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熟悉的品牌变得“陌生”

梁贝卡Rebecca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我们还能“折腾主理人”多久?


这个疑问不是在judge所谓的主理人文化是否为幻梦,而是许多商业团队正在经历的现实困境。


怎么能让项目突破千场一面的趋同困局,同时维持创新定位与满足指标之间的微妙平衡,控制连锁品牌大军对商场个性的消磨,而给新品牌多一些让步空间、发挥空间,是现在多数商业地产人总挂在嘴边的话题。


而从更现实的KPI角度出发,如今招商面对的是“重奢以下无商可招”的困境,在零售表现的尤为明显。面对着对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传统品牌更多会选择保守路线,对开店相当谨慎,那么招谁呢?


大家开始寄希望于主理人。


从前被认为标新立异、有点不上台面、自娱自乐的街头小店,逐渐变成了“去连锁化”的大众共识。头顶光环的主理人品牌,抓住了进好场子的机会,抓住了优势谈判下的好商务条件,甚至拿到和知名大牌在同楼层、同梯队的入场券,拥有了过去完全不敢想的位置和展示面。



但这也带来一系列的新挑战。


我们听到太多团队的感慨,好难做,而且像一阵风一样,忽然之间所有人都开始这么做,卷生卷死,都先别提最终定位能落地的还原程度有多高了,能不能完成指标都难说。


去哪里找那么多高质量好内容,还有开店拓店意愿的主理人品牌?同期那么多项目都在市场上争抢,关键是,这些品牌有不少还在基础标准化的路上,日常运营依然依赖具体的人,店多开一个容易,但人复制起来就很难


从寻找、认识、沟通、攻克到谈下来、签合同,路长得很,卡在哪一步都有可能。一味绝对地、主观地进行这项尝试成为了容易陷进去的低效率工作,而且,出于项目指标要求硬拉过来,到底对方是为了有利的商务条件还是真想好好做生意,大家心里有数吗?


更重要的是,就算谈进来了落地了,或许真正的问题才刚刚开始。街边那种略带自由的氛围和运营状态,和成熟商业里快节奏高周转大客流复合型人群的状态,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运营环境。从“淡水”到“海水”里要想好好生存,要变的不只是运营状态,还有产品组合,还有供应链,以及更深层的管理逻辑,甚至连品牌自身的状态都要改变。


这才是最难的。



毕竟,大部分的独立品牌也就是近五年多来才浮出水面的,主要诞生在北上广深成。


这批85后、90后甚至95后的主理人,或在一线城市土生土长,或留洋归来,或经历过大城市后选择回归家乡,都是有眼界、有想法的年轻一代,能靠着头几年的个人打拼或者父辈的积攒换来相对的财务自由,不再以安稳坐班打工当作谋生的唯一选项,转而追求和创造更自我的生活方式,带着一种“我喜欢,而这里恰好没有”的心态,以梦为马,把自己的热爱通过实体经营分享、散播开去。


主理人的气质和坚持往往决定了品牌的主调性。反过来,他们主宰下的空间场所同样受周遭环境影响比较大,多选择在老树下、小河边、生活气浓厚的街道旁这样一类易产生氛围感的地方,最好还能和气味相投的朋友们打成圈子,做成有足够沉浸感的集群,共同养出适合他们生存的土壤。


对于大部分传统商业体来说,除了开在外场以外,这些要求其实很难满足。


上海愚园路店川式咖啡烘焙店BASdBAN


再者,年轻品牌们的稳定性一直是待观察的,尤其是和“久经考验”的传统品牌相比


少了资本化运作、规模化经营的独立品牌意味着在供租能力、推广营销上难以得到实际支援。对于业主方来说,眼下的收益、持续的稳定性、可控性也是不得不顾虑的现实因素。


但有一点是个大趋势。对见惯了诸多复制粘贴连锁化行为的消费者来说,他们越发会、会为“此时此地”氛围买单,为那些难得一见的,有意思的买单。


有人总结做新商业的一种方法论:把熟悉做得陌生,把陌生变得熟悉那么,一条实践性更强的新思路或许是:与其在主理人身上大费周章,倒不如同步也放点心思,去开发那些连锁品牌老朋友的脑洞让一成不变的传统连锁品牌,在体验和表达上更加个性,拥有稳定的服务运营和供应链,同时也拥有一些主理人品牌般的温度和独特。是的,就是什么都要,做标准化的非标表达


