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九)

    星期一发布古代汉语,星期五发布古代文学。    



提示:古代汉语文学QQ群[2](314120068)、古代汉语文学QQ群[1](933201038)中有高清PDF版《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学》《说文解字》《古代汉语词典》等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辞书、历史书籍300多部可免费下载。很多难以买到的书群内都有。
文末有QQ群二维码。

~●~●~●~●~●~●~


——以上内容非正文——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九)



题歌风台

[宋]张方平

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感慨大风诗。
淮阴反接英彭族,更欲多求猛士为。


关于“淮阴反接英彭族,更欲多求猛士为”


金性尧先生《宋诗三百首》注曰:“为,犹言何为。因为《大风歌》里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语,所以诗里反唇相讥。韩、英、彭被杀的第二年,亦即刘邦还乡作《大风歌》那一年。”

按:“为”,这里是语气助词,无实义。宋梅尧臣《醉中留别永叔子履》诗曰:“酒酣耳热试发泄,二子尚乃惊我为。”又《途中寄上尚书晏相公二十韵》诗曰:“平生独以文字乐,曾未敢耻贫贱为。”“为”字用法略同,可以参看。

这两句是说:韩信、英布、彭越这些“猛士”都被杀了,他刘邦还说“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要搜罗更多的“猛士”呢!言外之意是:“猛士”再多,又有什么用?还不够你杀的呢,哪能去“守四方”?

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既需要军事人才打江山,保江山,又害怕他们夺江山,故往往起初予以重用,最终则不惜下毒手剪除。此诗就是对封建帝王这种病态心理、残忍行径的绝妙讽刺和无情鞭挞。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载:“十一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夏,梁王彭越谋反,废迁蜀;复欲反,遂夷三族(《汉书》卷一《高帝纪》曰:‘三月,梁王彭越谋反,夷三族。’清梁玉绳《史记志疑》以为当从《汉书》作‘三月’)。……秋七月,淮南王黥布(按:即英布)反。……高祖自往击之。……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甀,布走,令别将追之。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将别击布军洮水南北,皆大破之,追得斩布鄱阳。”可知刘邦还乡作《大风歌》时,英布尚未被杀。注者说“韩、英、彭被杀的第二年,亦即刘邦还乡作《大风歌》的那一年”,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诗歌是文学作品,讲求的是艺术真实,而非历史真实,故不妨说“淮阴反接英彭族”;而诗歌的注解则是学术工作,讲究的是科学性,必须严格地按照历史文献来撰述。







赵孟頫《苏东坡小像》,其中就有苏轼的藤杖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
[]苏轼

蚤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近闻莘老、公择皆逝,故有此句)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轼与子中、彦祖、子敦、完夫同试举人景德寺,今皆健)雨馀北固山围座,春尽西湖水映空。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



关于差胜四明狂监在

陈迩冬先生《苏轼诗选》说曰:“唐贺知章做过秘书外监,世称‘贺监’;他晚年生活放诞,自号‘四明狂客’。这里作者以贺知章自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7页)按:此说有两处错误。

其一,贺知章所任官职乃“秘书监”,而非“秘书外监”。

《旧唐书》卷一九GA996《贺知章传》载:“俄属惠文太子薨,有诏礼部选挽郎,知章取舍非允,为门荫子弟喧诉盈庭。知章于是以梯登墙,首出决事,时人咸嗤之,由是改授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充集贤院学士。俄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新唐书》卷一二一《贺知章传》亦载:“肃宗为太子,知章迁宾客,授秘书监。……知章晚节尤诞放,遨嬉里巷,自号‘四明狂客’及‘秘书外监’。”可知“秘书外监”只是他的“自号”。

又,《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载:“秘书省。秘书监一员,少监二员……秘书监之职,掌邦国经籍图书之事。……少监为之贰。”《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二亦载:“秘书省。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监掌经籍图书之事,领著作局,少监为之贰。”可知唐代职官只有“秘书监”“秘书少监”等名目,并无“秘书外监”。

其二,这里的“四明狂监”是借指王汾(字彦祖),而非“作者以贺知章自况”。

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说此诗曰:“《续通鉴长编》:元?v四年二月,王汾知明州。十一月为秘书少监,而以王子渊知明州。则其与林子中唱酬,当是北归过润时事。以其曾任明州,又为秘监,故先生诗以知章比之。五六言林与己出守在外。七八言汾内召,故用‘尘红’。”冯说极为切心餍理,应以为正。

