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放下对标执念,创新自然发生

佐夫 Zoff 感性城市SCity 2023-11-04





实体商业是个有认知“时差”的领域。


这话说得很无奈,却是一种现实。


一个客观事实是市场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作为离顾客最近距离的品牌方,往往会先感受到市场变化而做出反应,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但体现到具体的空间场景发展,以及到新的品牌与店面的出现,总是需要1-2年的时间。


这种线下场景风向的变化,在反馈较快、且内部扁平灵活的商管平台里,会最直接地传导到商业项目的招商运营端口,然后再通过各级决策,反馈到产品策划端,慢慢在体系内达成一些共识,指引到新的商业项目的研究和策划工作,再到项目落成,这需要2-3年的时间。


而在相对封闭沉重一些的商业平台里,更倾向“因为看见而相信”。看到新玩法新定位的案例出现后,并且得到一些不错的市场结果时,才开始进行考察调研,并指导自己的新产品设计,或许是新的项目开发或是传统项目的更新改造,这又一不小心过去了2-3年的时间。


这还没有计算各种管理和沟通成本,拉齐团队认知的成本,内外部决策的成本,光这些你就能看到这个“时差”最大可能会到8-10年,这也是为什么你能看到有那么多商业项目“开业即过时,开业即落后”,在市场上销声匿迹,好像没有和当下的市场和客群活在一个时代里。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纯粹的对标逻辑永远跟不上市场前沿。当一个热门的新项目出现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这个项目,至少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启动研究,即便复制和模仿得再快,直到项目落地,至少也会离最早的研究相距4-5年的时间。


在过去还有种办法,去对标高线城市或者国际城市的商业和品牌,就算时差再大,放在国内也会是超前的。这个说法没有错,但问题不光是国内外社会和消费环境的巨大差异,而且,国内的商业发展速度也很快很卷,如今还能找到多少值得参考对标的国际案例?


一步慢步步慢,这不是在贩卖焦虑,这是事实。


只用对标的思路做商业,只停留在熟悉和安全的信息茧房里,只单纯用行业内的思路去看待商业,不去直接关注思考消费趋势和客群的变化,落后市场就是个大概率事件。



实体商业的时差,事出有因。


它很多时候并不是人的原因。作为最直接市场导向的行业,这个行业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和明白人,常年和老板打交道,频繁去接触市场环境,去主动接收到各类市场信息,去讨论和反思各种商业现象,这已经是许多商业人的日常习惯,虽然不一定像我一样要写出来。


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实体商业的这种“沉重”性。


动辄数百上千万上亿的投入,面对着职业经理人无法承担的失败后果,面对着现实各种压力的束缚,自然大家会去追求这种安全感和确定性,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在资产的报表上都算得过来,大家有共识有认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切都显得那么合理。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商业产品形态,会导向两个大的定位方向:动辄去做高端重奢场,或者又回到了家庭社区盒子。因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这两种商业产品的“刚需”是最强的。城市不管怎么发展,都总是需要这两种商业购物需求,一个关乎日常家庭生活,一个关乎面子和身份认同,它们就像城市的基础设施一般存在着。


这种“刚需”造就了实体商业的狂飙年代,创造了我们如今接触的90%的商业项目,也支撑起那几个分量不轻的商业平台。


一年造一千个XX广场”是这个时代的典型口号。


这种思路意味着“指标压倒一切”、“快速的标准化扩张”、“购物中心的高周转”,但一旦进入到滞涨和下行的经济环境里,从增量进入到存量时代,需要解决大量城市更新和关乎细分定位的商业创新时,这种思路反而成为无形的枷锁。


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案例对标思维”。


对标案例的方式,在商业快速扩张的时代屡试不爽,在当年信息不对称的时代里,有多少团队,不管是设计单位还是顾问团队,用一些案例来来回回讲了十几年的故事。貌似是这样,你可以做重奢我也可以,你可以做社区盒子我同样也可以,反正来来回回都是这些品牌,也都是从一张白纸般的区域开发,好理解也好去算账,到最后无非是一个资源投入的问题。


但在商业的存量时代里,这种对标方法突然就失去意义。因为存量时代本来就面对着大量同质化的商业空间,遗留下来的百货、商业楼物业、空荡荡的购物中心,本来就需要在相同中找不同,去寻找更多差异化、细分化的定位逻辑,而不是去创造更多的“千篇一律”。


而在近两三年里,又涌现了不少在传统商管平台之外,被人津津乐道的新商业案例,不仅得到了行业内外的影响力,也拿到了市场结果,有流量有租金,尽管它们最终的商业价值还需要持续观察,但这些案例本身就是就是一些探索和启发。