卷装修设计成本也好,用黑标、红标各种颜色标记店面等级的方式也罢,这件事儿的核心并不是自己怎么定义自己不一样,而是真正在消费端,顾客感受到你的不一样。


品牌到底还可以怎样相对高效地“去连锁化”呢,下面谈谈几种限定式路径:



方式一:

还原本初,时代限定


每个成熟品牌,都曾是个性的主理人品牌。


是的,品牌都曾有自己“最自我”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内核,或许出现在品牌最早的店,出现在品牌创始人的自传里,出现在早期的商店设计稿里。或许后来因为连锁化拓展,许多品牌原有的“棱角”被成本优化,被消减掉了,反而让新的客群感受不到这些内核,反而会觉得无趣,千篇一律。


这些“棱角”,是可以再回来的。


比如今年年初新开业的前滩太古里MUJI农场概念店,作为向未来有机生活的新提案,通过种植“对身体有益”、“想要与家人分享”的蔬果,提供健康食材,还让顾客可以亲身体验“食与农”的理念。


我们除了看见常规的家居服饰、杂货、餐厨用品等品牌标配外,还能逛到、尝到自家农场严选运送到店的新鲜生态食材,以及为新门店首创的茶叶和自然酒(不添加防腐剂酿造的葡萄酒)专区。



原真本源的售卖产品和自然农法的烹调手法,是这家店的最大看点,也提醒着人们对品牌历久弥新的初心追溯——利用一手素材降低成本,省去不必要的设计包装和商标,专注生产极简且质优的产品,平价有理,简单自然刚刚好。


换个角度看,MUJI新概念店与前滩太古里传递Wellness的生活主张如出一辙。店为了场所而改变,是对“场”原有定位的延展和呼应,这其实是需要提倡的:定位不只是PPT里说服领导的话术,也不应该只是景观建筑里的元素概念,而是要真的渗入每个细节,品牌的场景,具体的产品里,以至于坚持出想要的PlaceMaking。


MUJI会员还有机会受邀参观农场

亲历自然食材的采摘及生产过程


作为更普罗大众款的品牌,为了和徐汇滨江一路上的滑板公园、西岸艺术中心、大大小小美术馆群等文娱设施不违和地融入,KFC致敬了最初的自己


虽然KFC已经开到了N线城市,但它依然是个“经典美式品牌”,是的,论历史和文化它说不准比那些美式潮牌有资格的多。在KFC“回到过去”,美式复古风的表达,加州Drive-Thru餐厅本尊的复刻——红白条纹双坡屋顶、标志性人物头像、干净的阳光玻璃房等等,都还原了最经典的时髦。


不仅如此,这座漂亮精巧的小独栋还唤起了城市人的炸鸡情怀。想当年,肯德基套餐几乎是所有“80后”孩子考试成绩好的最佳奖励。用怀旧的表达给消费者提供集体回忆、情绪价值,品牌也为自己谋出了一条翻红溢价之路。


自1950年代肯德基成为连锁品牌后,大部分的店都以双坡屋顶上有一个刻有上校头像的圆筒作为标记

1991年之前,KFC的全称是完整出现在店招上的,这一点也被徐汇滨江店用来直接还原



方式二:

靠近local,城市限定


商业本身的正常逻辑,就是应该呼应在地,理解城市,“一店一色”。


不信你去看那些在购物中心快速复制扩张之外的时代里,在世界级城市的老街道里,你能找到两家完全相同的店吗?你去看那些“空降”般的网红店和硬靠设计和装修撑起的新店,它们有多少真正撑得过三年?看那些城市里真正的老店,他们是不是看起来都很Local和日常,都和周边氛围是契合的,和在地是呼应的。


打卡是新奇,在地是生活。久而久之,人们更还是更习惯于回到真实所处的现场当下,观察那些本地生长出来的故事,和原生的生活状态。近几年频频掀起讨论的方言音乐、乡土建筑、小镇美学,就是例证。


