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时伟|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特征、架构与实施

MOOC 2022-08-07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高教研究 Author 时伟


本文由《中国高教研究》授权发布

作者:时伟

摘要

劳动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要建立在各自特质基础上,构建普适性与独特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高校劳动教育具有教育性、专业性与服务性特征。按照学科与实践两类课程形态,结合校内与校外两个空间场域,根据通识-专业-素养的逻辑路线,搭建劳动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融合课程与素养拓展课程架构。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培养的难点,打通课程校地协同推进的堵点,消解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的痛点,推进高校劳动教育有序实施。


关键词:大学;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劳动教育的重心与课程设置有所不同,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劳动教育被纳入“五育”教育范畴,不仅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认识,创造性提出了新时代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重要举措,而且为一体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政策引领。高校劳动教育要切实把握新时代大学劳动教育有别于中小学的不同诉求,在深度理解劳动教育基础上,理清大学劳动教育性质,提出切合性课程架构,强化师资队伍培养难点,打通校地协同推进的堵点,消解实施效果评价的盲点,推进高校劳动教育有序实施。



1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特征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特征、架构与实施


基于大学学术组织属性,大学劳动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既有劳动教育的共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集教育性、专业性与服务性为一体,是融入学科专业及其进程的课程系统。


1. 教育性。劳动教育课程不同于自然科学范畴类课程,也不同于社会科学类课程,其人文学科的性质较浓,具有多样的价值取向。随着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劳动教育课程内容也随之而变,其知识体系无法呈现积累性发展,而是带有浓烈的时代性与社会性。当下,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并将首要目标指向人的德性养成。基础教育侧重于劳动常识与日常性劳动习惯培养,劳动观念与劳动精神要求相对较弱,高校教育则侧重于劳动对人的思想教育与职业发展功能。特别是随着高校劳动教育的体验性与反思性不断增强,需要对关于劳动与为了劳动的知识进行清思,并且通过劳动对实践体验进行分析与比较,纯粹的知识识记功能退居次要地位。在大学阶段,学生一方面品评劳动的艰辛与不易,形成对劳动过程的悦纳、对劳动成果的尊重以及对劳动者的情怀;另一方面沉思何为劳动、为什么劳动、如何劳动的哲理,从理性上思考劳动的崇高性、平等性与创造性。


劳动教育具有鲜明价值导向,特别是要深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为我国教育方针的政策基石。在马克思看来,“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正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国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劳动教育作为大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新民主主义时期劳动教育的萌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发展”的文化教育总方针。尽管劳动教育在历史上曾出现过波折,但随着劳动教育回归劳动的本真意义,体现劳动与教育的双重建构,劳动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功能凸显出来。思想教育成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鲜亮底色,通过劳动教育使大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领悟劳动的意义价值,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2. 专业性。《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精神与劳动习惯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有研究认为,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教育观和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的教育活动,具有普通教育与价值教育属性。实际上,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教育内容层次性较为明显,内容差异较大,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通教育的意蕴较强,而在高等教育阶段需要融入专业教育,正如《意见》要求小学阶段围绕培养“劳动意识的启蒙”,初中阶段围绕“增加劳动知识与技能”,高中阶段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和开展服务性劳动与参加生产劳动”,大学阶段劳动教育的课程目标则是“围绕创新创业,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大学劳动教育离不开专业基础,其专业性是区别于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突出特点。


之所以如此,一是从大学组织属性来看,高等教育属于专业教育范畴,是依托学科专业而进行的学术活动场所。在学术本意上,“学术除了研究发展新的知识,还意味着通过发展来综合知识,以及发现一定的方法去把知识和当代的问题联系起来和通过咨询或教学来传授的应用学术知识,”大学课程与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同专业相关的学术活动。无论是劳动教育理论还是实践,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专业的高深性特点。在知识层面,需要对劳动、实践与劳动教育进行范畴解释,对劳动价值功能、劳动教育历史演变、劳动教育功能以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等进行系统诠释;在实践层面,其实践活动平台以及实践服务对象,通常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其劳动教育功能。二是从大学培养目标来看,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未来职业生活能力,必然同后续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关,既不能遥不可及也不能缺乏挑战性,大学生后续的职业生活要求大学劳动教育同专业见习与实习(实训)紧密结合。高校劳动教育理应在专业实践中锻炼并提升学生职业生存能力,并体现出高校专业教育特有的创造性特点。


