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音乐短评丨佩拉西亚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丨“27首钢琴协奏曲如同27首诗,贯穿他的一生。”

2016-07-30 孟国峰 每晚一张音乐CD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a0193uy4unw&width=500&height=375&auto=0舒曼《维也纳狂欢节 Op 26》

录音鉴赏丨佩拉西亚和莫扎特

 对我来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最初的起点,也是最后的归宿。 

 今天,我真的认为莫扎特是我绝对无法离开的,有莫扎特音乐陪伴的生活是一种境界。他不像巴赫那样令人敬佩和赞叹,也不像贝多芬那样发人深省。莫扎特代表着音乐最优美、最自然、最放松的本质。 

 在莫扎特的音乐中,我最喜爱的就是他的钢琴协奏曲,27首作品如同27首诗,贯穿他的一生。 


 提起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人们自然会想起佩拉西亚(Murray Perahia,美国钢琴家。1947年4月19日出生)。这位美国钢琴家的名字一直和莫扎特紧密相连,他和英国室内乐团耗费10年光阴录制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唱片几乎成了他的名片。“演录俱佳”是对这套唱片普遍的定评,就我个人多年的聆听心得来说,也只能用“无懈可击”来形容。 


 在佩拉西亚之前,很多钢琴家演绎莫扎特的基本思路都是天真无羁,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布伦德尔他突出的是莫扎特的快乐、热情、明媚和嬉戏喧闹。当然,这中间也会插入悲哀,但短暂的哀伤就像夏日暴雨来临前的天空,暗淡的云非但没有加深阴霾,反而更显天空的广阔和蔚蓝。至于这种风格是好是坏,是对是错,人各有论,瓦格纳用了不无讥讽的话:“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反思。”意思大概是听莫扎特的音乐带双耳朵就够了,无需用心用脑。而你去听佩拉西亚的莫扎特,就会发现莫扎特与前述风格的不同。佩拉西亚指下的莫扎特是敏感、软弱、羞涩而又无可奈何的,而这种不同恰恰是我最喜欢的那个莫扎特。 

 但无论如何变化,佩拉西亚演绎莫扎特都有一条基本主线,那就是平和。这是一种既无喜悦又不陷于悲伤,超越于人生的悲欢之上的升华状态。佩拉西亚不去追求表面的绚丽,所以色彩并不耀眼。他的整体风格偏于阴柔内敛,初听有时会有平淡之感,但细细琢磨,却又能发现他的内心世界不仅无比丰富,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内容,其在细腻微妙的感觉上更接近莫扎特的本质。乐曲惊人的自然流动,仿佛是莫扎特的精神在不受世事牵挂地自由徜徉。 


 这套唱片中的每一张都值得你细细聆听。同样是与英国室内乐团合作,佩拉西亚在对乐队的控制和引领方面要比巴伦博伊姆更含蓄,更不露痕迹。乐队与钢琴融为一体,是独奏声部的有机延伸,二者的对应比例精巧而又微妙。英国室内乐团拥有清新甜美的弦乐音质,与管乐和谐的协调令音乐流溢着无限美感。 

 佩拉西亚所展示的莫扎特,是一个既超脱于世事之上,而又满怀世间人情的境界。比如第十一号的充沛灵感、第十九号的轻盈喜悦和第二十四号的悲剧气氛都恰到好处。而第二十三号的演奏尤其精彩,特别是其中的慢板乐章,钢琴营造出的淡淡忧愁像湖面上的阴影,与光一起闪动,那是一种对悲伤的超然、一种存在的陶醉,无穷无尽,令人心碎。离世事而不离人情,这是比离世成仙更高远的人生境界。 

 我当然不能不重点提到第二十七号,这部钢琴协奏曲是莫扎特在人生的最后阶段无意识吟唱出的最升华的精神和最美丽的情感。佩拉西亚在此呈现的莫扎特就像一个即将飞向天堂的乐神,于上升的飘飞之瞬,向人世间展现最后一个大慈大悲的回眸,纯净的目光中饱含着对人世的爱与关怀。 


欢迎古典视频公众号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群开放加入,请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

往期节目请点击以下链接:


