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新刊速递|2023.11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新刊上架
2023.11
封面
封底
封二
封三
目录
圆桌
文明的交流、对话与互鉴
——“文明冲突论”发表30周年反思
刘德斌
“文明冲突”的预言与国际关系的演变
仲伟民
浅议文明冲突的本质
李宏图
反思“文明原教旨主义”:文明演化与“文明冲突”的思考
俞金尧
“文明的冲突”是否存在:文明与文明冲突的话语陷阱
昝涛
“文明范式”与现代化问题——土耳其历史的经验
韩东育
“第三种文明”的人类意义
瞿骏
“文明冲突论”反思与近代中国的“看世界”问题
特稿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
杨国荣
行动的意义与规范的内涵
胡安宁
识别文化的因果效应
——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的前提
争鸣
·增强技术与人类未来·
王 前 唐跃洺
人类增强技术会催生出“超人类”吗?
——机体哲学视角的考察
易显飞 刘 壮
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
——共性分析及对立性消解
余天放
认知增强的规范性:多元主义本质及其导向
陈积银 孙月琴
数据资本化与资本数据化:数据
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应对
唐林垚
数字化时代的“法律创生”
刘文君
慢速审美:竞速社会审美救赎的幻象
——与杨向荣、张谡商榷
政治
·核污水排海与全球环境治理·
陈 涛 周 益
从体用分离到体用合一
——日本核污水排海折射的全球环境治理危机与出路
唐国建 杨金龙
制度博弈、技术理性与感知建构
——日本核污水排海的“合法性”塑造及其危机
陆南泉
对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王 猛 张翰林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诉讼的建构
思想
吴 田 荆林波
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吸引力评价维度探析
姚文放
作为关系范畴的美论
——蒋孔阳美学思想的风标
·一百年与二十年: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六)·
·现实主义的历史形态与当下面向·
胡智锋 潘佳谋
论温暖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
周志强
游戏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游戏”
——象征界真实、想象界真实与实在界真实
朱丛迁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精英化运作取向
青年
岳 彩
数据之身的困厄与开解
——身体数据化的伦理风险及其规制
Content
文明的交流、对话与互鉴
——“文明冲突论”发表30周年反思
文明的交流、对话与互鉴
——“文明冲突论”发表30周年反思
1993 年,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外交》杂志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正式提出“文明冲突论”。在随后几十年里,这成为一个广泛讨论而又备受争议的话题,影响颇为深远。立足现实,人类的确分属不同地域、国家、种族,有着各具特色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生活方式。但文明之间的互动也十分复杂,兼具对话、冲突、彼此吸纳乃至融合等各种形式。因此,30 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考量“文明冲突论”,理应保持批判的立场和清醒的认知 :将文明之争上升为国际冲突的根源,这一理论框架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现实利益需要?人们是应该接受某种“普世文明”观念,还是寻求多元文明的并存共生?特别是近年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明冲突论”的深层逻辑不断引起反思。在批判狭隘西方中心主义论调、扬弃旧有文明形态理论之同时,探索不同文明间合理的相处与互鉴之道,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思考,也关系到未来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确立。2023 年,时值《文明的冲突?》一文发表 30 周年,人类历史再次面临着多歧的道路抉择。为推进相关讨论,《探索与争鸣》编辑部邀请相关领域学者,举办“文明的交流、对话与互鉴——‘文明冲突论’发表 30 周年反思”专题研讨。刘德斌教授介绍了“文明冲突论”登场的历史语境,并指出以建设性全球倡议超越“文明冲突论”,引领世界走出二元对抗模式,既是世界前途之所系,也是中国长远的战略利益之所在。仲伟民教授认为,近代以来,宗教与意识形态冲突逐渐成为文明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制度依赖于文明(文化、传统)并受其深刻影响,在此意义上我们当然可以对“文明冲突论”展开反思和批判,但是“文明冲突论”也触及了历史的实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国家发展道路及制度构建深受历史路径或文化传统的影响。李宏图教授指出,文明并非一种本质性的存在,应该从历史演化的视角看到其流动和变化,亨廷顿的文明观实质是一种“文明原教旨主义”。我们要从那些被“文明冲突”话语所遮蔽的表象背后,看到这种冲突的内涵实际上是文明与反文明之间的冲突,并针对亨廷顿所代表的“文明本质主义论”加以反思。俞金尧教授指出,“文明”一词具有复杂内涵,文明是一个缺乏载体的想象共同体而非行为主体。文明冲突论遮蔽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纠纷和冲突,掩盖了西方国家于后冷战时期在全世界扩张其利益的实质。昝涛教授从奥斯曼—土耳其历史的角度,分析非西方文明在面对西方文明冲击时的困局和应对经验,为建构一种在保留自身传统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现代化路径,提供了世界历史的比较维度。韩东育教授指出,中国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文明结构改变,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第三种文明”或曰“新文明体系”,这一体系可以被表述为百余年来形成于中国社会的以熔铸中西文明优长为特征的观念模式、行为模式和制度模式,其将为人类未来带来有意义的解码。瞿骏教授结合中国近代史指出,一部中国现代转型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文明碰撞冲突的历史,中国人对于文明的碰撞冲突有近二百年的直接感受和持久思考。对于文明冲突的片面乐观,将会对我们今日所实践的文明的真正交流与互鉴产生不利影响。
