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霍拉山下】三十六、连长贾焕章​(董克荣 )

说说身边的人和事 知青情缘 2024-02-02





霍拉山下


作者:董克荣 



语音:刚哥


三十六、连长贾焕章


在舞台上有一句经典台词经常会用到:“我们是军垦战士!”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说。


其实来到新疆的支边青年,确切的名称应该叫‘国营农场的农业工人’,简称叫农工。而我们更愿意称自己是一名‘军垦战士’。农工的称呼当然没有‘军垦战士’来得神气。你想想,当你在亲戚朋友面前说‘我们是军垦战士’的时候,这个名字是多么的响亮,它震天动地气壮山河啊!


那时我们穿着军装,坐上列车,心中怀着‘屯垦戍边’的美好愿望,义无反顾地奔向新疆农场。当初有没有想过,‘屯垦戍边’这四个字究竟是什么含义?当你坐上西去的列车时,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1964年去新疆前在上海老北站留影


‘屯垦戍边’在我国历来就有。“屯垦兴则西域兴,屯垦乱则西域乱”,历史充分证实了‘屯垦戍边’在国家统一大局中的使命和作用。


‘屯垦戍边’最通俗的解释是:聚居在一起垦荒并守望在这块土地上。真的到了新疆,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吃苞谷面,住地窝子,从没受过这样苦的支边青年,有后悔过有想当逃兵吗?回望过去,可以说绝大多数人都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从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的那天起,除了原先王震将军带领的驻疆部队就地转业外,来自山东、河南、四川、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地的大批支边青年陆续来到新疆参加建设。到1966年底,兵团的总人数已经达到80多万。如今新疆每3亩农田中就有1亩田是兵团人开垦的。兵团以七分之一的人口,生产的粮食占全新疆的五分之一,生产的棉花总量超过全新疆的一半。‘屯垦戍边’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和交流,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加快了边疆生产建设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每一个兵团人在‘屯垦戍边’中的功劳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什么称呼,其实质都一样的。


正是由于一批又一批支边青年的共同努力,新疆才能不断地发展;正是由于全国人民的齐心奋斗,中华大地上的五星红旗才能高高飘扬。我们为我们祖国的崛起而骄傲,我们为自己过去走过的路而自豪!


我从贾战疆那里得知,他的父亲贾焕章,一个河南老知青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2月31日过世,享年83岁。


贾战疆说,如果再早半年看到我写他父亲的文章就好了,他就能给爸爸大声读一读过去的经历,父亲一定会很高兴,兴许能多活几年。他还说,不过现在还可以读给他的母亲听。


1956年6月,贾焕章从河南长葛县贾庄支边进疆,第一天劳动,拿坎土曼开荒时他就挖伤了自己的左大脚趾。第二天上班走路一瘸一拐的,队长刘双全问他还会干啥?他说会打算盘,刘双全就让他去干统计工作。


后来焉耆河南医院招人,刘双全让他学医他不去,说自己最大的理想是开拖拉机,后来他的梦想成真,调机耕队工作,终于当上了一名拖拉机手。


在机耕队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有一次在修播种机时,右前臂不小心卷进了皮带轮,导致桡骨骨折,当时医院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骨折愈合后畸形,失去了功能,造成终生残疾。但他断了一个手臂还是坚持工作,被评为兵团劳动模范,当时团部号召全团向断臂英雄贾焕章学习。后调团部机务股任股长。1971年,来到林园三连任连长,直到1981年调离,我与贾连长相处了十年。


当年的营房

我过去在故事里曾经写过贾连长的一些事情,只是记录了连队当时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今想起来,在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中可以看出文化程度不高的贾连长,在林园三连任职的10年里,无时无刻都在为霍拉山下这个偏僻的小小连队而努力工作费尽心血,有时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作风有点简单甚至不近情理,过后如果仔细回味他的作风却像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文革’期间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让你觉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你为连队好,让人从心底感到温暖。


我们连队有一位上海支边青年名叫黄永樑,是从农业六连调来。他个子矮小,长得又黑又瘦,戴一副像玻璃杯底一样厚厚的近视眼镜。干活没有力气,别人挑一担肥料时挺胸跨大步,他只能挑起半担肥料,走起路来弓腰驼着背,半路还要停下休息几次。锄草定苗时由于他高度近视看不清楚是幼苗还是杂草,锄过的田里留下的是杂草,而幼苗全被他弄得死光光,更不用说能不能完成任务。班长、排长都怨声载道,说,农业六连把这样一个宝贝踢到我们连队里来,我们怎么办?


