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况反映”:北京市公交卡的启动

徐祖哲 计算机六十年 2020-02-03

 

我担任行业协会的秘书长有二十多年,做了许多专业工作,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延伸,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老百姓。我做的一件影响面最大,但又不为人所知的事,应当是“公交一卡通”的调研和汇报。

2004年,北京“一卡通公司”开始试用公交一卡通,先在运通公交公司的线路上悄然试用,可多数乘客不为所动,依旧使用月票和购票。媒体报道,平均3天1辆车才有1个乘客刷卡,就这么耗着有一年了。

   我向一卡通公司的人员了解过情况,他们也认为运营方式死板,“刷卡”也应当让乘客受益。我电话联系公司董事长,试图访问,人家让秘书回复了四个字,“无可奉告”。

   2005年初,协会正式将专家们的意见向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反映。春夏间的一日下午,我在东城办事后和政策研究室社会处的朱处长通电话,问她有没有时间,我有事能不能谈20分钟。因为是临时联系,所以我又说有15分钟也行。她说现在正忙呢?不过你可以过来谈,我立刻进了市政府。

    谈了“一卡通”应用上的问题和专家意见要点。她奇怪的问,要是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以前一直没有听到任何反映呢?我说这是运营体制存在的问题,作为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我没有自己的利益。假如我是企业家,想参与一些有关“公交卡”的项目,当然不会来反映存在问题。而公交公司的相关人员又误认为推行“公交卡”将造成大批售票员和票务管理人员下岗,对此也不积极,他们也不会找政府来推动刷卡!何况“一卡通”公司独立于公交体系之外。北京电子控股集团当时也没有参与“公交卡”试用的技术工作,他们也没有参与研究“刷卡乘车”的技术问题。

    我的汇报,让政策研究室的同志大感兴趣,朱处长将其他办公室的好几个人都叫过来,并向我提问,我也谈了国内其他城市和国外的刷卡与运营情况,一直谈了大约2个小时。她让我扼要写成材料,要作为一期红头的“情况反映”,上报市委、市政府。

    我提出二点意见:一是使用公交卡“刷卡乘车”要有大幅乘车优惠,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由政府补贴;二是实事求是地决定“公交卡”押金,应当按照实际价值从30元降到10元。解释了“押金”的定义,它仅仅包括“公交卡”的实际价值,应当是直接制作成本,芯片和塑料片。不能把发卡管理费用,甚至是为销售公交卡和充值场地与人工成本都计算在内。

北京市主管信息技术发展的机构知道我们的工作后,专门派出一位同志陪我一起去访问“一卡通”公司,这次董事长和5位公司领导一同接待,商谈了应用情况。董事长希望了解我向市里反映的意见,并希望最好能够撤回给政府的报告,我告诉他公共交通是相关全市的重要领域,市领导当然会重视,他们必定会全面了解和研究“一卡通”的运营,会找你们的,那时便知道我们的报告了。

朱处长后来跟我说,这期“情况反映”印发后,放到了主要领导的桌面,市领导很重视,但是一直没有批复。大约半年之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视察了“一卡通公司”,北京市宣布了2006年公共交通和地铁全面刷卡,采用的优惠办法就是现在大家知道的现状。再者,公交卡押金从30元降低到20元。随后,上海市知道了北京的改变,公交卡押金也从30元降低到20元。

“公交刷卡”是信息化的一大进程,是涉及全市公众的一件大事,乘客积极参与,不仅节省了大批售票员,方便乘客快捷乘车,还改变了公交集团内部的票务管理模式,为城市交通的大数据管理奠定了一项基础。从老到少,全市居民都切实看到了信息化的广泛前景,自己也亲自参与。

    “公交卡”课题是我们依照信息技术发展和运营规范对政府提出的报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认可,也是行业协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的写照。当然,由于“公交卡”当时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还有一些市民与大学生为押金价格、成本诉诸法律,所以我们做的工作一直没有公之于众。

    在日本,“智能卡”的推广,由通产省组织成立“促进智能卡应用协会”,不同的是,他们先宣布协会的任务是制定促进办法与规则,“促进协会”的活动期限被确定为一年,之后就要解散。自己制定的办法和规则要为全社会享有,协会不能为自己谋私利。

   日本“促进智能卡应用协会”最重要的基本规则,就是任何机构、企业发行智能卡,必需赔本,不准从发行智能卡的经营中获取任何效益,因为“卡”本身不是商品,要鼓励的是“智能卡”尽多的“搭载”各种商业和社会服务,鼓励从服务中获利。