——主持人 叶祝弟 杨义成
特稿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
杨国荣|行动的意义与规范的内涵
【内容摘要】以中国哲学为背景,行动与做“事”相互关联,两者都是人存在于世的基本方式,都需要规范的引导:没有规范的制约,行动和做“事”的过程往往会趋向盲目性、自发性,而行动本身也容易呈现负面性质。规范主要表现为当然,在理论上,当然与实然、必然彼此相关,但不能将当然等同于必然,一旦否定两者的差异,规范就容易衍化为强制性的原则。规范本身具有两重形态:作为目的的规范主要确定行动的方向,它制约着行为过程向何种目标发展;作为手段的规范则关涉以什么样的方式、途径、程序去实现行为的目的或达到行为的目标。作为目的性规范,“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范围古今中西而进退之”的性质。一方面,这一原则吸纳了仁道、“礼”等传统的规范系统;另一方面,它又涵盖了近代以来启蒙思想所提出的民主、自由观念,并将之融合于自身,在此前提下对此前的相关观念作了进一步的扬弃和超越。
【关键词】行动 规范 人类命运共同体 礼
【作 者】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教授。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人观之:历史变局中人的存在研究” (22JJD72001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21JZD01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19ZDA033);山东“曾子研究院”、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
胡安宁|识别文化的因果效应
——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研究的前提
【内容摘要】文化现实效应的既有分析重在勾画文化与其他待解释社会现象之间的相关性,以经验相关来指代因果。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的前提,是识别文化的因果效应。将文化的多层本体论建构置于“科尔曼之船”的结构个人主义分析框架之上,可以得出识别文化因果效应的关键四点:其一,如果宏观层次的文化是微观层次个体文化的集合性建构,那么识别集合文化因果效应的前提是控制其内部构成因素的个体文化。其二,如果集合文化可以直接作用于个体层面的外在行动或者偏好,那么识别个体文化的因果效应需要对集合文化进行控制。其三,无论是集合文化还是个体文化的因果效应,工具变量法都可以用来克服潜在的混淆偏误。其四,如果在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之间增加中观层次的制度因素,那么在特定的研究场景下,集合文化和个体文化的因果效应都难以准确识别。当下,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具体研究,需要在概念界定上进一步厘清文化和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理论论辩过程中审慎考察是否能够精确把握文化经验的现实效力。
【关键词】文化 因果效应 科尔曼之船 混淆偏误 相撞偏误
【作 者】胡安宁,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社会实现路径与机制研究”(22ZDA081)
争鸣
·增强技术与人类未来·
王 前 唐跃洺|人类增强技术会催生
出“超人类”吗?——机体哲学视角的考察
【内容摘要】新型人类增强技术的现实应用和可能前景引发了诸多学者关于“超人类”的讨论。从机体哲学视角看,人类本质上是生命机体、人工机体、社会机体和精神机体的耦合。人类增强技术作为改造人类自身机能的技术,如果能够带来各类机体的协调发展,将使人类发展进入更高级阶段但不会催生出“超人类”;如果人类增强技术的应用破坏了各类机体的和谐关系,就会带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异化,这种意义上的“超人类”对人类社会是不利的。富勒等乐观派提出的理由和悲观派对“超人类”的忧虑都存在忽视各类机体之间有机联系的倾向,前者孤立看待人类增强技术带来的益处,而后者夸大了人类增强技术带来的风险。运用机体哲学的原则和方法评价“超人类”的相关思潮,有益于新型人类增强技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类增强技术 超人类 机体哲学 异化
【作 者】王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教授;唐跃洺,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20&ZD044);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大健康视域下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伦理问题研究”(L23BSH001)
易显飞 刘 壮|新兴人类增强技术的
“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
——共性分析及对立性消解
【内容摘要】随着“NBRIC会聚技术”时代的到来,出现了与传统增强技术在作用机制与人技关系方面大相径庭的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新兴人类增强技术“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论争从未停歇。尽管两者的理论主张看似泾渭分明,但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都对增强技术抱有一定的幻想;二是均在论争中反映了人的主体性迷失;三是对各自的命题前提皆存悬置。基于对这些共性的思考与把握,可以勾勒出两者对立消解的可能性界域,即让增强技术“位其所是”,重构人类中心主义,悬置形而上迷思,转向“现实的人”。
【关键词】新兴增强技术 技术激进主义 技术保守主义 对立性消解
【作 者】易显飞,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壮,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20&ZD044)
余天放|认知增强的规范性:多元主义
本质及其导向
