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现所二期,创造新的当下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第一次来现所二期,找门找了半天。


说来有点惭愧。自以为对静安寺附近算是熟悉,胶州路延平路每家餐厅几乎都吃过,也常在Alimentari约人聊事,的确在这片见人很方便,有很多地方可以选。


但当我带着小伙伴在现所一期找二期的时候,我确实没找到门在哪里,只是看到来往的年轻人很多,看见RAC在这里开了家新店,绿色的招牌挂在连桥上很明显,也看见凡几市集的招牌,但就是没注意到入口,沿着一条居民挂满衣服的老巷子,又走回了胶州路。


这肯定不对,无奈只能回头继续找。虽然还是没看到入口,但跟随着热闹的人流进了一个路边小店般的小门,穿过一个很简单的“商铺”,看到一个中庭贴着SNC和凡几的海报,才确信真的到了二期。


如果用传统商业的眼光来看,肯定已经跳脚了,会觉得“离经叛道”。一个商业身处小巷不说,连入口都不明显,缺乏足够的导视,这生意还做不做?


但事实上,这个过程没有让我觉得不舒服,反而还挺开心的。购物中心千篇一律,大门一个比一个气派和精致,但也基本能知道里面有什么,反而这种在小巷子里“转悠溜达”的状态很难得,一路上有衣品很好的年轻人,关键是还有些好玩的品牌和展览在里面,审美干净,很日常也蛮高级。


在国内城市这种感觉太少有了,东京的南青山有,首尔的清潭洞有,这次让我在现所二期也体会了一次。


准确讲,现所二期并不是“藏”在巷子里,它更像是“长”出来的状态。是的,本来就没在大马路上,而在这样的小尺度街区里,门头小一点其实和街区更融洽,当然,喜欢现所的人也不会因为气派的大门来,对吗?少点虚无的仪式感挺好的,这才是街区舒服的来源。


而这种内敛自然的感受,这种不刻意和“不商业”的体验,也穿插在整个现所二期的体验逻辑里。


现所二期外的小巷

现所二期内部视角


聊现所二期,不免说说最早的现所。


两年前现所刚刚呈现的时候,它和成都的REGULAR源野迅速成为了城市更新里探讨的话题。


的确,现所的空间是美的,是古典和诗性的,很清楚记得第一次走在里面的时候,它让我感到了一种沉静,洗尽传统商业空间那些光鲜浮躁的表面,在黑白灰的色彩和质感里,天光直射下来,和白色的回廊形成无数种光影的散布,我觉得这是最不会过时的装饰。


内容输出型的人一定会喜欢它。设计师、艺术家、品牌的创始人,各种基于创意与观念性的人群都会喜欢它,的确在前期入驻了不少很优质的机构及品牌。


但也诚恳的讲,在我眼里,现所一期虽然在产品上凝聚了很前沿的观念性,有强烈的展示感,功能上可以是工作室又可以是展厅,还可以做零售,有意抹去各种功能间的边界,但它最终非常的“园区”,它的基底依然是办公,并不会很流动;并且这样的多层空间是需要深度运营的,这些都对现所一期的实际状况带来了一些争议与挑战。


同样,一期也缺乏让人能停留下来的情境,BONICA、Mikkeller这些店铺主要运营时间都在晚上,白天可体验的部分寥寥。大家抱持着期待来,但来了又会觉得没什么好逛的,拍拍照走了,这其实是一种遗憾。


在现所二期,现所的空间气质在延续,而短板也在慢慢被补齐。


现所二期的空间依然是美的,是原生的美,而非精致的“高大上”的美,阳光依然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透过框架结构,在白色的墙面里漫反射,填满这个三层的小盒子。


空间的改造也在内内外外践行可持续理念,尽可能少的拆装,少用不环保的材料,有不少空间细节“修旧如旧”,或者说就没有动,比如入口处、扶梯扶手、部分的墙面,没有拆了重装或者上一层涂料掩盖,而是就保持原样,让时间去“磨”它,磨成最自然生成的样子。