“在地”成为一个热词,发掘本地的乐趣、寻找有归属感的触动就成了一种更日常的小确幸


嗅觉敏锐的品牌也相对地,把目光投向某个城市的独有风貌上,将在地人文纳入考量。


试想,一个想要布点全国的连锁品牌作为外来者,想要进军品牌认知度不高的下沉市场,如何打消陌生感,拉近与当地人的距离?一个有效也便捷的方法是,从大家都知道的地方代表性符号入手,将它高频地渗透在产品和场景表达上,甚至也在运营方式上,浸入本地


苏河湾万象天地的星巴克上海非遗概念店

融合弄堂风情和刺绣旗袍元素

开在成都宽窄巷子的全国首家中国李宁城市主题概念店,将麻将、茶歇、竹林等巴蜀古风融入店铺设计


茶饮品牌也做了不少类似的“城限”尝试。喜茶在十几座城市上线了特定产品:在长沙推出的小钵子波波甜酒、面向厦门的古早花生豆乳包、广州专享的姜撞奶烧卖等,妥妥拿捏住让当地“土著”都有感的风味特色。


除了一店一景以及专属口味上的研发外,拿杯套、手提袋来进行二次创作,也吸引着有不同审美品味、甚至跨年龄段的各类粉丝,搭配花式营销帮产品收获销量,把外包装设计做成外带类品牌的一个流量入口


这些省力的操作,在过路旅游的外地人眼中是新鲜的看点,在本地人眼中,则是品牌诚意的起码体现。


陆续下沉到二三线城市后的喜茶,专门设计了多款“城市皮肤”以及只送不卖的周边产品



方式三:

融入环境,场地限定


比城市限定玩法更细致、视线范围更聚焦的,是把站在的场域环境也做成独家限定。把线下转变成小型展场、秀场,聊天的客厅,把传统商业交易转变成“社交”互动。让沉浸式的阅历体验加持给品牌更高清的辨识度。


有故事线的线下门店将品牌气质作为一种可直观感知的存在,在打造每家分店时花上一番心思,与所在地的环境氛围融为一体,让经营品类和店铺建筑内涵各不相同。


观夏杭州首店“西溪客厅”,用整面的整面黛色瓷墙还原烟雨朦胧的江南民居意境

南京玄武湖的先锋书店,与生活在当地的著名书籍装帧设计师、艺术家朱赢椿共同打造的虫子书店


除了从场地直接衍生开来的特色选题外,面向环境氛围所带来的特定客群,把他们的喜好投放到门店上来,也同样可行。


对于原本就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来说,这招尤其管用。似曾相识的半熟感和新奇感、温馨感叠加,让这个地方成为附近人们乐意常来、津津乐道并口耳相传的回头店。


在华东拓店近十家的Shake Shack,特意将上海个别靠近公园、公共绿地的门店设为宠物友好店,以“Shack-Hood”为主题概念,把边遛宠物、边吃汉堡变成有特定标签人群联结性、社交话题性的周末集体组局。


此类“社群化“操作其实就和主理人品牌的立店思路不谋而合。一个主理人形成一个磁场,让更广泛的、新领域的客人主动靠近。客人,也就是KOC,自带流量,再裂变传播,比商场大张旗鼓去宣传的能量要大得多。


徐汇滨江的Shake Shack,推出了门店限定产品——专为狗狗研制的冰激凌“Pooch-ini”和毛绒萌宠玩具


开在上海新天地的gaga的新店型gaga Coast,面向的可能是全上海最懂吃、会把吃当成兴趣爱好、时髦风潮甚至学问研究的一群人,先前还有新天地的Foodie Social打底,它的非标呈现思路就是议题性的。


不仅是跟你讨论食物好不好吃、空间好不好看、有没有空让自己享受生活了,gaga Coast还跟你谈论本土食材和烹调技法可能性,给你演绎国际饮食趋势,带你感受风靡世界的地中海餐食风格到底在传达什么生活理念。


