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武汉的计算机起步与生产应用

徐祖哲 计算机六十年 2020-02-03

    电子工业部的生产布局有四大块:北京、华东、天津、西南,两小块:沈阳、武汉的说法。但是,武汉电子工业的重点却是通信、广电、雷达和器件等。

   

1956年中科院首届计算数学训练班开班,三部分学员共71 人:第一部分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北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数学系的三年级学生30 人。除去武大数学系毕业学生参与到计算机科研之外,这是武汉籍人员首次参与到计算机事业的记录。

计算机科研机构设置方面,位于武汉市的中南计算所创建于1956 年,后来更名为数学计算所,划归六机部。1961 年11 月,以武汉为中心,合并武汉数学计算技术所、广州、湖南、河南及广西的计算机研究所,组建中国科学院数学计算及自动化研究所,1968 年,该所划归第七研究院,序号709 所。

1957 年秋季,武汉大学数学系设立计算数学专业,每年计划招生60人。

1960 年4 月,中科院计算所夏培肃主持研制的107 机,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装、运行,多所高等学校教师前来进修和参加科研教学工作,其中包括武汉测绘学院教师。

1961年,709所开展了大型晶体管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X1)和控制计算机的研制,同时开展自动化、计算机理论、计算方法、微分方程、函数论的研究。19621967年,完成研制大型晶体管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X-1机,这是我国《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研究项目之一,是为我国通用数字计算机奠定巩固基础的任务。1965年,709所开始了鞍钢罩式退火炉自动控制计算机(K-1)的研制工作,于19685月运往现场安装,19697月实现了十五座罩式炉的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K-1机的研制成功,为我国冶金工业提供了第一条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生产流程线,为国内的工业控制机填补了空白,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自动化技术方面,709所还开展了广州氮肥厂硫酸车间集中检测系统,小型模拟式电子计算机研制。开展了四元函数的单演性和解析性、全函数和半纯函数的值的分布,高维多项式依权逼近变分方法、函数系列的收敛性等研究,并都取得了成果。

1965 年,武汉大学购买了738 厂生产的103 计算机。1966年,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生曾上机实习。然而,更多的时候,学生们还要使用“飞鱼”手摇计算机。

武汉市电子工业研制电子计算机始于1966年。武汉市无线电二厂于当年4月接受武汉数字计算研究所(709所)的科研成果—X-1型用高速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试制,因管理、资金、配套等问题难以解决,于1969年停止试制。

1970年10月,武汉市无线电研究所又组织40人至上海无线电三厂学习TQ-3型电子计算机制造工艺。翌年春开始试制,采用国内第一代集成电路于1974年制成,这是湖北省自制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此机于1976年5月投入葛店化工厂氯化苯生产线试运行,称TJ-1型工业控制电子计算机,1978年获武汉市科学大会奖励。后因该机的元器件可靠性差,且现场检测控制设备不过关,不能保证稳定运转而停止试验。

1973年,武汉市无线电器材厂接受市无线电研究所的黄鹤牌1601和1602台式计算机研究成果,生产5台,后因成本高、机体笨重而“下马”。

1975~1976年,武汉市无线电二厂和武汉市无线电研究所又各自设计试制了DJS-100系列的DJS-130计算机和TJ-2型银行业务数据处理机。

DJS-130机为小型多功能集成电路计算机。武汉同全国10余个厂家几乎同时起步研制此型计算机,1979年制成5台,其中1台由武汉长江航运管理局与武汉无线电二厂共同编制程序,用于武汉长江航运管理局的调度管理,编制18种月度运输计算报表。

1976年,TJ-2银行业务数据处理机是为银行业务、电传核算而设计的16位字长小型机。该机于1980年12月进入人民银行硚口办事处,试用至次年2月。但限于各种条件,故障率较高,3个月的非实时计算,发生故障50次,未达到实用水平,后停止研制。

1973 年,江汉油田决定研制地震勘探资料脱机输入、脱机显示装置(脱机装置),由油田科技处杨桐和武汉华中工学院无线电系主任邹海明、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冯著明等商定合作研制、生产阵列机和脱机装置,江汉油田投资60 万元。

1974 年,油田电子队李世禄、王贤福、杨钟善等5人进驻武汉华中工学院,与华工计算机教研室的刘镜年、周细、符望月、何绍仪等教师经过两年工作,两套设备如期完成。1976 年在油田潜江地调处完成安装调试并投产使用,实现了石油地震勘探模拟记录的快速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处理地震勘探模拟记录时,改用新的流程将模—数输入和数—模显示输出环节从计算机分离出来,由脱机装置单独完成。使用阵列机,乘法、除法速度都提高了十多倍。过去处理资料,一个班工作8小时,6次“覆盖”操作,只能处理60 炮记录。脱机装置投产后,90 秒钟可处理一炮记录,一个班可处理320 炮记录,效率提高5倍以上。

