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程猛 × 狄金华 |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

群学书院 群学书院 2022-01-09



2021年10月24日下午,群学书院联袂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将以线上共读的形式,讨论交流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学者程猛老师的《“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一书。本文为沙龙纪要,由论坛主持人、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肖立志整理。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

文 | 肖立志



“读书的料”,即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生、进入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他们的求学之旅就像一个风筝,一次次地离开家乡,飞到愈加繁华的地方,又在一次次地返乡中,回到线那头的家,像是穿行在不同的社会世界。与地域穿行相伴而生的,往往会是农家子弟别样的情感体验与心路历程。这些由不同社会世界生活中的跨越边界之旅所伴随的爱怨交织的情感体验,远不是单纯地“教育改变命运”的叙事。需要从社会学视野出发,对之进行必要的学理分析。



程猛老师确定了从选题缘起、开题的困境、“失败”的田野、问题和方法的转换等五个方面对自己的博士论文进行了分享:

 


一、选题缘起



程猛老师讲述了自己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两个选题线索:


其一,在北师大教育学部读博过程中,偶然间在导师的办公室接触到许多学生的自传,看得颇为入迷。在查阅相关文献的过程中,程猛老师发现现有文献大多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作为分析“寒门难出贵子”的理论切入点,并先验性地假定农家子弟“缺乏文化资本”,唯有通过弥补文化资本才能够取得高学业成就,忽略了农家子弟生命经历中的文化实践。


其二、与保罗·威利斯教授的结缘。保罗·威利斯教授于2014年到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任教。当时,程猛老师旁听了威利斯教授开设的《教育人类学》课程,并系统性地阅读了威利斯教授所著的《学做工》。该书的主角是抵制权威、生产“反学校文化”的“家伙们”,被“家伙们”称作书呆子、娘娘腔或软耳朵的循规生处于作为“陪衬”的边缘处境。与之类似地是,学界也大多关注低学业成就农家子弟的文化生产,对取得高学业成就的“农家子弟”缺乏关照。于是,程猛老师将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这样一个群体,并试图创造性地阐述中国情境下的“循规生”的文化实践。

 



二、开题遭遇的困境



确定下选题后不久,程猛老师就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博士生开题答辩会,并做了题为《“循规者”及其文化生产——农家子弟在城市重点高中》的开题报告。针对这一选题,参加开题答辩的老师们提出了犀利的意见,包括选题缺乏历史感和大格局、“循规者”概念不清,内心过程难以探测等等。一时间,程老师感到无所适从。在迷茫之际,导师并未直接肯定或是否定程老师的选题,而是建议程老师先下到田野去看看,看下去之后能够收获什么。于是,程老师就在困惑中开启了自己的田野生活。

 



三、“失败”的田野



2016年5月,程老师先后进入到一所农村初中和一所城市重点高中开展田野研究,对一些农家子弟进行了近五个月的跟踪观察。虽然自己很快适应了初高中的田野生活,但却觉得自己很难深入到这些学生群体的内心。程老师在更深的迷茫中结束了田野研究。回到学校后不久,其中一名农家女孩通过QQ的形式告诉程老师自己想要退学,原因是跟不上重点中学学习的节奏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这件事让程老师深受触动,促使他不断拷问自己的初心究竟是什么。



四、问题和方法的转换



第一次田野调研后,程老师回到了北师大,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过程。程老师戏虐到:当时的自己心烦意乱,完全没有想清楚打动自己的研究是什么,虽然心中偶尔浮现出一条若隐若现的线,但自己却无从触摸。同时,程老师结合初步的调研实践,认识到农家子弟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存在一定的差异,发现如果按照“中上阶层-劳工阶层”和“抵制-循规”的分层逻辑,可以将宽泛意义上的农家子弟划分为:“中上阶层违规生”、“中上阶层循规生”、“劳动阶层违规生”以及“劳工阶层循规者”等四个类别。联系自己的研究初心,程老师发现“有着底层出身又按照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子不承父业者’”才是最让他感同身受的一群人。于是,程老师最终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对象,聚焦于探讨那些子不承父业的循规生是如何进行文化生产的。将研究对象重新确立为已经进入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结合自己的成长经验,程老师用一个本土概念“读书的料”替代了“循规生”在研究方法上,他也从最初的民族志研究转向了农家子弟的成长叙事研究。因为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只有个体自身才能以他人所不能的方式反省和回顾自我。于是,程猛老师选择了从民族志转向叙事研究,通过收集自传并辅之以深度访谈收集了农家子弟丰富的成长经验。