当初黄永樑抱着远大的理想来到新疆,如今受到这样的挫折,心灰意冷还学会了抽烟。性格内向的他正毫无希望自暴自弃时,贾连长将他调去畜牧班养奶牛、挤牛奶。


黄永樑去畜牧班干了几天,觉得这项工作有自己的用武之地。从此,他每天天不亮起来挤牛奶,吃早饭前,他会准时把煮好的牛奶挨家挨户送上门。连队的许多孩子,都喝着他挤的牛奶长大。


他睡在马厩简陋的土房子里,严寒冻僵了他的双手;酷暑牛虻围着他叮咬。他铡草喂马,清扫马厩,给奶牛洗澡,整天围着牛厩忙忙碌碌。在林园三连,黄永樑毫不出众,如果不是因为他每天送牛奶,大家几乎把他忘记。艰苦的工作,他一干就是十多年。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奶牛产奶越来越多,除了小孩,职工们也能喝上新鲜的牛奶。


他年龄不小了,卫生员江来给他介绍一位四川姑娘,他说,我这个样子谁会看上我?可是那位美丽动人的川妹子袁祖碧见黄永樑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又能干动了心,不久就成了他的妻子。从此黄永樑不但干好本职工作,还学会了去关心和帮助别人。


机耕班和牛厩


当初贾连长调黄永樑去畜牧班时,有人还说是因为他劳动不好,贾连长罚他去喂牛吃苦的。要知道,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这正是贾连长的良苦用心。


那时,从塔什店调来一批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受‘文革’的影响无组织无纪律,经常在连队滋事,惹得单身女青年个个惶恐不安。


一天晚上我点了油灯躺在床上看书,突然听到有人哭喊救命。我知道隔壁单身宿舍里只有王秀梅一个人住。我对妻子夏士澄说过去看看,妻子说当心一点。我说知道了,出门前顺手拿了一把切菜刀防身。当我走到王秀梅宿舍门口时,她还在里面哭喊,我一脚踹开门,在昏暗的煤油灯光下,只见两个男青年正在对王秀梅动手动脚,王秀梅已经被他们逼到了墙角,衣服也被扯开。我大喊一声:你们干什么!那两个男青年没想到会有人闯进来,还拿了一把刀,就仓皇地逃走了。


第二天黄永樑听说此事,对我说:“小心他们来报复。”我确实有点担心。当天晚上他约了会计徐建成一起到我家陪我坐了一个晚上。可见黄永樑的细心,我很感激他们。


后来贾连长去找了上级领导,说,这些‘革命小将’不懂规矩,无法无天,把连队搞得乌烟瘴气,应该将他们调值班连队好好地接受训练,如果他们不走我走。这批人调走后,连队又恢复了平静。


贾连长不媚上不欺下,关心连队里每一个职工,让我们觉得他就像是我们连队这个大家庭里面的‘大哥哥’一样。


我刚调来林园三连时在伙房干过两年,陈德苏当伙房班长,我分工炒菜。后来他当了上士后,我当伙房班长。那时我一心想把伙食搞好,将我从林园一连厨师张仲庆那里学到的烹饪知识好好发挥,千方百计改善生活。我们伙房自己磨豆腐,做豆腐干,腌豆腐乳,煎油豆腐,发豆芽,还做过酒酿。


伙房用水渠,如今改建成防渗渠

除了副食经常变换花样,我还想在主食上增加品种。有一次我用糯米饭炸粢饭榚。谁知道切成长方形的冷糯米饭,下进油锅就变了形,成了软软的一坨,捞出油锅后成了粘手的没办法拿。这一顿中午饭足足用了两个多小时,还耽误了下午上班。


