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州地铁商业的生存现状,是半死不活?还是逐步崛起?

香菜杀手 苏南房地产观察 2022-10-13
撰稿&视觉//香菜杀手


近年来,苏州轨道交通持续加大车站TOD开发力度

前几天,在各大朋友圈刷屏的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宝带路站地下大空间,就是这样一个创新TOD开发“样板工程”,也是苏州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地铁商业开发项目。


其实,苏州是有不少比较大的地铁商业的,不过没什么存在感而已。甚至很多人表示根本不知道这些商业的存在。

那么这些曾经被忽视的苏州地铁商业,现在情况如何呢?还有破局之路吗?


逛完苏州几个地铁商业,我有点心痛

01

东方之门商业街


东方之门商业街位于1、3号线东方之门站,与苏州中心相连。去年7月开始营业,但是自开业以来一直不温不火,如今更是半死不活,快要支撑不下去,宛如一座“地下空城”。


目前南北两区商业街人气惨淡,正在运营的店铺无人问津,大面积商铺倒闭关门,有的商铺已经全部清空,只留下“一地鸡毛”。


实地走了一圈之后,我发现人气真不是一般地低。正常的晚饭时间,但是各个店要不然没有人;要不然就是靠着两三个人艰难营业。


更有店铺老板称自2月份入驻以来,月月赔钱,全天都是靠坐着度过,周末周日接待的顾客一双手都数得过来。


目前整个地下商业街50%以上的店铺是关门状态,超90%的店铺是亏本状态。

而且整个商业街逛下来,实际的体验感很差。乱、元素过多、细节也不够精致;巷子黑黑的,地面也不是很整洁。

02

石湖地铁商业


位于地铁二号线石路站的金轮天地商业街算是实探的几个商业街里人气比较旺的一个。商业街的人流量很大,基本上开门的店铺里面都是有人的。


但是店铺更新很快,替换率超高,不过由于地段还可以,所以很多人租了店面,在这里做外卖。很多店铺已经人去店空了,关门的不在少数。


除了餐饮,金轮商业街还有美甲和服饰区。不过基本没看到什么人进去逛,来回走动的以老板和店员为主,人气略显冷淡。


更有路人表示平时上下班都赶着回家,除非是工作、生活在附近,或者刚好路过,否则不会特意来这里消费。

03

宝带路地下空间


在建中的宝带路站地下大空间,是苏州地铁3、4号线的换乘站是目前苏州轨道交通已建成和在建的地下大空间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由于地块周地块有很多商业,所以宝带路站地下空间预留了很多对接口。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所以通往商业的出口是暂时封闭起来的。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地下二层规划超过3600平方米的停车库,还引入了全国领先的AGV智能停车设施。


晚上的九点二十左右,宝带路站的客流量还是很惊人。相信后期只要规划的好,入驻的商家靠谱,绝对不愁客源。


探完苏州几个地铁商业,房观心里还是蛮唏嘘的。作为GDP破2万亿、常住人口破千万的最强地级市,难道做不出一个像样的TOD商业代表?



什么原因造就了现在尴尬的境地?

到底是什么原因?笔者也研究了一番,造成现在地铁商业尴尬局面的几大因素。

01

苏州地铁网流量,的确不太够


目前苏州已经运营的有4条线路,地铁1/2/3/4号线,里程和线路都不多,而且两轨交汇的站点有8个,三轨交汇的差点目前为零。紧靠单一线路来引流,人气明显是不足的。


最新的轨交客流日报,4月18日(周日算是高峰期)总客流122.7万人次,1和4号线比较突出,客流37万人次,三号线就比较惨了,才17.2万人次。

2020全年苏州轨交总客流约3亿人次,一般苏州地铁的每日总客流稳定在100万左右,节假日能冲刺一下150万流量。


这个客流是什么水平?

