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译论|刘泽权、王梦瑶:《老人与海》六译本的对比分析——基于名著重译视角的考察

敬请关注——>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2022-06-09
摘要:近年来, 名著重译层出不穷, 《老人与海》便是一例。孙致礼作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双栖大家于《老人与海》近300种译本中再添新译, 这一现象值得深思。本文以孙译及其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先行译本为对象, 从语言理解、风格再现和文化传真三个方面对比分析, 以考察六译本的异同, 尤其是孙译对前译的超越。研究表明, 孙译践行了其“精益求精”的重译思想, 诠释了名著重译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关键词:名著重译; 《老人与海》; 译本对比; 孙致礼;

引言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老人与海》) 全文26640词, 句子结构简单, 语言精练, 程式化和“电报式”文体显著 (孙致礼, 2012:59) , 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力作。自1955年张爱玲译本在台湾问世以来, 海峡两岸先后共出现302个《老人与海》中文译本, “涉及出版社数量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参与译者之众, 在整个外国文学翻译史的长河中, 都蔚为壮观” (高存, 2016a:69) 。它在中国的译介盛况, 不仅可斑窥其在国际范围的持久魅力, 更可谓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名著重译热潮的一个缩影。2012年, 孙致礼译本出版, 新晋《老人与海》中译本庞大家族。那么, 他为何在汗牛充栋的《老人与海》译本中增添新译, 何以在名家云集的译者群中另树新帜?
提到“重译”不得不提“复译”。前者一般指“对自己旧译的修正润色” (罗新璋, 1991:29) , 后者指已有译本之后又复出另译本。时下, “复译和重译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林煌天, 1997:219) , 本文采用“重译”一词。上世纪90年代, 我国出现名著重译热潮。对于该现象, 孙致礼敏锐地发觉, 由于“某些译者水平不高、态度不严肃, 甚至缺乏应有的道德”, 亦或“某些出版单位受利益驱动, 抢译赶译, 组织不当, 审稿不严”, 致使译文质量良莠不齐 (2008:49) 。他指出, 翻译是永无止境的 (2017:9) , 但名著重译, “贵在精益求精” (2015:44) 。对于前译, 他全面关注, 尤其是对原文理解上的“疏漏和误译”、语言风格上“过于自由”或“生硬拗口”的极端以及文化传递失真, 从而使译作跃上新台阶 (同上) 。
本文以孙致礼2012年新译《老人与海》及其过去60年间海峡两岸五个著名的平行译本为语料, 进行多视角对比分析, 考察孙译与五个前译的异同, 检验新译是否实现对前译的超越。五个前译分别为张爱玲 (1955) 、海观 (1956) 、吴劳 (1987) 及余光中 (1957和2010) (下文分别简称“张译”、“海译”、“吴译”、“余a”和“余b”) 。之所以选择这五个译本, 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其时空的价值和代表性。具体而言, 张爱玲乃知名作家, 亦作亦译, 其《老人与海》译本是第一个中文译本, 在其文学翻译生涯中占有特殊位置 (陈子善, 2011:130) 。海观是著名文学翻译家, 其《老人和大海》译本是大陆第一个、也是随后30年间 (即吴译前) 唯一的中译本。吴劳被誉为海明威专家, 其《老人与海》译本曾最具权威 (江楠, 2013) , 自问世以来重印或再版次数达13次之多 (高存, 2016b:116-117)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兼学者余光中于1957年出版《老人和大海》之后, 时隔50多年重译该作品并在大陆出版。下文将从孙致礼对名著重译特别关注的语言理解、风格再现和文化传真三方面考察六个译本的异同。