3. 服务性。《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与类型的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同时,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内容。大学的本质属性及其社会职能,决定了大学具有不同于中小学的社会责任,承载着更多的社会期待,所有的大学都要立足于自身的使命,适应社会需求和引领社会进步。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在大学的功能日趋多样并呈现出多元化大学的发展态势背景下,大学不仅在科研上服务于区域社会发展,而且大学生也要从事现代技术咨询、法律服务与儿童教育等众多公益活动。大学生利用专业能力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成为大学的显著优势,与此同时,大学日益走进社会深处也引起了人们对于大学社会责任的争论与拷问,大学不仅仅是适应社会还要有所超越,彰显其专业伦理,展现出独特的引领功能。大学的这种社会服务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承担丰富多样的公共服务为旨归。


服务性劳动包括校内服务劳动与校外服务劳动,从高校实际运行来看,校内服务劳动曾受到了学生及其家长的非议,认为大学生从事校内简单体力劳动对学生发展并无太多意义,大学生应承担起更高远的社会责任。其原因如下。一是从大学生的阶段性目标来看。在三大类活动类型中,日常生活劳动贯穿于学生终生,从幼儿时期开始,就逐步形成了自主服务习惯。大学阶段自主服务已经不属于学生日常活动的教育主题,大学生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否则,就意味着大学生先前劳动教育的缺失。二是从大学生服务多样性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逐渐走向小政府大社会治理模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向社会提出新的诉求,特别是基本民生得到保障以后,城乡社区尤其需要社会各界提供帮助,如社区中老人帮扶、儿童教育与社会救助等志愿活动。对于区域内的大学生群体而言,深入社区利用专业提供公共服务,不仅弥补社区功能不足,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增强对未来职业生活与公共生活的了解,不断感悟群体的生存状态,提升大学生的公民素养,激发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与内生动力。



2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架构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特征、架构与实施


已有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从不同维度提出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框架与层级结构,为劳动教育课程落地高校提供了思考向度。不过,已有研究或侧重全息理念,或侧重隐性课程,或侧重核心素养领域,课程体系过于宽泛。课题组于2021年底对全国15个省市30所本科院校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4502份,有效问卷3753份,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满意度类项上,经过李克特5级计分法分析,总体满意度不高(均值=3.02),存在着劳动教育定位不清,设计思路不明以及课程设置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基于高校劳动教育特征,结合已有研究以及政策文本要求,按照学科与实践两类课程形态,结合校内与校外两个空间场域,根据通识-专业-素养的逻辑路线,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搭建劳动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融合课程与素养拓展课程架构。


(一)通识教育课程


就普适性来说,所有课程都具有教育性,高校劳动教育需要融入大学整个教育阶段与教育场景,充分发挥课程的显性与隐性功能。从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教育性指向来看,这里偏重于对劳动的理性认知与价值定向,从通识课程层面搭建必修课程体系,涉及公共理论主体课程与公共实践辅助课程,而后续的社会劳动教育纳入素养拓展课程。


1. 公共理论课。公共理论课是指大学对劳动本质、劳动意义、劳动要素、劳动内容与方式以及劳动的时代性进行系统诠释,对中小学阶段已经获得的有关劳动的感性认识不断深化,增进学生的理性思考,不断强化劳动观念、劳动态度与劳动精神。这就需要有别于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对大学劳动教育进行深入的理论阐释,重视其学理性层面,借助专题教学,运用演绎与归纳方法对有关劳动的知识进行系统教学,增强劳动的合理性、思辨性与反思性,既要明晰问题的前因后果,又要澄明思想的困惑。相比较而言,大学教育的内容更高深,如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理论、达尔文社会进化论、空想社会主义的劳动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劳动要素及关于人的异化理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等。这些内容以劳动教育专题形式在大一集中学习,按1学分设计,也可以分散在不同学期以短课时方式组织实施。


2. 公共实践课。劳动作为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日常生活、学习与工作中的具体场景,只有让大学生在真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中,发挥实践活动的潜课程因素,才能磨炼意志,不断孕育生成正确的价值观。尽管中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在日常性劳动中形成了劳动认知与生活习惯,初步感受了劳动的辛苦与不易,但劳动观念与劳动习惯等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同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有差距。这就需要:一方面在日常性劳动上持续用力,对包括宿舍、教室以及校内劳动文化创设上,让学生全程参与自主性服务,将其纳入综合素质评测范围,巩固与强化大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劳动态度;另一方面克服当下不良的生活方式与劳动观念,认为本应由学生参与的劳动完全纳入物业范畴。这就需要克服机械式的活动安排,切实把握好日常性劳动空间与时间,如宿舍私人空间、教室内部空间由学生自主服务,而校园卫生及绿化公共空间主要交给第三方实施。


