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阿思克莱比亚代思诗11首

古希腊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关于古希腊诗人阿思克莱比亚代思(Asklepiades)的生平,我们所可能知道的非常少。甚至他的生卒年份都不易断定。文学史家可能依据的只有他自己的文献:由于他留下了一首为女皇克莱奥巴脱拉(Kleopatra)的指环而作的诗铭;由于他自己在一首诗中告诉我们,他的诗大都是二十多岁时候的作品。我们姑且假定他是生于公元前330年前后,因为克莱奥巴脱拉女皇是在公元前309年被暗杀的。
他是萨摩思岛(Samos)上的人,从他诗中所见的地名来看,仿佛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岛。他有两个亲密的诗友,鲍赛狄普思(Poseidippos)和海狄洛思(Hedylos)。他们三人很可能同为萨摩思岛主陀列思王(Douris)宫廷中的文学侍从。这个陀列思王自己亦是一个诗人,但同时亦是一个暴君。
这三个诗人曾经合刊了一部诗铭集,集名“Soros”,意思是“成绩”。集中诗作并不分别署名,且同一题目或类似题目下辄有众作并列,故不可知某诗为某人所作;公元前一世纪中,诗人梅莱亚格(Meleager)编选古来诗铭家四十七人的诗铭为《花束集》,才分别胪列此三人之诗作。从《花束集》中诗观之,可知鲍赛狄普思和海狄洛思都有模仿阿思克莱比亚代思的痕迹,因为在三人中,阿思克莱比亚代思的年龄长于二人。



灯啊,赫拉克丽亚曾经凭着你

发过三次誓,说今夜她一定会来,

我求你责罚那哄人的女人吧,要是她

下回跟她的情人幽会,别给他们照亮。


为什么羞怯呢,姑娘呀,在坟墓里

你将找不到一个情人,

唯有活人才有恋爱与欢乐,

而死后便只有尘土的份。


尼卡莱特常常从她的高窗里

偷看那候在她门外的克莱渥封,

于是她那被欲念浸润的俏脸儿,

给他火焰似的眼光炙干得苍白了。


当我与海尔迷洪幽会的时候,

在她腰肢上摸到一个绣花的带子,

那上面写满了泥金的文字:“用真心爱我,

假如别人也如此,别吃醋!”


毒蛇似的菲赖妮洪咬了我,

虽则看不见一点伤痕,

我摇摇摆摆地不由自主,

踩着了这个荡妇,死便是这缘故。


夜啊,做我的见证,那哄人的淫妇,

尼珂的女儿,壁蒂亚丝邀了我来,

却给我享了闭门羹,但愿有一天

她也像我一样地被人家抛在门外。


雪水对于炎夏的渴人是甜蜜的,

对于水手们,冬尽春回是甜蜜的,

但是在一切甜蜜的中间,最甜蜜的

还是一对情人在一幅被单下同咏恋爱的颂歌。


快上街去,迭迷脱里乌思,在亚敏达思的摊子上,

给我买几条鱼,你用不着自己点数,

他不会欺人:三条青鱼和十尾小鲤鱼,

还有两打龙虾,赶快去,别多耽搁,噢,回来,

还要六个花束,走过脱丽斐拉门口,

就去请她来吃饭,我差一点忘了!


熬尽了漫长的寒夜,我沐着风雨

踯躅到她的门口,着迷于一个

无情的姑娘,明知道不是恋爱,

但我的心还是被这苦情所烧灼着。


迭提美使我丧魂落魄了,

一看见她,就像蜡在火里一般融化了,

虽则她生得黑,那又何妨?煤也是黑的,

一经烧旺,立刻就是通红的玫瑰。


十一

亚姬娜莎,这柯洛封的妓女今夜是属于我了,

即使在她的皱纹里,还是爱神的宝座,

啊,你们这些从前的情人,在撷取她青春的

花蕊的时候,一定消受过多么旺的火焰啊!

施 蛰 存 译



怎样描绘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地理版图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地理版图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伴随着中国现代社会革命和历史的进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地理版图先后发生过五次比较大的调整。五四文学革命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成,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地理版图的第一次构建。此时的地理版图可以划分为大陆板块和台港澳板块。原则上讲,五四文学革命只是大陆板块上发生的重大文学事件,因为此时的台港澳均隶属于外国占领下的殖民地,殖民地与大陆不同的政治环境造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地理版图上的首次分化。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的侵略和占领改变了既有的文学地理版图,形成了由沦陷区、国统区和解放区组成的新的地理板块。此时的台港澳全部被日军占领,因此与被日军占领下的大陆地区一并构成了沦陷区板块,沦陷区从性质上讲也属于殖民地。解放区板块是中共控制区域的文学格局,国统区板块是国民党控制区域的文学格局。不同的政治背景让三大板块的文学情势呈现出不同的意识形态特征。随着抗战胜利,中国现代文学地理版图再次变动,形成了港澳板块、解放区板块和国统区板块。香港和澳门重新由英国人和葡萄牙人治理,但其殖民地性质未变。但此时日军长期占领下的台湾被国民政府收回,成为国统区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当代文学是以一个新的地理版图格局出现的,它包括大陆板块、台湾板块和港澳板块三个不同的政治文化实体。这一文学格局维持的时间最长,直到1990年代末随着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但由于在这两个地方实行一国两制的基本政策,港澳板块实际上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治文化实体。以上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地理版图演变的简单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地理板块的分合划分不是一个简单的纯粹地理概念,主要依据了对文学的发生发展影响甚大的社会和政治因素。港澳长期处于殖民地状态,由此造成了这一板块上以市场为本位的通俗文学的盛行,这一特点显然受到殖民国资本主义文化的深刻影响。国民党统治区域,无论在大陆还是台湾基本上维持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多元发展的局面,而中共治理下的解放区和大陆板块在很长时期内都是遵循着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基本理念而发展的,这就造成了文学上的相对单一化局面,直到1980年代实现改革开放政策后,这一局面才被突破。



