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笑果文化CEO贺晓曦:按行业规律走,一定会有下一个“李诞”

高贵萍 融中财经 2022-05-14

导 读


人间不值得,但有趣的东西谁能拒绝?



作者 | 高贵萍



“今天是我三十岁生日,二十九岁这一年太快乐了。上个月在成都街边喝酒,晃晃悠悠过来一个大哥,跟我干了一杯,说,‘李诞,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的快乐。’非常幸福,这事儿我会干下去。”10月2日是李诞的生日,他在微博上写道。


贺晓曦于第一时间送去祝福,对于这种幸福感,他深有感触。


演出现场的观众笑脸、小剧场现场票手慢无的售罄,这些反馈带给他十足的快乐,尤其是当他站在舞台的某个角落,看着那些花儿一样的演员在舞台上酣畅淋漓的绽放时,这种幸福感扑面而来,完全不亚于李诞喝了瓶好酒的感受。


那些“果实”们


重压之下易有惊喜。


9月下旬脱口秀大会第二季杀青后,贺晓曦和李诞坐沙发上聊天。


两个月前第二季刚启动时的重重压力还在眼前,调整后的赛制是否成立?创作者能否在这种逻辑下顺畅创作?演员在新的舞台上最终展现如何?中间停赛了一年,观众是否还买账?


事实证明,做脱口秀大会是笑果做过的最正确的决策之一。第二季豆瓣分涨到了7.6,刷新了笑果文化线上节目的评分。


演员认同赛制,创作灵感被激发,产出了符合播出标准的优质且量很大的内容;新鲜的面孔产生了很多新风格,卡姆的成长,呼兰的斗争精神等,在展示行业价值观的同时,对笑果文化,甚至对喜剧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结果可以说完全符合了当初做脱口秀大会的初衷,当初吐槽大会第一季爆火后,笑果团队进行复盘,认为吐槽大会没有完全展示出喜剧行业的价值,需要有一档新节目来更全面的体现。


          笑果文化联合创始人、CEO贺晓曦

 

尽管在主创人员看来会有更多的节目超越吐槽大会,但毫无疑问吐槽大会就像一束烟花划亮夜空,使当时成立三年的笑果文化瞬间被广为人知。


吐槽是个技术活儿,太过容易翻车,火候不到就会显得很尬。


明星之间不留情面的互相吐槽、自黑但又恰到好处,这一新颖的网综喜剧形式迅速抓住了众多人的眼球。但创新往往伴随质疑。吐槽大会第二季播出后,市场上一度出现了“吐槽大会变洗白大会”的声音。


在贺晓曦看来,“吐槽大会只是提供平台,洗白是个结果,这个结果不是节目组所能控制的。你本来不喜欢他,看完节目之后接受了他,这是你自己选择的。他开了玩笑,也被你说了,然后发声解释,这是一个公平的逻辑。


贺晓曦认为,吐槽大会上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利,这是核心规则,互相吐槽完,实际上是让一个更完整、更丰富的人呈现出来。


当然,笑果文化也不是次次都能推爆款,比如《周六夜现场》。


从2019年3月至8月,《周六夜现场》第一季播出完毕。从国外购买版权,引进之后做出本土化改编,囊括明星开场脱口秀、情景剧、周六夜班车、数字短片、串场照片等多种表演形态,《周六夜现场》承载了节目组的太多希望。


创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巨大,嘉宾也要经受更强考验,需要提前进组进行磨合和排练。但节目播出后,市场反响却与《吐槽大会》相差甚远。


“用我们第一季跟他们的四十多季相比,这本身就是不对等的”,在节目总编剧程璐看来,中国脱口秀身处行业发展早期,需要时间成长。其次,在创作模式上,美国综艺节目实行“编剧核心制”,即编剧“具有导演能力,能排练,能把活给干了”, 国内综艺节目以导演为核心,中美喜剧行业存在着巨大差距。


