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索官员晋升研究的新进路——专访深圳大学陈科霖 | 青访第001期

政治学人 政治学人 2022-06-29




专栏简介

Introduction

青訪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走上

学术舞台,发光发亮,成为政治学界

涌起的“后浪”。他们既保持开放的眼界,又扎根于中国大地,既拥有丰富的学术想象力,又怀有崇高的学科使命感。他们在政治学各个领域聚焦,在国内外顶级政治学刊物有高质量的学术发表,引领新一代前沿学术风向。为此,政治学人·学人专访特推出“青访”专栏,专访在政治学领域有代表性成果的青年学者,探讨研究和教学的经验,走进青年视野下的政治学。(了解青访





本期人物 · 陈科霖

编者按:

深圳大学青年学人陈科霖在《政治学研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名为《多元政绩竞赛:中国地方官员晋升的新解释》的大作,备受学界关注。作为一名“90后”政治学人,他醉心于学术研究,关注“小切口、大问题”,将文章“从无到有,观点发展,筚路蓝缕,绽放光芒”,但从他的话语中也得以看出不乏享受生活的趣味,“登高望远,纵享天地”、“三五友人,煮茶论道”、“烹饪美味,享受生活”,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让他在社交中汲取了大量写作灵感。本次青访系列邀请到了“纵横捭阖自从容”的当代青年研究者陈科霖,并请他分享了创作过程的心路历程与宝贵的学术经验,希望能为同在攀登学术之路的青年政治学者们提供助益。



“第二十几轮修改后,我的文章终于录用”



作为“90后”青年学人,您作为第一作者在政治学领域权威期刊《政治学研究》发表了一篇大作,请您谈谈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您的心路历程?

陈科霖:


谢谢“政治学人”!我先谈谈心路历程吧。在当前的学术大环境下,论文发表开始变得越来越“卷”,能够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可以说是每一位青年学者梦寐以求的学术上的“里程碑”。一篇好文章是需要反复不断的打磨才能够形成的。“一把辛酸泪”既有可能产生“满纸荒唐言”,也有可能铸就“文章千古事”。对于政治学而言,我始终认为,人文的思想、创新的观点、扎实的论证、深刻的结论是写出一篇好文章的必要条件。我不敢说这篇文章完全达到了我所说的一篇政治学的好文章的条件,但这篇文章确实倾注了我和合作者大量的心血。


这是一篇始于2013年,前前后后进行了八年的研究。其间也因各种原因更换了合作者。早在2013年秋季,我与硕士同学“水哥”就对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及管理体制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我们曾经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在茶馆边喝边聊,产生了一些对中国干部人事制度问题的基本认识,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观察经验。一开始我们考虑将这项研究以英文形式投稿于国外中国研究领域的期刊,但经过研读外刊发现,在外刊发表存在着两个显著的困难:一是个别代表性刊物虽然欢迎这一主题的文章,但其意识形态站位存在显著偏差,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机制的认识存在着本质性的谬误;二是外文领域的量化研究“大行其道”,但其研究结论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观察有着很大的差异,一些差异可能难以用量化的形式加以展现,但我们又受制于很多因素,无法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加以批判性对话。随后,为了进一步积累头脑中的“现象感知”,我尝试了一项“非人”运动,即把公开渠道能够找到的所有副省级以上官员的简历进行阅读和比较,当时我可以做到把在职及前任正部级以上官员在百度百科上的简历进行“一字不差”的背诵,各省省委常委、副省长,主要中央部委的副部长的简历我也基本上烂熟于心。在掌握了千余个高级官员的简历后,“人脑”的作用就发挥出来了。虽然在量化运算方面比不过统计软件,但海量的简历所建构出的“逻辑关联”开始让我对官员晋升的机制有了更为深刻的“粗浅认识”。随后,水哥进一步开启了他的量化研究,基于地方公共投资与官员晋升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考察,并得出了不少创新性的结论。但很遗憾,因为职业发展原因,水哥暂时告别了学术圈。而我也因开展中国国家治理领域的博士论文研究,暂时搁置了这一问题。