那这些案例可以去对标吗?从表面上看似乎没那么难,可以找相同的设计单位,找类似的品牌,甚至可以直接去挖相关的资源、团队等等,去直接复制一个好像也可以


但遗憾的是,在多维度的商业河流里,这叫刻舟求剑。



前些年我还是个PPT纺织工时候,“案例研究”无疑是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毕竟这种内容可以把PPT写的很长,显得很专业。具体方法也很简单,把和项目相关的各种资料信息整合在几页PPT里,然后按照一个常规商业思路对它做一番分析,做一些图表和逻辑图,让PPT显得更丰满,更有论点论据一些。


但本质上这就是个资料整合的工作,表面是做分析研究,其实是体力活,并且估计很快就会被ChatGPT所替代而失业。


后来作为行业撰稿人,作为商业观察者,有机会在写案例的时候能直接接触到项目团队,然后能得到一些零零散散的信息。但这些资料,或许是对外招商话术的一部分,或者是故意被放出来的项目故事线or真真假假的市场数据,总之还是会感到看不透全貌,因为缺乏直接的市场手感,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判断力来去验证。


不得不承认,这种方式上还是“资料整合梳理”,还是在被二手信息所包围的状态,始终看不清项目的真正面目。


的确“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下去全是方法”。后来真正有所体会,来自于用甲乙丙方的不同身份,来参与到策划、招商、选址及企划各个环节里,去为那些受追捧的小众品牌选址,才有机会一睹项目的真实逻辑,才能理解一个商业的利益关联方之多,明白在实操中会遇到多少的无奈和无解,以及品牌在选址的过程中到底看重什么。


而一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方法,其实也需要一些手段,以及信念。


在经过不同角度的了解和参与之后,你会发现,那些“爆款”项目的背后,虽然呈现的路径各不相同,但终归也有共性,存在着与传统商业开发时,不同甚至相悖的思路。



首先是“因为相信而相信”,在不确定里走出繁华的风景。


或许有多年来对市场的感受,有个人自我实现的情怀,抑或是各方面的资源和机会只能去做这件事,参与这些项目的成员,主动的选择了一个在模糊中前进的道路。毕竟在做这些项目之前,大家都无法预知结果,甚至搭上自己职业生涯,会没有安全感,会觉得找不到明确指令和方向,这些都不可避免。


然而,大家没有的“术”,却有共同的“道”。虽然没有具象的路线,但始终大概知道要做出什么样的产品,也始终对自己所作的事情是有信念的,并且去努力呈现出来,这其实是一种类似半创业的状态。


然后是“第一性原理”,回到真正的客户视角。


在国内,商业走过从无到有的阶段, 也走过大规模复制扩张的时代,但商业走到终局,终究是对人的一种回归。


到底是提供给谁,大家在里面真实的体验如何,愿不愿意待下来,愿不愿意多去逛多去消费,这些本来是商业里最底层的一些问题,但在以速度和安全为先的阶段里,这些体验都屈从在指标之后,但在这些项目里又被重新认真地对待。


大家在思考情绪体验,在想到底怎么样才能更好玩,或者说更加持久。调研考察,现场消费,去把那些真正打动人的元素组合起来,一点一滴的在自己的项目上去实现。


当然,也是会去对标的。


但并不是去对标那些看得到的部分。看得到的部分最好复制,然而只是呈现出来没什么意义,没有生成逻辑,就是做了个展,造了个景,它的生命力只存在于新鲜程度,过了保质期就没人来了。


这需要一种创造性的对标,需要不断的“打散”案例,解构并重组出一个崭新的组合。表面上看,或许是把A项目的商业氛围,加上B项目的品牌客群,再辅以C项目的场景景观,然后去创造出一个“你好像再哪里见过,但这又的确是个新的项目”的感觉。是的,好项目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对氛围的熟悉,陌生是对新鲜内容的陌生,有信任也有常来的理由,这是理想状态。


当然不是混搭就能成立,越是混沌和复杂,价值观就越重要,最终我们希望大家把这个项目当成什么地方是最终的目的。是一个“时刻能看到新的展和能到处打卡拍照的地方”,是一个“你在这怎么吃都好吃,在这买货不会被坑,或者有些货你只能在这买,并且效率最高的地方”,还是“这是个适合带着孩子老人or带女朋友和闺蜜来的地方”,光这几个问题,就足以去找出一大堆的案例,然后将各种要素拼接起来,组成一个新的商业场景。


当然,这可不只是一个商业洞察的问题,它关乎到具体人的生活体验,在被问到以上问题的时候,你心里想到的场景足够多吗?或者说,你能想象出一些新的、让大家为此兴奋的场景吗?



