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市浦东新区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虹口区作文范文(3篇)
2016年长宁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5篇)
浦东新区
材料:
所谓勇气就是知道不畏惧什么,也知道畏惧什么。
学生作文:
秉一颗知畏的心
勇气,不是一往无前的莽撞,不是“幼儿不识虎”的无畏,而是秉一颗知畏的心去做无畏的事。
什么都不畏惧,义无反顾地去做某件事情的人。我敬他们是条汉子。可是,热血过后,激情褪去,他们又是否能承受他们头脑一热之后所产生的后果呢!当然是不能的,他们未曾在做之前考虑过风险,也必将不能忍受后果来得那么突然,来得那么气势汹汹。
凡真正无畏的人,必是秉着一颗知畏的心。海瑞不是不知道判“甘草阁老”徐三阶子死刑,他将从此不再安身,但是,为民请命一直是他的信仰。张居正不是不知道推行变法是多么艰难。但是他无畏地做了,“一条鞭法”地推行创造了万历盛景。李河君不是不知道推行清洁能源的路有多难走。但是,他道一句:“创新本就是累的事。”坚持发展清洁能源十几年。今天,他一举超越马云,成为了内地新首富。
知畏的人们,他们知道自己将所遇到的骇浪将有多高。在浪打来之前,他们早已有应对之策了。盲目无畏,在风浪袭来时,除了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还能怎样。最后的最后,让浪携带着透心的凉,使你的无畏降温。你的无畏终究变成了无尽的懊恼。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做事不思前想后,或许是有那么些磨叽之感,可思虑在前,行动在后,终不至于方寸大乱。“君子讷于言,敏于行。”是因为早已了然于胸,而后才能敏于行。
畏自然之力,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额尔古纳河右岸》虽是迟子建的一部中篇小说,但是却能够感受到他对六七十年代人们过度开发大兴安岭那种伤怀,游猎民族不得不迁移之殇;畏他国之力,才能不固步自封,清王朝的没落和现代中国的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畏圣人之言才能懂得礼仪道德,不逾矩。
知畏、懂畏。要懂畏何?何畏?怪力乱谈决非是值得敬畏,折服的。
知畏不是畏畏缩缩,不敢直抒己见,知畏不是迈不开变革的脚步,知畏不是一味地听取他人的意见。王用汲的直谏,胡应嘉作为言官的敢说,都是知畏后的无畏。
不畏惧一切的心态,那不是无畏,更不是勇气,仅仅是莽撞。知畏而后无畏。
秉一颗知畏的心做无畏的事。坐看云卷时,窗外杨柳依依。我可能不知你知畏、无畏过何事,但我感谢你知畏得那样无畏。
何谓勇气
何谓勇气?
我想,若勇气仅仅等同于无所畏惧,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迎来头破血流的失败?在我看来,或许勇气是游走于无所畏惧与有所畏惧之间的一种智慧。
勇气的基础是不畏惧——之于生活,之于未来。他要求我们有一颗坚定向前的心,并用坚定的步伐踏过生命里突如其来的繁华与荒芜。这一路,或顺风,或逆风。勇者们往往相信成功之路不是最短的捷径,也并非苟且之道。七堇年说:“生活给我展现了无数张面孔,我选择最疼痛的一张去触摸”。无所畏惧莫过于此。郁达夫、布鲁诺孔子这样的勇士更是抛弃了短暂沉重的自由,换来永恒闪耀的真理。这,是一种令人震撼的勇气。
而有的时候,在自诩幸福美满的人群中审视并且畏惧黑暗,更是难得的勇气。我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罪”,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其本因在于“无知“。因为缺乏对于黑暗的认知和畏惧,其结果也可能是被人们赞颂的“勇气”,也可能是在灵魂与肉体上的彻底丧失。初生牛犊不怕虎,最后则极可能丧失虎口;同样的,清朝的闭关锁国,正是源于对西方力量的“无所畏惧”和“无知”,才导致中国长久地陷入深渊和苦难。由此看来,畏惧应是一种了解,一种触碰。
畏惧是为了更好的战胜。真正的勇士,心中深藏着对恶、对暗、对强的畏惧,这种畏惧往往转变成了他们沸腾的动力。安妮弗兰克在她的日记中透露出对人性。对纳粹的畏惧,然而在这畏惧之中她学会了洞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勇敢,成为世界上永存的一块疼痛的喜悦。同样的,波德莱尔出于对社会底层一切罪恶的恐惧,他深入思索探求,挖掘出所有令人畏惧的事物,为就是曝光他们,战胜他们。这样的人,我们难道不该赞叹他们真正的勇气?
然而反观今日,我们收到流行文化熏陶,勇气在我们身上失去了他应有的智慧。我们或进行着“无脑英雄式的横冲直撞,或萎缩计较着踏出每一步,或缺乏对危机的认识与思考。殊不知,因为畏惧人性的黑暗,鲁迅拿起笔与社会作斗争,因为畏惧西方的强大,李鸿章发起洋务运动;因为畏惧雾霾,柴静拿起摄像机选择斗争。这一切的一切,无疑是我们应该敬佩的、学习的。
何谓勇气?勇气就是知道不畏惧什么,也知道畏惧什么。两者的并行,才能成为真正的勇者。
怀畏惧之心,无畏前行
畏惧一切,人会害怕痛苦而止步不前,无畏一切,人又终将会因鲁莽行事而一败涂地。欧里德说“我勇敢地怀着畏惧之心探寻这个世界。”勇气与畏惧皆不可缺,敬畏于真理、本心,而无畏于痛苦磨难,我们才能坚定前行。
然而,真正做到畏于本真并非容易。冯友兰是中国哲学大家,他满腹经纶,四改《中国哲学通史》,却在文革期间大受争议,面对批判与政治压力,他违心地批了“孔”,违心地进行了“自我反省”,即便饱受争议,但我认为在那段文化混乱的动荡年代,对权力、对大众的畏惧让冯友兰摆脱了敬畏原有的本真,或许,这才有了他晚年对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而三修、四修哲学通史的忏悔。
以此,再关注于傅雷、老舍等大师在文革中自杀,冯友兰的忏悔显得如此真挚,这不仅是对自我本能无畏与权力的忏悔,更是对那些能为所谓真理献出生命的抗争者的尊重。
那些真正能做到畏于本真的人或许在他们的内心,早已无畏于痛苦磨难。敬于真理本心,便是他们对真理信念的贯彻与追求。常书鸿无畏于困苦条件身赴敦煌,倾其精力守护壁画国粹;梁思成无畏战争艰辛,四处奔波记存建筑精髓;梅兰芳、盖叫天能够在一次次的伤痛折磨中重新演绎一场场精彩的戏剧。正如孟子所说:困难是他所厌恶的,但他所厌恶的有比苦难更加重要的事物,正是如此他们才能够毫不犹豫地奔向他们的归宿。
当下,人们说青年人缺少了无畏的勇气而碌碌无为。而我认为,我们所缺少的是敬畏之心,是敬畏真理、敬畏我们梦想念想,没有这样的敬畏,又何来勇气去无畏痛苦和磨难呢?
所以,怀敬畏之心,无畏地前行。我们可能终将无法成为如先前伟人那样能为真理献出生命的人,但为梦想献出我们的无畏的勇气,又何尝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