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黔西北记忆(134)威宁县名的来源

作者:高隆礼 云上毕节 2022-03-30

演唱:余珊
词曲:苏诺

地理方位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毕节市西部乌蒙山腹地。东经103°36′~104°45′,北纬26°30′~27°25′。西、南、北三面与宣威市、会泽县、鲁甸县、昭阳区、彝良县相邻,东北与赫章县交界,东南与水城县相连。国土面积6296.3平方千米,是贵州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居住有汉族、彝族、回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2019年,全县户籍人口为156.8万余人。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VR看威宁

↓↓

▲威宁县城全景(图源:乌蒙视界  摄影:何欢 )




县名溯源


威宁城,古地名为乌龙箐,彝族先民世居。元世祖二十四年(公元1283年)为乌撒乌蒙宣慰司,隶属云南行省,治所乌撒(今威宁县城);明设乌撒土知府,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征南将军傅友德克乌撒,始建城。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清政府在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改乌撒府为威宁府,“威宁”之名自此开始。“威宁”两字取“天威所至,四海安宁”之意。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威宁府降为威宁州,属大定府管辖。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威宁州为威宁县。1949年12月,威宁县和平解放,成立威宁县人民政府。1954年11月11日,成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6月21日改“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隶属贵州省毕节地区,其县名沿用至今。 


▲威宁县城夜景(图源:乌蒙视界  摄影:何欢 )




历史沿革


威宁县,夏为梁州西南域,商周属鬼方,春秋时属蜀国南鄙,战国时为夜郎西部莫国属地,时属象郡汉阳县,代属犍为郡朱提郡领地,属卢鹿部,代为宝州府南诏国,五代时为巴凡兀姑,宋时为乌撒部受控于大理国置乌撒路后改名为乌撒军民总管府、乌撒军民宣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为实卜乌撒土知府、乌撒卫指挥司、乌撒军民府。“改土归流”,改乌撒军民府为威宁府,后降为威宁州属大定府管辖,实行里甲制,下辖10里。民国废威宁州置威宁县,隶贵州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实行乡保甲制,下辖16区。民国31年(公元1942年)析置赫章县后,调整为27乡镇293保2958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成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下辖13区164乡。1991年撤区并乡建镇,辖19镇16乡。 



▲位于威宁自治县盐仓镇营洞村石缸洞的乌江源头(南源)(图源:乌蒙视界  摄影:何欢 )


2019年8月,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共析置为41个乡(镇、街道),分别是:

板底乡、大街乡、石门乡、新发乡、云贵乡、草海镇、岔河镇、东风镇、斗古镇、二塘镇、观风海镇、哈喇河镇、海拉镇、黑石头镇、黑土河镇、猴场镇、金斗镇、金钟镇、龙场镇、龙街镇、炉山镇、麻乍镇、么站镇、牛棚镇、双龙镇、兔街镇、小海镇、秀水镇、雪山镇、盐仓镇、羊街镇、迤那镇、玉龙镇、哲觉镇、中水镇、海边街道、六桥街道、五里岗街道、雄山街道、陕桥街道、开华街道。

印象乌撒丨芦虹高原(视频来源:威宁融媒)


作者高隆礼简介




高隆礼,1963年生于大方县,1989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现任毕节市史志办党组书记、主任。曾任《毕节党史研究》《毕节年鉴》副主编、主编,《毕节地区通志》副主编、总纂,主持过《川滇黔边苏区研究》等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宣传引导资金项目课题和《鸡鸣三省会议会址考证》《林青故居考证》等课题研究。

文/高隆礼 

编   辑:吴春妹编   审:邹江川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更多新闻

看完记得

点亮下方“赞”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