要之,这首诗的创作缘起大略是:王汾由知明州(今浙江宁波一带)被召回朝任秘书少监,途中经过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当时知润州的林希(字子中)是王汾的老朋友,接待了他,二人并有诗唱酬。当时东坡知杭州,与林希、王汾也是旧交,因此二人便将唱酬之诗寄给了东坡。东坡得诗后,乃作此章,次韵奉和。

由于王汾刚做过明州知州,而明州即四明,是贺知章的老家;又调京城任秘书少监,而贺知章则曾任秘书监:有这两层关系,于是东坡便巧妙地把他比作贺知章,称他为“四明狂监”。

又由于王汾这时正风尘仆仆地远道赴京,而京城历来是争名逐利、红尘滚滚、喧嚣污浊之地,因此东坡善意地嘲笑他说:林希在润州,有北固山做伴;我在杭州,有西子湖可游――比起王汾到京城去让红尘迷他的老眼,总要胜一筹罢!







闻李泰发参政得旨自便将归以诗迓之
[宋]曾几


苦遭前政堕危机,二十馀年咏式微。

天上谪仙皆欲杀,海滨大老竟来归。

故园松菊犹存否,旧日人民果是非。

最小郎君今弱冠,别时闻道不胜衣。



关于“二十馀年咏式微”


金性尧先生《宋诗三百首》注曰:“式微,语出《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本为天将暮的意思,后泛称事物由盛而衰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44页)

按:这里说“咏式微”,是取此诗中“胡不归”三字,表示想归隐的意思。唐魏徵《暮秋言怀》诗曰:“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霜剪凉阶蕙,风捎幽渚荷。岁芳坐沦歇,感此《式微》歌。”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曰:“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予亦忘机者,田园在汉阴。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可见这样的用法,早已有之。







宿义林院
[宋]范成大

暝气昏如雨,禅房冷似冰。竹间东岭月,
松杪上方灯。惊鹘盘金刹,流萤拂玉绳。
明朝穷脚力,连夜斩崖藤。


关于“明朝穷脚力,连夜斩崖藤”

周汝昌先生《范成大诗选》说曰:“斩崖藤,指斩草开道,决意游到山的最高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0页)

按:周先生的这一解说,似不合乎生活逻辑。“斩草开道”,明日前行时再“斩”再“开”也不迟,何必要“连夜”呢?难道说夜里将道路开好了,再返回来睡觉,明天重新走一趟?世间难道会有这样的傻瓜么?

其实,“斩崖藤”是用来作手杖的。因为打算明天竭尽脚力走路爬山,所以要连夜斩藤为杖,预作准备。

“藤”这种植物,既轻又坚实,是做手杖的好材料。即以宋人而论,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载:“晁任道自天台来,以石桥藤杖二为赠,自言亲取于悬崖间。柔韧而轻,坚如束筋。余往自许昌归,得天坛藤杖数十,外圆,实与此不类,而中相若。时余年四十三,足力尚强,聊以为好而非所须,置之室中,不及用,悉为好事者取去。今老矣,行十许步辄一歇,每念之,不可复致。而得任道之惠,盖喜不自胜也。”张方平《乐全集》卷二《苏子瞻寄铁藤杖》诗曰:“随书初见一枝藤,入手方知锻炼精。远寄只缘怜我老,闲携常似共君行。静轩独倚身同瘦,小圃频游脚为轻。何日归舟上新洛,拄来河岸笑相迎?”苏辙《栾城集》卷一《过九华山》诗曰:“芒鞋拄藤杖,逢山即盘桓。”黄裳《演山集》卷八《藤杖》诗曰:“一枝能独立,三径漫相随。闲逐人行止,先知路险夷。”李流谦《澹斋集》卷五《遣兴示彦博》诗曰:“信脚随藤杖,穿林复过桥。”洪适《盘洲文集》卷三《山中阻雨欲登华顶峰而不果》诗曰:“昔闻天台山,一万八千丈……峥嵘一何峻,梯空不可上。便思捐竹舆,徐行倩藤杖。”例证甚多,不胜枚举。







将至金陵先寄献刘留守

[]陆游


梁益羁游道阻长,见公便觉意差强。

别都王气半空紫,大将牙旗三丈黄。

江面水军飞海鹘,帐前羽箭射天狼。

归来要了浯溪颂,莫笑狂生老更狂。


关于“江面水军飞海鹘”

朱东润先生《陆游选集》注曰:“〔鹘〕鸟类猛禽类,捕鸟兔为食。”(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5页)

