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园丨庄稼婴:美国外教玛格丽特,土生土长老北京

庄稼婴 新三届 2023-04-05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庄稼婴,生于上海,曾在黑龙江插队,自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任教于上海外贸学院。1982年移居美国,获加州大学博士,现为大学教授,迄今在中美高校教学、管理四十五年。


原题
玛格丽特:
我认识的第一个美国人




作者:庄稼婴


 
我近距离接触的第一个美国人叫玛格丽特(Margaret),我们学校的外教,那时称为外国专家。
 
1980年,我在上海外贸学院任教。那年夏天,外语系欢腾,秋季,一位美国专家要来我校开办教师进修班了。我赶紧找系主任磨嘴皮,被恩准跟着玛格丽特学习了一年。
 
那时聘请外教手续繁缛,标准苛刻,我校级级上报审批,玛格丽特通过了层层审查筛选,才被教育部选中,最终分配到外贸学院来教书。
 
我一直好奇,她是如何过关斩将,得以成行的。

1980年代中期,接到了玛格丽特的来信,先生去世后,她决定离开佛罗里达州,近期搬到了旧金山湾区,邀我去小住。
 
玛格丽特的新家在南湾,一个清净、美丽、富裕的小镇。停好车,打开车门,玛格丽特正笑着迎面走来,热情地拥抱住我:见到你太高兴了。
 
这完全不像在上海,我跟她之间相当拘谨,跟她学习了整整一年,却难得与她单独相处,鉴于当时的大环境,我们都克制、小心,保持着若离若即的师生关系。

一个拥抱,就颠覆了以前的交往模式,我俩毫无顾忌,畅谈甚欢。我的好奇也得到了满足。

玛格丽特认为,她能被教育部选中,一是因为对中国友好,二是因为她是在中国出生长大的。
 
生于北京

玛格丽特1923年生于北京,父母在美国驻华使馆工作,母亲是会计,父亲原来在海军陆战队服役,退伍后,使馆人手短缺,便留下当了出纳。父母1919年在北京相识相爱结婚,之后有了三个孩子,玛格丽特最小,上有一兄一姐,姐姐也出生在北京。北京1928年改名北平,玛格丽特是“老北京”,在她的叙述中,喜欢用“北京”这个地名。

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的二十世纪初美国驻华使馆(网图)


玛格丽特的母亲是职业妇女,为一个参议员工作了十多年之后,经参议员推荐,1919年来美国驻华使馆就职。那年,她已经是三十五六岁的“老姑娘”了,本想这辈子就单下去了,不期在驻华使馆遇到了比她年轻好几岁,英俊能干的小伙子,三下五除二,一个五口之家建立起来了。

婚后的生活温馨和睦,母亲想到了自己三十多岁的妹妹,妹妹在堪萨斯州的红十字会工作,乳腺癌手术后的残体断绝了婚嫁的可能,母亲决定邀请孤苦伶仃的妹妹来北京一起生活。于是,一个世纪以前,玛格丽特的小姨也漂洋过海,来到了神秘遥远的北京,成了使馆的秘书。

从1919年到1942年,玛格丽特家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虽然她父母二十年代离开了使馆,小姨却一直在使馆工作,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才随北京的使馆人员一起撤回美国,同行的还有18岁的玛格丽特。

孤岛望海

在舒适的沙发上,我们坐在一起,翻看着照相簿,玛格丽特在上海拍了许多照片,记录了日常的点点滴滴。
 
闭关锁国三十多年,学校突然来了位美国老师,稀奇,郑重。学校为玛格丽特配备了专用轿车、司机和翻译,专门布置了她的办公室,特意安排了小灶厨师,在锦江饭店长租了套间。轿车是一辆黑色的上海牌,司机四十来岁,为人处事老成得体,翻译是位年轻的女教师。
 
翻译非常热心,很快成了玛格丽特的私人助理,陪她进进出出,替她拎包背包,打开水打饭。一般的美国人,独立惯了,或许会不适应车前马后翻译司机的周到服务,但是玛格丽特习惯了被人“伺候”,倍感亲切。