后来我才知道,做粢饭糕要在糯米里面加一定比例的大米,炸出来的粢饭糕才能成型,如果先少做一点做试验,就不会造成那么大的影响了。那时贾连长和陈德苏不但没有批评我,还说上海的糯米团子挺好吃。


我还异想天开向贾连长提出要建一个烤炉。想不到只要能改善伙食的事情贾连长都同意,他说,烤炉自己搭,忙不过来可不要怪我。我说试一试吧。于是贾连长派人从砖厂拉来一车耐火砖,还让机耕班的于中运来大块的好煤给烤炉用。烤炉建成后,伙房里烤馍、烤饼、烤面包,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主食的品种丰富了。贾连长到伙房里来总是笑咪咪的,但他从不当面表扬。


有一次贾连长让我到乌鲁木齐去提铧犁,我说:“我没有在机耕班待过,不懂啊。”他竟说:“我说你行你就行,快去吧!”将我赶上了卡车,连卡车驾驶员都觉得任务没有交待清楚就让人去,真是不可理喻。


天山雄姿


去就去呗,权当是去旅游。当年我们进新疆时从乌鲁木齐下的火车,到了连队后我再没去过乌鲁木齐。我坐上大卡车,驾驶员在笔直的公路上将车开得飞快,风在耳边呼啸,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向车的两边流过,天空万里无云,前方的天山慢慢地靠近,当我们翻越冰大坂时,我感觉天高、云高、山也高,我们的祖国多么辽阔广大,我们的山河多么美丽。什么时候把新疆建设好了,这里是多么好的旅游胜地啊。


车到了目的地,当我看到五铧犁时顿时傻了眼,几千斤重的五铧犁静静地躺在堆场上,这里没有吊车如何把它装上卡车?驾驶员说快想办法吧。


住在堆场周围的维吾尔族老乡太热情了,他们听说我要装五铧犁,一呼百应,从家里拿了木棍绳索,我们利用杠杆和滑轮的原理,齐心协力将铧犁一寸一分地往卡车上挪,终于将五铧犁牢牢地固定在卡车上。当我们顺利地返回时,我这才明白贾连长说话的意思,这次押车需要的不是懂不懂机械的问题,而是需要动脑子。贾连长知道装车时会遇到什么困难,但他不说,让你自己去探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间接地‘授人以渔’啊!驾驶员说:“你们这个连长真是狡猾狡猾的!”


五铧犁


贾连长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工作作风,让我不得不去学习更多东西。他实事求是的另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犹新。


那年,农二师要召开“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各团场要推举代表参加。指导员胡振林和贾连长商量在支青中推送一个上报。贾连长建议说小董比较合适。胡指导员担心我的成分会有影响。贾连长说,如果团部不同意,我去说。


名单上报后果然没有通过。贾连长就去团部找毕副政委。他是如何说动毕副政委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一定会说看人要看表现,因为他平时从不计较个人的出身。后来我还是参加了由毕副政委带队的代表团,到农二师师部库尔勒去开会。我记得和我一起进疆的唐国桢与我同在一个小组。


那次大会上表彰了各团场里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让我受益匪浅。回来后团部要组织宣讲团到各连队去宣讲,毕副政委让我参加。贾连长说:“我们林园三连的传达让小董宣讲,因为连队工作忙,团部其他连队的宣讲我们小董就不参加了。”


过后贾连长对我说:“巡回宣讲我没有让你去,出头的椽子先烂。我们踏踏实实地把连队的工作搞好是最重要的。”我听懂了他说话背后的意思,他是为我好。‘文革’时期派别争纷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贾连长看似憨厚的模样,但他看得深看得远。


这让我想起他为什么不推荐我上大学,也不鼓励我去当老师,就是因为怕我受到挫折。不知怎么地当贾连长说这些话的时候,我的眼泪差一点要掉下来。其实贾连长放手让我工作从不过问。我想,他越是宽松,我越是要做好准备。


