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罗伯托·朱亚罗兹诗9首

Roberto Juarroz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罗伯托·朱亚罗兹(Roberto Juarroz,1925—1995),二十世纪阿根廷著名诗人,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多雷戈上校镇,曾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的图书馆学教授,一生出版过14部诗集,作品被翻译成了英、法、德、意、葡、阿拉伯等多种语言。

这组诗作均译自W.S. Merwin 或 Mary Crow的英译本。自1958年始,朱亚罗兹将所有的诗都称为“垂直诗”( vertical poetry),并用“垂直诗”作为他每一部诗集的标题。

罗伯托·朱亚罗兹的每一首诗既是一个垂直性的片段,也是不可能完成的片段。对于朱亚罗兹而言,“垂直诗”既能深潜也能高飞,旨在“打破和超越平面化、陈词滥调与陈规老套,竭力去寻找另一种诗的维度”,从而“摆脱亚里士多德以后西方逻辑传统的僭越和限制”。他的诗注重形式的循环往复,充满了格言警句,多是一种谜语或三段论结构,能将抽象和具体的意象,将罕见的敏感、情感和心智都融为一体。他的诗歌中不存在自传体元素,也不遵循历史、政治或特定的社会生活,而试图讲述一种平常时间之外的经验,表达对人类境遇的绝望,认为每个人都有向虚无或深渊敞开的一面。他的诗歌多涉及哲学和人生的“绝对瞬间”,常以魔幻性的空间和时间来拓展诗歌的内部张力,使事物在扩张中不断得到意义上的裂变、分解又重新组合,因而产生出精彩而奇妙的诗歌内涵和不确定的诗歌语义。

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认为:“朱尔罗兹的每一首诗都是令人惊异的语言结晶,诗歌语言简化至一缕光,他是一个绝对时刻的大诗人”;作家胡里奥·科塔萨尔称赞他的诗歌囊括了“最高级、最深奥、最玄妙的西班牙语”;安德列阿斯·多尔歇则认为他的诗“既透明又晦暗,既轻盈又充满了形而上的智慧”。另外,罗伯托·朱亚罗兹的诗都没有标题,故取每一首诗的第一句作为中文译诗的标题。