1978~1979年,开展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测绘、诊断系统的研究。1978年,武汉市无线电二厂接受并改进武汉测绘学院研究的测绘专用台式电子计算机的试制,于次年制成45台,称CGJ测绘专用台式计算机。此机应用于铁路、水电、煤炭等勘测部门,受到欢迎。

1979年,武汉市无线电研究所接受国家科委下达的心电图自动诊断系统(非心律失常自动诊断)的研制任务,1982年研制取得成功,制出XZY-1型心电图自动诊断系统,1983年5月通过鉴定。此系统的出现,为武汉市开创了计算机自动诊断病情之先河。该自动诊断系统具有临床诊断、大规模人群普查的功能。经全国性技术鉴定,认为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嗣后,又研制了心律失常心电图自动诊断系统、肺阻抗血流图电脑诊断仪和药库管理、医院管理等应用微机。

“六五”计划期间,计算机开发应用范围渐趋广泛。有武汉市计算机研究所、武汉市无线电二厂、武汉市软件开发中心等为3506厂、国棉一厂和第三色织布厂研制的自动监测系统,居先于国内。此外,在冶金、石油、机械、电力、电子、轻工、商业和机关、部队等多方面进行了计算机的开发应用,工程或产品项目约有20项。其中有用于冶钢的光谱分析数据处理系统;有用于原油含水数据处理和油、汽、水实时监测监控数据处理以及油库作业的自动管理等系统;有金工零件、汽车配件的管理系统和电脑数控车床;有电业供电管理自动控制;有全自动洗衣机的微电脑控制;有为粮食收购用的电子计算机等等。

武汉市无线电二厂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生产的110台KD-4型微处理机,用于7个单位,其中有用于中共中央办公厅作中间转换装置的。该厂还为满足部队的弹药库和化验试验需要,制作了许多微机或软件,1985年11月交付部队使用的16台(套)微机,已在各军服役。

武汉市电子工业局在1983年5月制定的《科研和新产品考核奖惩办法》中,对计算机的研制奖励予以从优,以鼓励计算机事业发展。由于采用计算机及其技术的行业或单位甚少,计算机工业大多属开发应用范围,微机的销量亦不大,年销量约300台,产品仍有积压。

 

长江有线电厂的电传打字机和发报设备

1958年10月,筹建武汉电报机械厂(现长江有线电厂,代号733厂),五易厂址,最终定于武昌黄金山,占地总面积195,200平方米,其中建筑总面积118,149平方米。拥有职工2,34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91人。有固定资产(净值)2,231万元,是我国电子工业新建的第一家电传机、传真机设备制造厂。直至1965年始有产品问世,1966年建成投产。1985年创工业总产值2,293万元,利税总额830万元。

1964年,738 厂试制成功的D-28 电传机,后升级为 7单位D68 电传机转产武汉,扩建为733 厂(长江有线电厂),738 厂生产厂长李兴德调733 厂任副厂长、厂长,738 厂副总工程师李拓芜任733 厂总工程师,晋虎生、袁陶仁(曾任733厂长)、袁志诚、康度、曹勃等生产骨干调入733 厂。自此,738、734、733 南北相倚;北京、南京、武汉,部属企业三足鼎立。

1961年,分别在武汉试制DCY型纸页式电传打字机和同上海有线电厂(736厂)联合试制传真机。1965年生产DCT—2型纸条式电传打字机32部,试制出DCY型纸页式电传打字机4部。由于DCY型机发报速度快、拆装和维护方便,且冲压件多,便于批量生产,故此型机一直是电传机的代表产品。嗣后根据不同用途,DCY型机又先后发展了DCY-1至4和7以及DCY一J等不同型号的产品。

1966年,又开始传真机的设计与试制,1971年试制出ZP-1半导体文字传真机6套,于1975年设计定型。1977年又开始Ⅱ类文字传真机的研制,1982年设计定型,进行小批量试生产。

1967年开始从事半电子电传机的研制活动,于次年制成DCYL-100型半电子电传机,1978年设计定型,1981年生产定型,由于该机具有人工发报、纸条发报、自动印字收报和复凿机等性能,可供车载、坑道、舰船和办公使用等优点,后又根据不同用途派生了DCYL-101~105各型号机。1981年开始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对DCYL型系列机作技术改进。

733厂的电传、传真设备业已形成3大系列19个品种(电传机12个、传真机3个、计算机外部设备4个),并由初期的机械式、半电子式结构向全电子式结构过渡。1965年电传、传真设备产值不过11万元,1970年达295万元,1985年随着全国电信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产值达到2297万元。