如何认识中国近代文学

关于观念形态或学科范畴的中国近代文学的时限划分多有争议,主要的见解有:一、时间上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止,将“近代”与“现代”合而为一,称这阶段的文学为“中国近代文学”;二、近代文学应与现代文学分开,以梁启超1902年发表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为界标,到1919年发生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为终点,这一区段的文学是“中国近代文学”;三、较为一致的看法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个历史阶段的文学应是“中国近代文学”。其理由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因此“启蒙”与“救亡”这两大紧迫的任务便摆在中国人的面前,并直接影响了近代文学观念与文本创作的新变,龚自珍、魏源等早期启蒙思想家对正统文学观念已表现出批判姿态,开始有意识地借鉴西方文艺观念,及至戊戌维新既提倡“新民”文学观又提出人性文学观也主张白话文;特别是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抗敌卫国的壮烈牺牲精神,在审美意识上突破了“温柔敦厚”的崇尚“中和”美的诗教传统。之所以把中国近代文学的下限确定为五四运动,不只是因为社会性质有了新的变化,主要因为文学观念有了整体性的更新,如果说“五四”前的文学观念或文学创作带有半新半旧或新旧并陈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那么五四文学革命所倡导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为人生文学”或“生命文学”、“为艺术的文学”甚至“白话文学”等文学观念,则都表现出全新的特点,是地道的现代性文学观,与近代文学观有了显著差异,可见以“五四”为界碑把“近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区别开来是有一定根据的。
有的研究者从观念流变的角度将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有助于我们认识近代文学的演化轨迹。1840年鸦片战争至1894年甲午战争为第一阶段,这是正统文学观的延续和新的文学观的萌生期。虽然此期间中国文学创作仍受“文以载道”、“温柔敦厚”正统文学观的制导,但是西方列强的入侵所裹挟的新思潮却与中国的经世致用思想发生了对接,使中国文学由传统的“载道”工具或个人消遣游戏走向面对现实社会或救亡图存,文学审美的悲剧意识也逐渐增强。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至1905年同盟会成立,这是近代文学观念的昌盛期。文学所要承担的“开民智”、“新民德”的思想启蒙任务,给正统文学观念以全面冲击,真正具有近代性的新文学观念得以诞生,传统的杂文学体系开始解体,新的纯文学体系逐步确立。1905年同盟会成立至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是近代文学观念的发展和蜕变期。从此中国文学观念“便逐步走过了近代之‘桥’而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文学时代”。




推荐阅读:

莫里哀《情诗》

布瓦洛《致莫里哀》

拉贝诗3首赏析

塔契娅娜·莫塞耶娃诗选

特朗斯特罗默诗107首

策兰罗马尼亚语诗16首

吉增刚造诗5首

埃斯普马克诗4首

麦克里希诗3首

安妮·米开尔斯《双河湖》

安德拉德《白色上的白色》

穆罕默德·达维什诗30首

米洛斯拉夫·赫鲁伯诗14首

弗丽德里克·迈吕克诗7首

加瓦兹·加弗里诗3首

杰顿·凯尔门迪诗4首

纪伯伦《论孩子》

布罗茨基《我坐在窗前》

曼德尔施塔姆《哀歌》17首

聂鲁达《疑问集》

佩索阿诗5首

罗伯托·朱亚罗兹诗9首

本·琼森诗3首

郑浩承诗3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3首

大卫·圣约翰诗4首

托马斯·哈代诗12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14首

艾吕雅诗10首

黛博娜·艾泽诗13首

米罗斯拉夫·赫鲁伯诗3首

托马斯·默顿《沉默中》

瓦尔兹娜·莫特《访客》

达尔维什诗5首

艾吕雅诗17首

查尔斯·西米克诗18首

赫塔·穆勒诗9首

穆罕默德·达维什诗4首

苏珊娜·罗伯茨诗4首

瓦尔兹娜·摩尔特诗3首

西尔维亚·波恩《突然一击》

伊凡娜·米兰科维诗3首

索德格朗诗13首

黛博拉·艾泽诗26首

道格拉斯·邓恩诗6首

塞弗尔特诗6首

加西亚·马尔克斯诗3首

法罗赫扎德诗3首

罗伯托·胡亚罗斯诗5首

路易丝·格鲁克组诗3首

乔治.鲍威林诗12首

玛格丽特·罗斯诗10首

布尔·辛莱尔诗10首

迈克尔·翁达杰诗6首

塞弗尔特诗4首

约尔根·加斯里尔维斯基诗3首

奈兹瓦尔诗4首

瓦特·兰德《Istrovewithnone》


故国垂杨 天涯芳草 总是君为主 莺花三月 有情随处无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