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消费 | 西少爷:一个餐饮企业如何自我迭代的典范

吾人 融中财经 2022-05-14
导读THECAPITAL


西少爷创始人孟兵

用中国肉夹馍替代汉堡,让中国餐饮作为软实力影响世界。


文共4147字,约5.9分钟

作者 | 吾人  编辑 | 吾人

来源 | 融中财经
(ID:thecapital)


2021年,无疑是中国餐饮行业的资本拐点:热钱大量涌入。但孟兵依然很清醒:“对于线下业务来讲,钱只能解决50%的问题。”在孟兵眼中,好产品是企业价值的基础,否则一切都会归零。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不管是什么品类,保持口味的无可替代这个道理其实谁都懂,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那么西少爷是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的?西少爷规划了两条核心产品线:一条产品线是特征产品线,也就是肉夹馍系列,以此锚定品牌的定位;另外一条是本地化产品线,提供门店所在地区的本地化食物,让西少爷能够最大程度地适应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西少爷的上新周期相对较慢,有时候小半年才有几个新品上线。这是因为西少爷产品研发的独特方法论,孟兵总结为: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相比于研发新品、不断地推陈出新,西少爷还更加重视线上产品的持续迭代,持续地优化配方、提升工艺。对于老产品的优化,孟兵的主张是不设终点,“一些产品可能暂时不是最好的,但未来一定可以。”


西少爷在过去22个月中,供应链成本下降了8%,而很多餐饮企业的净利润都没有8%。西少爷在加拿大的人力成本只有23%,这比很多餐饮企业在国内的人力成本还要低。西少爷的食材损耗率控制在1.5%。孟兵认为,“数字化”可以推动运营效率的提升。目前西少爷的数字化主要聚焦在两个维度,一个是顾客的数字化运营,一个是业务的数字化运营。


除了成本效率的提升,在管理效率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西少爷不但是第一家引入OKR的餐饮企业,还建立起了完善的线上人才培训体系,帮助西少爷源源不断地输出门店管理人才。在远程管理方面,通过构建全角度的实时监控系统、配合传统的线下巡检,使得总部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监督并指导门店终端的现场管理。在财务方面,线上支付和自动归集则让资金安全和财务透明成为了现实。


“正是这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才使得原本千头万绪的线下管理变得简单,才使得线下连锁具有了快速扩大规模的可能。”


“西少爷应该是万店基因,这是我一直坚信的。因为我们不是单一的国内市场,我们还有海外市场。”2021年5月,经历两年布局之后,西少爷加拿大店正式开业,成为第一家在北美开展直营业务的中国快餐连锁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西少爷的双产品线架构在北美释放出强劲的力量,除了肉夹馍外,西少爷的油泼辣子薯条、Cold Noodle Salad(中国凉皮)、咖啡,都成了爆款。


“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不只会是一个经济强国,也一定会是文化强国。消费品作为一种很好的文化载体,充当了文化输出的重要角色。我们喝星巴克的咖啡、穿美国品牌的服装,这些都是美国文化输入的一种显现。”


“我们都习惯了自己的孩子吃着麦当劳长大,却很少思考为什么美国的小孩不能吃着肉夹馍长大。”“要将中国的文化更好地输出到海外,我们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我相信未来十年、二十年,必然会有优秀的中国企业来做这个事情,我希望其中就有西少爷。”


以下为本刊采访西少爷创始人孟兵实录。

 

本刊记者:您认为,贵司所处的消费赛道市场这两年经历哪些变化?正在呈现哪些新的竞争局面?消费企业该如何保持创新力?


孟兵:企业是一种节肢动物,在一生中会反复的经历脱壳而出的过程。壳就是困难和冬季,脱壳而出,就是克服困难、穿越冬季。作为2014年创立的快餐连锁品牌,西少爷不但穿越了资本周期,也经历了中国餐饮行业的潮水起伏。未来十到二十年,中国餐饮业一定会诞生国际品牌。西少爷至少应该是其中之一。


线下餐饮连锁是一个长链条,又非常精细的行业,关键环节中的任何一环缺失都是致命的,所以学习周期无法太短。有些企业可能前面跑得快,但一定要回来补课的,那时候往往已经遇到生存危机了。这个行业和互联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需要耐心,要相信先快不是快,并敬畏积累的力量,刚出生就能跑绝不是高等生物的象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从此前高速的发展轨迹中慢下来专注修内功。发展七年,西少爷的门店才刚过百家。但从经营表现来看,西少爷产品稳定有力,营运效率出色,净利润充沛。西少爷应该是万店基因,这是我一直坚信的。因为我们不是单一的国内市场,我们还有海外市场。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西少爷就以每个月20-30家店的速度布局,至四季度增速有望达到每月40-50家,预计年底将突破300家。


