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在太原 | 印象·南市街61号

王宝玉 太原道 2020-02-09

南市街是旧时太原府的街道,是现在解放路其中的一段,北至西羊市、钟楼街口,南至西米市、东米市口。


█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太原街巷图(局部),大南门街以北即为南市街



█ 1903年,在迎泽门城楼上看大南门街,再往北就是南市街


南市街61号,就坐落在该街的中段西侧。院道东西走向,呈长方形,被两座木结构的二层高小楼分割成:前院、中院和后院。该院居住着河北邢台人较多且皮草杨家四兄弟也在此安营扎寨。高高的两扇黑色大门,像两位保安站立在院门口两侧,维护着院落的安全!

 

回忆南市街61号,只能定格在60年代至70年代中,虽然已改名为解放路,但不如叫“南市街”感到亲切!正宗的南市街应该是在58年扩宽道路前,那时自己才5、6岁,只有一些模糊的记忆。

 

61号前院居住着8户人家,他们是:老宋家、三货家、王聚宝家、杨老三、杨老四和老曹家,楼上住着刘朝东家和上海家。

 

进院左手高台上的一间小屋就住着老宋,老宋,河北人士,单身,老婆在老家,过着牛郎织女的日子。老宋是个卖肉的售货员,在当时很是吃香。在每人每月供应3两食用油的年代,人们都想找老宋卖点肥膘肉,肚里边增加点油水。不言而喻老宋自然就成了个香饽饽!有当时流行的口头语为证:“听诊器、方向盘,劳资科长售货员”,四种职业最吃香,老宋就是其中的一种职业。

 

老宋家下去就是三货家,三货姓崔,名:守礼,因小时得病落了个鼻子塌陷,人们暗地里叫人家“塌鼻三”。三货在五一路北涧河旁的黑白铁社上班,在单位找了厂花叫赵莲芝,引起不少人的嫉妒,都说: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也许三货娶上漂亮媳妇刺激了荷尔蒙的缘故,加紧了造人的步伐,一连生了五个娃。大闺女叫:丽丽,二闺女叫:丽萍,三闺女叫:三三,大儿子叫:虎虎,二儿子叫:二虎。由于遗传因子在作怪,丽萍和二虎长的像妈妈一样漂亮!属虎虎长的难看!两只牛眼,活脱脱的一个胡汉三。

 

五个孩子加上小俩口,全家七口人,对于工资收入微薄的三货俩口子来说,已经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了,但是三货俩口子愣是把这个家支撑下来了。实属不易!有三件事,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第一件事:鬼剃头

 

三货的大公子虎虎小的时候的了重病需要输血,三货买不起血,正好和儿子的血型一样,将自己的血给儿子输了不少!由于家境贫穷,三货本身就营养不良,加上给儿子输血和发愁,有一天醒来头发和眉毛掉了一大块,人称鬼剃头!人们纷纷说三道四:三货不应该住此房,此房是个刀把房,不吉利,三货的鬼剃头病是因为房子惹的祸……云云。我认为,他不是房子惹的祸,而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的担当,一个父亲对子女的呵护和疼爱!!!后来经过漫长的调养三货的鬼剃头不治全愈了!

 

第二件:干锅炒西红柿卤

 

在每人每月供应三两油的年代, 炒菜用的油不够吃,三货发明了干锅炒西红柿卤,听声音和油炒的音响效果一样。操作方法如下:1、将炒菜锅放到炉子上,待锅有一定温度时,放上几粒花椒;2、当花椒冒烟时,将切好的西红柿往锅里倒!这时你就听到和油炒西红柿的音响效果:唰的一声;3、待西红柿熬稠了后放上一把盐就出锅。省了放葱、姜、蒜和酱油。

 

第三件事:废塑料用来烧火做饭

 

三货在厂里老受领导的欺负,强忍之下调到了并州路上的太原塑料厂,恰好给了个节省钱的机会,烧火做饭用废塑料。每到做饭时候,三货家的烟筒里就冒出一股又黑又臭的毒气!散发到四邻五舍,我家就是受害者之一。

 

王聚宝家住在第一个木制楼的楼下南侧。王聚宝是名手艺人,也算手工业者。旧时称:掌马尾罗的,说白了就是制作木制笼屉和罗的。其工作单位就在该街65号院的门面房,老婆在太纺上班,两口子膝下有三个男孩,个个长得虎头脑,惹人喜欢。老婆在生第四个男孩时和同产房的一产妇换了个女孩,长大后才发现是个丑怪,不甚喜欢!