贾连长对连队里所有的支青都很关心,让大家树立了信心和自尊,使我们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全连团结一心共同搞好连队的生产,直到1981年他调修理连去当连长。在这十年里林园三连的小麦产量从七十多斤提高到三百多斤,连队由亏转盈。


前排右一:病中的贾焕章和妻子刘爱兰,后排右一贾战疆,右二贾战宝。


贾连长脾气耿直,也会得罪一些干部和领导,甚至有职工在他家的门上泼大粪。他有一个好妻子刘爱兰,一直默默地支持着贾连长的工作,与我们一起在大田里劳动,不怕苦不怕累,从不在连队里搞特殊化。


我与贾战疆聊起过去的事情时,他说他的爸爸从不在家里议论同事和领导,心中坦荡荡。


我很幸运,让我遇到一位明智的领导,虽然贾连长没有对我说过多少大道理,但是我从他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一位正直朴实的基层干部,我的领导贾焕章。




读者精彩留言


《连长贾焕章》跟帖,与朋友们一起讨论和分享。


贾战疆------在新疆有许多像我父亲这样的老军垦战士,他们有共同的经历,有平凡而有意义的人生。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已埋骨戈壁滩,但父辈的故事对于我们兵团二代永远鉻记于心!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我曾写过两幅对联:

其一:

六十一载,开都河畔屯垦戍边,心恋中原,献青春无悔;

甲子轮回,霍拉山下断臂为公,身居塞外,恨壮志未酬。

(父亲是1956年6月支边进疆,2017年12月过世,整整61年,可谓甲子轮回。1981年调修造厂当厂长时,想给团场发展工业找点出路,先后办过钉子厂,瓷砖厂,由于种种因素,均未成功,可谓壮志未酬。)

其二:

忆儿时,父携我巴郎渠边,不畏寒暑,盼戈壁变绿洲;

叹今朝,吾与父霍拉山脚,阴阳两隔,惜黄沙埋忠骨。

(在我小时候,爸爸经常骑自行车带着我在巴郎渠边的条田里穿行,从一农到五农,去查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他说要把林园三连变成花果山,让我有吃不完的苹果、梨子、桃子,我当时听着馋得直流口水。)

感谢董克荣叔叔写的回忆文章,让我们看到了关于过去知道的和不知道的许多往事。如果要了解更多精釆的故事,可以关注公众号:《董克荣》。


马家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世界上唯一一支没有军费的部队,通过作者的叙述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敬仰。靠着“屯垦戍边”的家国情怀,用一双手和简陋的农具,把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开垦建设成一个个绿洲,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军垦战士形象。连长贾焕章就是支边青年中的一员。文章里的每一则小故事都体现出人性的光辉。不怕被调离,也要替连队每一位战友说话。在这个特殊的大家庭中像亲人一样以诚相待,被称作“大哥哥”。作者与他相处的十年中,有着情同手足的深厚友谊。尽管因为种种原因,受到很多不公平的限制,但是作者靠顽强的意志努力地生活着。最感人的是作者朴素的感恩之心,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一位明智的领导,看了让人潸然泪下。在祖国的大西北有这么一批无名英雄,用自己毕生精力为新疆稳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他们默默奉献的精神,他们留下的军垦之魂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虞德亮------拜读《连长贾焕章》将我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地方------北大荒,也勾起了我的回忆。在艰苦奋斗的年代,您遇到了可敬可亲的贾连长,是您的幸运。我支边到黑龙江建设兵团,与您一样也遇到了正直善良、充满爱心的指导员和连长,在他们的培养教育下,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工作、生活,我18岁就入了党,并被推荐上大学,他们的关怀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离开边疆,从上学到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他们是我遇到过的许多领导和同事中最可敬可亲的人。2009年,我与上海知青一起赴北大荒看望年迈的指导员和连长,久别重逢,有唠不完的磕,我们甭提有多高兴!我们依旧亲切地称他们是指导员,连长,在我们的心中,“他们永远是我们的指导员、连长,我们永远是他们的战士”。


王维芳------佳文遇知音,共享同回忆!