打个比方,做商业和DJ挺像的。


大家都在做一些类似的事情,不一定要去原创什么新的音乐旋律,你大可以把不同的音乐素材打散,用一种新的思路,重新去组合搭配这些素材,用拼贴剪贴的方式,做一条新的现场音乐,关键是你要看着舞池里的气氛,不断地去微调音乐氛围,控制能量,让舞池里的人都能保持在兴奋的状态里。


这件事儿的核心并不是说你“重组”了什么,而是要始终观察、控制舞池里的氛围,用你最擅长、最熟悉的音乐素材添柴加火。


在开始之前,DJ要先了解这场Party的主题是什么,来什么舞客,商业也一样,你到底开给谁?然后,DJ要去排好相应的set,大体做好一些“预制”的准备,同样做商业要有定位,要有基础的品牌组合方向。DJ根据现场气氛变化做调整,也就如同做运营做活动的思路。


不过DJ一场普遍也就一两个小时,但商业一做就是十几年,是一场足够持久的城市级演出,如果做不了整个城市关注的中心,那就专心去为一部分人好好服务,去给他们最适合的音乐,给他们最匹配的体验和产品内容。


能顾及到的维度越多,思考得越细致,整个过程就会更加顺畅;能控制的风格和方向越准确,越持久,所有的结果就会不断地聚沙成塔,进入正向循环。


反之,如果不加思考地去复制,只在单一维度去考虑事情,去做雷同的项目,结果一定是越来越卷,路越走越堵。


包括说为什么在如今给项目讲故事很重要,做些貌似与商业无关的事情很重要,为什么要做出所谓的“反商业地产”的企划,这些行为都是在去拉开新的商业价值维度,在更多元的维度给予品牌和客人以“认证”,比如风格、形象、传播、“认知意义和场所故事”。


来到这儿的品牌就是代表某种类型的品牌,套上了一层光环;来这的人就意味着新潮/品质/有气质/有设计感/容易拿融资/容易碰到对位的客人,那么恭喜你,我们创造出了新的商业价值维度,这种不一样带来了难以被复制的竞争力。


创新也是这样开始的。


创新不只是情怀,创新是一种商业策略。商业毫无疑问的,有自己固有的价值链条,或者说“鄙视链”,从高奢重奢一路下来到烟火日常,永远是一套以强胜弱、以多胜少、以高打低的正常故事。


在这个死循环的链条中,其实大多数参与者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失败者”,而创新就是弯道超车去“抓取”消费者,直接用体验、用审美或者好的内容来打破这个规则,去创造新的商业价值链条。



“放下对标执念,创新自然发生。”


这是对所有想要创新的商业体系的一个建议。


对标有千万种好处,它让我们在工作的沟通中去建立共同的目标感,也让我们对内对外的表达中去变得更加具象和实际,看起来没有那么虚,也为推进项目提供了“合法性”,是啊,别人这么做做对了,被市场验证过,我们也可以这么做。


但这种思路不符合商业应有的发展逻辑,商业本就不该“标准”,所谓“非标”才是真实的自然商业表达。商业生长的土壤不同,每个项目所面对的城市、客群、区位和时机也完全不同,关键是,呈现和平台的背景也各有差异,不去研究这些生成逻辑,越是去直接对标就越是刻舟求剑,最终成为没有根基的表面繁荣。


而且,过于有“对标执念”,更容易让我们失去创造力。脑子里装满了别人的答案,并且还没法去判断这样的答案对或者不对,就直接去搬运,去放大,很遗憾,它不光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反而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败局。


而创新从来都不是对标出来的。创新是逻辑通顺的推导,同样也是在模糊中的直觉,在一定的灵活操作空间里,再回答到最底层问题时,释放出想象力“自然成型”的。


愿我们都能成为被对标的对象。











项目/

上海·张园/上海·INS复兴公园/上海·现所/

成都·REGULAR源野/成都·COSMO/

成都·远洋太古里/成都·SKP/

北京·冇街/北戴河·阿那亚/杭州·天目里/

深圳·南头古城/广州·未来社HOUSE/

苏州·仁恒仓街/宁波·槐STAGE/宁波·DEMOHOOD/

无锡·运河汇/海口·世纪海角/长沙·INPark/

大阪·SEE SEA PARK/日本·Share Lounge/

日本·春日台社区中心/曼谷·The COMMONS


品牌/

cottee/跳海/Need!/Standard Nerds Club/

观夏/話梅/BAsdBAN/tazaTe/而意/

hAo mArket/Aesop/山海四合/Blue Bottle


趋势/

chatGPT/社群/公共艺术/街区经济/

/反消费主义/捡“垃圾”/市集/

上海和成都的品牌流动/户外生活方式/

小店联合/氛围感/松弛感/主理人/在地化/

茶馆/邀请函/杂志报刊


观点/

“网红”商业的渡劫/让商业回到真实中/

如何与独立品牌合作沟通/商业地产人的语言困局/

公共性,城市更新的价值底色/城市更新乐与苦/

成为“六边形”商业人/如何“做死”一个商业项目/

招商的尽头是三观一致/招商创新/未来商管走向何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