(二)专业融合课程


有学者从独立与融合维度提出了独立学科劳动教育课程、独立活动劳动教育课程、融合学科劳动教育课程与融合活动劳动教育课程类型,课程融合不仅是隐性课程理论的必然结果,也符合劳动教育需要依托课程的指导思想。作为专业学术组织,高校劳动教育在独立开设课程基础上,还要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除了在专业质量标准、理论课程大纲与教案中渗透劳动教育因素外,重点同两类专业实践活动相结合,不单独计算劳动教育学分。


1. 观摩性专业实践。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开设了专业见习与实习(实训)课程,专业见习课旨在不间断进入专业实践活动现场,了解本专业同未来职业相关的实践活动,从现场观摩中感受未来职业活动的技术与现实问题,体会理论学习同未来职业实践存在的差距,激发后续学习的努力方向与发展动力,如法学专业走进法庭审判现场、教师教育专业深入中小学课堂以及医学专业进入医院临床场景等。观摩见习是大学专业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摩不仅能够实现专业实践课程效果,同时在观摩过程中,通过了解职业工作对人的生存意义、对他人服务的价值以及为社会所作的贡献,体会职业实践作为劳动的一种,包含着职业生活的辛劳、诚信与幸福。因而,在专业见习中,要在目标设计上体现劳动教育要素,把见习同劳动价值体验结合起来,克服传统见习的单一化,也同时避免刻意的劳动实践安排。


2. 体验性专业实践。与观摩性实践活动不同,体验性实践活动投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参与到真实的职业实践场景,实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一体化。在大学教育中,体验性实践活动通过设置独立的专业实习(实训)课程,把专业知识技术应用到职业实践之中,如参与法庭案件审理的辅助性事务、到中小学担任实习老师、到医院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手术操作,等等。这一类型的专业实践已经突破了观摩性实践活动停留在视觉冲击与思考阶段,把专业知识与技术同未来职业生活结合在一起,在真实的劳动场景中体会劳动的专业意义与社会功能。如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中小学从事教育实习,涉及如何把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不仅体会到理论学习同真实教学场景的差别,更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专业高度与技术难度,从中感悟教师职业的艰辛,真正体会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感悟教师职业劳动的辛苦度、创造性与幸福感。


(三)素养拓展课程


大学学科专业的外溢功能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其年龄特征及未来职业活动趋向意味着大学生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将大学担负的城乡服务活动作为拓展课程,以选修课形式设置教育管理类、文化传播类、生产实践类等不同专题,不少于1学分计入劳动教育实践学分,其余部分纳入综合素质测评范围。


1. 城市社区活动。从日常劳动教育实践来看,大学生依托所在社区,承担着经常性的社区服务活动,为周边社区发挥各自的专业服务功能。一是社区助困活动,对城市社区特殊群体进行困难帮扶,如城市流动儿童学业辅导、独居老人照料以及心理健康问题群体的心理疏导等。二是社区宣传活动,对中央政策精神及地方政府的重要决策,如习近平总书记建党百年重要讲话精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地方政府生态环保举措等,通过大学生宣传动员充分调动企业及基层社区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三是公共服务活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需要大量的社会组织参与其中,可以发挥大学生学科专业及人力资源优势,如全民普法活动、文明城市创建等,利用业余时间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市民日常生活与文化生活的需要。

 

2. 乡村社区活动。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给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社会实践空间,高校可以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学校及院系层面系统实施、专题推进,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一是在乡村经济发展上,对党在新发展阶段乡村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及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制度安排等方面,进行政策解读,对农民增收不同方式进行科学普及和专项技术培训。二是在乡村治理上,对党的乡村自治制度、德治与法治关系进行阐释,对村民土地“三权”分置、村民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平安乡村建设进行宣讲,为乡村善治提供政策咨询与服务。三是乡风文明建设上,加大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度,加强中国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力度,着力打通先进文化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对乡村留守儿童教育、生态文明以及日常生活科普等提供专业帮助。



3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实施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特征、架构与实施


大学劳动教育特征为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大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为大学生劳动素养形成奠定了基础,而高校劳动教育如何落地见效,需要着力强化师资队伍培养的难点、打通校地协同推进的堵点以及消解实施效果评价的盲点,护航高校劳动教育有序实施。