黄建华------不知为什么,看你这篇文章时眼眶里竟然满含了泪水。

你确实很幸运,遇到一位明智的领导,一位正直朴实的基层干部。

想当年,立志扎根边疆。虽出身不好,想着只要好好劳动表现总会有出头之日。可是在我进疆的九年里,从来也没有一个领导哪怕是班长,排长来跟你谈个心,鼓励你一下。你再好好劳动,领导也视而不见。眼看着身边有伙伴调动工作提升或是被安排学习什么的总也没有自己的份。

尤其是文革期间,家里遭遇了变故,可以说家破人亡。心想着以后新疆就是自己的家了,只要能有个合适的工作这辈子不会离开新疆。可是希望总是一连三的破灭……

在一个偶然得知的中央内部文件:凡父母参与三线建设的,子女在外地的可以调到父母一起。这消息给我带来了离开新疆的念头(亲生母亲参加三线建设在贵阳)。应了“人往高处走”这句老古话。

离开新疆后,我在贵阳农科所也是当农工,还当过炊事员。记得那时候批林批孔大家写文章,所领导是位三八式干部,见我文章写得不错,正好情报资料室缺人,就把我调去跟着老师学。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地努力学习,钻研业务。终于成为一名科技人员。

所以我深深体会到贾连长虽然平凡,但他对人尽其才这方面有独到的领导艺术,充分发挥各人的特长,让其发挥最好的聪明才智为边疆建设做更多的贡献。如果当年我遇见了像贾连长这样的领导我想我不会离开新疆。

直到现在我也常常说,我爱新疆,是新疆不爱我才选择离开它。我是上海知青里离开新疆比较早的,但在新疆的那九年也是刻骨铭心的……


张禾笙------一个只唯下,不唯上,始终把连队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的领导,怎能不获得大家的爱戴?一个不唯出身、只看重表现、任人唯贤的领导怎能不得到职工的信任?一个知心识人、用其所长并能充分调动每个人积极性的领导怎能不得到老百姓的拥护?只要职工需要,他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只要对老百姓有利,他会毫无顾忌地去做!林园三连的职工有这样的连长真是幸运啊!为贾连长点赞!


克 玲------工作間常有一些對上司或領導人的不滿和批評,大概這些工場正缺乏作者當時遇到像賈煥章這些領袖。作者觀察到賈连長因材善用,給连隊人員都發揮他們的「軍垦戰士」的潛能。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若沒有賈连長善任人的眼光,黃永樑這其貌不揚的隊員便不會成為給人們天天送牛奶的「寶貝」。作者又觀察體會到賈连長做領導肯於接納意見,勇於杜絶滋事份子,改善居住環境的安全;巧婦難為無米炊,他又支持及鼓勵作者加添廚具,改善伙食。然而,好的領導人也要有謙虛的跟隨者,才有和諧的工作埸,才可以像作者在十年間領畧一些當時「不可理喻」的條規,原來是來建立跟隨者的信心和讓他們學習獨立處事解決困難,讓他們擁有作為一個成功領導人的必需條件。《连長贾焕章》這篇文章,雖然主人翁不能親耳聽到,但也巧合相稱了他做領導人的獨特性格,就是默默耕耘,不愛表彰,以身作則,造就英才。


朱敦益------《连长贾焕章》一文生动具体,朴实无华,是支边青年回忆军垦生活的真实写照,充满了正能量。“屯垦戍边”四十年,“军垦战士”乐田园。俺们最听党的话,无怨无悔作贡献!其中“爬犁”应为“铧犁”,前者是运输工具;后者是耕地的农具。副图名叫“五铧犁”。


叶荣芳------读《连长贾焕章》:贾连长朴实无华领导有方受人尊敬;董大哥妙笔生花文章细腻值得一读!