1. 考察分析

1.1 语言理解

对原文的正确理解, 是翻译表达的前提。《老人与海》重在塑造主人公孤身在狂暴空旷的大海上英勇斗争的果敢形象。例1中, freshening一词描述了老人不灭的希望和饱满的信心, 张、海、吴、余分别将其翻译为“清新有力”、“清新”、“鲜活”和“旺盛”, 理解上不够充分, 词语搭配显得别扭、拗口 (孙致礼, 2012:60) 。孙致礼经反复推敲 (同上) , 将其译为“鼓得更足”, 不仅理解准确, 语言也更加顺畅, 细微之处足见其求真精神。
例1.原文:“Let me get four fresh ones.”//“One, ”the old man said.His hope and confidence had never gone.But now they were freshening as when the breeze rises.
孙译:“我给你弄四条新鲜的来吧。”//“一条, ”老人说。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没消失过, 这时就像微风乍起时那样给鼓得更足了。
张译:“让我去给你弄四只新鲜的。”//“一只, ”老人说。他从来没有失去希望和信心。但是现在它们变得更清新有力了, 就像一阵风刮起来一样。
海译:“那么让我弄四条新鲜的来吧。”//“一条, ”老头儿说。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来没有消失过, 现在又象微风初起的时候那样的清新了。
吴译:“我给你弄四条新鲜的来吧。”//“一条, ”老人说。他的希望和他的信心从没消失过。这时可又像微风初起时那么鲜活了。
余a:“我去弄四条新鲜的。”//“一条好了。”老人说。他的希望和信心从不消减, 如今正像微风渐起那么重新旺盛起来。
余b:“我去弄四条新鲜的。”//“一条好了。”老人说。他的希望和信心从不消失, 如今正像微风渐起那么重新旺盛起来。
例2是小说开头小男孩回忆老人初次带他出海的一次难忘经历时的引语。从上下文可知, 那天他们幸运地捕获一条大鱼, 但鱼在小船内拼命弹蹦撞击, 造成座板“断裂”。张、海和余译本将breaking译为“破”、“开缝”和“打碎”似表述不清, 吴译和孙译的“打断”较合乎语境。基于这一理解, 张、余和海译本将throwing译为“丢”和“扔”, 更不符合老人对小男孩的“关爱”方式:因为鱼在船内剧烈翻腾, 不仅影响渔船的平稳, 而且威胁到旁边的男孩的安全, 为保护他, 老人只好一边对付挣扎的大鱼, 一边乘势将男孩“推”开, 以远离大鱼的威胁。
例2.原文:“I can remember the tail slapping and banging and the thwart breaking and the noise of the clubbing.I can remember you throwing me into the bow...
孙译:“我记得鱼尾巴叭哒叭哒地直扑打, 船上的坐板给打断了, 还有你拿棍子打鱼的声音。我记得你把我直往船头上推……
张译:“我记得那尾巴拍拍砰砰地打着, 划船人的座位也破了, 还有你用木棒打他的声音。我记得你把我丢到船头去……
海译:“我记得那鱼尾巴吧嗒吧嗒地直扑打, 船上坐板也裂开了缝, 还有你用棍棒打鱼的声音。我记得你把我扔到船头……
吴译:“我记得鱼尾巴砰砰地拍打着, 船上的坐板给打断了, 还有棍子打鱼的声音。我记得你把我朝船头猛推……
余a:“我还记得它的尾巴拍来拍去的响声, 坐板给打碎, 你用棍子打得砰砰响。我还记得你把我丢进放着湿绳圈的船头……
余b:“我还记得它的尾巴拍来拍去的响声, 坐板给打碎, 你用棍子打得砰砰响。我还记得你把我丢进放着湿绳圈的船头……

1.2 风格再现

《老人与海》原文风格独特, 有诸多非同寻常的固定语言形式, 最显著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the old man及其变体old man, 这一短语在全文中分别出现201和27次, 前者为叙事者对主人公的指代, 后者分别为男孩对老人以及老人对自己的称谓, 突出了主人公的年迈与坚毅, 也饱含了叙事者对主人公的崇敬兼怜悯的心情。对这一“专有”搭配的翻译处理可以体现译者对原文情感倾向的把握和再现程度。表1列出了六译本的不同翻译方式。
孙致礼将不同“说话者”口中的the old man和old man作了区分对待:把叙事者对老人的指代统一译为中性色彩的“老人”, 将男孩对老人的称呼译为“老人家”, 以表达孩子对老人的尊重;把老人对自己的指称译为“老家伙” (孙致礼, 2012:62) , 表现了主人公的自我调侃口吻。可以说, 孙译不仅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义, 而且凸显了不同“说话者”对主人公不同的情感态度。
反观其他五译本, 张译未能区分不同“说话者”对老人情感态度的差别, “老头子”一称也有欠人际关系的允当。海译和吴译将孩子口中的old man译成“老大爷”, “汉味较浓” (孙致礼, 2012:62) , 未能再现男孩与老人之间平等亲切的忘年交情。余氏两译本未能将同一“说话者”口中的old man作统一再现, 致使孩子对老人的称谓与老人的自称前后不一甚至相互混淆。事实上, the/old man就是作者赋予老人的标志性指称, 具有排他的意指和称谓作用, 译文在形式和意义上的随意或变异都会丧失其深刻内涵。
《老人与海》原作的另一独特语言形式, 是其两个高频的叙事标记结构, 即the old man/he said aloud与the old man/he thought, 分别为投射主人公自言自语与内心思想的标记语, 对于塑造主人公的形象至关重要。因此, 如何再现这两个标记语, 无疑成为衡量译作是否准确传达原作内涵意义与外在风格的关键。就said aloud而言, 该结构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精湛的“重复叙事”手法 (张薇, 2005:75) 。表2显示, 孙译“亦步亦趋”紧随原文, 不仅忠实传达了原文的涵义, 而且保留了原文的重复叙事手法。其他五译本中, 张译将此标记语绝大多数译为“自言自语”, 使得老人“掷地有声”的声态荡然无存;海译和两个余译的处理富于变化, 似乎传达出了原文的声音, 但未能再现其规律性的叙事特色;吴译虽表达了老人统一的话语方式, 但丢失了其话语的“高度”和快捷程度。
再看the old man/he thought, 从表3可见, 原文133个思想投射标识语绝大多数位于句尾, 少量位于句中。六译本均将该标识语译为“他想”, 语义虽得到了忠实的传达, 但形式有所差异。孙译完全重现了原文的话语报道特征, 吴译仅有三处差异;张译和余氏两译本相似, 将十余个标记语置于句首, 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原文位置的规律性;海译一反原文风格, 将绝大部分“他想”置于句首。
表3.he thought原文及其在各译文中的位置统计    