【内容摘要】在有关认知增强的讨论中,学者们普遍诉诸规范性概念来评判某项技术是否应当被发展或者被应用,然而其中存在的一种二律背反的境况是,某些概念能够同时提供支持和反对两方面的理由。这种概念上的歧义性实则源于规范性判断的多元主义本质:为应对不同的规范性管理问题,同一个规范性概念能够在不同的规范性系统内被使用。据此,一种规范多元主义的理论将要求我们在评价特定的认知增强技术时区分不同规范性系统下的理由类型,并且在政策上采取一种相适应的多元主义方案。
【关键词】认知增强 规范多元主义 规范性系统 政策多元主义
【作 者】余天放,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系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20&ZD044)
陈积银 孙月琴|数据资本化与资本数据化:
数据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应对
【内容摘要】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是数字平台进行货币化转化的关键资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表明,用户的线上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具有生产性质的数字劳动。在数据资本化阶段,用户的行为数据成为平台生产数据商品的原材料,资本创造性地打破了雇佣劳动的剥削界限,通过对数据商品价值的私人占有,实现了对无雇佣数字劳动者——用户的剩余价值剥削。为确保数据要素的无限供给,数字平台在数据资本化基础上,不断加强资本数据化的进程。在数据资本驱动之下,平台不断拓展新形式的数据生产空间,加速迈向数据垄断资本主义,通过扩大再生产助推数据资本循环。面对数据资本化与资本数据化,中国应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数据 数字经济 数字劳动 数据商品 数据资本主义
【作 者】陈积银,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孙月琴,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智能推荐型视频产业价值链研究”(21FXWB003);2021年中组部万人计划“全国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科技部高端外专项目“智能信息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G2021170010L)
唐林垚|数字化时代的“法律创生”
【内容摘要】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传统的法律供给范式带来巨大挑战。为克服当前法律供给范式理念滞后、维度单一、视域狭隘等不足,应采取二阶趋势观察的方法,坚持面向未来的灵活时间观感,实现综合意义上的“向前检视”和“向后推演”,探寻“法律创生”的全新路径。构造上,“法律创生”应包含联结性、选择性和趋变性三项机制,并通过历史赓续、位阶层移、反窥区辨等举措,以提供高度概括但具备可操作性的秩序安排。同时,为将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置于法律可控范围内,需辅以法律解释、执行促进、便捷申诉等外部措施,并基于目的限缩、道德规训和政治约束,内建导向矫正程序。
【关键词】数字化 法律创生 规则供给 二阶趋势 规范适用
【作 者】唐林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数字化与‘法律创生’原理阐发和机制构建”(23CFX078)
刘文君|慢速审美:竞速社会
审美救赎的幻象——与杨向荣、张谡商榷
【内容摘要】“慢速审美”是一种与加速社会对应的“减速”审美方式,是对现代性的一种反叛。杨向荣、雷云茜将其视为对加速文化的回应与反思,张谡在商榷文章中肯定其对加速的批判的同时,提出技术弊端不能完全依靠思维术来解决,且慢速审美的实践是从属于西方世界的地方性话语体系。在此需要商榷的有两点:一方面,慢速审美不过是人抵抗异化的温和路线,不足以让人们走向诗意的栖居;另一方面,审美资本对大众审美趣味进行塑造,并借助消费主义损害人们对审美的真实追求,慢速审美已是资本的傀儡。戳破慢速审美的幻象,思考社会变革,也许才能摆脱速度对人的奴役。
【关键词】慢速审美 救赎 宰制 幻象
【作 者】刘文君,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政治
·核污水排海与全球环境治理·
陈 涛 周 益|从体用分离到体用合一
——日本核污水排海折射的
全球环境治理危机与出路
【内容摘要】全球环境治理的研究与实践中存在“应然”与“实然”的错位,日本核污水排海即是典型代表。基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体用论,可以构建无体无用、有体无用、体用分离与体用合一的全球环境治理类型。其中,体用分离揭示了日本核污水排海的发生逻辑。“中心—边缘”的利益结构失衡、“治理者—污染者”的角色结构冲突以及“区域环保—全球污染”的治理结构矛盾,是体用分离产生的结构性诱因。体用分离可能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失控、国家政治的失信以及科学话语的失真。面对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体用合一是理想的出路,这需要各国政府不断提升政治诚信与治理水平,努力做到全球环保共识与国内环境治理实践的统一。
【关键词】核污水排海 全球环境治理 体用论 体用分离 体用合一
【作 者】陈涛,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周益,河海大学社会学系/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河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及破解机制研究”(23BSH038)
唐国建 杨金龙|制度博弈、技术理性
与感知建构——日本核污水排海的
“合法性”塑造及其危机
【内容摘要】从环境社会学的视角看,日本核污水排海本质上是一个生态系统(海洋生态风险)与社会系统(全球危机管控)之间互生的环境问题,其本身彰显了全球环境安全失控的可能性,即这一“不应该”发生的行动最终反而得以实施。注重于行动实现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风险性分析的既有研究路径难以解释这一现象。通过环境问题的系统转化传导过程可以发现,日本利用制度博弈、技术理性和感知建构及其相应的策略集合,为其排海行动建构了法理、程序和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而从治理的角度看,日本核污水排海的“合法性”建构机制内嵌的三种“合法性”危机——规则缝隙、信任危机和认知操纵,又是导致当前全球环境治理的“治危孪生”这一内在矛盾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制度博弈 技术理性 感知建构 核污水 治危孪生
