第六章,是一连串愤怒的谴责。第一句“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就是“我做的那么好的腌菜,你们拿去过冬了”。旨者美味也;蓄的本义是贮藏,这里指过冬的腌菜。为什么说这个东西?因为北方的冬天全靠腌菜下饭,这一句是家庭主妇的个性化语言,非常生动。不仅如此,你们还“宴尔新昏,以我御穷”——为了享受你们的新生活,拿我来抵挡贫穷。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你们硬要赶我走,怕我拖累你们。后面的“有洸有溃,既诒我肄”就是骂个不停,活路铺排不完。洸字本义是水波浩荡,溃字本义是大水决堤,这里是比喻。诒者,让也;肄者,劳务也。这样的表现,哪里还有一点点夫妻感情呢!所以她说“不念昔者,伊余来塈”,就是:“不想一想当初,我是怎么爱你的!”这个塈又是个借字,通“㤅”,爱字的古写。伊仍是语助词,没有意义。这个妇女就把这样一段亦怨亦怒的谴责,甩给这个负心的丈夫,作为最后的诀别。




推荐阅读:

盖斯《又是雨天》

宫泽贤治诗8首

尼古拉·马兹洛夫诗32首

吉恩·瓦伦汀诗13首

雷·阿尔曼特劳特诗25首

尼基塔·斯特内斯库诗5首

琳达·葛瑞格诗11首

苏利·普吕多姆诗5首

翁贝尔托·萨巴诗20首

安娜·斯维尔诗30首

西奥多·罗斯克诗8首

艾米·洛威尔诗14首

安妮·塞克斯顿诗13首

安妮·卡森诗18首

马克·斯特兰德诗8首

吉恩·瓦伦汀诗11首

平田俊子诗9首

里尔克诗5首

小林一茶《俳句12首》

安娜·思沃诗14首

安娜·斯沃尔诗12首

中原中也诗3首

佐藤春夫诗7首

中野重治《歌》

阿多尼斯诗43首

普拉斯诗30首

卡夫卡诗15首

施加彰诗9首

贝克特诗8首

罗伯特·彭斯诗7首

萨拉·梯斯苔尔诗4首

金南娇《我的宝贝还没名儿》

普拉斯诗22首

普拉斯诗9首

拉格克维斯特诗6首

卡尔费特诗6首

古尔贝里诗4首

玛丽亚·怀恩诗2首

林德格伦诗2首

斯特林堡《我看见了太阳》

奥他维奥·帕斯35首

理查德·布劳提根诗17首

富埃尔特斯诗3首

金良植诗2首

迪埃戈诗2首

塞拉雅诗2首

埃斯普龙塞达《太阳颂》

德·拉·克鲁斯《心灵的黑夜》

理查德·布劳提根诗32首

理查德·布劳提根诗25首

鲍勃·迪伦诗27首

杜丽特尔诗16首

金斯堡诗7首

罗伯特·邓肯诗2首

布莱恩特诗4首

布雷兹特里特《致我充满柔情的亲爱丈夫》

沃尔科特诗10首

赫伯特散文诗7首

约翰·海恩斯诗14首

麦克利什诗2首

蒙塔莱诗4首

罗伯特·勃朗宁诗4首

肯纳季·艾基诗9首

何塞·马蒂《Homagno》


前年城西作冶游 柳条拂盖花迷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