后来重新启动这一问题的研究是源于我接触到了一批MPA学员,他们有的来自于组织部,而且从省级党委组织部到基层组织部的在职干部我都有所接触。后来借助赴全国各地开学术会议的机会,也有幸前往相应的省份加以拜访学习,在聊天的过程中,我把近年来学术界一些代表性的官员晋升领域的研究结论与他们进行了交流,但得到的反馈使我感到,这些研究结论似乎“非常的不靠谱”。随后,我与他们进一步深入交流了干部选拔任用的流程与机制。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我感到,有必要对已有的官员晋升领域的研究进行批判与发展。随后,我通过与水哥联系,先以他的硕士论文中的一个小部分为基础,系统回顾了当前学术界对中国地方官员晋升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文献综述,随后发表在《甘肃行政学院学报》上。在那篇文章中,我隐约觉得,地方官员晋升的机制通路应当是复杂多元的,而非如已有文献中论述的“一元机制”。但受制于篇幅,在甘行上发表的那篇文章只是开启了一个引子,并未深入做进一步的探讨。


在入职深圳大学之后,我很有幸参与到了陈家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地方官员政绩激励的生成机制与政策引导研究”。在结题过程中,发表在甘行上的那篇文章的“余波未平”又重新引发了我的关注和思考。在参与学术交流的过程中,近年来兴起的“注意力分配”视角对我产生了很大启发。为此,我连续两年申请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撰写申报书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了我的分析框架,虽然因为多种原因,未能成功申请到项目,但今年发表于《政治学研究》上的这篇文章的思路在我脑海中日益清晰起来。为此,我另起炉灶,结合我的申报书的思路撰写了这篇文章。随后,这篇文章便进入到了漫长的投稿程序。由于官员晋升这一领域涉及面广,且我的这篇文章并非实证研究,反而在观点上颇有与前人研究“挑战”的色彩,因此在若干次投稿中都遭遇了“大修”的待遇。基本上每投一家刊物,都需要回应审稿人的至少七八个问题,光是修改说明每份都要写两三千字。几轮下来,我的若干份修改说明都已经有两三万字之多了,其篇幅远远超过了文章本身。但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文章通过了全部的学术关后,却在终审中遭遇“枪毙”的待遇。在此也要感谢历次投稿过程中所遇到的审稿人及其宝贵建议,使我的文章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样也要感谢各位仗义执言的责任编辑,虽然文章最终并未发表,但都得到了责任编辑的高度肯定。


在遭遇一系列挫折后,我开始深入反思文章中的观点,以及相关的文字表述。为进一步提升文章的质量,我与同事谷志军副教授开展了深入的合作,对文章进行了五六稿的深入打磨。最终在陈文院长的鼓励下,横下一条心,就投《政治学研究》,直接冲刺政治学领域的中文顶刊。这一决心下的很不容易,这篇文章前前后后经过十几轮的修改,虽然文章的观点和论证都进一步得到了提升,而且投到《政治学研究》的版本已经和之前投其他刊物的版本“面目全非”,甚至送到知网查重都可以被认定是两篇文章了!但是我仍然心中没底,始终关注着文章的进展。


正式向系统投稿后,经过焦急而漫长的等待,我收到了来自编辑部的邮件,告知文章外审意见已返回,请认真修改后重新送审。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但当我仔细阅读来自两位审稿人的十余条评审意见后,我发现这轮修改仍然是一个“大工程”。如何将没有量化数据的、突破已有研究尺度比较大的观点论证地“以理服人”,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修改中,我曾经无数次感到很崩溃,因为说服审稿人真的是“太南了”。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审稿人所提出的问题,多半是我论证的仍然不够严谨之处。经过与合作者谷志军副教授的讨论,我们进一步修改完善了稿件,反馈给编辑部等待再审结果。不出意料的是,再审专家果然又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而且其中个别意见着实难于回应(我们确实水平有限)。但这反而使我进一步坚定了信心,这说明我的观点在发表后,是有可能成为“有争议”的话题的,可能确实会遭遇很多同行的不认可,但“抛砖引玉”本身,对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再审修改中,我在修改说明中对本文的探索性意义进行了阐释,也表达出了希望本文成为一篇“有争议”文章的看法。最终,我的第二十几轮修改(从头开始数实在记不住是第几轮了)打动了期刊,文章最终进入录用环节。


