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展|美国摄影师拍下战时红色延安,士兵臂章“18GA”
以下文章来源于腾讯图片 ,作者福尔曼 木闻
“红色延安”的艰难与辉煌
摄影/哈里森 福尔曼
文字/木闻
编辑/黄松
在美国摄影记者福尔曼几十年前的镜头里,宝塔、清凉山、延河、窑洞、战士、战马、城门、垛口、老街、瓦屋、高原、草木……还有延安的百姓,老人、孩子,尤其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那些充满活力的年轻的血肉之躯。
哈里森·福尔曼是美国合众社、伦敦泰晤士报的记者。在探访延安以前,已经是个“中国通”了。他有多个身份标签:探险家、作家,以及战地记者。他去过中国西藏,也到过陕北,那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福尔曼在陕北采访了红军将领彭德怀和贺龙。此后,抗战全面爆发,福尔曼又一次来到中国,他从重庆出发,向着延安,一路北行。一段伟大的记录,自1944年5月17日开启。
福尔曼在延安的5个月时间里,走访了很多地方,采访了很多人,拍摄了大量照片。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以及党和国家的许多高级将领,还有邓颖超、康克清、浦安修,都是福尔曼镜头里的人物。
这次摄影展,我们则更多地选择了福尔曼拍摄的延安普通士兵、平凡百姓。看得出,这本来就是福尔曼的兴趣所在,以及他采访拍摄数量最多的群体。
普通,平凡,真切——这或许是福尔曼的摄影镜头语言的特色。他认识了很多普通人:家庭生产劳动英雄李来增、铁工劳动英雄李之华、火夫劳动英雄董又兴、战斗员劳动英雄李伟、妇女劳动英雄郭凤英、「二流子」改造成的劳动英雄刘森海……
福尔曼将红色中国与美国做对比:没有工业,知识缺乏,迟滞的农业文明,完全古老的技艺,所有的物品,一粒纽扣,一件陶器,一支牙刷,一块肥皂,乃至弹药、电池、电线、皮鞋——“都在那些不值得提名字的工厂中制造”。但是,延安是劳动者的社会,具有“绝大的热情和无限的耐性”。
透过福尔曼镜头里的人物与事物,我们看到的当年的延安,就是心中那个熟悉的延安。
只是,福尔曼照片里的延安,又不像是我们心中熟知的延安。
巍巍宝塔矗立在高高的山上。那时的山,真是濯濯童山。光秃秃的,连一棵树也没有,只有黄土,白生生地刺眼。
不知是谁,正策马扬鞭向远处的集镇奔去,身后留下圆拱形的城门洞。这是延安古城的南门么。
石窟幽暗,佛像漫灭,慈悲为怀,注视着印刷工人操作机器。那么,这里就是清凉山万佛洞,中央印刷厂的所在了。
山卯沟壑间,遍布着星星点点的窑洞,愈发显得黄土高原深沉厚重。山脚下蜿蜒的小路上,那一队行军的兵马,犹如蚁行,好小好小。却绝不是渺小,而给人以要猛然迸发的力量。
福尔曼的镜头里,山川巨变,细致入微,像许多高妙的摄影师一样,福尔曼的镜头里总是关注时代中人。
延安的后生们穿着羊皮袄,戴着小毡帽,一看就是久远年代的穿衣打扮。
娃娃们正在读书。注意:他们都戴着新式的帽子。有一个娃娃回答问题高高举起了手,腕间露出亮亮的银镯子。
泓池塘边,黄牛驮着重重的行囊,婆姨、后生,扶老携幼,这是要去赶集么?
老街的集镇,鳞次栉比的瓦房,檐牙高挑。初秋的阳光下,靠在墙根儿的一根根椽子,呆立着一动不动的小马,“嘚嘚嘚”跟在主人后头的驴子……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就地围成一个大圈,大人小孩都圪蹴着一道进餐。手捧的粗瓷大碗里,可是小米粥?那么,矮脚桌当中的大盆中,盛的就是陕北大烩菜了。
大娘双手给子弟兵端来一碗水,士兵一手握着步枪,只能单手接了。大家都笑了,笑得都很憨厚。
这三位席地而坐的汉子,头戴白羊肚手巾,穿着对襟褂子,看不出是农民还是“八路”。只是他们手中摆弄的枪械,似乎透露了真实身份。就像那一排抡起锄头开垦荒地的农民,地头架着一溜步枪,还有机枪。
士兵们真的是蹲守在青纱帐里准备袭击敌人。飘舞着红缨穗子的梭镖枪头,与高耸的树冠一样,折射着银亮亮的光。因陋就简名副其实的“沙盘”,演练着即将打响的游击战。有的士兵缴获了新武器,必是“敌人给我们造”的。有些士兵显眼地背着干粮口袋,扎着绑腿。最引人注目的,还有左臂大别针别着的臂章上,鲜明的“18GA”。
最震撼的:那高高的山坡上,密密麻麻整整齐齐坐着的那些兵士。近处的,看得清容貌表情。远处的,只是一顶顶军帽,以及向着天空斜刺的一柄柄刺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中间,是一个抽着烟袋锅的老兵,紧闭的嘴唇,眯缝着的眼睛,沾满尘土的军装,背在身后的草帽,脚下的机枪,足蹬的草鞋……漫山遍野的士兵,每个人的表情都不一样,有的淡定,有的坚毅,有的直视镜头,有的看着远方。他们是谁?他们后来去了哪里?现在又在何方?