(一)强化课程师资培养的难点


在目前缺乏劳动教育专业师资的背景下,需要加大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劳动教育指导的专业性与针对性。结合劳动教育不同课程分类实施。一是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特别是公共理论课教师,加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强化劳动教育基本理论培训。建立省校两级大学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编劳动教育教材,发挥高师培训中心作用,对劳动教育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与实践论进行系统学习,深化劳动本质、功能与价值认识,特别是系统研学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关于劳动教育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提升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二是对于专业融合课程,特别是专业理论课教师,加大校级培训力度。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利用学校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职能,编撰高校劳动教育知识读本和专业教师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发挥学校教师能力发展中心作用,对专业教师教学大纲编写进行指导,以典型示范为牵引,整体提升专业教师劳动教育融合能力。三是对于素养拓展课程,由于其实践活动的突出特点,校际联动机制不足以及大学社会服务活动较为薄弱的现实状况,要加强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筹,带动成立校地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学校理论培训基础上,重点突出社区服务课程大纲与活动设计培训,探索校地联动、典型示范模式,增强素养拓展课程的指导力与有效性。


从长远来看,除了加强专项培训外,要加大通识教育与素养拓展课程教师的培养力度。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如德国工业大学劳动教师培养做法,设置劳动教育主修专业,旨在“培养专业知识渊博,技术技能娴熟的教师,并且有能力协助学生解决工业4.0背景下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使之可以负责任地参与文化、社会、职业与经济生活。”在我国,可以在工科类院校选择试点采取本硕连读的方式,设立劳动教育方向的教师教育专业。在本科阶段,仍然采用专业课+教师教育课程双专业培养,在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程上,面向日常劳动、生产劳动及社会服务三个领域,构建劳动教育专业方向的必修与选修课程模块,加大生产领域及信息技术综合素养培养力度。在硕士教育阶段,采取专项培养模式,加强工业类行业企业实践教学,提高面向生产一线的劳动能力。


(二)打通课程校地协同推进的堵点


一是高校的责任。高校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根据中央及部委政策文本要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鉴于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性较强,需要更多的劳动教育活动空间,特别是高校难以提供的生产性劳动以及城乡社区服务场所,需要把社区资源一体纳入培养方案。其次主动沟通地方政府,促进形成校地合作运行机制,打造劳动教育共同体。从体制上来看,高校多属于中央与省两级管理,地方政府对域内大学缺乏相应的联动机制,高校通常为减轻难度,设计简便易行的劳动教育及其实践活动课程,弱化高校劳动教育的课程功效。这就需要高校主动同地方政府沟通联络,争取地方政府的理解与支持,找到校地联动的结合点,如融入文明城市建设,走进乡村服务乡村振兴,把劳动教育服务功能与教育功能有机结合,避免高校劳动教育可能存在的形式化现象,使劳动教育既有实质性内容,又能出力流汗增强劳动体验。


二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从劳动教育实际运行来看,地方政府统筹作用发挥的并不充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指导劳动教育协调机构,对于劳动教育长期性与艰巨性认识不够,“需要整合不同主体的育人优势,促进主体间的紧密结合,拓展劳动教育时空范围”。从政策要求来看,省级政府要加强劳动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地市、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劳动教育义务,推动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安排学农实践基地、学工实践基地以及福利院、博物馆以及图书馆等服务性劳动基地。为强化劳动素养作为大学生核心素养组成部分,彰显劳动教育育德、增智、强体与塑美功能。作为地方政府: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促进人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重要功能;二是出台具有约束力的支持高校劳动教育的刚性政策,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形成统一的联动机制,把区域内的经济、文化资源统筹好,发挥社区的主体责任,为大学提供所需的劳动教育场景,加快大学生融入城市社区与乡村社区步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消解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的盲点


从政策执行效果来看,不仅存在随着政策变迁及层级衰减的过程,而且实施主体的价值取向也会人为降低政策目标。一方面,政策存在正常衰减现象。一项新的公共政策融入原有的公共政策体系之中,必然打破原有的平衡,使公共政策体系的运行从有序变成了无序,公共政策效能释放就会遭遇阻力。政策衰减是一种自然现象,从政策出台,经过政策理解再到政策执行都存在政策不断调适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制度跟进与完善需要消耗时间与精力,经由效果滞后打破旧平衡建立新秩序。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受到实施主体的价值取向与情感的影响,当政策执行主体同利益相关者存在利益关联时,就会产生自我取舍的偏好,使得政策运行表面上有条不紊,实际上谬之千里,在不知不觉中出现南辕北辙。因而,必须重点防范后者由主观原因所产生的政策失效现象,把握政策执行过程中事实上出现的偏差行为,加强过程监控,科学制定标准,严格程序落实,通过纠偏形成常态偏差修正过程。