玛格丽特出生后,父母跟当时驻京的外国人一样,为每个孩子请了一个保姆,都是有丰富育儿经验的中年妇女,孩子们称保姆为奶奶。三个保姆之外,还雇了管家、厨子、人力车夫、园丁、洗衣工、打杂工等十几个仆人。玛格丽特的父母不过是普通职员,薪水不高,在当时的北京,却有一大帮人伺候着,活得犹如贵族,无怪一些早年来华的外国人把他们的中国岁月描写得如诗如画了。

玛格丽特家的三位“奶奶”


玛格丽特家住在一个大四合院里,关上门,就是世外桃源。熙攘纷杂、贫穷苦难隔在了高高的大墙之外,院子里,仆人前后忙碌,偶尔外出,坐人力车或轿子。一家人夏天去北戴河避暑,周末去西山打猎,还请了清朝的遗老遗少教孩子棋琴书画。她家在中国生活得乐而忘返。

玛格丽特家的餐厅

 
1942年,玛格丽特跟小姨被迫离开中国后,北京成了她魂牵梦萦的天堂。她申请来华教书,满心希望能去北京的大学,结果却被派到了上海。
 
上海,她父亲向往的都市,二十年代,为了上海,铤而走险,引发了一场危机,断送了美满的家庭。玛格丽特是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上海的。锦江饭店,上海人看来,摩登豪华,可那不是玛格丽特无法忘怀,富有中国美的四合院。

一早,司机去锦江饭店接她,傍晚,从学校送她回饭店。玛格丽特隔着轿车的玻璃窗,观望人头涌动车尘滚滚的马路。学校里,翻译伴着她,来回于教学楼和办公楼;食堂为她开了小灶,预留了特定的餐桌;师生从她身边走过,对她彬彬有礼,却难得有人止步与她交谈……

这是一种特殊的孤独,茫茫人海中的孤独。所幸玛格丽特习惯了在中国人海中的“孤岛”生活。童年,她接触的中国人,是家里的仆人和几位家庭教师。这次,她接触的是教师进修班的十名学员和几位领导。

于无声处

1980年, 学校有78级79级两届在读,为此扩充了师资。教师来自各行各业,科班出身、半路出家、从未涉足过教室的、解放前和五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老五届、工农兵学员、调干生、自学成才的,五花八门。提高师资素质,迫在眉睫。
 
第一期教师进修班,十名学生加翻译,一色45岁以下,有六十年代的大学生,调干生和工农兵学员。安排了一名党员教师当班长,班长是老大学生,出身高知家庭,为人处事低调,善于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你好我好,其乐融融。十名学员,背景不同,但做人讲分寸,从无内斗,一年的学习,风平浪静。
 
我们的教室朝南,放了三行单人课桌,显得很宽敞。第一天上课,我提早去教室,打算占个第一排的位子。进了教室,发现后面的位子几乎坐满了,我心满意足,坐到了右手第一排。
 
玛格丽特在翻译的陪同下,走进了教室,五十来岁,身材修长,衣着素雅合身。我们好奇的目光跟随着她,她把两个装满书报的大帆布包放在讲台边,我不由暗喜,这阵势,看来要猛学一阵了。
 
班长喊口令:“起立”。我们齐声说:“老师早!” 玛格丽特喜形于色:“朋友们早!”大家一愣,不是“同学们早”。一个字的改动,平等、亲切。
 
玛格丽特简单介绍了自己,随后让我们挨个自我介绍,自我进学堂以来,第一次有老师请学生介绍自己,而不是老师点名,学生报“到”。
 
自我介绍从坐在左手第一排的翻译开始,我松了口气。后来上课, 左右第一排的常被指名第一个回答问题,这会儿才意识到姜还是老的辣,坐在后面的老姜们有充分的准备时间,斟酌词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动乱已成历史,但是“祸从口出”的恐惧早已渗入了我们的血液,下意识里恪守的,是“少说为妙”的黄金法则。
 