1.3 文化传真

“陌生化”作为构建文学性的手段之一, 可以延长审美过程、提高审美效应 (Selden et al., 2004:33-34) 。该手法在《老人与海》原作中的运用, 体现在其22处西班牙语词汇上。小说叙述的是发生在古巴首都哈瓦那附近海域的故事, 当地语言为西班牙语, 海明威在小说中揉进一些西班牙语词汇, 并用斜体标识。对于英语读者来说, 这些陌生的语汇为作品增添了异域色彩, 同时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如何处理这些语汇, 成为译文是否能够再现原文陌生化效果、实现“文化传真”目的的关键。
表1.The/old man在六译本中的翻译统计    



表2.said aloud在六译本中的翻译处理   



六译本对这些词汇的翻译处理方法分为三种: (1) 译成汉语, 不加解释; (2) 译成汉语, 加注解释; (3) 采用零翻译方法, 保留原文语汇, 以注解释义。第一种译法虽译出了原文的意思, 但却完全摒弃了原文的西班牙语元素, 使译语读者无法感受到作者有意凸显的异域风味。第二种译法虽能说明原词语的异质属性, 依然未能再现原文的陌生化效果。相比之下, 第三种译法似乎更可取, 不仅译出了原文的内容, 还保留了外来语的异域色彩, 使译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阅读感受。经统计, 孙译共有17处采用了第三种译法, 为六译本之最高, 表明孙译对原文陌生化手法的高度尊崇。相较之下, 张译的归化译法完全消除了原文的异域特色。如例3:
例3.原文:But after forty days without a fish the boy’s parents had told him that the old man was now definitely and finally salao, which is the worst form of unlucky...
孙译:可是, 过了四十天还没钓到一条鱼, 孩子的父母便对他说, 老人如今准是极端salao, 就是说倒霉透顶……
张译:但是四十天没捕到一条鱼, 那男孩的父母就告诉他说这老头子确实一定是晦气星—那是一种最最走霉运的人……
海译:可是, 过了四十天没有捉到一条鱼, 孩子的爸妈就对他说, 老头儿现在一定“背运”了 (那是表示最倒霉的一个字眼) ……
吴译: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捉到一条鱼, 男孩的父母对他说, 老人如今准是终于“倒了血霉”, 这就是说, 倒霉到了极点……
余a: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捉不到鱼, 那男孩的父母便对他说, 那老头子如今无可挽救地成了晦气星, 而那是最糟的恶运……
余b: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捉不到鱼, 那男孩的父母便对他说, 那老头子如今不折不扣地成了晦气星, 那真是最糟的厄运……
例3是故事伊始对老人出海40天一无所获的描述, 原文使用了salao一词来形容老人的运气, 随后对其含义加以解释。张爱玲、余光中、海观和吴劳分别将该词译为“晦气星”、“背运”和“倒了血霉”, 虽传达出了原文的字面意思, 但削弱该词的异域色彩。孙译保留了salao一词, 添加了脚注释义, 忠实传达了原文的涵义, 同时再现了其陌生化手法, 即其“原汁原味”或“洋味” (孙致礼, 2012:62) 。
另一方面, 宗教是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人与海》原文共12次使用宗教意味浓厚的God一词, 均出自主人公桑地亚哥之口。表4呈现了各译者对该词的翻译情况:孙译异化程度最高, 张译次之, 吴译居中, 余氏两译本最低。可以看出, 孙致礼尽量采用了“异化”策略 (2003:48) ,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主人公的宗教意识。
表4.六译本对God一词的异化译法统计   