我想,此刻


我想,此刻

宇宙中没有人在思念着我

我是那个唯一想着我的人

如果我现在就死去

没有人,甚至我自己,再也不会想念我。

这就是深渊开始的地方,

就像我入睡之时。

我是自己的支点,而我又把它从身边夺走。

我用缺席掩盖一切。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

当你思念某个人

就像是拯救了他们。




大钟充满了风


大钟充满了风

虽然它不嗡嗡作响。

鸟儿充满了飞翔

虽然它们静止不动。

天空布满了云

虽然它孤独无依。

词语充满了声音

虽然没有人将它说出。

一切都充满了逃离

虽然没有道路。

一切都在逃离

朝向它的存在。




词群从云间跌落


词群从云间跌落

它们为跌落而跌落

不是为了有人能将它们拾起

它们跌落,为了重获力量

在最寂静的张力中。

突然,它们之中的一个词停了下来

仿佛悬在空中

然后我赋予它我自己的跌落。




每一个词都是一种疑问


每一个词都是一种疑问,

每一种沉默都是另一种疑问。

然而,

两者的缠结

让我们获得呼吸。

所有的入睡都是一次沉沦,

所有的醒来都是另一次沉沦。

然而,

两者的缠结

让我们重新站起。

所有的生命都是一种消失的形态,

所有的死亡都是另一种形态。

然而,

两者的缠结

让我们成为虚空中的一个符号。




如果你的耳边


如果你的耳边

没有常伴一种能唤醒你的声音

入睡是不可能的

如果你的耳边

没有常伴你唤醒自己的声音。

入睡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在睡眠

恰好遇见不再需要睡眠的

睁开的双眼之时醒来

入睡是不可能的。




夜晚有时会关闭


夜晚有时会关闭

像众多的石头

离开我们,没有在空间中。

我的手再也无法触摸你

保护我们免于死亡。

我甚至不能触摸自己

使我们免于缺席。

在同一块石头上升起的岩脉

也将我和我自己的思想分开。

因此,黑夜变成了

我们的第一座坟墓。




他画窗,无处不在


他画窗,无处不在。

在太高的墙上画,

在太矮的墙上画,

在钝墙上,在角落里,

在空气中,甚至在屋顶上。

他画窗就像画鸟,

在地板上,在夜晚,

在聋子能触摸到的闪耀上,

在死亡的边缘,

在坟墓上,在树上。

他甚至在门上画窗。

但他从不画一扇门。

他不想进入,也不想离开。

他知道没有人能如此,

他只想看着:看着。

他画下窗。

无处不在。




日子的空虚


日子的空虚

凝结成一个点

像一滴水

落入河里

日子的充实

凝结成一个细孔

吸入从河中

溅出的水滴。

从怎样的充实到怎样的空虚

或者从怎样的空虚到怎样的充实

是河水在流动吗?

眼睛在白色天花板上

画下一条细线。

天花板就占有了眼睛的幻想,

变成黑色。

然后线条擦除它自己。

眼睛闭上。

孤独因此诞生。




现在我只能穿旧鞋了


现在我只能穿旧鞋了。

我穿上鞋跟随我的路

从踏出的第一步开始。

但只有旧鞋

不会蔑视我的路

只有它们才能到达

我的路所到达的远方。

在那之后,

你必须光着脚继续行走。


杨 东 伟 / 译




雅各布森认为诗的语言除主要具有审美功能外,还具有其他功能,诗通过这些功能而与诗之外的诸因素相关联,这不同于俄国形式主义完全排斥诗中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还可以指出一点不同:雅各布森也如索绪尔一样,在注重语言的共时性研究的同时,也承认其历时性研究的必要。由于他的诗学是基于其语言学的,是后者的一部分,他认为诗学研究也应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以诗学为核心的文学研究像语言学一样也包含着两方面的问题:共时性和历时性。"1(P34)这一点不但与俄国形式主义者不同,与后来的许多结构主义者也不同。 
其次看诗的对等原则说。雅各布森指出,上述诗的功能的语言学标准是“对等原则”。为了理解这一原则,有必要引用他的一整段话:“什么是诗的功能的经验语言学标准?其是什么是一首诗的不可或缺的、固有的特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记起语言活动中两种基本的组织方式:选择和组合。如果‘孩子’是信息的题目,说话者就从多少有些相似的名词如孩子、儿童、少年、小孩等中选择一个,这些名词在某一方面是对等的。然后,为了说明这一题目,他可以从语义上类同的动词如睡觉、打吨、打磕睡、小睡等等之中选择一个。选择出的两个词组合在话语链中。选择是在对等的基础上,即相似和相反、同义和反义的基础上产生的,而组合即句子的构成则是在相邻的基础上产生的。诗的功能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轴投向组合轴。对等被提升来作为构成语句序列的手段。在诗中,一个音节是与同一系列中的其他音节对等的;词重音假定与词重音对等,正如非重音与非重音对等;韵律上长音与长音对等,短音与短音对等;词的有界与有界对等,无界与无界对等;句法停顿与句法停顿对等,无停顿与无停顿对等。音节被改组成韵律单位,长音和重音也被如法炮制。,1(p39)雅各布森还进一步认为,对等原则不应局限于韵律和语音层面。他指出:“对等原则投射在语句系列上有其更深更广的意义。瓦雷里关于‘在声音和含义之间含糊不清’的诗观,比只孤立于语音上的倾向更为现实,更为科学。1(P46-47) 
雅各布森在这里所说的选择轴,相当于索绪尔语言学中的联想关系,即语言中不在场的词语与相应的在场的词语之间的关系。雅各布森认为这是一种对等关系。他所说的组合轴,相当于索绪尔的句段关系,即在场词语在排列组合中的先后关系。所谓把对等原则从选择轴投向组合轴,是指诗句在横向的组合(构成)中也出现了对等的(相似的或相反的、同义的或反义的)词语。雅各布森在他的论文中对不同民族的诗歌语言在节奉、韵、词法和句法卜的对等关系讲行分析.用以证明上述对等原则。