狄凤仪------文章一如既往的好,屯垦战士很辛苦。当时王震带领解放军到新疆就是第一批屯垦战士,那个艰苦是想像不出的,你们还有简陋的房子住,他们是挖个坑睡觉。我到新疆去旅游时导游作了生动的介绍。新疆人对屯垦戍边的官兵是充满敬意的,看看现在新疆很多地方建设得和上海街道没啥两样!可想而知前辈们付出多少艰辛!


贺龙海------你的回忆录,很真实,很细腻 ,也有一定文学性,不错,很不错,曾经在新疆工作过的人看了都会触景生情。


韩沧新------贾焕章这个名字太熟悉了,看了小董发上来的照片似乎见过他,他在团里名气很响,因为他工作兢兢业业,对上海支青也不错,象这样的干部目前百里难找。支青会永远记住这位好连长,他的精神永流百年。


吴立盼------遇到一位有能力,有水准的领导不容易。文化水平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心中装着老百姓。会用人,识人头,用其所长,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连队职工有利的事就去做,对党的政策吃透了就落实。这样的领导农工们会怀念他的。


杨佩芬------看了贾连长这篇文章,我也深感到贾连长确实是个好连长,我在林园三连时家事不顺,贾连长总是从关心,安慰,帮我正确解决,包括其夫人刘爱兰对我也象亲人似的关心,我一直想念他们,确实在我最无助、最困难时帮助我。愿刘爱兰生活幸福。


宋丽敏------贾连长是以身作则,身残志不残,善于激励,善于用人的好连长。


金玉珍------贾连长真是一位体恤民情的好领导,在作者以前多篇文章里提到过他,我已耳濡目染。从一位大哥样,到一个暖人心的领导人,他的点点滴滴,确实感人,连队有这样的父母官领导,职工心情舒畅,生产积极性高,没有办不到的事,要造房子,造烤炉,都可以成功,了不起啊,贾连长,领导有方,对什么样的人,安排什么样的工作,充分发挥各人的特长,真正体现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贾连长,真棒!

作者自己的经历自己写,篇篇文章都很真实,有滋有味,许多故事我都有同感,如去苇子湖、收一百号,等等,感受新疆工作过的经历,很有味道,回忆回忆,很美,谢谢奉献的好文。


王晓光------看你的文章一扫我午间的睡意。我在新疆工作了几十年,直至退休才回到上海。说实在的,过去我们接触到的领导干部,主要指基层干部,他们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都是现在的领导干部难以逾越的。比如,我们进疆时在三连当指导员的魏明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调到农二师农科所当副所长(营级干部),他不怕苦不怕累,经常会扛着坎土曼下地和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出大力流大汗,吃饭不搞特殊化,家属子女不搞特殊化,也同样下大田干农活。有这样的领导干部带头,有着一大批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跟着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军垦士兵,何虑连队会搞不好!


老 贾------拜读了你的作品,很亲切。这是那个年代农场生活的真实写照。


徐正魁------贾连长,运筹帷幄、知人善任;董哥,见义勇为、拔刀相助;強将手下出神兵!


袁小梅------文章值得读一读,假期愉快!


苏保东------我的父亲也是连队的连长,我们都很怀念他!


朱春梅------年少不知文中意,再读才悟其精髓!


付 辉------我的老父亲是359旅的老革命,为国家奉献了一辈子,他病重时我曾问过父亲,如果再回到从前艰苦的开荒年代,你还会那样奉献、还那样无私忘我的工作吗?老父亲毫不犹豫地说,当然,共产党员就是要这样!这就是父辈、老军垦。怀念那一代的垦荒人。


李林峰------这篇文章要保存好!父辈们的经历大都数都是我们不知道的,正是他们这群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没有他们就不会有现在新疆安定幸福的生活。


画 云------嗯嗯,看完很感动。我们父辈这代军垦人的品格应该传承下去。我老爸今年82岁,部队转业进新疆为屯垦戍边奉献了一生,现在只要一聊天他就会讲过去垦荒的故事,孙子们听了N遍都能背下来了,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懂,悲哀啊!


崔紫君-----新疆是我们青年时代难以忘怀的回忆!