首先,在劳动教育的评价取向上,形成认知、行动与情感三维标准体系。所谓认知维度是指通过培养与培训正确认识到劳动教育涉及观念、态度、价值与能力等不同层面,是一个系统过程,特别是对于劳动本质、劳动要素、劳动功能以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诉求有着清晰的认知,识读劳动教育兼具劳动与教育的双重功能,最终形成劳动对于人的发展重要意义的理性认识。行动是劳动教育同其他“四育”不同的地方,突出强调劳动的实践性,只有在具体的生产劳动中、自主服务与社区服务实践中,才能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与幸福,感受到当下劳动的创造性与复杂性。所谓情感,就是在劳动教育认知与行动的基础上,生成劳动的态度与取向,体现愿意劳动、主动劳动以及热爱劳动及劳动者的情感,没有理性认知仅有行动是一个不彻底的感悟,仅有理性分析与认知没有实践活动的艰辛与付出,也无法体会到日常劳动的重要,更无法理解基于专业的创造性必然成为高校劳动教育的显著特点。其次,在劳动教育三维标准框架基础上,形成严格评价程序与问责制度,既要完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也要完善劳动教育外部评价体系,把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政绩考核范围。当前高校劳动教育虽被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但还没有建立起类似专业课程的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在严格标准基础上,注重过程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以量化评价为辅,加强外部督导与内部监控,通过自我评价与外部调控相结合,促进大学实现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


作者简介:时伟,亳州学院院长、教授。
本期编辑 | 菖蒲转载自:《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6期
排版、插图来自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

扫码即可申请加入在线教育交流群


更多资讯

【MOOC透视】科幻作品之于教育的意义

【MOOC透视】“学习”和“在线”,确实是这个时代每个人生活的标志性状态

【MOOC透视】掌握这组数字孪生术语,你确实知道的有点太多了......