这些黑白影像的细节饱满,呈现的历史记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
福尔曼镜头里的影像,就像故纸堆灰烬中的碎片,又如历史褶皱里的细节,看起来斑驳模糊,又清晰无比,黑白质感,对比强烈。置身于福尔曼的影像之前,我们看着它,它也逼视着我们,彼此默默无言。
久远的历史影像,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艰难与辉煌。
无须高谈阔论,只要伫立静思。福尔曼的镜头,呈现着客观与真实。这正是影像所拥有的力量,也是真实的力量。
时间:2019年9月29日至2020年3月30日
“美国摄影师镜头下的红色延安”摄影展,于9月29日在圣地河谷·金延安黄土地影像廊首展。此外,本次展会还获得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授权,输出的所有照片是采用数字扫底,照片的高精度和制作水准都达到了国际博物馆收藏级别。
“每一张照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在圣地河谷·金延安南街室外布展,错落有致,整体效果也更加有节奏和美感。”策展人单增辉表示,福尔曼在中国不仅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照片,仅延安就有900到1000多张,还有英文版日记,有很大可能还有电影胶片,“我们正在积极搜集福尔曼相关资料,希望能以此次影展为契机,让福尔曼更多的作品回到延安”。
@所有人
“丝绸之路•筑梦之旅”首届“行摄杯”
全国摄影大展
▶ 更多活动◀
影像中国俱乐部 | 中国摄协“在线影展” | “鄂尔多斯四季美”| 记得住乡愁 |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 | 这位投稿的摄影人是故意玩儿我们吗?| 美丽临安 | 能不能做到认真阅读征稿启事?| “丝绸之路•筑梦之旅” | 第四届生态渝北 | 不要赶截稿的最后一天投稿 | 这是一条有关“一带一路”的采风路线 | 金秋穿越四省,来一趟12日房车之旅 | 21天摄影挑战赛即将来袭 | “临空都市 大城智管”
▶周末看展◀
19世纪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黎光波 | 46位温州摄影师的“2018” | 从西湖出发 | 韩国影汇展 | 日本3.5万张照片里80年前的中国 | 周海婴 | 舟山女儿拍父母 | 埃文·奥拉夫 | 安哥 | 殷业强 | 何藩 |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的时代变迁 | 丽水摄影师眼中的丽水 | 卢彦鹏与饶凌华 | 刘香成 |贾勇 | 杨发维 | 汪滢滢 | 连州摄影博物馆夏季展 |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 消释之光 | 脱贫攻坚精彩瞬间 | 30人大画幅展 | 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 第六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作品展 | 罗福平 | 论色 |辛迪•舍曼 | 青梅竹马照相馆 | 万物熙攘 | 顿 |第九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 | 2019首届中国长城国际摄影周 | 第六届中国东莞·长安摄影周 | 摄影180年在中国 | 让•鲍德里亚的摄影 | 风景旋涡 | 我和我的祖国 | 生逢灿烂 | 一带一路
▶ 本周值得◀
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 、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 、141、142、143 、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
▶更多荐书◀
景观摄影 | 罗伯特·杜瓦诺:时尚光影 | 失明的摄影师 | 风景之眼 | 奇趣自然 | 女摄影师眼中的世界 | 济南图记 | 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千万别错过这十本书 | 编辑们心中的那些好书 | 卡帕:战地流星 | 网红博主的摄影炼金术 | 世界读书日的特别推荐 | 画意摄影 | 那些渐渐喜欢上人的日子 | 美之地图 | 美国表相 | 中国的颜色 | 夜幕下的神奇 | 全球50本摄影杂志 |长皱了的小孩 | 街头摄影的52个任务清单 | 《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第4辑 | 濒危:我们与它们的未来 | 平流层·中国当代影像本源思考 | 留住这一刻—莎莉·曼自传 | 相机琐记 | 向19位有影响力的新闻摄影大师学摄影 | 乡集 | 中国风景40年(1978-2018) | 中国 | 手机创意摄影攻略 | 新中国七十个瞬间 | 街头摄影史 | 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作品集 | 这里是中国 |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影像志
▶人民日报期待你的好照片收藏名单◀
第一期 | 第二期 | 第三期 | 第四期 | 第五期 | 第六期 | 第七期 | 第八期 | 第九期 | 第十期 | 第十一期 | 第十二期 | 第十三期 | 第十四期 | 第十五期 | 第十六期 | 第十七期 | 第十八期 | 第十九期 | 第二十期 | 第二十一期 | 第二十二期 |第二十三期 | 第二十四期 | 第二十五期 | 第二十六期 | 第二十七期 | 第二十八期 | 第二十九期 | 第三十期 | 第三十一期 | 第三十二期 | 第三十三期 | 第三十四期 | 第三十五期 | 第三十六期 | 第三十七期 | 第三十八期 | 第三十九期空缺 | 第四十期
本文图文仅供交流使用
不以盈利为目的
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