他在后来的一篇论文《语法的诗歌和诗歌的语法》(1960)中,又以莎士比亚等欧洲诗人的不同语言的诗歌为例进行分析,在语音、词汇和句法诸方面找出大量的对等关系。不过,他的分析过于精细,流于繁琐,只有语言学家才能完全明白,其语言学价值也许大于诗学价值。 依据雅各布森的理论,诗的对等原则是诗的功能的具体体现,所以诗的语言的独特处就是语句具有这种对等的性质和特征,这也就是诗的语言与非诗语言的原则区别,后者一般不具这样的性质和特征。中外诗歌,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大量存在着此类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雅各布森的理论。对等原则可视为雅各布森诗学中关于诗句的一种结构模式。 雅各布森诗学中的“对等”说,显然是对索绪尔语言学中关于联想关系和句段关系原理的运用和发挥。此外,他还受惠于英国诗人霍普金斯的有关诗论。他在引用了霍普金斯关于“诗的结构是连续的相似的结构”的一段话后说:“简言之,声音上的对等投射于语句系列作为构成原则,不可避免地引起语义上的对等,因此,任何语言层面上的这种系列的构成都会促成两种相关经验中的一种,即为霍普金斯简明地规定的‘出于相似的比较’和‘出于不相似的比较’。



推荐阅读:

罗伯托·胡亚罗斯诗5首

普希金《安德烈·谢尼埃》

普希金诗12首

乔治·西尔泰什诗9首

切斯瓦夫·米沃什《诗论》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山之诗》

塔尔科夫斯基诗13首

茨维塔耶娃诗4首

茨维塔耶娃诗6首

茨维塔耶娃诗9首

帕乌拉·伊诺德尔诗4首

安娜·丽塔·佛朗哥诗4首

金子美铃诗23首

北欧现代诗选56首

乔治·西尔泰什诗6首

巴朗恰卡诗8首

德里克·沃尔科特诗3首

扬尼斯·里索斯诗10首

贾尼·罗大里诗2首

塔尔科夫斯基诗10首

雷沙德·克利尼茨基诗24首

卡比尔诗选

威洛德·库马尔·舒克拉诗2首

阿兰达蒂·苏布拉马尼亚姆诗2首

尼尔马尼·弗根诗2首

库蒂·雷瓦蒂诗2首

S.约瑟夫诗2首

纳姆奥·达索尔诗2首

阿朗·科拉特卡尔诗2首

里尔克《时辰祈祷·朝圣》

梁宗岱译里尔克诗2首

里尔克《罗丹论》

里尔克论塞尚

里尔克《豹》

印度《阿达婆吠陀》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室利·奥罗宾多诗2首

里尔克《果园》

里尔克《时辰祈祷·修士生活》

里尔克《预感》

里尔克《大火过后》

堀口大学诗3首

金子光晴诗3首

印度《梨俱吠陀》

金井直《木琴》

里尔克诗15首

里尔克诗14首

里尔克诗3首

里尔克礼赞

里尔克: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

关根弘诗2首

国木田独步诗2首

壶井繁治诗3首

河井醉茗诗2首

伐致诃利《三百咏》

鲁达基诗5首

川路柳虹诗3首

北村透谷诗2首

茨木则子诗7首

大伴家持3首

大伴旅人《赞酒歌13首》

福士幸次郎诗2首

万叶集

拉胡蒂诗10首

奥马尔·哈亚姆诗选

菲尔多西《苏赫拉布惨死于鲁斯塔姆手中》

德胡达诗2首

罗伯特·普里斯特诗6首

埃米尔·内利冈诗2首

格温多琳·麦克尤恩《发现》

英国史诗《贝奥武甫》

丹·佩吉斯诗9首

比亚利克诗4首

塔米尔·格林伯格诗4首

达丽亚·拉维科维奇诗2首

尼玛·尤什吉诗3首

萨迪诗4首

涅扎米诗3首

埃及《新王朝时期的情歌》

山部赤人诗3首

日夏耿之介诗3首

萩原朔太郎诗3首

蒲原有明诗2首

木下圭太郎《顾望》

立原道造诗3首

密尔诗8首

莱昂纳德·科恩诗12首

多萝西·李夫西诗3首

阿兰·格朗布瓦诗3首

丽娜·拉尼埃诗2首

欧文·雷顿诗2首

里尔克《影像之书》

里尔克《圣母生平》

安娜·埃贝尔诗2首

马赛尔·昂达奇诗2首

厄尔利·伯尼诗2首

哥伦伯《遗书》

菲丽斯·韦伯《嫉恨的种子》

阿维森诗2首


每一个词都是一种疑问 每一种沉默都是另一种疑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