    在推行刷卡之前,有的部门担心撤消了售票员,届时会不会出现乘客不刷卡,一拥而上的情况。实际上,虽然地铁和公交至今都有个别逃票的乘客,但这种情况和超市的商品丢失现象类似,是一个社会问题。刷卡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了存在的个别问题,乘车秩序井然。在北京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讨论会上,我提出技术进步会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文明程度提升,公交刷卡就是一个突出的进步。当然,这和北京市推行十八年的“北京公共文明引导员”,和9000位“文明引导员”的辛勤工作也相关。

北京公共文明引导员服务18年,成效显著,技术设施和文明建设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经常有人问我当秘书长赚了多少钱,我说,没有以职务去赚钱;但是,为全市乘客省了钱,省了大笔“押金”,这可不是“小钱”,算不算工作成绩?对方点头,当然要算,这是一个大成绩!

100多年前,上海租界华商电气公司公交车售票员的证章、车票袋和票夹。(上海博物馆藏)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推荐:


西军电的专业和前两台计算机

吴立人院长受命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从专业到系

漫谈计算机和吴几康先生


赵忠尧先生和近代物理所

北大计算机创始人张世龙的沉浮

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跨洋寻觅周寿宪的人生数据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莫根生:一位百岁老人的计算机历程

康继昌让计算机上天飞翔

乌家培:见证计算机和信息经济

张绮霞:目光清澈的女程序员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50年庆典的价值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从原子弹到计算机的华罗庚

钱学森举足轻重的发言决策计算机

做计算机靠苏联还是自己动手?


中国人走上数字大道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不断跨越的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电子计算机的?


计算机和全国军工企业质量整顿

向集成电路计算机进军的回顾

外部设备因用户需求才有系统地位

薛暮桥的统计机械化和自动化


中国计算数学的起步

电话专业为计算机事业挑大梁

胡建平:不断创新的计算机人生

长途迁徙历经磨难的几个计算机专业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朱鹏举的赴苏留学记忆

计算机训练班堪比黄埔,开创教育新模式

谁是最先填报计算机志愿的人?

感恩科大:计算数学的航空岁月


人民大学:开创信息专业先河

靳进善:工农兵结缘计算机

培育计算机人才训练班建奇功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在系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中科院早期人事工资趣谈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隆重成立

第一个计算机组在物理所

酒仙桥电子基地拔地而起

东西南北和上天的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业前后

杭州将建设亚洲第一座计算机博物馆

软件技术:从研究室争论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运动战”

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王正


为十二大计票的宽行汉字针型打印机

15所与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技术情报的编辑出版记载着产业进程

哈军工研制441-B任连仲口述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打算盘的士兵和向计算机的过渡

胡守仁:一辈子当兵(雷达\计算机)

国防工业老战士——李庄

在系列计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国家荣誉:康鹏电路和“发明证书

电信“可视图文”生不逢时

昙花一现的“图文电视”

纪念“天降大任”的虞浦帆先生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甘鸿:记忆是电脑的灵魂(全)

中科院计算所为何筹备了三年?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计算所:南楼北楼今何在

计算机为什么是一场技术革命?


电子计算机和夜班酱油汤

纪念数学家段学复先生105周年诞辰

曲庭维:哈军工的军旗前照相

酒仙桥的包豪斯设计足印

缪道期:中国计算机安全领域的 位开创者


从电报转报到互联网

王行刚让人长久怀念

披金戴银的计算机印制插头

胡道元:为中国人用上互联网尽力

中国数据通信的起源


张关泉:成果奇崛和瑰丽的数学家

纪念中国第一只晶体管诞生50周年

记录历史,旨在传承——CCF保护中国计算机历史的行动

计算机起源和中国的追赶

江明德和”成电“的计算机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中日海底电缆谈判中的温控培训

清华计算机专业首班合影幕后

林巧稚不为人知的科学家故事

一场计算机交货标准的争执


俄汉机器翻译在国内初步试验成功

华东工学院的俄汉文翻译机

照排印刷系统的成功和夏天俊厂长

古典文献数据库的前世今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成就辉煌


安徽电子计算机厂和中国首台微机

南京计算机工业发展(60-80年代)

真金白银祸害了国产电子计算机

河南省的计算机事业起步

江汉油田会战计算机初显身手


武汉的计算机起步与生产应用

思想机器,从美国到中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