 

两口的平静生活,是在一次意外的泄密中被打破的!夏天的晚上是小孩捉迷藏的好时节,某一天,该院王宗元的弟弟二牛和院孩玩耍,藏在了楼梯间,突然发现有一道亮光从木头墙缝里射了出来,顺着亮光向里面望去,观看了一场立体电影:王聚宝两口做爱的场面,里面的细节这里就不必描述了。当时二牛小,很天真,就把他看到的一切统统地向老妈道了出来!宗元的妈是个出了名的大喇叭,而且这是一条所谓带色的新闻,传播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更可恨的是她当着王聚宝两口子的面,提起此事,闹得王聚宝老婆羞愧难掩。人家两口过性生活碍你的屁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后来王聚宝两口子为避“嫌”,不得不搬出61号院,住到了太纺宿舍。

 

老宋家北面住着小四子,也就是杨家老四。单身一人,老婆在乡下,过着分居的生活。小四的老婆长的不好看,胖不说,眼睛还有点斜。生的小孩也就拿会事儿。

 

小四家下边住着杨家老三,娶了个老婆不会生小孩。后来要了个男孩取名叫臭小,臭小比我小,和我大弟弟是同学,都管他叫臭格蛋!臭格蛋的爸爸为人老实不爱说话。妈妈呢做家务,时不时的照顾斜对面的老宋,人都是感情动物,自然臭格蛋家少不了猪肉吃。时间长了,关于两个人的闲话就滋生出来了。是真是假,只有人家两个人心里最清楚!别人都是瞎扯蛋!

 

北边楼底下住着老曹一家三口,儿子取名叫三牛!可能也是要下的孩子。老曹大个头,白白胖胖的,是个自由职业者,记得60年代初他打的烧饼是抢手货,好吃好看,有卖相!外焦里嫩,层次分明。后来得到其祖传秘方,打饼子用的油是鸡油!因为老曹没有固定工作,最后加入了卖血的队伍!一个月卖两次血,挣的钱够维持家庭的正常开销,有饭吃!有酒喝!老曹是个酒鬼,喝醉酒就撒酒疯。每次在家里喝醉酒,就躺到我家南侧的阳泉耐火材料厂住并办事处门前的高台上又说又唱!也算南市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吧!

 

前院楼上住着两家南边住着宝忠家,右边住着上海家。宝忠的父亲叫刘朝东,大个子,解放前在日本人开的厂子里学徒,练就一手开车的好手艺。抗美援朝当过兵,后一直在山西针织开大轿车。宝忠的妈妈在钟楼街邮局工作。

 

宝忠姊妹五人穆斯林的后代,他是家里老大,妹妹叫闺女;大弟弟叫小海;二弟弟叫小小;三弟弟叫五头。真可惜二弟小小在四五岁时得了脑瘤,去北京都没治好,刘朝东夫妇俩承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痛苦!前十几年听说小海得了肺癌英年早逝。

 

单说说刘宝忠,58年生人属狗的,也算是我的徒弟吧!18岁参加工作在南城区副食商店校蔚营门市部上班。四人帮粉碎后,我协助宝忠在单位汇演中演过相声。在宝忠和小沙结婚当天救过急:娘家送亲的人到达后,不下大轿车,提出要求,必须看到小两口的结婚典礼。我当即答应了娘家的条件,在宝忠家了办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受到了娘家的好评!消除了一场婚前战争!宝忠也给我当过介绍人,在帮助宝忠演出期间,认识了在解放路西米市口副食店的一个女孩子,感觉还不错,和宝忠去过她住的家,就在旱西门十三冶宿舍。最终还是嫌弃咱家穷,不同意和咱建立恋爱关系,以告吹而终!