那天,大家各报姓名、教育背景、教学经历。玛格丽特让我们谈谈兴趣爱好。个人爱好,如此普通的话题,竟令人为难。乱世里,只求太平,鲜有人关注自己喜欢什么了,一时间,脑子一片空白。结果,千篇一律的,每个人都称自己喜欢看书看电影。玛格丽特追问哪部书和电影打动了我们,不少人含糊其辞,几位老姜托词英语能力有限,说不上来。
 
小心谨慎,如影相随。上课的时候,没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时而还因不言不语,陷入冷场的尴尬,从玛格丽特的眼睛里,我们看到了失望。这时,会有一二人主动站出来,三言两语,缓解一下气氛。进修班的学员,不是口语太差,而是“拎得清”。沉默是金啊。
 
锲而不舍,诲人不倦
 
我们的课,听说读写并进,玛格丽特找来了报刊文章、小说、诗歌,如今说的“地道语料”,即美国人写给美国人看的,而不是为学英语的外国学生简写过的。
 
文章交给了打字员,打到蜡纸上,再油印出来,薄薄的微黄的白报纸,油墨渗到了反面,只容印一面,8开对折,装订成16开的简易课本,不能用钢笔在课本上做笔记,墨水会化开来。早晨,我抱着大课本去教室,带着一丝欣喜和向往。虽然我几年来坚持听美国之音和BBC的广播,也看了不少原版小说和报刊,但那是没有系统的自学,囫囵吞枣,进步不显著。如今,终于能在专家指导下,系统学习了。
 
到了美国,才知道教师进修班无非是美国学校为外国学生办的英语补习班,即ESL课程(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补习班,跟专业课没半毛钱的关系。可是,在八十年代初,能大量接触地道语料,是非常幸运的,语言一寸寸打开了紧闭的窗户,让我瞥到了窗外的风光。
 
每天,新闻、时政、评论、故事、广播录音;听录音,读文章,课堂讨论。玛格丽特引导我们注意精确的词语、达意的句子、别致的文章结构、形象的比喻、含蓄的韵味。文字带来了新的信息、新的概念、新的视角,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我们的回家作业是写作文,不知不觉中,越写越长,越写越自如了。


 
几个月后,学校举行过一次托福模拟考,我的分数竟然名列前茅。玛格丽特由衷地为我高兴,私下告诉我,如果去美国读研,可以免读英文补习班,直接念硕士了。至今,我感谢玛格丽特的谆谆善诱,诲人不倦。

玛格丽特辅导进修班学员

 
如鸭子划过池塘
 
在加州重逢,我想听听玛格丽特对我们的真实印象。在她的眼里,我们是不是特别无味、特别被动?玛格丽特笑着问我:你认为无味吗?我列举了我们的拘谨、寡言、严肃、死板。
 
玛格丽特说:你知道鸭子的比喻吗?你看到的是鸭子轻松悠闲地游过池塘,却没有看到水面下,鸭子在拼命地踢动双腿。
 
难道说,看似平静的水面,下面暗流汹涌吗?
 
玛格丽特说:我永远都忘不了你们写的第一篇作文。那是她刚来不久,为了解我们的写作水平,让我们写一件难忘的事。
 
我记述的是1968年,暑假的一个下午,游完泳回到家,发现母亲不见了,哥哥告诉我,造反派来过了,把母亲抓去隔离审查了。听了五雷轰顶,有天塌下来的感觉。几个月前,造反派也是这样抓走了父亲,一个星期后,传来了他的死讯。我害怕极了,怕母亲也一去不归。真想大哭一场,可是强忍住了,眼泪救不了我,再说,不能让造反派看到我的眼泪。伪装、掩饰成了生存的必须,扭曲了我的心灵。这段往事,我从未告诉过别人,却把它写进了作文,仅仅因为玛格丽特是一个陌生人,一个跟中国无关的人,她不会害我,把内心感觉告诉她是安全的。
 
玛格丽特依旧记得我的故事,也记得其他人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写的都是至暗岁月里的亲身经历。那些作文给她带来了巨大的震撼,虽然语言粗糙稚嫩,但她感受到了,我们压抑在内心的强烈愤怒、悲伤、忧郁、恐惧和渴望。
 