应亚伟------很难想象当年你们支青在新疆农场的生活。新疆的发展你们这代支青功不可没。


陈美玲------看了董先生很多篇回忆录,很棒,值得我们学习和仰慕的人物,真是可亲,可敬,可爱的人物,给他点一百赞也不过份。


姜一民------正能量,写得真挚且很有文采。


张韵珠------文章勾起了我们的思念。我们在那片土地上的付出,更牵念着那片土地上默默无闻却坚韧地劳作着的父老乡亲!——永远的......


王丹珠------看了董克荣的文章不仅使人回忆起那个年代,更激起对同吃一锅饭的支青和老职工情谊的留恋。在我们怀念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可能在想念着我们,因为我们共同在那里洒过汗,流过血!


应勤华------我记住了,他叫黄永樑。一代人把青春留在边疆,建设边疆,值得敬佩,赞赞赞!


点赞的朋友:王英池书记,陈瑛,胡新妹,清舞飞扬,美丽生活,郁兆东,王健,费陆文,邹丽燕沙粒子,杨立军,陈莉,暖冬田,尹中华,曹永梅,田惠珍,鲁文华,孙军平,徐老庄,张清柱,仙人掌,画云,圊苹果,宋力,林莉,王苏东,潘宝,易冬梅,陈辉英,陈畅,何,小王燕,朱吉平,黄红梅,悠然,罗爱华浅时光,谭晓彥,付辉,任建伟,杨继,陈辉,王小霞,王清娥,董国昌,韩广宏,梁丽,间间单单。



作者简历


董克荣,1944年出生。1964年高中毕业后支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一团,曾当过农工、团宣传队演员、炊事员、文化教员、小学校长。1981年回上海在街道集体单位当营业员。1985年考入上海大学政治学院,毕业后调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工作。曾担任区人大代表、上海市侨联委员、区侨联副主席。曾在《上海新闻晨报》、《新民晚报》、《上海侨报》、《上海法制报》、《经济时报》、《书评报》、《中国仪电报》、《南市报》、《南市外贸报》、《计划管理通讯》、《浦江同舟》、《国家安全通讯》、《黄浦侨音》、《花溪》、《炎黄子孙》等报刊和杂志刊登文章200余篇。2004年退休。




作品荐读

霍拉山下(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一、收工曲(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送饭(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失  书(董克荣 )

【霍拉山下】四、一封航空信的启示(董克荣)

【霍拉山下】五、小乐队(董克荣 )

【霍拉山下】六、献血(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七、苇子湖的故事(董克荣 )

【霍拉山下】八、豫剧团里的高手们(董克荣 )

【霍拉山下】九、绝  配(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伙房学艺记(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一、厨师人生(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二、老友一民 (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三、成长(董克荣 )

【霍拉山下】 十四、向往宁静的生活 (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五、奔向查通沟(董克荣 )

【霍拉山下】 十六、夜行(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七、打井(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八、临时卫生员(董克荣 )

【霍拉山下】十九、那山、那水和那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种植‘百号’(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一、鸡倌(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二、为了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一)(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二)(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三、‘老牛班’里那些人(三)(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四、电影迷(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五、老猪头(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六、一块欧米茄手表(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七、情殇(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八、养猪协奏曲(董克荣 )

【霍拉山下】二十九、取邮之路(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好老师任秀丽(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一、改变(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二、只差一步(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三、贺礼(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四、一斤黑木耳(董克荣 )

【霍拉山下】三十五、造房子(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一、黄河路的女人(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二、孔来福的幸福晚年(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三、谜案(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四、“厕所”梦(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五、文字工具的演变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六、循环农业村诞生记(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 七、鸟儿情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八:幸福养老 (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九:台湾行(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动物的野性(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一、与时俱进的大妈们(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二;长寿的秘籍(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三、又见芨芨草(董克荣 )

《我的左邻右舍》十四 、踏着‘地标’游法国第戎(董克荣 )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霍拉山下】三十六、连长贾焕章​(董克荣 )

说说身边的人和事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