 

楼上北边住着两口子都在铁路局上班,职业是客车列车员,因男人是上海人,也不知道人家的尊姓大名,简称上海家!和上海家交往不多,见面打个招呼而已。但是他们家的一桶多用至今还刻印在我的脑海里:就是一只水桶可以涮衣服,也用来打水!后来被人们演绎成一个桶早晨打水,中午涮衣服,晚上当马桶的笑料!后来上海家搬走了,又住进一家操吕梁普通话的年轻帅小伙!经常在一起打扑克、聊天!现在就是想不起来人家叫啥名字!愧对人家!

 

中院住着六、七、八家,因为有两间房子想不起谁住,所以只能用上下限不确定数来表达。南面第一间好像是增堂家三叔---杨小三居住。杨小三应该列入残疾人行列,当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个眼瞎,一个眼跟瞎了也差不多,能走路不用拐杖,看字贴在脸上,称得上半个瞎子,正常学校去不了,只能去聋哑学校学习盲文,练的一手盲文,说白了就是用特制针往纸上扎几个排列组合的小点点。聋哑学校现在还在王村!

 

智克中就住在小三的西边,在太原化肥厂上班,高中毕业,由于本人文化程度高,和院里的人们交流起来爱咬文嚼字,说起话来有板有眼,爱较真。院里的众人都嫌他跩!智克中自学成材练就了一手修钟表的好技能。闲暇时右眼戴个修表专用放大镜,一手拿着表,一手拿上修表工具坐在台灯底下,免费给左领右舍,亲朋好友修手表和闹钟。智克中有一儿一女,老大儿子叫毛生,女儿叫啥已记不清了。毛生小的时候得了肾炎,为了治病,吃激素吃了个大胖子,汗毛也变黑了。不管怎么样,病是治好了,命是保住了!在当时得了肾炎就跟判了死刑差不多,智克中在护理毛生的治疗和恢复中,倾注了全部的父爱!

 

中院右侧第一家是增堂家,其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人,正因为如此,在文革期间给瞎疯了!他疯了,61号院里的父老乡亲们可遭大殃了!时不时的从厕所掏出大粪装在桶里,提上粪桶,从中院二楼上了房顶,将粪汤子倒在了他家房上,闹的满院臭气熊天,其美名曰:晒粪干,支援农村。无奈,后大家伙把他送到东山上的精神病医院治疗,出院后不折腾了,眼睛却发直,每天躲在家里写字、看报。

 

增堂的妈妈是个活套人物,善交际。增堂下边是个弟弟叫小径,和我大弟弟是同学,学习好,脑子灵翻。弟弟下边还有个漂亮妹妹,颜值很高!叫啥名字记不清楚了。

 

增堂家西边还有间小房,住的什么人,姓啥?叫啥?什么的干活?脑子里一顶点痕迹都没有!

 

中院的楼下南面,住着发小李林增家。其养父李子美是林增生父的亲哥哥!肥水不外流,都是李家的血脉。林增的养父、养母视林增为掌上明珠,放在手上怕掉了,放到嘴里怕化了!小时候他妈追的喂饭,疼爱有加。说起来也真奇妙,他妈楞是把林增养成了一个高度近视的乖小孩。林增的爸爸旧时学徒,解放后在五金商店上班!林增的妈妈做家务,后来和我奶奶成为南市街劳动服务队的一名骨干。

 

我和林增从小在一起:栽刀刀、弹蛋蛋、跌杏核、拍洋片、碰拐拐、挤暖和、打瓦优、踢盒盒等等。再大些,一起担水、养猫、养热带鱼、捞鱼食等等。除了睡觉不在一起,天天黏糊在一起!用现在的说法叫闺蜜!男闺蜜!我这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林增结婚时,出差在外地没能赶回来当总管!!!