“喜剧+”的产业之路


董事长叶烽是圈内有名的制作人,在创立笑果文化前,曾带领团队制作《加油!好男儿》,推出井柏然、李易峰等多名流量明星。2012年,叶烽任总导演推出国内首个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发掘并带火了李诞、王建国、池子、程璐等后来笑果的一干大将。


贺晓曦任笑果文化CEO,曾任湖南电视台编辑、主编、制作人,参与制作《超级男声》、《金鹰节》等大型节目,在光线传媒担任电视事业部研发总监、电视事业部综艺总监等职位。


李诞从媒体人化身网络写手后,自2012年5月加盟东方卫视脱口秀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后,从责编到主力策划,再到首席内容官,目前全面负责笑果产出内容的把控。


笑果文化COO张瑛婕曾任《今晚80后脱口秀》和《今夜百乐门》执行制作人,《吐槽大会1》制片人,《脱口秀大会》和《吐槽大会2》监制。


尽管在创立之初,笑果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但创始团队一致认为喜剧是一个有广大前景,且值得产业化运作的一件事。


2015年,笑果文化在上海Mao Livehouse做了第一次线下脱口秀。一年之后,文娱消费升级,资本助推了网生内容行业的大规模增长,国内喜剧行业逐渐“热闹”起来。《欢乐喜剧人》、《跨界喜剧王》等轮番霸占荧屏。


2017年,喜剧整体市场规模呈现百亿级蓝海,综艺节目市场规模大约在400亿,喜剧类综艺规模为40亿。笑果文化推出《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冒犯家族》等一系列现象级节目。其中《吐槽大会》以20亿次播放量使笑果文化迎来高光时刻。

 


线上节目火爆的同时,线下内容也在持续打造进行。


2017年,笑果文化进行了600场演出,给予200多名脱口秀演员展示的平台,覆盖北上广深等城市白领近20万人。2018年,噗哧脱口秀以每月进行120场脱口秀活动频率,助力600个新人登上笑果舞台,累计覆盖观众超过100万人次。


笑果文化要把中国的喜剧脱口秀做成一个产业,构建一个良好的文化产品生态环境。如果说节目是果子,演员是花儿,施肥应该在根上。


根就是在人上面的培养和产出。“脱口秀演员演出完了如果打同一部车的话,都会开玩笑说,如果发生点什么,可能中国脱口秀倒退30年了,因为打个车就能装下一半的人,但是现在这批人能坐下一辆大巴了。”叶烽曾表示,目前国内喜剧人才难得,而笑果文化在全国开脱口秀俱乐部,做行业教科书,都是拓展和培养喜剧人口。


脱口秀大会海外巡演墨尔本站现场

 

在推进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目前笑果文化提出了“喜剧+”的概念。


喜剧+展览,将喜剧置身于更多的线下文化消费场景中;喜剧+空间,笑果文化在上海的两个场地山羊和笑果工厂,除了可以欣赏到喜剧演出之外,还添加了休闲元素;喜剧+演出,9月4号,笑果文化在澳大利亚做了全球巡演第一场。


“所有这些的出发点在于,我们想让大家有更多的场景去消费好喜剧内容。我们一直把喜剧当做一个面向年轻人的喜剧文化消费品。无论是在长视频领域,还是短视频。还是线下展览、音乐节,都可以理解成大家在消费我们的喜剧产品。”贺晓曦说,“喜剧可以连接一切。有趣的东西你至少不会抗拒。”


下一个“李诞“在哪里?



