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达评论||姚华松:重寻乡土性助力乡村振兴



重寻乡土性助力乡村振兴
姚华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区域视角看,“不充分”“不平衡”最直观的体现是广大乡村地区发展滞后。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治理应该如何开展?笔者认为,可以从重塑乡村文化认同、提升乡村公共性这两方面下功夫。

 

  重塑文化认同

  文化传统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将人们无形地凝聚在一起,从而推动形成“同心同德”的社会整体力量。这种文化认同是维护乡村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更是开展乡村治理的深厚文化根基。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乡村社会的传统生活方式面临危机,乡村文化处于解体的边缘而失去了自信的心态。广大农民急于摆脱“农民”的身份符号,极力追求现代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既存的乡村文化处于解体之中,而新的适合乡村社会的文化秩序尚待建设,从而出现文化“真空”,现代农民出现精神贫乏就成为一种趋势。因此,树立乡村文化自信,重新唤起人们尤其是农民对传统乡村文化的“记忆”和归属感,使广大民众真正认识并理解乡村文化蕴含和传递的价值与精髓,成为推进乡村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核心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唤醒乡村文化的“记忆”和归属感,笔者选取了全球华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春节”这一时间点,在鄂东一个传统村庄(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团陂镇下辖的FX村)组织全村村民参与活动,以归家游子和实践者的双重身份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大合影、尽孝道、长桌宴。一般而言,乡土性浸润于乡村的传统习俗与集体活动中,经由一代代村民接续传承,并内化为村民的集体性文化认同,进而成为村民日常实践的精神指引。笔者发现,讲述村落历史和宗族关系、孝顺父母、照全家福、集体聚餐等习俗与活动,在FX村各年龄层都具有很高的集体认同感。只是近些年由于城市化、现代化的冲击,上述习俗有淡化、消逝的迹象,但依然是村民共通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认同感是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因为治理的核心是解决好乡村秩序如何维系、乡村社会如何发展等问题,这种“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共同体”作用的发挥,是开展乡村治理工作的基础与条件。

 

  提升村民参与能力

  在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参与能力是公民个体或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必备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参与能力,公民个体或组织才能承担参与者应有的行为责任与义务,更好地行使权利,进行利益表达,实现利益诉求,进而在协商合作中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一般而言,提升公民参与能力有两个渠道:充分开展公开、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扩大公民在社区事务中的参与机会和实际行动。要让公民从自己关心的社区公共事务做起,从点滴生活中学会理性思考、协商合作、宽容尊重、有序表达,使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实践逐渐内化为公民内心习惯,让公民的参与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为了提升村民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笔者自2015年底,借助于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实践。2016—2018年连续3年春节期间,笔者组织召开村民论坛,围绕子女教育、打工体验、家庭关系、留守者心声和家乡建设等5个话题展开讨论。笔者根据村民的讨论总结了以下几点:第一,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这是多数村民的共识。读书的意义不在于赚多少钱,而在于拥有更智慧的头脑和更好的思维方式。读书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渠道,尤其在农村。外出打工的家长要多与孩子保持情感沟通。第二,外出打工甘苦自知,不乏有想法的年轻人未来选择回乡创业。第三,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相互理解与宽容是“家和”的关键所在。第四,留守老人与留守儿童都表达了强烈的情感需求。第五,只是小家日子红火还不够,全村人日子都红火才是目标。家乡才是最温暖的地方,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建设家乡。

  在笔者看来,举办论坛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乡村的公共性表达提供渠道。一是让大家一起发现和讨论问题,分享彼此的经验与心得,进而共同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二是让大家感受到公开表达与交流带来的快乐,相互感染和影响,逐步养成愿意表达的良好习惯,提升共同参与的能力。毫无疑问,这种表达意愿和参与能力是乡村治理的基本条件和关键内容,直接影响乡村治理的广度和深度。

 

  培育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近年来,党中央相继推出一系列针对乡村发展的利好政策与措施,如“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城乡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这些政策措施让广大农村在产业发展、交通状况、村民收入、村容村貌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农业、农村和农民受益匪浅,广大农民的物质与经济条件得到大幅改善。近年来,农民收入相对增长,但在思考、表达、议事、讨论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还不够,影响了其精神生活质量,制约着乡村治理的广度与深度。笔者认为,推进乡村治理与乡村现代化,不应只满足于乡村经济增长、村容村貌改善等硬件方面,还应致力于实现广大农村各类人群的全面发展。例如,如何满足“社区能力建设”“自立自助”“互帮互助”“公共空间营造”“弘扬传统乡土文化”“优化思维方式和更新传统观念”“增强村落社区认同感”等村民精神性需求。已成为乡村发展与乡村治理的关键问题。