录用不代表“万事大吉”,事实上在确定录用之后,我仍然修改了数稿。曾经我对自己写作论文的“文笔”还颇为得意,觉得自己在写作语言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随后的几轮修改,使我看到了权威期刊在“文笔”方面的“权威标准”。录用后的几轮修改也是对我的严峻考验。首先是受制于文章的版面,我需要压缩近一个版的内容。《吕氏春秋》“增减一字赏千金”,虽然我的文章远远比不上经典,但删去一个版对我而言,那真是“增减一字重千斤”的压力啊!其次是,部分表述仍有不够精准之处。在此首先要感谢责任编辑林老师,他的认真细致的编校工作,使本文又增益颇多。合作者谷志军副教授也进一步提出了诸多修改意见,使本文最终得以定稿。以上就是本文八年来“从无到有,观点发展,筚路蓝缕,绽放光芒”的真实历程。


关于本文的观点,简而言之,我提出了中国地方官员间晋升竞争的新的考察视角,即通过注意力分配的视角,将地方官员的晋升竞争行为通约为注意力分配下的创造“政绩”。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直通赛—锦标赛—资格赛—淘汰赛”的多元政绩竞赛的分析框架。其他具体的观点,请大家参阅文章全文,其中有更深入的论证。


青年政治学人一定要多关注“大问题”



您有什么心得可以传递给“90后”的青年政治学人?

陈科霖:


谢谢!心得可能谈不上,谈几点我的认识,供大家参考,也祝愿各位“90后”的青年政治学人发表出属于自己的好文章。


一是要对某一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和沉淀。青年学人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对某一个问题缺乏长时间深入的考察,就急于写作文章发表成果。在当前学术界内卷化的大趋势下,成为一个“高产”的作者确实容易获得短期的收益。但在有限注意力的前提下,学术产出的数量往往与质量成反比。相较于其他社会科学,政治学又是一个具有“高度黑箱”特征的学科。受制于很多因素,我们往往难于对真实世界的“政治逻辑”进行深入观察,而往往代之以浅薄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这就导致我们过于草率的研究结论沦为“三不沾”的境地——实践者认为“胡说八道”、观察者看得“云里雾里”、研究者只能“自娱自乐”。而长期深入的观察,有助于更多地掌握这一问题背后的“隐性知识”,从而建立起研究者与实践者及观察者之间的“联结”,从而才能够真正提高研究结论的信度与效度。


二是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且是反反复复改出来的。之前我曾经关注到了吴晓林老师在《中国行政管理》期刊公众号上写的自己与学生合作发表论文修改32稿的心路历程。说实话,当时在看到“修改32稿”时,我内心里是有些不大相信的,总不能开个组会回来改了改也算一稿吧?可是当我这篇文章正式刊用之际,回首我自己修改的近30稿,我只想说,“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这次发表《政治学研究》的经历使我认识到,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特别是修改环节,可以说每次修改都是对文章的“灵魂拷问”,当完成了“看山又是山”的轮回之后,回首自己曾经写过的初稿,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是要有一个好的研究团队,合作是学术进步之源。青年学人处于学术生涯的起步期,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更是一株幼小的树苗。遇到支持和鼓励我们的领导,学术生涯早于我们的前辈,都是促使我们奋力进步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要广交天下好友,和天南海北的学术同仁结成紧密的学术共同体。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和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多家名校“90后”学术同仁组成的课题组就产出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抢占了相关领域的研究阵地,成为了一次成功的实践。我感到非常荣幸的是,在深圳大学工作期间,遇到的领导、前辈以及共同合作的同事都给予了我大力支持,为我的学术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我建议青年政治学人在事业起步期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研究团队和工作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开启自己的研究之路。


(陈科霖在深圳大学)




您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从规范研究的视角反驳了实证研究的结论。

那么,您怎样看待规范理论研究与量化实证研究之间的关系?您认为政治学人更应当注重哪个方面的培养?

