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彭杨军:北京,2006

彭杨军、http 创作人 theCreator 2022-12-25



《COLORS》北京特辑
COLORS Beijing
2006

大地影像专题,第103篇






























































































































































































































































































































我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市长大,我平生学会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关于北京天安门的。和大多数中国小孩一样,我对北京有着无限的向往和美好的想像,而这些空洞的想像完全基于歌曲、课本和新闻,我一直无法真正在自己和北京之间建立一种符合逻辑的联系,直到1996年,我第一次来到北京。我仍记得当时的情景,我努力地让自己记住当时的感觉,那一刻,我曾觉得是自己最辉煌的一刻。而现在,北京对于我来说,只是我女朋友的家。

 

彭杨军

2007

 

注:本系列图片首刊于:《COLORS》杂志第70期,北京特辑;本篇进行了新的图文编辑。









《COLORS》杂志,第70期

北京特辑


封面及内页图






















创作人 theCreator访谈

采访人:http

受访人:彭杨军
时间:20210217-20210219




http:看了《COLORS》杂志北京特辑,你们当时在创作和编辑时,梳理了非常多的关键词,来理解和想象北京,当时是如何考虑以这样一个方法来进行的?


彭杨军:我和陈皎皎在做北京专辑前期计划时,除了摄影师的影像角度,也会考虑文字和图片的关系、整本书的节奏和哪个角度切入,来呈现出这么宏大的主题。我们当时选择用不同职业、经历的人,以这些个体的故事来表现这个城市,他的历史和他经历的巨大的变化。

 

在拍摄前,我们做了很详细的调研和整理。我们在本子上列举了很多关键词,去看他们的关系和节奏,以及它们带给你的信息和感受是怎么样的。当然,这些关键词在真正的拍摄采访过程中会做很多调整,因为你会不断遇到变化,遇到你事先无法预计的、新的更生动的人和事。最后,我们设计整本书时,就干脆把这些关键词直接用在设计和内容的结构上了。

 

 

http:你的照片有着很强的纪念碑性,它构成一种形式语言,庄重但不沉重。在摄影和拍照稀缺的年代,有着这样的图像特点;你的这种拍摄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彭杨军:我大学毕业那会儿非常喜欢奥古斯∙桑德的照片,当时有一句对他的评价:“他无意中记录了一战和二战间德国人的群像。”我觉得这是对一个摄影师的最高评价,说明他的作品除了艺术性,还有不可替代的珍贵的文献价值。那段时期,我还很喜欢刘小东的绘画,特别是他早期的作品:“烧老鼠”、“白胖子”,完全没有宏大的视角,非常日常、荒诞的景象,一些不起眼的边缘人物形象,但那却是一个时代的质感。大概在2004年,我拍摄了西装系列,那个系列是我比较明确开始的这种风格。

 

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看,我曾看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分析早年《COLORS》的摄影风格。他们最早启用了一些时装摄影师来拍摄人文照片,介入了更多技术性的东西,比如会使用摄影灯来和自然光混合,用大画幅相机来拍摄,且大部分都是摆拍而非抓拍,所以作品既保持了人文摄影的客观朴素,又保留了更多的细节和层次,以及对画面的控制。我看完这篇分析,突然明白了我的摄影风格形成的部分原因——我毕业以后,在逸飞集团做过一段时间时装摄影师,后来做《青年视觉》,开始转向人文摄影。这种工作经历、工作方法的转变和结合,跟《COLORS》早期的摄影师的工作方法很相似,我想这也是我的摄影风格重要的形成原因。

 

 

http:2006年拍摄这组关于北京的照片,2007年在《COLORS》杂志北京特辑编发,2021年再来回顾这组照片,你对北京的理解和想象,有没有一些新的感受,你有没有想要继续拍摄北京?


彭杨军:还是挺大的不同。十四年对中国来说,是太大的一个变化了。人、环境、生活方式都有了巨大的改变。中国有太多值得记录的东西,很多转瞬即逝。我的确计划用这种肖像式的拍摄风格继续拍摄中国,这会是我比较长期的项目。






摄影:彭杨军
文字:彭杨军、http
编辑:http





创作人 theCreator:彭杨军

彭杨军,摄影师、导演、良仓创始人。曾任意大利《COLORS》杂志创意总监、《新视线》杂志创意总监、《VISION青年视觉》杂志首席摄影师。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本篇出品:创作人 theCreator,©作者,创作人 theCreator,2021;

发布前经作者审校,由创作人 theCreator编辑、排版并发布。



彭杨军:可能的往事,2010-2020



彭杨军摄影集《可能的往事》

(浙江摄影出版社,2020)

小商店有售



创作人 theCreator  [名字可点击]

张耕 尹小玮 邹平正 张剑 肖宽 凉二 侯云 http 杨健 904h 张君钢 简内 方余龙 象牙塔 绿李 徐静 司玮 卢彦鹏 张宗希 anusman 张羞 张鹏 关晶晶 杨韬 陈雨 罗丹 烟囱 王狼狗 司屠 党培龙 曾昭满 刘冬旭 李俊 翟倞 刘耀华 林奥劼 Hingll 赤枫阁 蔡鹏 赵怀阳 姚新会 卢彦锦 郭国柱 贺荣凯 韩里林 汤巧巧 董文洁 蒲英玮 拉玛伊佐 宋乐天 小唯 宁航蜡染 陈花现 Dooling Jiang 邓亚骄 Riddle Jiang 郭泰来 李伟 邓刚 杨瀚 朱墨 田林 张博原 林舒 任建军 王云冲 九地 童文敏 刘劲勋 赵黑毛 老婴 214 黄霐雴 余仲卿 袁绍珊 赵野 何迟 苏呷色拉 蓝石 高星 闫玉龙 纯碱 拉玛伊祖 耳东尘 王郢 曹兴隆 杨洋 徐爽 安杰 米念 乔星榕 霍小智 大吴泥塑 李岩 小镇 yangyi 陈督兮 张推推 应永会 Inkee Wang 肖春雨 游龙宇 张杰 余刚 哒子 张畯 张驰 徐盛哲 小安 贾新城 胡国志 邹绍东 黄刚勇 高鹏 徐天明 梁盼盼 乌蒙 二梅花 汪清扬 郭个 贾小朵 西棣 李玮艺 吴嘉木 赵尔东 老刘 孙智正 董良 丛峰 王伟 徐栋  陈世友 黎明 李九如 杨慧存 游正宇 吉木狼格 病女 李建东 彭杨军 禤灿雄 依子雷 虚渡散人 任韶华 赵宇轩 李李自然 吕格尔 黄虹 姜润 也尔森 王泽强 达尔汗 于舟亢 黑雀 吴凡 羊子 余永清


专题

[以下专题可在自定义菜单里查看]
大地影像 | 土地漫游 | 食物方言 | 艺游寻脉




“创作人 theCreator”
需要你的支持




小商店



视频号第3











来-“更像文化”群

加微信:16602807079




_

• 更像文化 | 创作人 theCreator

• 出品人 / 主编:http  

• 投稿、合作:thisishttp@foxmail.com;16602807079(WeChat)


/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