例4.原文:I must hold him all I can and give him line when he must have it.Thank God he is travelling and not going down.
孙译:我得拼命拉住它, 它要钓绳的时候, 就给它放长些。感谢上帝, 它还在向前游, 没有往下钻。
张译:我一定要尽我最大的力量不让他跑掉, 他挣扎得厉害的时候我就把绳子放长些。幸而他只是航行, 并没有往下面去—感谢上帝。
海译:我一定要拼命牵住它, 它要钓丝的时候就把钓丝放长些。谢天谢地, 它还在游着, 没钻到海底去。
吴译:我得拼命牵住它, 必要的时候给它放出钓索。谢谢老天, 它还在朝前游, 没有朝下沉。
余a:我只好尽力将它拉住, 万一没法, 也只好放索让它。谢天谢地, 它一直向前游泳, 没向下沉。
余b:我只好尽力将它拉住, 必要的话, 也只好放索让它。谢天谢地, 它一直向前游, 没向下沉。
例4中, 余、吴、海译本把Thank God译成“谢天谢地”或“谢谢老天”, 丢弃了原文的基督教色彩, 造成了文化“失真”。孙致礼从其“文化传真”[14]的翻译原则出发, 将God译为“上帝”, 再现了原文的基督教属性。张译亦采用了异化策略, 但译文不如孙译语言简洁, 且句法结构未能紧循原文, 而是将“感谢上帝”置于句尾, 同时以破折号引出, 导致了译文的强调或补足意味十足。

2. 结语

本文以孙致礼2012年的新译《老人与海》及其前五个代表性译本为语料, 从孙致礼的名著重译思想为切入点, 着重于原文理解、风格再现和文化传真三方面对比了孙译与前译本的异同。考察的范围虽挂一漏万, 但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孙译对前译的超越, 特别是孙致礼对名著重译的反思。更为重要的是, 本研究表明, 名著重译不仅仅是“精益求精”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来文化认知和接受的历时演变过程。
参考文献及注释省略,原文请见《中国翻译》2018年第6期,侵删。
【作者简介】刘泽权, 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料库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王梦瑶,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译论】专题回顾:
  1. 译论|马晓冬:外来启迪与本土创造:傅雷的翻译思想研究

  2. 译论|孙乃荣 史耕山:文化自觉视野下的民俗文化英译研究

  3. 译论|袁丽梅:全球史视野下的翻译史研究——关系梳理与参考借鉴

  4. 译论 | 蓝红军:从学科自觉到理论建构:中国译学理论研究 (1987-2017)

  5. 译论 | 孙艺风:翻译研究与世界文学

  6. 译论| 罗迪江:翻译研究中的问题域转换: 生态翻译学视角

  7. 译论 | 周红民:认知视域中汉诗意象的文化属性和可译性限度

  8. 译论| 副文本视角下16至19世纪古典汉诗英译翻译话语研究

  9. 译论|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策略——以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禅诗英译为例

  10. 译论|岳中生:译者生态位与“译者中心”

  11. 译论 | 胡开宝:数字人文视域下翻译研究的进展与前景

  12. 译论| 王运鸿: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后

  13. 译论 | 于德英:翻译之喻的历史化:钱锺书的“人化”译文观

  14. 译论 | 邓科:中国当代译论话语场中的生态翻译学:基于理论发展的视角

  15. 译论 | 王家义、李德凤、李丽青: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翻译——开源理念与模式创新