什么叫因地制宜?新天地的运营特色和人群特质成为了gaga的“外挂”,借这个口子gaga顺其自然就可以谈论更丰富的食物议题,可以非标表达的就不仅是装修风格、运营模式、产品包装,还可以是品牌内核、品牌精神


gaga Coast



写在最后


当企业到达成熟稳定期后,面对多变的商业市场,形象包袱过重,难以适时反应和转型,确实容易走向高知名度、低增长率的状态。


为了打开不同的消费场景、扩大受众也好,为了更新品牌形象,展示自己依旧在密切follow市场、依旧拥有创造力也罢,任何有生长需求的连锁品牌、标准品牌,最终一定会走向这条道路:在一次次非标表达的探索中,去培育出匹配市场、适合自己的新陈代谢能力


利用周期性联名来帮门店轮替换“新衣”,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双方都推崇的价值观,就为彼此私域用户搭建了桥梁,成为品牌圈粉纳新的底层共识。1+1大于2的再设计、再传播方式,也赋予了老品牌新内涵。


瑞幸联名国际波普风艺术家组合Craig&Karl创作的花式杯套


联名的能级上限还会体现在品牌更大格局上、向善的能力。是否有为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一些积极影响?是否产生了一些提升消费者审美情趣的内容?这都反映了品牌在营销活动中的社会情怀与责任意识。


Manner与UCCA的联名,都从艺术生活层面扩展着大众的审美边界,让咖啡走进年轻人,走进当代艺术


维持标准化运营的后台,保障稳定的出品,再放大品牌某个记忆点,或是借力IP作为引流和常看常新的外挂,这是“去连锁化”共通的常规逻辑。而让品牌重新拥有“棱角”,变得“陌生”,一定是还有更多玩法可去尝试。


许多连锁品牌在成为连锁品牌之前,未尝没有经历过个性小店的阶段,这某种程度上算是找回初心吧,找回当初那种势要做得独树一帜、做点没人干过的新事情的蓬勃生机。


对更多还在成长中的主理人品牌,这个过程也预备下了经验之谈。有可能踏入的标准化道路上,原初状态那珍贵的个性表达依旧有办法呈现,而不是只能成为挽歌。


MANNER的第一家店

现在又成了打卡点

图片来源:小红书用户“小飞侠在环游”



当然,也要慎防在独特性上的用力过猛,为创新而创新,而忽视基本的消费习惯。


比如某知名茶饮品牌做过的非标炒冰店,因为在视觉装修上过于隆重,加上特殊食品原料的供应链上出现成本失控,反推定价过高而影响复购率,使得原本对品牌高忠诚度的用户少了,连流量客户也在话题热度过后大幅减少了,遗憾之下最终只能闭店收场。


我们仍然希望这些依旧很懂消费者的品牌能迈前一步,向当前市场上正在活跃的消费者们多靠近一步,向所在的城市、场域多靠近一步,还能向息息相关的商业平台、商业载体多靠近一步。


最终,无论项目方还是品牌方,都应该能不再受限于对标、困于复制与被复制,都能走往豁然开朗。



作者/梁贝卡Rebecca

编辑/佐夫Zoff 建国







项目/

上海·张园/上海·INS复兴公园/上海·现所/

成都·REGULAR源野/成都·COSMO/

成都·远洋太古里/成都·SKP/

北京·冇街/北戴河·阿那亚/杭州·天目里/

深圳·南头古城/广州·未来社HOUSE/

苏州·仁恒仓街/宁波·槐STAGE/宁波·DEMOHOOD/

无锡·运河汇/海口·世纪海角/长沙·INPark/

大阪·SEE SEA PARK/日本·Share Lounge/

日本·春日台社区中心/曼谷·The COMMONS


品牌/

cottee/跳海/Need!/Standard Nerds Club/

观夏/話梅/BAsdBAN/tazaTe/而意/

hAo mArket/Aesop/山海四合/Blue Bottle


趋势/

chatGPT/社群/公共艺术/街区经济/

/反消费主义/捡“垃圾”/市集/

上海和成都的品牌流动/户外生活方式/

小店联合/氛围感/松弛感/主理人/在地化/

茶馆/邀请函/杂志报刊


观点/

“网红”商业的渡劫/让商业回到真实中/

如何与独立品牌合作沟通/商业地产人的语言困局/

公共性,城市更新的价值底色/城市更新乐与苦/

成为“六边形”商业人/如何“做死”一个商业项目/

招商的尽头是三观一致/招商创新/未来商管走向何方/

创新商业的团队之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