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那些事丨元宇宙?元话语?此“元”非彼“元”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分享海量语言学术资源
来源编辑:外研社英语学习公众号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分享请转发⭐
语言学那些事
这里有语言学研究者的真知灼见,
这里有语言学爱好者的群言己见,
这是一个可以交流语言学心得的专栏。
如今这个时代,演说、推介,甚至朋友之间闲聊时,如果不整上几个“高大尚”的词汇,那都不好意思张口。而说到“高大尚”,近半年来,还有什么比“元宇宙”更热门的概念呢?
2021年10月底,脸书(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把自己的公司正式更名为Meta,并在声明中说:“下一个平台将更具沉浸式——一个你置身其中,而不仅仅是看着它的互联网体验。我们称之为元宇宙(metaverse)。”
在此之前,脸书在世界许多地区正面临更严格的法律和监管审查。扎克伯格此举虽然有转移焦点的嫌疑,却一下子引爆了市场的热情和公众的讨论。
(麻烦缠身的扎克伯格)
“元宇宙”的“元”在汉语中可以用来表示天地万物的本源,含有“根本”的意思。而它所对应的英文meta-则出自希腊语μετα,意思是“之后”或“之上”,同时也具有“超越”的含义。
“元宇宙”是一个聚焦于社交链接的3D虚拟世界网络。它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是越来越真实的数字空间。如果选择一部具有直观参考价值的电影,那么当仁不让,可以把2018年大热的《头号玩家》打到公屏上。电影中的主人公通过VR技术进入虚拟的游戏世界,借此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从赛车、蹦迪,到解谜、打怪,完全乐不思“现实”。
(电影海报)
但是,此“元”非彼“元”:“元宇宙”的“元”和语言学中“元话语”的“元”是不一样的。
在学术研究上,“元”由“超越”的含义引申开来,表示一种形而上的思考,关系到对某个理论、术语或现象背后更深一层的规则的讨论。
元话语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模糊概念,我们通常把它简单地概括为“关于话语的话语”。更深一层来说,元话语是组织篇章或会话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作者或说话人利用这种手段把自己的态度、观点投射进篇章或会话中,从而影响到接收者,并客观表现了作者或说话人的客观存在。元话语体现了作者在篇章或会话中所表现出来的运用语言和修辞的方法,以及把话语组织和话语含义结合起来的方法。
不论是在讲演还是写作中,我们经常用元话语来宣示自己的意图。让我们来看几个“元话语”的例子吧!
✓
《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
人人都会来上几段的经典台词:“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这里的“我会”和“我希望”就是元话语。
✓
给客户/老师做推介
做presentation时,我们常常会说:“我将说明……”,“我会展示……”;在会议上介绍流程时,我们会说:“我们先……,接着再……,最后总结……”。
✓
内心OS
每一个偷偷看表、等着下课铃响、准备百米赛跑冲到食堂的学生,内心都祈祷老师能发出的天籁之音:“这节课就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
以上这些都是元话语的例子。
除此之外,还有衔接语篇的“然而”“尽管如此”“换句话说”等,以及表示作者确定程度的“无疑”“似乎”“也许”等……
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元话语和语言学的有关知识,不妨翻一下“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升级版)”,从著名语言学家Ken Hyland的《元话语》(Metadiscourse)一书入手吧。
(点击图片即达购买链接)
往期回顾
1. “盲人摸象”真的有错吗?
2. 语言也分主观和客观吗?
3. 语言学也玩“跨界”?
4. 看不见,又摸不着,语言到底是个啥?
5. “情人眼里出西施”还真是有道理
6. 说话就要模糊,玩的就是心跳
7.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8. 学语言学的姿势你get到了吗?
综合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梁国杰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友情推荐相关语言学文献
2022年“第五届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演讲”一号通知(修改增订版)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6.1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与
跨文化传播学研习者关注本公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