按:此句与下句“帐前羽箭射天狼”对仗。“天狼”不是“狼”,是星名;与之相应,“海鹘”也不是“鹘”,而是船名。《新唐书》卷一八八《杨行密传》载:“(许)德勋以梅花海鹘迅舸进。”宋贺铸《生查子?陌上郎》词曰:“西津海鹘舟,径度沧江雨。”叶廷《海录碎事》卷五《衣冠服用部?舟门》曰:“海鹘舟,轻捷之称。”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载:“建炎中,平江造战船,略计其费四百料。八橹战船长八丈,为钱一千一百五十九贯;四橹海鹘船长四丈五尺,为钱三百二十九贯。”《新唐书?杨行密传》《老学庵笔记》所指为水军战船,与此诗尤为切近。






姑苏台
 [宋]萧立之


荒荒灌木长烟苔,人道吴王此筑台。

一望等闲三百里,未应无见越兵来。


关于“一望等闲三百里,未应无见越兵来”


金性尧先生《宋诗三百首》注曰:“一望句,意谓只须在山上随便看看,就可以看到三百里之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04页)

按: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载:“种曰:‘吴王好起宫室,用工不辍。王选名山神材,奉而献之。’越王乃使木工三千馀人入山伐木。……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阳为文梓,阴为?F?埂G晒な┬#?制以规绳,雕治圆转,刻削磨砻,分以丹青,错画文章,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状类龙蛇,文彩生光。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子胥谏曰:‘王勿受也。昔者桀起灵台,纣起鹿台,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五谷不熟,天与其灾,民虚国变,遂取灭亡。大王受之,必为越王所戮!’吴王不听,遂受而起姑苏之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道死巷哭,不绝嗟嘻之声。民疲士苦,人不聊生。”又袁康、吴平《越绝书》一二《越绝内经九术》所载略同,亦有“高见二百里”之语。但《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南朝宋裴?S《集解》引《越绝书》作“高见三百里”。唐陆广微《吴地记》载:“姑苏台……其台高三百丈,望见三百里外。”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亦曰“高可望三百里”。可知萧立之诗“一望等闲三百里”语有所本。诗人正是扣住姑苏台“高可望三百里”这一点在做文章:既然此台可望三百里,那么吴王夫差就不应当看不见远方有越国的军队杀奔吴国而来!言外之意是批评夫差只知道在姑苏台上醉生梦死,却不能高瞻远瞩,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识破越王勾践的狼子野心,防患于未然,以至于落了个身死国亡的悲惨结局。

(节选自钟振振:《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  九》,《古典文学知识》2016年第3期)






往期: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一)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二)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三)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四)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五)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六)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七)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八)

——以下内容非正文——






古代汉语文学公众号编辑


~●~●~●~●~●~●~



【古代汉语】
王力《诗词格律》(全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全集 王力主编)

一简对多繁汉字表


兼词、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分
文言文的修辞
常见文言文代词汇总
常用文言文句式
常用文言虚词王力:古代汉语讲义
《唐宋词格律》导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姓”“氏”

复旦讲义|古代汉语
同义词和反义词(全文)
否定词和否定句(全文)

视频部分——
北大课堂(部分)
76 《左传》(十五 、十六)
74 《左传》(十三、十四)72 《左传》(十一、十二)古今词义的异同(全集)
通假字与同源字(全集)
古汉语常用字典、辞书、虚词(全集)古汉语常用语法、修辞(全集)汉字的结构和发展(全集)北大课堂| 齐晋鞌之战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解析17 形声字与声符的语音关系(二)16 形声字与声符的语音关系(一)15 怎样判断入声字14 古文标点的要诀13 古书注解常用术语辨析12 古代汉语的“者”和“所”11 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
10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09 同义词辨析08 引申义与假借义07 词的本义探求
06 常见部首解说(三)05 常见部首解说(二)
04 常见部首解说(一)
03 假借与通假
02 隶变
01 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

武汉大学| 说文解字
导论
“人”类基础字形讲析
人身体器官类基础字形讲析
动物类基础字形讲析
植物与庄稼类基础字形讲析
自然界基础字形讲析
宫室与数目类基础字形讲析
服饰与饮食类基础字形讲析





【古代文学】
《唐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宋之韵》全集(共二十集)
【唐宋八大家】韩愈(全集)
百家讲坛《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全集)《中国通史》100集

北师课堂|古代文学史
19 《荀子》
18 《庄子》的艺术成就
17 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16 《孟子》
15 《老子》
14 《墨子》
13 《论语》
12 诸子散文概说
11 《战国策》的艺术特点
10 《战国策》的内容
9 《左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2)
8 《左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1)
7 历史散文的形成与《尚书》
6 诗经的艺术成就
5 《诗经》的内容(二)
4 《诗经》的内容(一)
3 古代文学史
2 原始歌谣与神话
1 《春秋》与《国语》