【作 者】唐国建,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杨金龙,深圳市标准化协会研究员。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环境社会学视角下的乡村绿色发展路径研究”(22BSH076)
陆南泉|对新形势下中俄经贸关系
若干问题的思考
【内容摘要】中俄互为彼此最大邻国,30多年来,在良好和稳定的政治关系下,两国经贸关系虽有小的起伏,但总的来说呈不断发展的态势,这对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着重要作用。在出现复杂国际形势的2022年,中俄两国在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下,继续拓展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2022年俄罗斯提出远东大开发战略,并明确提出主要的合作对象是中国,这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区域层面来讲,两国在今后经贸合作进程中,既有不少有利因素,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推进中俄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一方面要努力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领域;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并梳理今后中俄经贸合作发展进程中可能存在的受制因素。
【关键词】中俄经贸合作 远东大开发 合作前景
【作 者】陆南泉,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山东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王 猛 张翰林|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
损害赔偿诉讼的建构
【内容摘要】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迥异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然而在当下的司法实践中,却呈现出通过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或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对其进行替代的现象。这种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自然资源附带的经济利益,使得自然资源资产的经济利益与救济途径间的固有张力难以消弭。明确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权利间的逻辑、索赔权利人的范围以及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进行界分,是构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诉讼的逻辑前提。基于委托代理协议,从自然资源资产实物形态、非实物形态和超出委托代理协议三个方面展开探索,是未来建构我国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诉讼制度的应然面向。在此基础上,应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诉讼定性为私益诉讼,并对适格原告做出序位安排,这是建构该制度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全民所有 自然资源资产 经济价值 损害赔偿
【作 者】王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讲师;张翰林,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基金项目“数智时代中国环境法治的重构与变革”(CXJJ-2022-342)
思想
吴 田 荆林波|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
吸引力评价维度探析
【内容摘要】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各地区、各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提升人才吸引力是这项工作的关键环节。人才高地吸引力包含“条件”和“结果”两个维度,前者是指符合人才发展预期的成长环境类条件和满足人才工作及生活需求的服务保障类条件;后者是指实现高水平人才的高密度聚集和人才队伍的“提质升级”。在“三大体系”建设的目标指引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吸引力评价指标具体可以围绕“人才吸引条件”“人才聚集程度”“人才队伍素养”三方面展开。就现状而言,我国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吸引力建设仍存在价值错位、梯队分布、近亲传承三组矛盾,以及地域分布、机构分布、学科分布三组极化现象。提升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地吸引力,亟需进一步找准优势定位、优化资源配置、适度倾向引导。
【关键词】人才高地 吸引力 哲学社会科学 评价维度
【作 者】吴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研究员;荆林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学部人才评价与人才活力评价研究”(SKYPJY2023B006);中国社会科学院新时代党建研究中心年度课题“加强青年科研人才思想政治引领问题研究”(DJZX2023006)
姚文放|作为关系范畴的美论
——蒋孔阳美学思想的风标
【内容摘要】蒋孔阳在《美学新论》中将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定位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肯定了美是一种关系范畴,从而为解决美学的根本问题提出了一个可取可行的方案。他确认关系范畴在美学研究中的有效性,及其作为一种传统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源远流长。“多层累的突创”是蒋孔阳具有总结性的核心概念,显而易见,其本根还是通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概念正是蒋孔阳对于作为关系范畴的美论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