实际上,对于线下业务来讲,钱只能解决50%的问题。钱可以解决门店复制的问题,但无法解决门店模型的问题;钱可以解决供应链规模的问题,但无法解决供应链效率的问题;钱可以解决产品数量的问题,但无法解决产品质量的问题。线下连锁餐饮在突破一些关键瓶颈之前,资源和结果绝对不是线性关系。而这个瓶颈绝不是简单的标准化、几家店的模型。


中国餐饮业正在快速地连锁化。而未来五年间,中国餐饮业会诞生第一批国际品牌,西少爷正是国际化浪潮中的领导者。


本刊记者:贵司在产品线的设置思路?餐饮企业的迭代如何进行?


孟兵:西少爷规划了两条核心产品线:一条产品线是特征产品线,也就是肉夹馍系列,以此锚定品牌的定位,让西少爷与肉夹馍的认知强关联,目前西少爷的肉夹馍系列已经从两款发展为七款,并拥有庞大的以供定期更换的产品库;另外一条是本地化产品线,提供门店所在地区的本地化食物,让西少爷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不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在北京,这条产品线中最受欢迎的是鸡骨浓汤酸辣粉。而在多伦多,这条产品线中最受欢迎的则是油泼辣子薯条。在这个双产品线的框架之下,孟兵强调顾客导向的产品策略。具体的实现,就是通过体系设计来保障顾客对产品的最高话语权:顾客需求决定产品立项,顾客测试决定产品上线,顾客的评价决定产品去留。在这一原则下,即便创始人拥有产品的最高决策权,但却不做决策,而是将自己的决策权量化的给到顾客,并保障决策链条中的所有人不干扰顾客的决策。


本刊记者:在品牌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贵司有哪些独特的护城河和壁垒?

孟兵: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西少爷在过去22个月中,供应链成本下降了8%,而很多餐饮企业的净利润都没有8%。西少爷在加拿大的人力成本只有23%。目前西少爷的数字化主要聚焦在两个维度,一个是顾客的数字化运营,一个是业务的数字化运营。


首先在顾客运营方面,西少爷十分注重与顾客的连接。西少爷通过其顾客运营系统,与顾客建立起长久的联系,而后通过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对顾客进行持续影响,最终提高交易的效率。其顾客运营系统中存储着从创立至今顾客的全部消费行为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多维计算和分析,系统便获得了顾客的群体消费特征和个体消费特征,包括顾客生命周期的交替性特征以及顾客的消费频率特征等等。这些特征模型都会被应用于顾客的精细化运营当中。


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是,有74.7%的顾客在活跃期消费频率达到每月三次或以上。其次在业务运营方面,西少爷有一套贯穿各业务模块的数字化支撑系统。例如订单预估和自动化排班减少了无效工时,订货预估和库存管理降低了食材损耗,而在成本分析系统的支持下,西少爷完成了复杂而庞大的大供应链体系重构,创造了巨大的成本领先优势。


除了成本效率的提升,在管理效率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西少爷不但是第一家引入OKR的餐饮企业,还建立起了完善的线上人才培训体系,帮助西少爷源源不断的输出门店管理人才。在远程管理方面,通过构建全角度的实时监控系统、配合传统的线下巡检,使得总部可以更加及时、准确的监督并指导门店终端的现场管理。在财务方面,线上支付和自动归集则让资金安全和财务透明成了现实。正是这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才使得原本千头万绪的线下管理变得简单,才使得线下连锁具有了快速扩大规模的可能。


同时,西少爷拥有完善的全球采购能力,以及绝对领先的自动化生产体系。这些使得西少爷在拥有优秀的产品研发能力和组织能力之上,还拥有了显著领先于行业的供应链效率优势。


本刊记者: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连锁企业如何制胜?创业中,遇到的让您印象深刻的事情或难题是什么?有没有上市的打算?


孟兵:连锁企业的竞争在三个维度:产品力的竞争、组织力的竞争、供应链效率的竞争。拥有前两项优势就是优秀的公司,如果还拥有第三项优势,那就具备了成为伟大公司的可能。


我们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这是对所有餐饮企业的一次巨大考验,而西少爷在此期间,也完成了重要的蜕变。伟大的企业必须要穿越冬天。


我们现在利润充足,暂时没有上市时间表。但不排斥接触资本,会考虑在国际业务方面的支持。


本刊记者:关于未来,贵司有哪些重点规划?在商业场景或品牌延伸上,会做哪些创新突破?


