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友故事 | 毛建友:勤勉寻所爱,师恩助前行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CAU青春理院 Author CAU理学院

农小友按:本文转自CAU理学院公众号,【二十年,我们一起走过】合院20周年校友风采栏目,本期选自应用化学专业校友毛建友专访。


勤勉寻所爱,师恩助前行


——理学院应用化学专

2015届博士毕业生毛建友专访



毛建友,男,河北沧州人,1986年6月生,中共党员,2009年至2015年于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于2016年回国工作,现任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先进化学制造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从事不对称催化方向的研究。



师恩暖人心,师德助前行

毛建友在本科期间就对化学和农药创制合成有着浓厚兴趣,在规划进一步深造时,考虑到中国农业大学无论化学专业还是农药学专业都非常知名,他选择了踏入农大的校门进入理学院化学系。他所在的王敏老师的课题组是一个团结向上、充满温暖的大家庭。据毛建友说,他考研进入中国农业大学的时候,成绩不算特别好,但是边庆花老师毫不犹豫地接收了他,边老师给予的信任和鼓励也是他日后坚持科研学习的动力。虽然他的硕士生导师为边庆花教授,但课题组包括王敏老师在内的其他几位导师均给予了他很多指导和帮助。边庆花老师、王敏老师、钟江春老师经常和他探讨课题。郭红超老师从国外回来后也把国际先进的学术理念和学生们分享,为其拓展了科研视野。在老师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毛建友一直坚持,努力学习,潜心科研,最终在博士期间发表了第一篇JACS,博士毕业论文获得校十佳优秀论文。

毛建友所在课题组的几位老师不仅平易近人,还非常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会鼓励学生们继续深造,也会在求职的时候给予他们很多建议和支持。在毛建友博士期间出国联合培养需要担保人时,他的几位老师毫不犹豫地担任了他的担保人,他才能顺利出国交流学习。读博期间还有一件事情让毛建友特别感动,他的导师王敏老师担心其出国的保证金不够,主动提出先帮他垫付。几位老师的师德师风一直令他钦佩,因此,如今毛建友在担任导师时,时刻将几位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








勤学奋进好钻研,科研之旅始开成

科研道路的开启并不简单,毛建友也遇到过许多困难。他刚开始读研的时候基础并不好,本科期间虽然很认真地学习过相关理论知识,但是刚进实验室的时候,发现很多仪器都没有操作过。但他坚信勤能补拙,科研期间,师兄教会他的任何一点小小的知识,他都认真记录下来,搭过的有机反应他会画成示意图,晚上回到宿舍再仔细复习回想。因为基础不好,他只能更加勤奋,有时候做实验到凌晨两三点都不觉得疲惫。正是这样不懈努力,加上导师的指导,师兄师姐的帮助,毛建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学术起点。

关于学术兴趣的建立,毛建友觉得天赋型的选手还是少数,大部分人的兴趣都是后天培养起来的。你做的越多,做的越好,你的信心就越足,就越能发觉其中的乐趣。科研工作是伟大而艰辛的,总会有遇到困难、困惑的时候,但他一直坚信科研没有捷径,不能投机取巧,更多地是需要一股韧劲,一种担当,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很多伟大的研究都是失败无数次,历时几十年,但是科学家没有放弃,最终取得成功。








珍贵的收获

在理学院学习期间,毛建友还有一个特别的收获,那就是在这里收获了爱情。他的妻子也是理学院的硕士,如今,他们已经是幸福的一家四口了。

在毛建友眼中,母校给其最深的印象就是,这所拥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绝对无愧于她“团结、朴实、求是、创新”的校风。到处可见勤奋学习的学子和专注科研的学者。理学院也是一个学术氛围非常浓厚的学院,还是一个包容而开放的学院,每年理学院都会接收很多全国各地其他高校的考研学子,这一批批学子在理院导师的悉心指导下纷纷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在理学院合院20周年之际,毛建友在表达祝贺的同时,还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英雄莫问出处,星光不负赶路人,愿你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最美的青春里挥洒梦想的汗水,理学院一定是你们最无悔的选择!”


- The End -

以此为基础,分别于2019年、2021年出版了《中国农业大学校友风采录》丛书第一部和第二部,展现了在各个时期,农大人响应祖国号召,肩挑使命、砥砺前行的精神面貌。未来也将继续将优秀校友的故事收录成册,以飨师生校友,欢迎大家提供线索,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一起推荐身边优秀校友吧~

问卷将采用匿名调研的方式,欢迎大家参与~

往期回顾


校友故事 | 邵根伙(88届硕、91届博):在祖国大地播撒农业兴旺的火种

校友故事 | 唐燕平(1992级本):27年,未曾离开

校友故事 | 梅旭荣(84届本):潜心科研 守望初心

校友故事 | “农民教授”朱有勇  “顶天”更“立地”

校友故事 | 马再兴、张桂芬夫妇:执子之手   “田埂”上走

校友故事 | 吕名礼、吴竹夫妇:人生这道数学题,你做对几道?