陈科霖:


我认为,政治学学科的基础和灵魂永远是政治学理论。理论是归纳法的产物,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充分阐释了理论的重要性——“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人类对政治现象的本质规律的追求,必将也只能以政治学理论的范式,以规范研究与理论阐释的形态加以呈现,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在认识论与本质论层面的表现。而量化实证研究着重于从现象层面考察变量与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有助于我们对政治现象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对于我们归纳产生理论的过程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本质上它是方法论层面的表现。因此,虽然二者缺一不可,但回归政治学研究的“初心”,量化实证研究仍然应当坚守为研究阐释政治学理论而服务,脱离了这个目的的量化实证研究,则可能滑入公共管理学的轨道。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政治学的学科是有边界的。所以,在掌握必要的实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政治学人更要注重理论深度的培养特别是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更加强调对中国问题的回应,对中国情境的研究,以及对中国故事的阐释。这就更加呼唤我们青年政治学人投身于三大体系的研究之中。




结合您的研究历程,您认为青年政治学人在选择学术道路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

陈科霖:


我希望青年政治学人一定要多关注“大问题”。我特别欣赏《中国行政管理》之前推出的“小切口,大问题”专栏,它非常清晰的传递出了当前学术研究值得前进的范式和方向。首先是“大问题”,我认为,政治学(属于法学门类)不同于公共管理学(属于管理学门类),虽然二者是近乎“孪生兄弟”式的关系,特别我本人的求学经历也始终在公共管理学,但我仍然认为,政治学(法学门类的其它学科亦如此)的核心宗旨应当回归人文情怀,它是披着“社会科学”外衣的“人文”研究,也是有着“人文关怀”的“社会”研究。而管理学(其中包括公共管理)则重在探求管理规律、管理方法,探求最优管理模式,取得最大管理效益,它更多地呈现出了“社会性”,而“人文性”则退居幕后。我不止一次地批评学生,你们的研究更像公共管理而非政治学,就是出于我这样的认识与区分标准。因此,青年政治学人一定要有宏大的学术视野,关注中国国家治理的“大问题”,在这个前提下寻找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其次是“小切口”,作为青年政治学人,往往处于“多读了几本书”“少跑了几里路”的状态,在这时切忌写作宏大叙事题目的文章。而应当围绕自己关注的核心议题,像绩效评估的模式那样,将自己的议题拆分成一级子议题、二级子议题,甚至三级子议题,扎扎实实完成每一个“小切口”的研究工作,这样在若干篇成果的积累基础之上,我们自然会对“大问题”有着既广泛又深入的认识。总而言之,“大问题”是“不忘初心”,“小切口”是“继续前进”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够努力到达政治学理论殿堂光辉神圣的彼岸。期待我们“90后”政治学人能够形成团结奋进,追逐真理,砥砺前行的学术共同体,在正确的指导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更多精彩文章回顾


■  学人专访采编集锦:包刚升|曹海军|陈超|陈青霞|段德敏|费海汀|耿曙|郭台辉|郭忠华|郭道久|郭定平|黄琪轩|金安平|季程远|季乃礼|郎友兴|李路曲|李辉|李春福|李石|吕德文|刘建军|刘伟|马得勇|马啸|孙磊|唐世平|唐士其|佟德志|王绍光|王立峰|王正绪|吴冠军|吴晓林|谢岳|徐勇|徐湘林|郇庆治|项飙|熊易寒|杨光斌|杨雪冬|俞可平|殷冬水|颜德如|游宇|张星久|周平|周振鹤|朱光磊|朱天飚|张国清|张力伟|张贤明

■  学人专访编译集锦:

菲利普·佩蒂特|昆廷·斯金纳|西达·斯考切波|克里斯托夫·贾弗雷洛|埃里克·沃格林|弗朗西斯·福山(上)|弗朗西斯·福山(下)

■  学人专访转载集锦:

马克·里拉|李强|陈国权|任剑涛|桑玉成|道格拉斯·凯尔纳|克劳斯·泽格伯斯|阿里夫·德里克|迈克尔·桑德尔|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乔·米格代尔|希尔·斯坦纳

■  系主任说访谈集锦:

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编  辑|王馨瑶

海  报|王馨林

校  对|高梦冉

审  核|大  兰 欧阳星

本文核心内容系政治学人平台首发,文章仅代表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个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网站链接;媒体转载(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号)请联系政治学人微信后台。识别二维码可添加编辑团队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