此前房观就分析过,从客流强度来看,苏州排名全国中游。

举几个例子参考,上海、北京、广州日均客运量超800万,香港、深圳日均客运量600万,南京、杭州日均客运量200~300万。

苏州,100万。

跟省会和一线城市相比,苏州客流强度0.4,严重不满;跟上海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跟宁杭放在一起也是被“拉踩”的对象。

无论是哪种商业形式,要兴起的前提:要有人。目前苏州地铁客流量严重不足,也难怪地铁商业现在不上不下的尴尬。


02

缺乏大型的地下空间做文章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承载大型商业也要有场地才行。

房观也看过不少地铁空间,连换乘站的几处如狮子山、广济南路、东方之门的地下空间,不大,可以发挥的地方实在有限。

大家上下班换乘一下就把围得满满当当,更别说留着商业店面的占地面积了。

地铁的建设周期是5年,如果要发挥地铁自带人气的优势,布局设计至少要考虑到5年之后。

苏州的地铁TOD商业模式,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不过,也还是有好消息的。前两天刚刚官宣的宝带桥站,官宣说是苏州最大地铁商业体,超过9500平方米的商业经营面积,超过3600平方米的停车库,总建筑面积接近2个标准足球场。

这个地下空间,预留了与东吴文化中心、丽丰购物中心的对接口,在早期规划阶段就考虑到周边的规划布局和商业配置,这点远见值得夸一夸。

宝带路地下空间效果图

还有登上人民日报的吴中太湖新城的地下空间,地下一层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与地铁站厅层采用平面垂直交叉的方式联通。

未来也是连接地铁4号线苏州湾北站和在建的悠方商业体,地下与地上联动

预留这么大的发展空间,足以见吴中的野心,后期这里或许会成为苏州最大的地下网红打卡胜地。

步子慢了,现在苏州唯有奋起直追,才能真正让地铁商业的格局、发展走上一流的道路。


03

精品地铁商业街,没有特色,无法吸纳人气


在苏州几个地铁商业街里,房观最痛心的还是东方之门地下商场。

按理说,在金鸡湖边、苏州中心旁,整个苏州的CBD核心位置,地铁1/3号线双轨交汇,周客流量30万+登顶苏州,商业布局应该完全不缺人气。

但就是这么优越的先天条件,也没能把东方之门地下商业盘活,简直是一塌糊涂。

该商业2020年4月开业,如今一年过去了,房观去实探发现一半以上的店铺都关闭,人气惨淡,店铺流转率极高,不少店家反馈一直在赔钱。


造成这种局面,商业定位、设计风格和招商有很大的问题

刚开业之初,我去看过,餐饮不少是没见过的杂牌,常见的品牌都不多见,更别说值得打卡的网红店了。

加上不伦不类的设计风格,欧式和中式杂糅,完全找不到重点,大家更没有去消费的理由。

本可以发挥地铁换乘点+苏州地标的多重优势,甚至与苏州中心强强联合产生虹吸效应,结果却折在了不知所谓的招商和设计上。

2021年8月28日,地上的东方之门购物中心要开业,希望能够带动新一波人气。

东方之门购物中心

定位问题,不止东方之门有,苏州所有的地铁商业都缺乏鲜明的特色。

就算是人气还算不错的石路,亮点也是乏善可陈,靠着周边上班族+路过客流+外部几个商圈的辐射带动,但整体格调有点像县城风,餐饮外卖单比较多。

一个成功的商业体,要吸引全城的客群,自身要有出色的、令人向往的长处。

比如淮海街,靠着日式风格一条街成为苏州最火的特色商业区,在全国也是颇有知名度。

苏州需要更多的“淮海街”,地铁商业也需要一骑绝尘的优点,这点非常重要。

产品为王、招商为王、服务为王才能做长久的生意。

淮海街图

04

苏州的消费力,是比较分散的


之前我们说过苏州登记人口1438万人,但昆山、常熟、太仓、张家港这四个县级市占了不少比重,市区人口恐怕在550万人左右。

这些人在分散在六大区,而且每个区域都有各自比较强的商业体,基本消费本地就可以满足。

除了苏州中心和淮海街,房观还真想不出苏州还有哪个能够吸纳全城人来消费的商业。

苏州的商业,整体是呈分散化的“蜂窝结构”,苏州市区的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是三核两副的结构,这种情况下,难以产生类似南京新街口的超大商业中心。


外部还有上海的分流,与强大的魔都做邻居,苏州获得不少好处,但在商业领域,也不可避免的难以逃脱辐射。

苏州地铁商业,出路在何方?