【关键词】关系范畴 美论 蒋孔阳 美学思想 风标
【作 者】姚文放,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一百年与二十年:百年中国文学思想史(六)·
·现实主义的历史形态与当下面向·
胡智锋 潘佳谋|论温暖现实主义的
批判精神
【内容摘要】温暖现实主义具有现实主义一以贯之的批判精神。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受西方悲观主义的影响,表现出对现实的否定性态度,这种态度既可外延为“抗争”精神,也可外延为期待与愿景。现实主义自传入中国就与时代需求紧密呼应,批判精神中蕴含着建设精神。温暖现实主义批判精神的特点体现在克制与隐晦,也体现在时代性与人本性;温暖现实主义的批判不仅能够反映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也能够疏解与引导人民情绪。这种蕴含否定和肯定,批判性与建设性互相平衡的中国原创理念,不仅给予本土创作者更宽广的创作空间,也向世界提供了具有中国智慧的创作方案。
【关键词】温暖现实主义 批判精神 人文关怀 话语体系
【作 者】胡智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潘佳谋,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周志强|游戏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游戏”
——象征界真实、想象界真实与实在界真实
【内容摘要】经典现实主义诉之于认识论而呈现真实,动漫现实主义诉之于想象界而呈现真实,虚拟现实则是“身体的直接现实”。经典现实主义与动漫现实主义让读者、观众待在文艺作品之外,以“心灵之眼”完成审美活动;虚拟现实却让人们的身体与作品中的角色共处一处,同行同声乃至同感,人们在虚拟现实世界“生活”,如同经历一个大型的游戏人生,以游戏的经验构建另一种现实,构造了“游戏现实”。“游戏态”的生活正在提供真实的生命经验,游戏现实主义反转了现实主义的游戏规则,它消解了现实主义的“主人辞说”,从而敞开了玩家通向实在界之途——游戏现实主义让虚拟时代的新型主体“玩家”站在了实在界的位置。
【关键词】虚拟现实 游戏现实主义 真实
【作 者】周志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虚拟现实媒介叙事研究”(21&ZD327),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创新团队“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
朱丛迁|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
精英化运作取向
【内容摘要】学术界较多注意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宽泛化”的现象,却很少关注现实主义文学与理论发展呈现精英化的事实。中国现代文学可以说是由现实主义起步的,现实主义文学几乎影响了新文学倡导时期“一代人”,“为人生”“血和泪”的文学观对任何倾向的现代中国作家都有明显的整合力。但是到了左翼文学运动中,现实主义就被理解成具有无产阶级倾向的“一众人”的文学选择,甚至被认为具有阶级文学的倾向。到了社会主义时期,特别是到了提倡“干预生活”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时期,现实主义成为新中国文学精英的一种能力和操守,成为能够引导社会生活的一种精英手段,这时候,现实主义就被定义为只有精英文学家“一干人”才能把握的精英文学理念与相应的社会政治才能的体现。
【关键词】现实主义 文学传统 精英化运作
【作 者】朱丛迁,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助理教授。
青年
岳 彩|数据之身的困厄与开解
——身体数据化的伦理风险及其规制
【内容摘要】数据化技术与身体融合的不断加深助推身体外部呈现、内部叙事与未来规划数据化,使主体在日常生活领域呈现为“虚拟人”,在关键应用领域表现为“智能人”,在社会交往领域显示为“数字真人”。身体数据化在为主体提供生活便利与治理服务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伦理风险,使主体在数据凝视下产生认同危机,在数据干预下产生隐私焦虑,在数据与资本的合谋下走向审美异化。为此,必须坚持前置伦理与实践伦理相统一的伦理原则,构建问责与负责相结合的伦理责任,在技术善治中回归以人为本、以身为本的价值理念。
【关键词】数据化生存 身体数据化 身体伦理 伦理风险
【作 者】岳彩,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社会治理智能化的伦理挑战及其应对研究”(22BKS086);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项目“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创新研究”(2022EKS013)
点击封面查看《探索与争鸣》2023年各期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2023.10|2023.09|2023.08|2023.07|2023.06|2023.05|2023.04|2023.03| 2023.02 | 2023.01 |2022.12|2022.11|2022·10 | 2022.09 |2022.08 |2022.07 |2022.06 |2022.05 |2022.04 |2022.03 |2022.02 |2022.01 热点 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 人物 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 学者 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 观念 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 专栏 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会议 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 “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 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 青年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