玛格丽特为我们指出了语言错误,请我们把修改好的作文,作为礼物送给她。可是,这件事不知怎么让领导知道了,警告我们,万一作文被国外反华势力利用,后果将非常严重。于是,全班装傻,玛格丽特提醒过我们要交作文,却没有人回应。她是个明白人,不再提起。
 
然而,回家作业的形式没有变,一如既往地写作文。玛格丽特告诉我,纸上的我们跟课堂上的我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
 
听罢不由一震。当我们自以为聪明,蒙蔽自己和他人的时候,她清楚地看到了无处不在的虚假、伪装和儒弱。我们心灵深处残留的那一点信任、真实和勇敢,都写给了她,成了她珍贵的记忆。

身穿清代服装,18岁的玛格丽特

 
不约而同
 
向玛格丽特袒露心扉的,远不止进修班的学员。
 
玛格丽特初来的时候,为了互相监督,规定跟外教接触,必须有两个中国人在场。渐渐地,领导觉得玛格丽特对中国非常友好,跟领导也相处得十分融洽,这二人在场的规定,不了了之。
 
玛格丽特的办公室热闹起来,随便哪个老师,都可以找她练口语。练口语,可能是一些人的初衷,也可能不是。
 
说到这里,必得说说七八十年代的性压抑带给人们的苦恼和焦虑。那时候与桃色绯闻有染的,一概被扣上有“生活问题”的帽子,民间更直接,阿飞、流氓、下流胚。
 
与绯闻沾边的,男女都有,“油腻大叔”为主。有的给暗恋对象写情书,有的跟异性同进同出,眉来眼去,有的未婚先孕,有的在公共汽车上,把手放在不该放的地方,有的黑灯瞎火,跟异性跳贴面舞,还有的,听上去非常严重,应该归案却逍遥法外。
 
油腻大叔,实打实的油腻,衣服上油迹斑斑,夹杂着浓油赤酱的气味,这些大叔上得课堂,下得厨房。那个年代,普遍的低工资,中年教师活得辛苦,几乎每辆自行车上都有装菜的筐子和幼儿的童座。家里普遍住房狭小,幸运的小家庭有一间单独的住房,不那么幸运的,只能在屋子中间拉个帘子,搭个阁楼,三四代人挤在一屋。
 
 “婚房”决定了许多上海人的终身大事,只要有地方摆得下一张婚床,赶紧“敲定”,结婚生子。婚后,家里众多人口挤着压着,毫无个人空间,柴米油盐,鸡零狗碎,吵吵闹闹,甚至水火不容。
 
婚姻的不幸,由此带来的性缺乏,女人可以找闺蜜诉说一下,男人之间不便倾诉,难怪油腻大叔急需女听众了,幸运的觅得了红颜知己、亲密的女学生、谈得来的老同学、放得开的女伴。遗憾的是,不像今天,可以躲到咖啡馆小饭店的温馨角落,那个年代的恋人只能在公园或大街上互吐衷肠。有的在街上被熟人撞见,有的被多管闲事的工人纠察队捉拿,有的是女学生家长或自家老婆吵到学校来了…… 后果相当严重,戴上了“生活问题”的帽子,臭烘烘的。不少人更加神情疲惫,不修边幅了。
 
与众多不修边幅的大叔不同,有位小叔眉清目朗,衣装整齐,山清水秀,赢得了女学生的仰慕,个别的从仰慕老师的才华发展到单相思。79级有个女生,神经兮兮,天天跑教师办公室,含情脉脉,注视着男老师的一举一动。一时间,男老师跟女花痴的谣言满天飞。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只要女生在场,男老师办公室的门总是开得笔直,他几乎不理那个女生,可是遇到了犯迷糊的缠绕者,跳进黄浦江也洗不清啊。
 
这一位,还有那些有生活问题嫌疑的,在别人异样的眼光里,小心谨慎,一肚子苦水无处释放,日久年深,酿成浓浓的苦酒了。玛格丽特像一缕温暖的阳光,耐心、和气、开放,跟中国毫不搭界,不可能嚼舌头,也不会打小报告,岂不是最为理想的听众?
 