并非无解 未来可期

综合来讲,苏州地铁商业的确面临着诸多困境,单也并非是无解。

比如线路单一、人气不足的问题。目前苏州已通车4条地铁,在建5条(5/6/7/8/S1),第三期调整已经提上日程未来地铁成网,客流量将成倍增加。


轨道交通专家沈景炎有一个理论,一座城市的第一条地铁建成后,大约能分担整个城市5%左右的运力。形成线网规划后,运力将达到50%左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没有鲜明的主题街区,可以完全是可以靠人为解决。房观一直觉得,没有不火的商业,只有辣鸡的招商设计。

有很多可以借鉴参考的案例。

01

新加坡 VivoCity    首店街区



Vivocity 在B1层延伸出了一个占地3000平米的商业空间,并引入了10余家运动品牌。

地下调改思路是打造品牌街区,利用“首店品牌力”吸引客流,本质上是用优质的商业内容为消费者提供足够有吸引力的品牌集群。



02

曼谷 Siam Paragon     极致差异化


曼谷高端购物中心 Siam Paragon 的B1层入驻了东南亚最大的海洋馆,与 Dubai Mall 中的海洋馆类似,其在购物中心里是引流的强目的型休闲娱乐业态。

用商业的趣味性来强调极致的差异化,这一地下商业区域,也是其与周边竞品进行竞争的关键。


03

上海K11    情景再造


B1层的美丽物·境集合了时尚与美妆业态,以教堂设计风格为主,此次改造弱化了主题,将重点放在突出现代与明亮,适配时尚美妆品牌。
 
其B2层的新鲜食·集汇聚了15家餐饮品牌,以及蔬果、生鲜及健康食品零售区域,专注健康与新鲜。

餐饮主题在购物中心地下商业空间最常见。地下的小餐饮商铺盈利能力强,对于购物中心来说是高租金贡献的商户。

K11对地下美食街区的情景再造,都在强调开放、明亮,化解地下空间的沉闷,最大限度地展示商业内容,这也是餐饮业态的一大趋势。


纵观以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购物中心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好的地下商业,无一不在挖掘空间价值、规避空间缺陷和解决地下商业引流难的痛点。

我们希望苏州可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


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商业向地下延伸是大势所趋,轨交商业也在交通的蓬勃建设下将为苏州的城市商业格局带来改变。

最近我们也看到了苏州的努力,积极扩充地铁线路,引进首店经济,改善内容与空间设计,未来苏州或会迎来迎来另一个商业价值高地。

对于苏州的地铁商业,大家怎么看?



更多交流,可扫码加我微信

— END —


扫描小程序码,搜索更多楼盘详情~
你可能还想看

丨特别推荐

地产晓白说:杀死房地产营销丨财富自由丨谁去买房丨地产营销总 | 中产阶级焦虑 | 倒挂和地段是陷阱


房观新动态:吴江供地丨合肥新政抢房大战湖州楼市调控六个买房建议丨售楼处爆了丨苏北VS苏南丨苏州东站规划环沪楼市苏州东站丨甪直看房团


房观严选: 白塘壹号丨合景峰汇丨振华学区房丨江南沄著 | 玲珑湾| 碧桂园


房观中国:环沪丨南通丨上海东莞丨广州丨 南京 |  合肥 | 苏北 | 合肥  | 深圳 | 宿迁


新房推荐:大悦城丨泊岸·时光印丨江南映月丨锦麟壹品丨九龙仓翠樾庭


板块推荐:木渎新区太湖科学城姑苏丨狮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