现所二期在改造之前,是一个国际青年旅舍,青旅不少曾经的涂鸦和生活痕迹也被保留下来,很鲜活的“过去式”就留在墙上,和干净更新过的商业空间形成直接对比,你能感觉到时空凝固在里面,也能感觉到这自然发生的“更新”。


同样,既然比一期追求更好的商业性,现所二期的商铺空间也变得更加直接,更偏向于零售和展陈,偏向于游逛和选货,视野变得更通透和丰富,看到更多,产品的刺激更多,这也考验着这些品牌的展陈能力,整个空间很裸很平,所有的色彩几乎都来自商户的内容,这就需要货品和展陈要足够突出的表演,才能更多收获大家的关注与买单。


而这种空间气质也在筛选着品牌的气质:你也是要能经得起推敲的,产品是自信,有态度和持久的,而不是躲在传统商场眼花缭乱装饰背后的,因为现所二期的空间有“卸妆和补光”的效果,品牌的优势和劣势都会放大,有Mall般的密度和集中,也有街区般的自然与直接,这是我对现所二期商业空间的感受。

而这些特质很契合当下的消费趋势,也能自然而然地筛选,吸引出一些能买单也有水准的客人。


现所二期的门厅与商铺

现所二期“未改造”的扶梯区域


同样是上个周末,和深入在小众香氛的品牌方朋友在BONICA喝咖啡,隔着窗户看着现所二期的门口,更具体的说,其实是看出入这里的人的样貌和状态。


品牌方看待商业有许多自己的关注点,比如商圈整体的热度,消费的氛围和状态,场景和“邻居品牌”是否匹配,周边的业态是不是和自己互补...但终归,都绕不开客群的逻辑。


是的,不管你自己怎么定位自己,最终客群会成为结果,真正的定位,来自于什么样的人会被这个项目所吸引。而对客群的理解,除了那些可量化的标签,比如年龄、收入、职业之外,最直观的莫过于看人本身的状态。


很显然,他们对现所所吸引的人是感兴趣的,来往的客人衣品好,具体下来是都比较文艺和“有自己的想法”,一看上去就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而这里的男生也是干净的,眼神明亮坚定的。


这是他们想要的客人。


回到现所本身,尽管当时是有凡几的活动在举办,为里面的零售空间试用了一番,但现所本身就是有性格的,按照CJ本人的说法是,现所其实有一种“理性”气质。


整个现所的体验状态就很理性。它没有很招摇或者是“炫耀式”的商业表达,它在打造上也几乎没有用各种“非必要”的材料与形体,你可以说,一切从简,呈现出来的也是简单的风格,简单的装修,简单的入口门厅,简单且不带什么风格性的商业空间气质,而这些简单都指向一种自信,这里需要真正自信的品牌和客人,大家在这里不用端着也不用装,可以自然而然地交流,碰撞想法。


在如今一不小心就“用力过猛”的线下商业场景里,不得不说,大把大把的钱都浪费在了“墙上”,花在艺术装置和装修里,花在各种华丽复杂的形式感里,固然开始会很打卡,会很爆,但问题是在这种“表演”过气之后又该如何?现所其实在尝试更有意义的方向,自然一些或者放松一点,不要那么有表演欲,慢慢去把好的商业气氛培养出来。


虽然看起来没那么“炸”和直接,但这种方式是更值得尝试的。


现所二期凡几市集现场

现所二期的天花涂鸦与扶梯涂鸦

现所二期的RAC


在这个“国际青旅”的原址楼顶,当年一帮来自世界各地年轻人吃烧烤唱歌的天台上,也就是现在现所二期的楼顶,RAC的新店开在这里。


作为上海很有代表性的Brunch餐厅,在安福路,尽管开在野兽派背后的院子里,依然不妨碍RAC成为一个地标,而在现所,RAC保留了曾经的在青旅天台无数次发生的Barbecue气氛,尽管在高楼层,但人气和生意一直都不错。


它不光在把客人往高区带动,也让现所二期的体验变得完整放松,向胶州路一条街的Brunch气氛靠拢,大家在现所逛得差不多了,正好就能走上RAC的天台吃点东西,不管是早午、下午还是晚上,客单价也很包容。