反正找外教练英文是正大光明的,不知谁先开的头,找玛格丽特练口语的大叔多了起来。越谈越私密,把不能跟中国人谈的性压抑性饥渴夯不郎当(沪语:一股脑儿)甩到她面前。
 
玛格丽特眼中的上海,封闭、隐晦、神秘。突然间,陌生人找上门来了,慷慨分享内心的苦酒,她的同情心和想象力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美国的知识女性,多少知晓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满足与生俱来的性欲,是实现自我和超我的前提。这套理论随意套套,诉说者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归根结底,他们的行为符合天性,而且是有理论根据的。
 
提起这段离奇的上海经历,玛格丽特呵呵笑着,如果办公室里放一张沙发,供那些人躺着,简直跟心理咨询诊所一模一样了。
 
没有父亲的家庭
 
听得出来,玛格丽特对弗洛伊德的学说,颇有研究。无意识中的痛苦,一旦诉说出来,进入有意识的状态,治愈心理创伤就迈出了第一步。

夏天的傍晚,夕阳西落,天空明净,小院里微风徐徐,猫乖乖地趴在玛格丽特的腿上。我们聊起了父亲。我最大的遗憾是不了解父亲,在我14岁的时候,他走了。玛格丽特静静地听着,她也不了解父亲,最后一次看到父亲,她才6岁。

这么小,你还记得父亲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记得。

小姨告诉她,三四岁的时候,她跟着小姨,坐船回美国。一上船,玛格丽特就哭着闹着,要她的孔奶奶(照顾她的保姆),小姨费尽心思哄她,她却大哭大闹了好几天,搅得小姨精疲力竭。

她依稀记得,回到美国后,她家住在华盛顿,一栋小房子里。周围邻居家儿女成群,孩子们成天聚在街区的一块空地上玩耍。那时候,她常跑到外头去玩,因为家里空间很小。楼下的客厅成了禁区,孩子不能进入,里面摆放了许多中国的古董文物,那是母亲接待客户的地方。母亲转行做古董买卖了,在北京使馆工作的小姨,把古老的物件,一箱箱托运到美国来。

有一天,父亲出现了,带着她和一群邻家孩子一起做游戏。父亲还为三个孩子做三明治,把玛格丽特扛在肩上,去附近的公园。母亲有时会几天不在家,后来得知,母亲带着古董,去各大城市与古董商、店主和其他买家做交易。玛格丽特记忆中的父亲,风趣,帅气,周围的邻家女人爱跟他套近乎,也是她心目中最帅、最爱她、最有魅力的男人。

她六岁的一个上午,全家在火车站旁的餐馆吃早餐,她吃得很香,母亲却毫无胃口。之后父母带着三个孩子上了火车,开车前,父亲下了车,独自立在站台上,微笑着向他们挥手道别,一再安慰着母亲:不用担心,不久我们又会在一起的。这时候,玛格丽特注意到了母亲眼里的泪花。

未曾想到的是,这是最后一次跟父亲在一起。

玛格丽特的新家陈设得非常精致,壁架上的中国摆设古雅高洁,每件摆设看来都有了年头,不是批量生产的赝品。这些,都是她母亲留下来的。

二十年代末,离开华盛顿后,跋涉了一两个月,玛格丽特一家回到了北京。小姨带着管家去车站接他们,几辆人力车把他们拉回了四合院,三个孩子见到了两年不见的“奶奶”。玛格丽特一踏进四合院,竟有回到家的感觉。

回到北京后,去民间收购古董成了母亲的职业。她成了鉴别古董的专家,收购到的有些文物,后来出售给美国一些著名的博物馆,比如她搜集到的完整明清官阶标志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明代清代的服装也是她的收藏品之一。
 
母亲和小姨,为三个孩子提供了舒适安稳的生活,她们家在北京一住12年。玛格丽特和兄姊是在北平美国学校受的教育,兄姊高中毕业后,回美国上了大学。玛格丽特念完高中后,太平洋战争爆发了。1942年初,她跟着美使馆的工作人员和家属,一起撤离了北京。回美后,玛格丽特念完了硕士,成了老师,嫁给一位大学教授。