 

说起养猫,林增养了一只花狸猫。我养了一只黑白相间的圆脸猫。我俩一起相跟上到西米市的肉铺给猫买猪肺。我的猫能看家能用爪子扇陌生人的脸,林增养的猫能从床上窜到顶棚里逮耗子。因为和林增知根知底有趣的回忆太多了,比如他的恋爱史就能写一本书!在这是捡最重要的一个说说,林增从铁建回来被分配到太原市粮食局麻市街粮店工作,年轻人争强好胜,一个人能搬一袋200多斤重的麻袋!这不说,用肩扛50斤重的面袋12袋,往店里运,楞是把自己努了个胃下垂。简直是个大傻帽!!!记得我当时还劝过他,要量力而行!但他就是不听你的!

 

说说林增老爷子李子美,林增老爷子李子美是个过敏体质的人体,而且是磺胺过敏,记得有一次老爷子感冒身体有炎症,大夫给开了带磺胺成份的消炎,结果吃了后浑身发痒,下体红肿流脓,那是多么的痛苦啊!后来吃了些解过敏的药!慢慢好了起来。再说一说林增妈妈的一件事:不知啥时,林增的老妈脖子左侧起了个大脓疮,老人叫老鼠疮,一直流脓看不好,有病乱求医,找了个中医大夫,给开了药方,里面有:蜈蚣、蝎子、斑蝥等带有毒性的中药,这叫以毒攻毒,后来治好了!为什么就提这两件事!其目的说明当时的医疗水平就是差劲!西药品种少副作用还大,老鼠疮其实就是带有结核菌的脓疱!现在治疗小菜一碟!

 

林增家北面的房子,从记事起换过三任主人。第一任住的是阳泉家,大儿子叫聪聪笑,上边有个姐姐,下边有个弟弟叫三孩!第三个孩子吗。我和三孩是同齡人,也经常在一起玩耍。该房的第二任主人是张果英一家子,妹妹叫果丫子,大弟弟叫果生,二弟叫果根,我和果英是同学,都在豆豆店(晋府店)小学念书!在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果英的妈妈将妹妹说给了后院在晋祠教书的薛家老三,两人喜结良缘后生了个漂亮的闺女!该房的第三任主人就是老克大兔一大家子。大兔的老爸叫鞠东生,旧时就读于日本帝国名牌大学,说的一口流利的日语且精通金融,记得60年代初,赴京给中央首长当口语翻译,能把当地的土语翻译出来,的确惊人!还和参加会议的全体外宾和贵宾合影留念!大几百号人!是幅长卷黑白照片,文革期间虽受到冲击,但文革结束后,平反、提升,当上了中国人民银行山西分行的副总。

 

再说说大兔的老妈,郝日华!郝姨生性活泼,大大咧咧,不像个大家闺秀。为鞠家生了:三只兔子一只鹰(大兔、二兔、三兔和朝英),一对俊美的双生生(俊儿和美儿)!

 

大兔和我是同级同学,就读晋府店小学他在六年一班,班主任姓赵名玉甫。我在六年二班,班主任叫张燕庆。中学同在太原十五中,他在63班当班长外语学的是英语,我在67当副班主席学的外语是俄语!这些都是话外题了!中院二楼上楼第一个家就是老克大兔的寝宫,文革期间是我们一起聊天的宝地,大兔很早就学会了腾云驾雾,为了向他借上法国著名作家:梅里梅、莫不桑、巴尔扎克的小说,我从家里偷上老爸的战斗牌香烟和大兔交换看书。想起来也挺逗乐,那叫原始的物资交换!他是我喜欢写作的启蒙老师!

 

再往南走第二个家就是王来庆家。王来庆,是个老实人。拿他开玩笑,总是小眼一迷嘴里发出憨厚的笑声!因为家里穷,解放后娶了个从良的妇女,甚是好看!因不会生育从西山要了个男孩取名叫狗狗!