   钢琴家系列:傅聪丨焦元溥对话傅聪丨1955年肖邦比赛傅聪视频傅聪还能更拼吗?《皇帝》开启傅聪成名之旅丨《命运》敲响傅聪归国大门“虎爸”傅雷如何与傅聪一起成长丨“我是你的舵工,责任最大”丨很难找到这样的父亲了丨“爸爸打得我真痛,但播的种子在我心中扎得真深”傅聪家史珍贵视频丨肖邦的苦是对生命永恒发出悲鸣和感概丨真正伟大作品比伟大演奏家更伟大梅纽因百年诞辰丨傅聪岳父的中国情缘丨傅雷的信丨弟子胡坤丨吕思清丨音乐有生命,要用心演奏,不只用手【钢琴家】 布赫宾德(Rudolf Buchbinder)虾米乐友朴云的拉赫玛尼诺夫自选集钢琴家李赫特自述丨不可错过的珍贵纪录片《迷》丨涅高兹教我“静默以及如何弹静默的艺术”丨“我在黑暗里演奏,是为了更好地集中精力。”涅高兹谈李赫特丨我无意借夸耀学生来抬高自己丨他为何演奏时关灯丨他为何不提倡背谱演奏丨演奏者应以最纯净、最直接的音乐打动听众【钢琴家】让-艾弗兰·巴维(Jean-Efflam Bavouzet)的拉威尔钢琴全集【谱子】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选》钢琴家瓦洛多斯丨他是“霍洛维茨二代”丨他在诠释什么是最温柔的钢琴呢喃……演绎巴赫的费恩伯格丨刘诗昆恩师丨戈登魏泽弟子丨贝尔曼同窗丨斯克里亚宾传人【荐书】林育:《怎样弹好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周末古典时间】舒曼最著名的钢琴曲《C大调幻想曲》(Fantasie C-Dur, op. 17)林达:肖邦练习曲到底有多难?古尔德丨【大钢琴家】谁是格伦·古尔德?【古尔德专题】关于古尔德你要知道的几件事儿……【译文】格伦·古尔德自述【对谈】漫谈古尔德的钢琴演奏艺术“做的与别人一样毫无意义”,古尔德“从别的钢琴家止步的地方开始”丨“要么与众不同,用自己的方式去做,要么就干脆不要做。”【古怪之一】格伦•古尔德,你为什么要哼哼?【古怪之二】格伦•古尔德的小椅子古尔德喜爱的作曲家丨他最好的一张照片丨解答为何不弹肖邦丨他从不认为自己只能弹巴赫丨弹奏巴赫时的速度和力量也绝非是为了听众的猎奇【古尔德专题】格伦·古尔德:“过多的启示反而使巴赫丧失魔力”【人物性格】丹尼斯•达顿:格伦•古尔德的狂喜1959年重磅访谈丨古尔德的荒岛音乐居然是它丨解释隐退原因丨谈录音丨谈婚姻丨谈钢琴家丨谈自己的最大成就【传记电影】《古尔德的32个短片》【问答】为何古尔德偏爱录音而非演出?【演绎视频】1955和1981年的《哥德堡变奏》【高光时刻】格伦•古尔德与伯恩斯坦的“速度之争”阿格里奇丨阿格里奇75岁生日快乐丨“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丨阿姐的“童年情景”丨我们不是天才,但应努力理解她的“童心”丨阿姐演绎舒曼钢协钢琴家科尔托丨傅聪眼里的大诗人丨他指间的错误正如上帝的错误莱谢蒂茨基的学生施纳贝尔丨"一股激流释放了我内心深处的所有潜力;那是针对演奏家所必须具有的想象力、鉴赏力和艺术责任的教学方式。"施纳贝尔论钢琴家天职丨他如何为自己的错音辩护丨他如何确立20世纪演奏理念丨他如何赋予音乐生命,并唤醒沉睡学生心中的潜在素质施纳贝尔论钢琴家天职丨他如何为自己的错音辩护丨他如何确立20世纪演奏理念丨他如何赋予音乐生命,并唤醒沉睡学生心中的潜在素质【对谈】杜巴尔与布伦德尔谈贝多芬奏鸣曲【连载】阿尔佛雷德.爱因斯坦论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讲学音乐会】钢琴家休伊特讲解如何演奏巴赫(附文字稿)齐默尔曼说:“再叫我大师,我就报警”丨齐默尔曼谈艺录丨我不是演奏钢琴,而是在演奏音乐丨音乐不是声音,音乐是我们共同生活的时间。【尊严】齐默尔曼:一个钢琴家的抗议【个性】听齐默尔曼弹琴要上缴手机【对话】从每场音乐会中积累:对话齐默尔曼【钢琴家专辑】传播的艺术: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访谈【音乐会】齐默尔曼:肖邦/舒伯特钢琴作品【看图】齐默尔曼唱片封面钢琴天才李帕蒂(Lipatti)演奏布索尼改编巴赫、李斯特、巴托克的协奏曲布索尼(1866-1924)是谁?布索尼和他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短评】李帕蒂:一个天才手中的舒曼和莫扎特李帕蒂(1917-1950)是谁李帕蒂在瑞士电台的三次采访【乐评】李帕蒂的天鹅绝响【回忆】伟大钢琴家李帕蒂的生平往事【说明】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李帕蒂【追忆】哈斯姬尔:我和李帕蒂不得不说的故事(上)【追忆】哈斯姬尔:李帕蒂尘世生活的最后时光(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