  16. 译论 | 方梦之:建设中国译学话语:认知与方法

  17. 译论 | 单宇、范武邱、蔡万爽:数据时代翻译家研究方法论

  18. 译论|胡庚申: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理论建构

  19. 译论 | 王智锋、王和平:翻译的“道”与“器”——对我国翻译理论构建之建议

  20. 译论 | 马会娟: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基于中国经验的翻译理论研究

  21. 译论 | 刘甜:翻译学的批判和批判性的翻译研究——读《当代译学批判》

  22. 译论|隋晓冰 宋馨培:汉英翻译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探索

  23. 译论| 蓝红军:关于翻译技术伦理性的思考

  24. 译论 | 黄宗英:“晦涩正是他的精神”——赵萝蕤汉译《荒原》直译法互文性艺术管窥

  25. 译论 | 鲁迅译论在当代(1949-1966年)——兼及文学翻译的当代转型

  26. 译论|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解读与反思

  27. 译介学专题 | 谢天振:译介学——理念创新与学术前景

  28. 译介学专题 | 廖七一:译介学与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29. 译介学专题 | 宋炳辉:外来启迪与本土发生:译介学理论的中国语境及其意义

  30. 译介学专题 | 傅浩:叶芝在中国:译介与研究

  31. 译论 | 王向远:“翻”、“译”的思想——中国古代 “翻译”概念的建构

  32. 译论 | 夏登山:对古代翻译史上“翻”、“译”之别的再思考

  33. 译论 | 冯全功:翻译研究学派的特征与作用分析——以生态翻译学为例

  34. 译论 | 黄勤 刘晓黎: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肥皂》 中绍兴方言英译策略对比分析

  35. 译论 | 许钧:试论中国文学外译研究的理论思考与探索路径——兼评《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

  36. 译论|胡卫伟:明末清初传教士科学翻译之社会学考察——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

  37. 译论 | 王祖华:也谈陆建德论林译“二三流者”作品的非凡意义

  38. 译论|张丹丹:译出-译入模式下中国文学英译修改过程研究 —以《海上花列传》英译为例

  39. 译论 | 覃江华、许钧:许渊冲翻译语言观释解

  40. 译论|罗新璋:化境说的理论与实践

  41. 译论 | 王东风:五四以降中国百年西诗汉译的诗学谱系研究断想

  42. 译论 | 高胜兵,王娟:利玛窦的文化身份与其翻译策略和效果

  43. 译论 | 林嘉新 李东杰:系统中的竞争、冲突与创造:当下世界文学视域中的翻译研究模式

  44. 译论 | 刘云虹:关于新时期中国文学外译评价的几个问题

  45. 译论 | 夏登山:对中国古代翻译大潮的重新认识

  46. 译论 | 赵稀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西方到中国

  47. 译论 | 廖七一:《新青年》与现代翻译规范

  48. 译论 | 陈琳:从生态译诗论翻译建构性

  49. 译论 | 张丹丹 刘泽权:葛浩文中国文学英译风格新探——基于历时、量化与文本细读的视角

  50. 译论 | 吴冰 朱健平:阿瑟·韦利英译《道德经》中的历史文化语境重构

  51. 译论|徐敏慧:汉学家视野与学术型翻译:金介甫的沈从文翻译研究

  52. 译论 | 左岩:讲述故事的阿连壁《诗经》译本研究

  53. 译论 | 丁水芳 杜泉贵:《牡丹亭》英译研究述评——基于 CNKI 2000—2017年期刊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

  54. 译论 | 许多、许钧:中国典籍对外传播中的“译出行为”及批评探索——兼评《杨宪益翻译研究》

  55. 译论 | 陈小慰:中国文学翻译“走出去”:修辞形势及因应之策

  56. 译论 | 潘文国: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

  57. 译论 | 王建开:文学翻译:西方观念影响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媒介

  58. 译论 | 韩子满:再论中国特色翻译学——基于《中国翻译》和 Babel 的研究(1987~2016)

  59. 译论|孙子尧:多元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60. 译论|胡作友 刘梦杰:《文心雕龙》英译的陌生化策略分析——以宇文所安英译本为例

  61. 译论|潘文国:文章翻译学的名与实

  62. 译论|方梦之:中外翻译策略类聚——直译、意译、零翻译三元策略框架图

  63. 译论 | 苏艳:翻译中的男性自恋考察

  64. 译论 | 胡开宝 张晨夏: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梦”英译在英美等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65. 译论 | 邵莉 王克非:鲁迅白话小说译作中句法欧化现象的历时变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66. 译论 |  穆雷:对设置翻译博士专业学位的思考

  67. 译论 | 覃江华:实证性翻译学研究的局限

  68. 译论 | 王岫庐:穆旦时论翻译佚作钩沉 (1943—1944)

  69. 译论 | 王宁:翻译与文化的重新定位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扫码关注最新动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