玛格丽特母亲收集的清代服装


女“神父”

玛格丽特喜欢回忆上海往事,那是一段特殊有趣的经历,常有人把她看成西方的象征,把不属于她的光环强加到她头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外语系的阅览室多了一名男管理员,白白净净的,进出昂着头,目空一切,时而听到走廊里有人在说英语,脸上便露出一丝不屑。不堪的是,夏天午休,他穿着短裤,不脱鞋子,成大字型仰天睡在阅览室的大桌子上。学校里,温文儒雅的老绅士成群,与他们对比,管理员显得放肆、粗俗,引起众多女教师的反感。
 
有一天,管理员在走廊里遇到了玛格丽特,高声用英语跟她交谈,让大家见识到了他流利的口语,也勾起了人们的好奇。既然英文不错,学校又缺师资,为什么不安排他去教书呢?领导说,他是从一个外事机构调过来的,不适合涉外。不久,他的轶事传得沸沸扬扬,据说他跟一名外国女郎一夜情,捉奸人员冲进宾馆房间,发现他一丝不挂躲在客房门背后。在封闭的1980年,实属重磅新闻,老婆气得跟他离了婚。
 
管理员死猪不怕开水烫,之后又跟几个学生卷入了一场性丑闻,亏得他经过了一丝不挂的大场面,虽然被女方招供出来,却死活不认账,形成了双方各持一词的僵局,成功地化险为夷。
 
在跟玛格丽特打过招呼后,管理员开始频频去找她。办公室的门敞开着,人们经过,见到他亢奋地侃侃而谈。我问玛格丽特,他也需要心理治疗吗?他哪需要治疗,就是要为自己找个听众,让人听一下他的故事。我说:噢,就是找个神父去忏悔吗?她哈哈大笑:我又多了一个职业,成“神父”了。
 
玛格丽特说,初到上海,她非常吃惊,那个三四十年代繁华、摩登、富有诱惑和邪恶的大都市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朴素、破旧、过时的上海。在封闭的三十年中,上海不只是停滞不前,而是败落了。国门打开后,人们意识到了自己的落后,蠢蠢欲动,拼命想补回失去的时光。她非常幸运,目睹了朴素的上海走过简短的梦醒时分。
 
令她特别欣慰的是,人们接受了她,用各种形式,毫无保留地与她对话,让她看到了人们心灵深处的纠结和希望,从而更了解了中国。
 
相思似海深 旧事如天远
 
80岁左右,玛格丽特改姓了,不随夫姓,不随父姓,而随母姓。她的理由是:我应该随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的姓。
 
2003年,收到了她寄来的自传《北京尘埃》,副标题是:一个美国家庭1919-1942年在中国的故事。首页上写着,这本书是献给小姨和母亲的。

自传让我看到了她家“壁橱里的骷髅”(西谚:深藏的秘密)。原来,她父亲在做出纳员的时候,突发奇想,卷走了三万多美元,只身逃到上海,他的计划是就此脱离使馆,在冒险家的乐园闯荡江湖。三万多美元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是一笔巨款,足以判罪入狱。亏得她母亲及时发现,带着使馆的财务主管及时赶往上海,把那笔款子如数还给了使馆。

据自传说,父亲本来要去坐牢的,因患了肺结核,在美国的疗养院外保就医了两年,就刑满释放了。由于父亲,母亲不便在使馆继续工作下去,这才辞职回了美国。小姨暂时收留了三个孩子,直到母亲在美国重新打开生路,才把孩子送回到母亲身边。

玛格丽特家在华盛顿的日子是拮据的。母亲四处奔波,靠贩卖古董养活一家人。而父亲则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固定的职业,偶尔写几篇豆腐干小文章寄给报社,小文稿酬微薄,对一家人的生计,无济于事。