校友故事 | 逯学军:想唱给你听,老师你好!

校友故事 | 李继扬:毕业五十载,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

校友故事 | 杨丽(10届本):推开世界的门

校友故事 | 袁晓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忠实践行者

校友故事 | 王思博:从橄榄球运动员到光绘艺术家的人生之路

校友故事 | 林宝龙、钟虹黎夫妇:爱,让彼此相互成就

校友故事 | 他们,用青春守护国旗!

校友故事 | 陈红涛:长路奉献给远方

校友故事 | 李寰旭:气度非凡的新时代“橄牛人”

校友故事 | 沈庆:民谣诗人,《青春》永驻

校友故事 | 吴桂琴:每次选择都会收获更大的世界

校友故事 | 高福:高考不是唯一起跑线,是不断提升的新起点
校友故事 | 刘含:英伦奋勇逐梦,挑战创业人生

校友故事 | 程旭:探寻微生物世界的奥秘

校友故事 | 孙文强:当兵就要当最苦的兵

校友故事 | 方鸿:做负责任的人

校友故事 | 阮维斌:遥想农大那几年

校友故事 | 柳鎏:与栗结缘 发展山区

校友故事 | 肖灵艳:用爱心和热情书写当代丹麦童话故事

校友故事 | 刘雄伟:不是白衣天使,却奋勇冲锋在抗疫一线

校友故事 | 初雯雯:自然保护 我们是认真的

校友故事 | 路永强:足踏雪域,心系三农

校友故事 | 张书函:浸在雨水中的赤子之心

校友故事 | 匡廷云:优雅的科学家,一生的追光者

校友故事 | 谢永恒:以自身能力解群众之忧

校友故事 | 吴国强:尽我所能让更多人的脸上浮现笑容

校友故事 |  蔡洁玲:赋予水果第二次生命

校友故事丨杨宁:为帮村子摆脱贫困,她不惜卖掉婚房……

校友故事丨贾先波:农业科技助脱贫

校友故事丨陈家金:躬耕农业气象服务四十年

校友故事丨谢秋霖:学无止境,一直在路上

校友故事 | 洪昱斌:滤除杂质,保留一颗创新之心

校友故事 | 段春祥:初心不改,从心出发

校友故事丨王武杰:人生就是在不断向未知挑战

校友故事丨张宸溦:做一名优秀的“三门干部”

校友故事丨任卫波:匠心做学术,师心承农情

校友故事 | 王婧婧:心头的诗篇——东区那颗白蜡树

校友故事丨张桂杰:用科技力量守护滩羊产业

校友故事丨李平:草业科研二十年,一枝一叶总关情

校友故事丨李彦晨:1979 乍暖还寒的母校记忆

校友故事丨张帅:追寻风的方向

校友故事丨樊俊杰:尝试,尝试,再尝试!

校友故事丨贾康乐:情系农大,科技兴农

校友故事丨她们,撑起半边天

校友故事丨王文星:雪域高原上乡村振兴的“追梦人”

校友故事丨占锦川:梦想成现实,勇辟农业信息化之路

校友故事丨徐及:他,来自中国农业外交天团

校友故事丨万丹:奋斗者,正青春,高原水保的巾帼人

校友故事丨刘洋:做一颗“奋斗”的种子

校友故事丨三人行:他们和诗在远方

校友故事丨欧阳克蕙:潜精研思 培育英才

校友故事 | 扎根建三江:“中农三才俊”的故事

校友故事丨张星图:人民的好县委书记

校友故事 | 王文凯:兴滇扎根彩云之南 助农走好扶贫之路

校友故事 | 张巧周:谨怀“民生之艰” 不负选调之名

校友故事 | 石元春: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校友故事 | 赵禹臣:一张老校门照片背后的故事

校友故事丨王勇:在江淮大地追梦乡村振兴

校友故事 | 刘宁:从中以楼到科技部再到蒋坝村,砥砺初心,见证成长

校友故事 | 王建忠、郑文静:你守望稻田,我守望你——农大伉俪的校友故事

校友故事 | 王娇阳:用爱与真诚创造永恒瞬间

校友故事 | 秦冲:少年有为志高远 科研为民显担当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