  在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在于乡村社区关系的重建和生活意义的重塑,乡村社区治理的根本目标是重新找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构建新型的乡村社区关系,让受到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洗礼与冲击的原有社区关系,重新回到农村发展图景和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场景,让更多的人充分加入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我国乡村最大的特性在于乡土性,当前残存的乡土性就是新时期开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的重要社会资本。

在党中央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有效的乡村治理应当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引导村民对乡村发展进行理性思考,不断提升他们的表达、议事、交流和讨论等能力,凝聚文化认同感,进而确立和巩固村民作为乡村发展和乡村建设的主体性地位。从长远来看,只有激发乡村发展的活力,培育乡村内生发展的动力,才能整体提升我国乡村治理的综合水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04月24日人文岭南第91期

作者:姚华松,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乡村振兴要弘扬乡村价值


  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美丽乡村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成效显著,乡村面貌总体上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如果忽视乡村发展与建设的内在规律,就可能让政策精神走偏。比如,一些地方资本大行其道,各种产业园铺天盖地,形象工程与面子工程难以让本地居民从中受惠;一些乡村不惜拆除古老的民居,砍掉原生的树林,破坏原有的自然与生态格局,一味追求整齐划一。

  乡村和城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两者的发展逻辑与演进规律截然不同,两者的价值与意义也大相径庭:城市的价值更多关乎产业主导下的经济体量,重视投入产出比等指标;乡村的价值则更多体现在其生态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教化价值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把城市的套路照搬到乡村,用发展城市的思维去发展乡村,难免驴头不对马嘴。

  比如城市强调“快速”,乡村则不能“太快”,如果太快,容易破坏乡村固有的慢节奏特质,甚至破坏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城市满眼都是钢筋混凝土,乡村如果也这样,就会严重伤害其田园生活的本色;在城市思维里,树叶是垃圾,需要清扫、回收、运输与处理,但乡村则不需要,落叶自然融入泥土,倘若刻意模仿城市的做法,不仅浪费物力和财力,还破坏了乡村的生态循环系统。

  总之,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城市吃掉乡村,而要各自发挥各自的核心价值,按各自发展规律自然演进,两者实现共存共融。只有破除以城市思维发展乡村的错误观念,把乡村价值有效融入当下的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城乡互动与统筹不断持守与弘扬乡村价值,“乡愁”才成为可能,乡村才能回得去。

  (《中国青年报》2020.1.3 《文摘报》( 2020年01月09日06版,姚华松)


公达评论||董石桃:习近平法治思想,人民性的实践逻辑

公达评论||谢建社:合力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公达评论||程潮:构建人性化精准化的外来工服务机制

公达评论||谢治菊:多举措构建脱贫攻坚育人体系公达评论||刘建义:大数据驱动政府监管方式创新公达评论||刘建义:数字中国建设的现实意义和行动支点公达评论||王枫云:重视学术共同体精神的积极功能公达评论||周利敏:人工智能助力灾害治理
公达评论||李利文:借助大数据改善社会治理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教学一线

《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一:走进科尔沁草原

《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二:走进海南疍民

《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三:走进侗族

《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四:走进南非

《田野调查》课程系列讲座之五:走进越南

《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实践》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

《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走进田间地头

《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走进幸福田园基地

张庆鹏:三线并举打造“多平台+全过程”在线教学

熊美娟:基于“Mooc+在线直播”的统计学课程教学
刘建义:行政管理5A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王枫云: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谢治菊:《中国扶贫密码》打造扶贫育人新模式姚华松:关注“附近”与“日常”的接地气教学
姚华松:七嘴八舌话“地摊经济”
王霞:网络协同的智能教学模式及其课堂实践
张惠:拓展融合精致案例的在线开放式教学
程潮:在线教学的经验体会与案例应用刘念:打造师生在线学习共同体肖栩:推进线上教学迈向新高度黄鑫:坚持疫情防控和人才培养两手不放松
林曼曼:把课堂和论文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视点2021

董石桃:监察下乡:监察职能基层延伸的国家治理逻辑

董石桃:新时代科学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五个维度

董石桃:嵌入性视角下协商民主的创新发展

董石桃: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区块链政策的文本分析

曾维和:“水生态文明建设” 能促进水环境持续改善吗?

丁魁礼:科研不端行为的惩罚强度研究

陈潭: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智慧图景

陈潭:数字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与新路径

周利敏:大数据时代的社交媒体与自然灾害治理

周利敏: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社会工作研究

谢俊贵:中国抗疫的信息时代精神探析

谢俊贵:疫控社会学学科构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

谢建社:在《环境智能与人性化计算杂志》发表论文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