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后的相逢(陈志强)
四十年后的相逢
作者:陈志强
语音:彬哥
今天在青浦区文化馆,我见到了门占海。老门是徐泾镇合唱团的成员,他随团来文化馆参加青浦区由县转为区的20周年纪念日全区合唱团歌咏大赛。我们约好在文化馆见面。
老门身穿合唱团统一的比赛服装,白衬衫黑西装裤,打黑领结,端庄儒雅。一头白发,毕竟年老了。我和老门都是当年在云南勐腊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我分在勐腊水利兵团二团三营十三连,我们连队位于南腊河畔,距勐腊县城约30公里。距勐捧坝子12公里。老门从长宁区的上海市第十八中学毕业后,1970年7月上山下乡来到了地处西双版纳小勐养的云南建设兵团一师三团二营五连。小勐养是个风景非常美丽的地方。上海知青都知道那里有一个美丽的植物园。植物园种植着许多世界稀有的热带植物。穿过热带树林就可以直接走到老门的连队。
同是知青,我们都每月拿28元的工资。老门是连队卫生员。1975年老门被连队保荐到西双版纳州府的所在地,景洪师范学院学习。75年我已上调至勐腊县瑶区公社傣族村寨沙仁小学教书了。我知道连队知青要进景洪师范学习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问老门:“你是怎么进这个学校的,是考进去的吗?”老门回答我;"不是考进去的。每个连队有一个名额,经连队知青群众提名,群众评议,最后连队领导拍板决定由谁去。"
我不问了。老门在连队肯定是工作劳动表现很好的同志,也很受领导欣赏的同志,否则不可能在100多人的知青连队里脱颖而出。老门在师范学校的2年里学完了中学高中的全部课程。老门这个班级里都是上海知青,除了兵团连队知青,还有插队上海知青,巧的是以后和老门一起分到瑶区公社中学任教的林贵源,也是在景洪师范学校进修的插队上海知青。更巧的是多年后老门的学生吴莉英也考进了景洪师范学院。毕业后又分配到瑶区任教。
家住四川北路的上海知青林贵源林老师
1977年我在瑶区傣族村寨曼帕小学教书。从景洪师范学院毕业的老门被分配到瑶区公社中学任语文老师、和他一起从学校毕业的林贵源也分在瑶区公社中学任数学老师。没多久我也被公社领导从曼帕小学调到瑶区中学任英语教师。在瑶区中学我认识了门占海门老师,以及林贵源林老师。
门老师温文尔雅,性格沉稳。除了上课外,大多的时间是在自己的宿舍里看书。而林贵源老师的性格和门老师恰恰相反,性格活泼外露,时不时地流露出江湖习气,这和他的插队的生活经历有关。课余时间操场上老师和学生一起打排球,人群中从来见不到门老师,却从来少不了林老师。晚上学生晚自习课时,我走进门老师的宿舍里,门老师微笑着很客气地给我倒茶,我甚至注意到门老师宿舍的泥巴墙上都用旧报纸糊在外面,就象我们现在装修房间贴在墙上的墙纸。
在瑶区公社中学任教的门占海门老师
我和门老师共事了2年。79年3月知青大返城,门老师和林老师一起把户口装进口袋里,当年戏称之袋袋户口,义无反顾地回上海大城市了。我是79年10月份离开勐腊的,自此我和门老师就断了联系。
2017年7月我发表在《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文章《瑶区公社中学的那些日子》被门占海看到了,他通过《知青情缘》的编辑联系到了我,他说:"陈志强老师你好!当我看了你写的文章后,万分惊喜。我就是你在文章中提到的门老师。我现在把我的手机号码告知你单位的焦主任,望尽快和你取得联系。"
2013年我从图书馆退休后,我的小兄弟焦云就顶替我的位子成了流通部的焦主任了。他当天就把门老师的手机号码告诉了我。自此,我和门老师恢复了联系,彼此互加了微信。
老门回到上海后,顶替父亲在上海上棉5厂上班。在厂里负责仓库工作。毕竟是经历过上山下乡的艰苦锻炼,忙的时候老门一人要做三人的工作,勤勉工作,毫无怨言。老门的家住上海江苏路,虽然地段好,但30平米的房子面积实在太小。2012年老门申请买经适房,在青浦徐泾地铁17号线旁买了一套10楼70平米的高层电梯房。每平米6000元,花费42万。而今这里的房子已涨到每平米4万。老门很自豪地说;“这房子给我买到了。”上海江苏路的房子用于出租,每月租金4000元。我认识的知青朋友,从农村回到上海后,对于要买一套能安身立命的房子,都有紧迫感,几乎没有人会在飞涨的房价潮里掉队。中国的知青天生俱来就有一种忧患感,危机感,害怕再回到过去的苦难生活。
老门的家离我的家很近,但2017年至2019年的2年里,我一直没有去徐泾找老门。我的云南学生吴莉英问我:"你们住的这么近,不常在一起玩吗?"我回答说:"平时都很忙,另外我也怕打扰门老师,也不想让门老师破费。"吴莉英说:"你们什么时候都在为对方考虑,敬佩你们。"
8月7日是七夕情人节,老门电话告诉我,他中午要来区文化馆参加合唱团比赛。接电话后我对老门说:“你几点钟出发,出发后马上通知我,我在文化馆等你。”中午1点我在文化馆门口等到了来参赛的老门。
40年没见面了,尽管我们在微信上看过了对方面容,但这次是40年后的第一次见面。我们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老门头发全白了,但样子没有多大的改变,我一眼就能认出来。老门还是那样的有气质,比过去更健谈了,老门向我介绍他们合唱团的领导和音乐老师,他们合唱团里也有一个69届去江西插队的上海知青。同是知青,惺惺相惜。老门的合唱团排在比赛的第六位。轮到老门的合唱团上台比赛了。我们握手惜别。
第二天老门微信告诉我:在参加决赛的18支队伍中,共评出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六名。徐泾镇合唱团得91.61分,排位第五名。二等奖。我回答老门:“参与是快乐,得奖拿钱是更快乐。”
四十年后的重逢
作者简介
作者陈志强
1969年12月从上海奉贤上山下乡到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水利二团三营十三连。
1974年上调到勐腊县瑶区公社。先后在沙仁小学,老白寨小学,瑶区公社中学任教。
1979年调离云南瑶区,到安徽芜湖鲁港公社中学任教。
1983年调离安徽鲁港,到上海青浦图书馆直至2013年退休。
作者作品链接
每一种人生都值得记述3---记上海赴黑龙江插队知青萍子(陈志强)
每一种人生都值得记述4---记上海赴云南知青黄家驰 (陈志强)
【每一种人生都值得记述5】记上海赴云南知青——月心(陈志强)
本文 由《知青情缘》编辑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坚持推文不易,读完文章的朋友别忘了点赞和转发。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