 

再往南走就是王宗元家,其实王宗元家以前不在二楼住,最早住在后院最后一排西南角住着,小时候经常光顾那间细长溜的小房子。王宗元的父亲叫王占川,河北老乡,当过兵,脸上留着战斗受伤的疤痕。母亲在缝纫厂上班,长年累月双脚登缝纫机,落下一腿毛病——静脉曲张!宗元有一个漂亮的妹妹叫王晋英是咱年轻时的暗恋情人,有个弟弟叫二牛。宗元从小做的一手好饭,文革后期参加工作到了山西定襄轴承厂,是个三线兵工厂,后几经周折调回太原,宗元结婚时是我的总管,办的又节省又热闹,受到街坊领居的夸奖!宗元后来生了个儿子起名叫王炜,跟我儿子的名字音同字不同。王宗元身体不好40多岁就病养在家吃劳保,孩子长大后,当兵转业回来到他妈药材公司上班,后因不务正业搞诈骗,坐牢入狱,硬是把王宗元活活气死!作孽啊作孽!

 

说完中院再说说后院,因后院同龄人少,跑的次数也就不多,所以对后院的了解也就稀里糊涂了!事情是记得,但是谁家住那个房间的精确位置,说不准!方位还马马虎虎吧!

 

后院南面第一屋就是大家共享的“茅家庄”,东西各一个蹲位。那时院里的公厕没有大门没有门铃,全凭着用咳嗽声传递是否有人在办事!记的有一次在林增家玩耍,内急的不行了才往厕所跑,也顾不上传递信息,就直奔西边的茅坑,拔出来就尿,结果尿了人家一头。因为年小人家也就不怪罪咱了。

 

厕所对面住的杨老二一大家子,大闺女巧妮子,二闺女素巧,三闺女巧梅,四闺女改梅,梅改以后就一连生了改需和二需俩小子。

 

巧妮子中学在十五中上学,同班的有个姓韩的男生,到了结婚的年龄就向其发动了猛烈的攻势,最终俩人喜结良缘!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情是,结婚那天,逗新郎吃五位味饺子!新郎应是将辣椒、碱面、咸盐饺子一吞而光,吃的人家大汗淋淋。我和杨素巧是同班同学,她可是班里的愣头青,敢和男同学扭在一起打架!谁都怕她,后来上班到太原锅炉厂当了一名光荣的炊事员!正符合她的性格。巧梅和我妹妹是同学加好友,她们至今还有来往。改需和我大弟弟是同学。

 

杨老大家的儿子名叫春喜子,身体强壮,爱打篮球,结婚后生下忠忠和二忠,忠忠和我大弟弟是同学,长的一对精致眼睛。

 

果妮子家住在南房,她妈妈得了白癜风,整个脸都白癜化了!果妮子人长的漂亮!结婚后生下常常和二常。最叫人遗憾的是,常常的爸爸在常常结婚的当天由于劳累过度不幸身亡!成了红白喜事一起办的现实版。前几年过年,去给发小林增拜年,遇到了果妮子,还是单身一人,风韵犹存,近七十岁的老太婆了还是那么漂亮!

 

薛家老三也住在后院,上面已提起过他,这里也就不细说了!

 

最后说说韩大大,大名叫武喜爱。大大咧咧,很有威望!她的女儿文质彬彬是名小学教师,女婿叫丁文秀。有仨外孙子大的叫牛子,二的叫刚刚,三的叫三板头。老大牛子和我大弟弟是同学,成为了太原市南十房的一名中医大夫!丁大夫!

 

《印象·南市街61号》到此就搁笔吧!再次感谢老克用激将法让我写出这段不成文的回忆录!让它成为南市街发小一点美好的回忆!

 

南市街61号!那里有我的闺蜜,那里有我的发小,那里有我的暗恋情人,那里有我的启蒙老师,那里有我的同班同学,那里有我的徒弟,那里有我熟悉的叔叔阿姨,那里是我儿时玩耍的阵地,那里有现在找不到的邻里情义……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家在太原系列