【MOOC透视】在全球大规模在线教学实验和元宇宙想象之间:再谈教育数字化转型

【MOOC透视】儿童的元宇宙教育需尽快提上日程

【MOOC透视】在第300级台阶上的反思与展望:一个可释放数字化学习效能的“互联网÷”时代的正在由室联网元宇宙进行重构...
【MOOC透视】在第200级台阶上的反思与展望
【MOOC透视】在第100级台阶上的反思与展望
《室联网元宇宙de前世与今生》喧嚣时代的持之以恒...
【MOOC透视】Metaversity:元宇宙中将迎来第一批大学……
【MOOC透视】助力“双减”,室联网能做什么?
【MOOC透视】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在不久的将来迎接两个不同的“自己”?
【MOOC透视】事当做后方知难:终于完成了一件极其考验耐心的工作!
【透视纸笔与文化基因】之十一:为何数字阅读仍不能替代纸质阅读?敬请继续关注实验数据揭示的真相!
【透视纸笔与文化基因】之十:为何数字阅读仍不能替代纸质阅读?敬请继续关注实验数据揭示的真相!
【透视纸笔与文化基因】之九:为何数字阅读仍不能替代纸质阅读?敬请继续关注实验数据揭示的真相!
【透视纸笔与文化基因】之八:为何数字阅读仍不能替代纸质阅读?敬请继续关注实验数据揭示的真相!
【透视纸笔与文化基因】之七:为何数字阅读仍不能替代纸质阅读?敬请继续关注实验数据揭示的真相!
【透视纸笔与文化基因】之六:为何数字阅读仍不能替代纸质阅读?敬请继续关注实验数据揭示的真相!
【透视纸笔与文化基因】之五:为何数字阅读仍不能替代纸质阅读?敬请继续关注实验数据揭示的真相!
【透视纸笔与文化基因】之四:为何数字阅读仍不能替代纸质阅读?敬请继续关注实验数据揭示的真相!
【透视纸笔与文化基因】之三:为何数字阅读仍不能替代纸质阅读?敬请继续关注实验数据揭示的真相!
【透视纸笔与文化基因】之二:为何数字阅读仍不能替代纸质阅读?敬请继续关注实验数据揭示的真相!
【透视纸笔与文化基因】之一:为何数字阅读仍不能替代纸质阅读?详尽的实验数据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
【室联网透视】乡村振兴需要新的智慧驿站地标
【元宇宙漫谈之一】宇宙的元是什么?
【元宇宙DIY】供销室联网学习驿站建设全面启动,多种职位虚席以待,为优秀的您提供施展的舞台!
【室联网元宇宙】虎年的元宇宙是虎还是猫?
【MOOC透视】人类以算法塑造AI,AI就回报人类什么?
【MOOC透视】这样的元宇宙项目有望进入奥运会
【MOOC透视】这些产品与技术或将塑造未来几年的产业与生活面貌
【慕客茶会】心怀祈愿,迎向新年的曙光!
【MOOC透视】进入元宇宙的通行证----虚拟化身
【MOOC透视】高等教育领域的技术趋势:元宇宙、NFT和DAO
【MOOC透视】教育技术能帮助解决这类普遍问题吗?
CIBN/CCTV 特别节目预告 | 王涛:连接未来的光亮
【MOOC透视】奇迹宛若种子萌芽,学习亦如是
【慕客茶会】这是我向往的“元宇宙”,一踏进即有美好降临
《室联网de前世与今生》喧嚣时代的持之以恒...
【MOOC透视】这桩被称为“将改变在线教育未来格局”的强强联合,了解一下……
【MOOC透视】你所期望于教育的,不必等元宇宙来实现
【MOOC透视】元宇宙仍属于单纯的大型科技公司,只不过更大而已
【MOOC透视】快看,这里是元宇宙
【MOOC透视】让元宇宙再飞一会儿...
【MOOC透视】室联网智慧教育正迎来RISC-V软硬结合的黄金时代
【MOOC透视】特斯拉,“权力游戏”和在线教育的未来
【MOOC透视】手机被禁止进入课堂,就意味着教育信息化的最后一步无解吗?

【MOOC透视】远程学习正颠覆高等教育的力量和特权

【MOOC透视】收获季节的思考与邀请
【MOOC透视】这种课堂,是进化or 退化?
【MOOC透视】室联网的教育版产业互联网属性

【MOOC透视】大学究竟需要哪些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习?

【MOOC透视】下一个发展热点和机遇富矿:教育+农业

【MOOC透视】未来教育新型基础设施的表现形态将是室联网

【MOOC透视】这里的广阔新天地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MOOC透视】“室联网”被认证为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

《在线学习》杂志:教育信息化应走产业互联网之路

王涛:《现代教育报》打造未来教育教学的“蝶变场”

【室联课堂】提醒家长:当心你的孩子可能已经在通往抑郁症的路上...

【慕客茶会】面向无限,开放生长

【MOOC透视】互联网的熵增与室联网的熵减

【MOOC透视】在线教育中的身心健康问题

【MOOC透视】基于OMO的新教育基础设施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关键

【MOOC】“大写”的黑板

【MOOC】关于室联网的FAQ(上篇)

【MOOC】关于室联网的FAQ(下篇)

【MOOC透视】室联网体系如何推动教育领域完成数字化转型?

【MOOC透视】新教育基础设施支撑下未来教育的根本特征

【MOOC透视】疫情催生的教育“新常态”与人类生存的“新常态”

【MOOC透视】在这一波次的世界教育变革中,中国会成为那个领跑者吗?

【MOOC透视】室联网:未来教育的新基础设施

【学习强国】室联网“智慧教室”:打造全新教育生态

中国教育报:“室联网”教育新概念融入智能教室

王涛:“室联网”是未来教育与教育数字转型的蝶变场

王涛:从黑板时代到超级屏时代的教育推手

教育信息化规划建设中的“伪需求”辨析系列文章汇编

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学习环境设计与室联网的崛起

【MOOC透视】基于室联网场景回归的混合教学模式走在国际前列了……

【MOOC透视】“室联网”已不再是个单纯的理论概念

【MOOC透视】室联网,也许是你与教育的新联接方式

【MOOC透视】首次亮相:今年,这个词儿可能会叫响……

【每日半刻™】隆重上线:古朴又全新的高效学习、幸福生活模式,【每日半刻™】在线写心!

【每日半刻™】之党建篇:传统又创新的党员学习模式,【每日半刻™】邀您在线写心,一起守住初心!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