国学精品课|《左传》
秦穆公称霸西戎
晋文公重谋守信
齐桓公尊王攘夷
郑庄公小霸
《左传》 导读

北大课堂| 《孟子》精读
孟子的生命历程
课程说明


中国文学史
隋唐部分
大历诗风
杜甫
李白
盛唐的诗人群体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绪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
小说
辞赋、骈文与散文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永明体与宫体诗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魏晋南北朝文学 陶渊明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两晋诗坛
魏晋南北朝文学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秦汉文学
东汉文人诗
《汉书》及东汉散文
东汉辞赋
两汉乐府诗
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
秦及西汉散文
秦汉文学 绪论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 屈原与楚辞
先秦文学 说理散文
先秦文学 叙事散文
先秦文学 《诗经》
先秦文学 绪论
绪论


唐诗巅峰:《春江花月夜》
必修1-5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


齐晋鞌之战与华不注山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七)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六)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五)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四)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三)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二)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一)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十)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九)
*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八)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七)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六)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五)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四)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三)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二)
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一)



原典
《左传》 10 重耳出亡始末
《左传》 09 子鱼论战
《左传》 08 晋国骊姬之乱
《左传》 07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 06 齐桓公伐楚
《左传》 05 曹刿论战
《左传》 04 臧僖伯谏观鱼
《左传》 03 石碏大义灭亲
《左传》 02 周郑交质
《左传》 01 郑伯克段于鄢
《诗经》 08 召南 小星
《诗经》 07 召南 摽有梅
《诗经》 06 周南 汉广
《诗经》 05 周南 芣苢
《诗经》 04 周南 桃夭
《诗经》 03 周南 卷耳
《诗经》 02 周南 葛覃
《诗经》 01 周南 关雎





中国古典文献学
16 《四库全书》
15 清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4 《永乐大典》
13 胡应麟与辨伪学
12 元明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11 宋四大书
10 宋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9 唐代佛经翻译
08 隋唐五代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7 魏晋图书编纂
06 魏晋南北朝文献学特征与成就
05 汉代经学今古文之争
04 汉代文献学成就
03 孔子文献学成就
02 先秦文献学的特征与成就
01 序言:文献与文献学


【考试】(部分)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九)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八)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七)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六)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五)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四)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三)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二)
【古代文学】考研简答题(一)

古典文献学•考研试题及答案(全集)
古代汉语重点难点复习资料

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纪录片
纪录片| 《楚国八百年》
第8集 涅槃
第7集 变革
第6集 劫难
第5集 歧途
第4集 称霸
第3集 受挫
第2集 觉醒
第1集 初生
纪录片《汉字五千年》
第八集 芳华永驻
第七集 浴火重生
第六集 天下至宝
第五集 翰墨情怀
第四集 华夏心灵
第三集 霞光万道
第二集 高天长河
第一集 人类奇葩


~●~●~●~●~●~●~



延伸阅读:
格律本是规律,不用死记,学写诗词先学这七“律”
记忆入声字的方法

国学经典| 增广贤文 (珍藏版)
国学| 长相思,忆长安
经典国学100句,立即让你提高一层境界

礼乐是古代中国统治的政治手段?
“伯”与“孟”是嫡庶之别吗
这70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
韩非子为我们讲述的那些寓言故事
【文史】你不知道的锦衣卫
44首歌,速记中国古代史全部重要知识点
歷史有幾種讀法
“词学”源流演变考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北宋词与南宋词:不知迷路为花开
典◎27首词,速览宋词史(多图)

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

古代汉语文学
“查看历史消息”方法(任选一):
1.可直接点击本文顶端标题下方的“古代汉语文学”;
2.手指按住下方二维码;
3.点击本公众号(“古代汉语文学”)右上角三个小黑点。





欢迎加入QQ群    
古代汉语文学[1]QQ群933201038


群内100多篇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专业文章;300多部正版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类电子书,群成员免费下载。(此群已满,请加古代汉语文学[2]QQ群:314120068)


QQ群内有300多部经典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辞书等书籍PDF版书籍可免费下载;群内论坛有100余篇精选文章可免费学习。群内专业人士交流活跃。群成员构成:汉语言文学本科生,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相关方向考研备考的学子,古籍、古文、古代史相关研究人员。(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群)
古代汉语文学[2]:314120068
QQ群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古代汉语文学[1]:933201038
QQ群二维码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


●以下为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欢迎关注“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study-CN,可搜索账号关注,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后可以点击“查看历史消息”读以前的文章。

古代汉语文学微信公众号




(手指按住二维码,可自动识别,然后关注)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和QQ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