工厂推广的新工艺新技术,有液体软氮化、粉末冶金、工程塑料、冷挤冷锻、电镀镍砱合金等新工艺和径向铆接、大间隙冲裁、线切割、钢字自动化生产等技术革新。其中电镀镍砱合金新工艺获第四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径向铆接与大间隙冲裁分别获武汉市科技大会奖和科技工作会议四等奖,钢字自动化生产技术国内尚无先例。

SZ-3凿孔机、DCY-2型电传打字机,ZFW-2、ZSW-2型文字传真机等作为计算机外部设备先后获国家、电子工业部、湖北省奖励。

1978年开始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门子公司谈判T-1000系列全电子电传机的合作与引进问题。1979年长江有线电厂厂长袁陶仁考察了西门子公司,并派员出国学习。1983年以后,用外汇105万美元引进了西门子公司T-1000系列电子电传机生产线技术,改造设备9台;用外汇320万马克引进大小配套设备。

建成投产20年来,产品渐次由机械式、半电子式走向全电子式结构,有许多突破性发展。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研制、生产,再由单一品种逐步形成为电传机、传真机和计算机外部设备三大系列近20个品种。

主要产品有:T-1000系列、DCY系列电传打字机,Ⅱ类文字传真机,SZ系列凿孔机。其他尚有维护备件和电器零部件。其中DCY-2型电传打字机、SZ-3凿孔机均为部、省级优质产品。电器零部件1984年进入国际市场,1985年出口量达40.1万件。

1985年后,为了使国产化电传机达到现代通信技术水平,工厂开始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引进前联邦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设备。

右侧为长江有线电厂生产的电传打字机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推荐:


西军电的专业和前两台计算机

吴立人院长受命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从专业到系

中国第一位计算机组组长闵乃大

漫谈计算机和吴几康先生


赵忠尧先生和近代物理所

北大计算机创始人张世龙的沉浮

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跨洋寻觅周寿宪的人生数据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莫根生:一位百岁老人的计算机历程

康继昌让计算机上天飞翔

乌家培:见证计算机和信息经济

张绮霞:目光清澈的女程序员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50年庆典的价值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从原子弹到计算机的华罗庚

钱学森举足轻重的发言决策计算机

做计算机靠苏联还是自己动手?


中国人走上数字大道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不断跨越的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电子计算机的?


计算机和全国军工企业质量整顿

向集成电路计算机进军的回顾

外部设备因用户需求才有系统地位

薛暮桥的统计机械化和自动化


中国计算数学的起步

电话专业为计算机事业挑大梁

胡建平:不断创新的计算机人生

长途迁徙历经磨难的几个计算机专业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朱鹏举的赴苏留学记忆

计算机训练班堪比黄埔,开创教育新模式

谁是最先填报计算机志愿的人?

感恩科大:计算数学的航空岁月


人民大学:开创信息专业先河

靳进善:工农兵结缘计算机

培育计算机人才训练班建奇功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在系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中科院早期人事工资趣谈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隆重成立

第一个计算机组在物理所

酒仙桥电子基地拔地而起

东西南北和上天的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业前后

杭州将建设亚洲第一座计算机博物馆

软件技术:从研究室争论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运动战”

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王正


为十二大计票的宽行汉字针型打印机

15所与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技术情报的编辑出版记载着产业进程

哈军工研制441-B任连仲口述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打算盘的士兵和向计算机的过渡

胡守仁:一辈子当兵(雷达\计算机)

国防工业老战士——李庄

在系列计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国家荣誉:康鹏电路和“发明证书

电信“可视图文”生不逢时

昙花一现的“图文电视”

纪念“天降大任”的虞浦帆先生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甘鸿:记忆是电脑的灵魂(全)

中科院计算所为何筹备了三年?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计算所:南楼北楼今何在

计算机为什么是一场技术革命?


电子计算机和夜班酱油汤

纪念数学家段学复先生105周年诞辰

曲庭维:哈军工的军旗前照相

酒仙桥的包豪斯设计足印

缪道期:中国计算机安全领域的 位开创者


从电报转报到互联网

王行刚让人长久怀念

披金戴银的计算机印制插头

胡道元:为中国人用上互联网尽力

中国数据通信的起源


张关泉:成果奇崛和瑰丽的数学家

纪念中国第一只晶体管诞生50周年

记录历史,旨在传承——CCF保护中国计算机历史的行动

计算机起源和中国的追赶

江明德和”成电“的计算机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中日海底电缆谈判中的温控培训

清华计算机专业首班合影幕后

林巧稚不为人知的科学家故事

一场计算机交货标准的争执


俄汉机器翻译在国内初步试验成功

华东工学院的俄汉文翻译机

照排印刷系统的成功和夏天俊厂长

古典文献数据库的前世今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成就辉煌


安徽电子计算机厂和中国首台微机

南京计算机工业发展(60-80年代)

真金白银祸害了国产电子计算机

河南省的计算机事业起步

江汉油田会战计算机初显身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