笑果文化在成立五年后,就占据行业头部位置。贺晓曦告诉融中财经,笑果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分别为持续创造高品质独特内容的能力;整个产业性的布局;做年轻态喜剧审美。


持续创造高品质独特内容的关键在于“找人”。笑果文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找人”上面,找有自驱力的人。“迈克尔·乔丹之所以成为迈克尔·乔丹,不在于业绩考核,而在于自驱力。设立一些机制,设立一些奖项,设立一个方向,有自驱力的人自然会往那个方向走。”


产业性的布局体现在线上、线下的联动上。经过线下训练营和演出,优秀创作者被选拔上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等线上节目。“脱口秀大会第二季,让大家看到我们之前做产业性工作的一些成果。团队加入很多新鲜血液,元素很丰富。面貌也很清晰。”


笑果文化将自己定义为年轻态喜剧产业公司。所谓“年轻态喜剧”,指的是给具有年轻心态的人看的这一类喜剧形态,而并非按照“生理年龄”划分。


“我们作为一个头部公司的核心意义是,可以聚集力量去拿更好的资源,吸引更好的注意力,推进产业发展。”贺晓曦说。


喜剧网综蓬勃发展,然而,目前市场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盈利模式羸弱、人才断层等。


线上节目的广告收益是笑果文化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很多线下节目并没有盈利,但笑果的逻辑在于“线上收益为根部提供养料,线下部分融入到整个体系内来计算它运营的逻辑。”


对于人才断层现象,“李诞之所以成为‘李诞’,除了天赋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适当的时机拿到了一个很好的位置。新的人出来我们有平台让他们展现才华,这是我们作为一个产业公司本身具备的核心竞争力,继续让行业按规律去走,一定会有下一个‘李诞’”。


在既定规则下打赢比赛



资本的助力,产业化路线的坚持,使笑果文化一路走来顺风顺水。


“喜剧不会过时,我们只要保持核心创作能力就会持续增长。业务都刚刚起步,还有大量业务板块是国外模型做出来,我们还没时间做的东西,这些都是业务上的增长点。”贺晓曦说。


近两年,文娱领域进入寒冬,在这种情况下贺晓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赛如果调整到大家都没法活的地步,整个行业就要换赛道。如果行业有规则,那终归会有人赢。市场也总会有需求,中国还是有好电影上映,票房也在往前走,我们要做的其实就是在现有规则下去赢。


“恭喜卡姆!喜提热搜!热度持续攀升中。我和诞总已经汇合,共商大计。”当脱口秀第二季这个“果子”摘下时,贺晓曦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话。


或许,明年会有一个更大的“果子”结出来。




媒体合作:010-84464881

商务合作:010-84467811

如需转载请点击标题栏原创转载,

加入开白群后联系开白名单~




融中热搜
科创板 | 人民币破7 | 美元募资  | 创投减税  
产业资本的春天 | 母基金失血2019 | 盛宴与悲歌  
GP们的二八分化 
那些女性投资人 | 纾困基金 | 创投圈年轻人的一天 
 青岛科创母基金成立 | 京东健康IPO | 蔚来疑云  
资本寒冬 | AI退潮 | DPI的秘密  | 国庆军工专题


新周期 · 黑马 
思必驰 | 神策数据 | 小鹅通 
UU跑腿 | 地平线 | 思贝克


精彩回顾
澳银资本 | 百度投资 | 碧桂园 | 博裕资本 | CMC资本
曹德云 | 创璟资本 | 达晨财智 | 甘剑平 | 富时罗素 
高瓴资本 | 高榕资本 | 红杉中国 | 洪泰基金 
 贾康 | 厚德前海
基石基金 | 金晟资产 | 景林资产 | 凯联资本 | 旷视科技 
瑞幸咖啡 | 山行资本 | 上汽投资 | 陕西投资基金 | 中金投 
盛世投资 | 首钢基金 | 顺为资本 | 腾讯投资 | 天风天睿
 险峰旗云 | 一村资本 | 乂学教育 | 毅达资本 | 盈科资本
愉悦资本 | 元明资本 | 远洋资本 | 远翼投资 | 鋆盛资本
雷军 | 雷石投资 | 栗浩洋 | 刘燕华 | 唐宁 启赋资本 
同创伟业 | 王忠民 | 温氏投资 | 吴亚平 | 曦域资本
 华大基因 | 华盖资本 | 华平投资 | 华兴资本 | 田源
 张汉亚 | 中金投 | 众投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