如此这般过了两年,母亲痛下决心,跟父亲分手,希望如此一举,能逼迫他从头开始,重新站起来。小姨体惜母亲谋生的辛苦,让她带着孩子去北京跟自己一起生活。

火车站一别之后,父母没有复合,玛格丽特再也没见过父亲。三十年代末,在美国上大学的兄姊,趁着暑假,去访问过住在爱达荷州的父亲。他不富有,但是终于独立地站起来了。

母亲和小姨嘴里的父亲,永远是那个富有魅力、聪明能干、帅气潇洒的男人。父亲“高大”的形象伴随了玛格丽特的童年和青少年,她心心念念盼望着有一天,能跟父亲重逢。直到18岁那年,小姨才把真相告诉了她。父亲的形象倒塌了,从此成了她一生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结。

由于父亲,她跟着两个女人在北京长大。对此,玛格丽特毫无怨言,甚至感激父亲。在北京长大是一种特权,她的童年充满了欢乐。欢乐补偿了父亲的缺失,她甚至认为,父亲在她的生活中是可有可无的。直到垂暮之年,回首来路,她才深切体会到,没有了父亲,内心是残缺的。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玛格丽特今年98岁了。她从80岁开始,一直在写作,出版了三本小说,每一本都基于她早年北京的生活。转眼,我认识她40多年了,也积累了不少的记忆。岁月悠悠,往事如烟,但是在微小到肉眼看不到的每粒烟尘中,往往寄托着一个人最淳朴最丰富最饱满的思念。


庄稼婴专列

庄稼婴:怀念彭小莲,活出自己

庄稼婴:曾经两小无猜,手拉手一起回家

上海瑞华公寓,红色年代的零碎记忆

庄稼婴:荒唐的中学时代让我厌恶

庄稼婴:父亲出了家门,再也没有回来

庄稼婴:父辈,上地下交通站的生死考验

庄稼婴:1942年日军刺刀下的上海

庄稼婴:你是怎么成为左派的?

庄稼婴:美国也有网民围攻与言论暴力

庄稼婴:您最想改变世界上的哪一件事

庄稼婴:三位职业女性的退休生活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自新大陆
孔捷生:美国铁案,
傲慢权力的耻辱之败

孔捷生:走进美国法庭,

我的陪审员见闻录

孔捷生:美国“西城大妈”,
动辄向警方举报“坏人坏事”
孔捷生:华府惊秋记
孔捷生:记住国家的污痕,
而不是遮掩或拭净它
于小红:美国中学校长
给我上的一堂维权课
庄稼婴:三位职业女性的退休生活
坚妮:种族歧视的历史已过去了吗?
阎润涛:曲啸教授心理是怎么崩溃的
曹小莉:我的租客是一个卖车大王
龚湘伟:留学的孩子你好吗?
忻孚:求学路从北大荒走向新大陆
张华磊:闯荡新大陆的"大龄青年"
马雅:不用电不开车的阿米士邻人
周小六:从喧嚣归于平淡,
我在加拿大生养第二胎
珊伊:美国私立中学让中国父母蒙圈
吕丁倩:女儿从耶鲁走到剑桥
大陆移民夫妇为何生养七个孩子?
陈燕妮:网上找到的美国丈夫
改开时代第一批留学生派遣内幕
孟国庆:走出国门的第一批"洋三届"
黄国杰:归去来兮,新三届的洋插队
跟随医生丈夫洋插队三十年
李榕:在华盛顿英国使馆的"内急"
邓志端:纽约世贸再也找不回来了
蔡绍佩:品味初到新大陆的甜酸苦辣
马雅:新大陆的移民梦
黄文泉:迷恋仙风道骨的美国“道士”
郭爱平:我在美国成了“劳模”
陈九:海外中文写作和我自己
杨劲桦:两个女孩的友情
杨劲桦:我所认识的同性恋朋友
杨劲桦:玛丽与我(上篇)
杨劲桦:玛丽与我(中篇)
杨劲桦:玛丽与我(下篇)
杨劲桦:听来的故事
杨劲桦:人生的际遇
杨劲桦:最美好的城市圣地亚哥
杨劲桦:月亮的山谷
杨劲桦:邂逅那不勒斯
陈小春:我让连锁药店给我赔礼道歉
陈小春:在美国急诊被敲竹杠,
我上书特朗普总统
陈小春:我在北美的车生活
陈小春:在美国开车吃罚单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