环保袋包品牌FREITAG也将在现所里开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海外旗舰店首店”,是的,是FREITAG品牌发源地苏黎世以外的第一家旗舰店,规格要超过在东京在曼谷的店。


在FREITAG看来,现所从内到外所践行的可持续主义,以及和城市社区的在地融合关系,都是和自身品牌理念所契合的,大家就这样完成了一次价值感趋同的招商,你可以想到未来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多。


现所团队希望好的内容、好的品牌和客人,可以在现所里能慢慢地“长”出来,而非单纯的招商过来,让一切有机生长,少一些目的性,少一些人为主观的痕迹,像养一个孩子一样让它走向成熟,而不是去揠苗助长般的“催熟”,最终让市场和客人来去自然而然的接纳它。


现所二期内部氛围


现所是没有边界的。


现所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或者说,边界模糊。它是一个街区,也是一个片区,或者说园区,它没有破坏这里原有的城市肌理,保留了这里本该有的小巷,尽可能地减少改造和搬运,和周边的居民楼融合生长,和城市公共空间连为一体。


在时间上也没有边界,你可以称它是一个更新项目,毕竟这里的确进行了更新改造,但它也在一边改造的过程里,也不回避那些旧日的痕迹,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人,留下的涂鸦和时间痕迹都被留下,后来者可以继续涂鸦;而新的改造也故意让实用的痕迹来“磨平”,自然地变旧。


当然,最没有边界的,还是现所的内容与功能。


或许一期二期在办公或者零售上有不同的指向,但这里依旧有足够多的包容性,你可以把这里当作工作室、当作艺术展厅,作为开放的工作坊使用,或者说就是一个零售场所,一个社交场所,功能之间没有边界,只有价值观是现所作为一个商业的打底。


大家是不是喜欢这样干净,不刻意和理性的空间氛围,是不是从内心接纳可持续的生活态度,是否喜欢这种原生和自然的场所气质,用一种更加友好开放的心态来面对城市和社区,在这个城市的小巷子里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内容,是的,这些都远比装什么类型的内容更重要。


大家一直说上海的商业很“卷”。


这不可否认,商业的主战场上一定是卷的,困于指标和过分饱和的商业密度,一个个定位和场景都很相似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开得此起彼伏,好品牌来来回回就那些还你争我夺,动辄对准高奢重奢、对准年轻潮流、看见谁的方向成功立马想再去复制一个。


这是条零和博弈的路,而这样的思路必然会指向卷。


是的,没必要在独木桥上争得你死我活,或许我们需要多一些类似现所这样的案例,更放松一些,价值观明确,知道到底该吸引什么样的人和品牌,做透做久,终点明确,起点也自然会明确。







项目/

上海·张园/上海·INS复兴公园/上海·现所/

成都·REGULAR源野/成都·COSMO/

成都·远洋太古里/成都·SKP/

北京·冇街/北戴河·阿那亚/杭州·天目里/

深圳·南头古城/广州·未来社HOUSE/

苏州·仁恒仓街/宁波·槐STAGE/宁波·DEMOHOOD/

无锡·运河汇/海口·世纪海角/长沙·INPark/

大阪·SEE SEA PARK/日本·Share Lounge/

日本·春日台社区中心/曼谷·The COMMONS


品牌/

cottee/跳海/Need!/Standard Nerds Club/

观夏/話梅/BAsdBAN/tazaTe/而意/

hAo mArket/Aesop/山海四合/Blue Bottle


趋势/

chatGPT/社群/公共艺术/街区经济/

/反消费主义/捡“垃圾”/市集/

上海和成都的品牌流动/户外生活方式/

小店联合/氛围感/松弛感/主理人/在地化/

茶馆/邀请函/杂志报刊


观点/

“网红”商业的渡劫/让商业回到真实中/

如何与独立品牌合作沟通/商业地产人的语言困局/

公共性,城市更新的价值底色/城市更新乐与苦/

成为“六边形”商业人/如何“做死”一个商业项目/

招商的尽头是三观一致/招商创新/未来商管走向何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