孟兵:国际化是中国连锁餐饮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更多快餐品牌需要突破连锁化、国际化程度低下的行业现状,在全球市场上做强做大。北美市场将会是西少爷第二大市场。西少爷致力成为一家全球化的中餐连锁企业,这个愿景将在未来三年初步实现。


我一直认为西少爷在海外的市场不小于中国,因为肉夹馍是一个世界共用的食物符号。肉夹馍和汉堡是同源的食物,是从两河流域分别向东向西演变而成的两个分支。它们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食物的共同符号,无论在欧洲、北美、南美,或是西亚以及中国北方,都有众多类似的食品。这个品类无疑是人类小麦文明下的智慧结晶,在全球都有着根深蒂固的文化根基。另外一方面,近几年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个时候布局海外市场,既是顺应了中国文化输出的潮流,也是在国际市场打响品牌知名度的最好时机。


2021年5月,经历两年布局之后,西少爷加拿大店正式开业,成为第一家在北美开展直营业务的中国快餐连锁企业。同时,西少爷的双产品线架构在北美释放出强劲的力量,除了肉夹馍外,西少爷的油泼辣子薯条、Cold Noodle Salad(中国凉皮)、咖啡,都成了爆款。


从品牌创立的那天起,我们就怀着一个国际品牌的梦想。随着中国的崛起,我们不只会是一个经济强国,也一定会是文化强国。消费品作为一种很好的文化载体,充当了文化输出的重要角色。我们喝星巴克的咖啡、穿美国品牌的服装,这些都是美国文化输入的一种显现。 


我们都习惯了自己的孩子吃着麦当劳长大,却很少思考为什么美国的小孩不能吃着肉夹馍长大。要将中国的文化更好地输出到海外,我们显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我相信未来十年、二十年,必然会有优秀的中国企业来做这个事情,我希望其中就有西少爷。“我希望在北美建立第二总部,并投入10到20年来长期布局。”


END





媒体合作:010-84464881

商务合作:010-84467811

转载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
欲入读者群,请加小助手(RZZG2006)
融中热搜
【专刊】达晨财智 | 【专刊】诺亚控股 
【专刊】中科院科创投资联盟
最近VC有点烦 | 深圳拿到了尚方宝剑 
资本控股“大变身”
芯片骗局终被捅破 | 白酒走进“负时代” 
四位半导体投资“老炮儿”的自白
碳中和 | 天使投资困局 | 赛富阎焱、优脉应松巅峰对话

融中朱闪:开启资本平权时代

王忠民:“卡脖子”的地方一定要做“智能大挪移”

投资圈的年轻人 | 武汉3000亿产业基金来了 

VC/PE内卷闹剧 

SaaS投资风又起 | 硬科技项目融资骗局 

GP观察

国科投资

华兴资本 | 北极光同创伟业 | 洪泰基金 | CVCA

华平投资 | 高瓴资本 | 百度投资CMC资本 | 博裕资本

创璟资本高榕资本 | 澳银资本 | 景林资产 | 凯联资本

盛世投资 | 顺为资本 | 一村资本 | 腾讯投资 | 毅达资本

元明资本 | 远洋资本盈科资本 | 雷石投资 |远翼投资

启赋资本 | 温氏投资 | 曦域资本 | 华盖资本 |华兴资本 

达晨财智红杉中国 | 同创伟业 | 厚德前海 | 首钢基金

险峰旗云 | 基石基金


人物
肖冰 | 邵红霞 | 张涛 | 索继栓 | 刘庆峰 | 何伯权
曹德云贾康甘剑平雷军 | 栗浩洋 |刘燕华唐宁
王忠民 | 吴亚平 | 田源 | 张汉亚 俞敏洪 | 沈建光

达公司

 蔚来 | 渤海银行 | 好想你 | B站 | 鹏博士 | 全聚德

广汽集团 | 中望软件 | 亿纬锂能 | 康希诺 | 爱尔眼科 

新瑞鹏 | 尚品宅配 | 和而泰 | 佛朗斯叉车 | 掌门教育 

数联铭品 | 宁德时代 | 三角兽 | 娱人制造 | 云从科技 

交控科技 | 笑果文化 | 沃尔德 | 声智科技 | 三只松鼠

 车通云 | 思必驰 | 神策数据 | 小鹅通 | 乂学教育 

掌门1对1

 碧桂园 | 富时罗素 | 天风天睿 | 旷视科技 | 瑞幸咖啡

华大基因 | 众投邦 | UU跑腿 | 地平线 | 思贝克

世和基因 | 数澜科技 | 凯联医疗 | 天广实 | 臻格生物 

微医 | 奥然生物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