家在太原01:太原城,太原人

家在太原02:爱在太原晨起日落每一时

家在太原03:太原的那些老槐树,傲然风雨忆沧桑

家在太原04:那一碗老太原炝锅面

家在太原05:太原那些“福寿安康”之地

家在太原06:记忆中的五一路先锋百货商店

家在太原07:怀念我的母校——回民小学东西校

家在太原08:太原有条智家巷

家在太原09:半个世纪如云烟,太原十二中记忆

家在太原10:桃园那几条巷

家在太原11:桃园一巷的那些事

家在太原12:行走五一路,寻找昔日的记忆

家在太原13:大濮府煤场散记

家在太原14:住在桃园二巷的日子

家在太原15:远去的钟楼街副食品市场,近半个世纪的记忆 

家在太原:桃园三巷的记忆

家在太原:傅家巷与傅山

家在太原:桃园四巷忆吃穿

家在太原:桃园路往事

家在太原:豆芽巷往事

家在太原:郭家巷往事

家在太原:那橘红色的府东街

家在太原:老军营,相知相处三十载

家在太原:记忆里的西缉虎营 

家在太原:少年的五一广场

家在太原:家住桃园三巷

家在太原:迎泽公园的记忆

家在太原:西缉虎营院里的牵牛花

家在太原:我心中的解放路

家在太原:太原的夏天

家在太原:太原的醋

家在太原:梅山记忆

家在太原:三代人的青年路小学

家在太原:太原七中,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家在太原:难忘上马街

家在太原:饮马河边

家在太原:记忆中的西华门老街

家在太原:悠悠文庙上官巷

家在太原:杨家堡,都市里的村庄

家在太原:桥头街,我永远的乡愁

家在太原:家住太原五拐巷

家在太原:记忆中的上马街

家在太原:徜徉在迎泽大街上

家在太原:太原的秋天

家在太原:坡子街16号的小院情

家在太原:文瀛公园话今昔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那些飘逝的青春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的点滴情怀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南海子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的青春记忆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南海子

家在太原 | 我与宁化府益源庆之缘

家在太原 | 精营东边街那个消失的小院

家在太原 | 小五台,从梵音袅袅到书声朗朗

家在太原 | 双塔寺街的变迁

家在太原 | 大营盘,海校,师院……一座大院的百年变迁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文源巷东

家在太原 | 锦绣太原城的花木地名

家在太原 | 大关帝庙往事:庙里有个小学校

家在太原 | 大关帝庙往事:庙前那条街

家在太原 | 在西缉虎营小院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搬家

家在太原 | 五福庵的记忆

家在太原 |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村名

家在太原 | 张小苏:后花园的变迁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游园时代,迎泽湖畔无处安放的青春

家在太原 | 消失的湖滨会堂,心中一段美丽的梦

家在太原 | 远去的水西关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杂院杂思

家在太原 | 太原地名中的园

家在太原 | 府西街,曾经瓦房满街

家在太原 | 究竟是新源里还是新原里?

家在太原 | 我和北十方院的最后时光

家在太原 | 三条因狭窄而得名的小巷

家在太原 | 散落在太原公园里的那些记忆

家在太原 | 消失的村庄:富民路18号

家在太原 | “后小河”与七一礼堂

家在太原 | 死而复生的大二府巷

家在太原 | 我见证的解放路的几次改造

家在太原 | 细数太原“马地名”

家在太原 | 说不尽的大关帝庙 

家在太原 | 三代迎泽桥,多少人和事

家在太原 | 太原的老旧书店

家在太原 | 迎泽湖畔少年宫,几代人的儿时记忆

家在太原 | 细说晋源那些新地名的历史源流

家在太原 | 太原那些消失的老地名

家在太原 | “韶九巷”名称探源

家在太原 | 四拗村——武家庄

家在太原 | 义井村的回声

家在太原 | 往事如烟典膳所

家在太原 | 寻访姑姑庵

家在太原 | 冶峪,抹不去的乡愁

家在太原 | 拥抱梅山

家在太原 | 遥想侯家巷

家在太原 | 程家村,矿机宿舍区的前生今世

家在太原 | 太原的那些老园子

家在太原 | 太原的那些老馆子

家在太原 | 姑姑庵六号,我的童年回忆……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宽银幕

家在太原 | 水西门外与镇水神兽

家在太原 | 桃园路杏林巷的排房往事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太原老电影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