程老师坦言,收集自传的过程颇为艰辛。最初,程老师试图通过给予礼物或是报酬的方式鼓励别人进行自我写作,但一位同门觉得这样不好,会让自传变味。几番思量下,程老师最终决定采取一种以真心换真心的方式,通过讲座现场、朋友圈关系网等多种方式发送自传邀请信和自己的自传。写自传是一个复杂的体验过程,是一个反省自我过往的机缘,也特别需要勇气。



五、“读书的料”作为隐喻



“读书的料”不仅仅指向特定的人群,也隐喻了从农村一层层跨越学业阶梯、子不承父业的生命历程。在这个生命历程中,家庭经验与学校经验的碰撞共同形塑了农家子弟独特的心性品质。底层农家子弟对家庭的辛劳和父母的牺牲的道德感知更为强烈,学习对农家子弟来讲不只是个人事务,更是一种道德事务。正是这样一种道德化的思维模式,使得底层农家子弟倾向于把学习作为一种义务来对待,自制而专一。与学校相契合的心性品质帮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取得好成绩,建立学习上的成就感,并在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以及知识的内在价值下,一次次地完成先赋性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不过,正像程老师所言,“读书的料”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地位群体。长期不平衡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使得不同的社会会接受着完全不同的教育。一部分人的发展已经从这种制度中获益,但高学历成就的农家子弟体尝种种犹如过山车般的刺激与苦痛,而被埋没的“读书的料”却用一生背负了制度之痛。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狄金华老师为此次分享做了点评。狄老师评论到,程老师为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讲解内容不仅局限于书本本身,还完整地呈现了整个选题和做研究的过程,让我们受益颇深。


对此,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感受:


首先,虽然程老师不是学社会学的,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社会学著作,具有很强的社会学味道。从程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阅读体会来看,我都能深刻地感受到布迪厄对其产生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我觉得至少体现在他们相似的个体经历层面。应该说,布迪厄本人一只就有特别强的边缘人身份和边缘人心态,他从一个外省来到巴黎最好的学校,与整个巴黎的教育精英一同接受学习,这样一种身份或是心态直接影响到了布迪厄的后续研究,使他的一生都试图与主流的理论进行对话,幸运地是,自己阐发的文化生产理论也逐渐地成为理论界的主流。而这种感觉,或许就和程老师提到的当自己在从低社会阶层进入到更高阶层之后,其所面临的无法适应的归属感和错位感相类似。



其次,与一般化的社会学书籍过度关注结构层面的阐述而忽视了个体心理层面的揭示有所不同地是,程老师这本书特别重要的是关注到了“读书的料”这样一个群体的心理,里面的每一位个体都不是毫无感情的结构性“傀儡”,而是一个又一个有着内在心灵的、鲜活的个体,这是一个特别让我们感动的地方。从以往对于“读书的料”这样一个群体的研究来看,大多是一种标签化的表达,被看作是一群虽然缺乏文化资本但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获得文化资本,进而实现阶层跨越的群体,而所谓的“读书的料”的故事不过是一个天赋异禀的故事,充其量或是一个逆袭的励志故事,但他们背后所承载的文化道德包袱其实是被人为掩盖了的。或许就是这样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道德义务,才使得每一个高学历的农家子弟丝毫不敢有所松懈,不断地自我剥夺以迎合家人的期待,而这样一个持续性的心理感受与行为反馈或许就构成了高学历农家子弟发奋读书的强大动力。


再者,农家子弟身上背负的家庭道德义务其实具有两面性,也具有相当大的脆弱性。从其两面性来讲,一方面,高学历成就的农家子弟在成长过程中所体验和生产的爱、牺牲、期待、付出和责任会不断地将他们塑造成“读书的料”,构成他们努力奋斗的动力;但与此同时,正是因为家庭的贫穷,因为家人自己所作的牺牲和奉献,这种物质的匮乏和资源短缺之后所形成的家庭内在倾斜,就使得那些“读书的料”即使是在进入城市,进入一个新的阶层之后,他们往往也会因为家庭困境再一次地背上一个特别沉重的包袱,进而构成高学历成就的农家子弟无法斩断的枷锁,这或许就是家庭道德义务的“暗面”吧。此外,不可否认地是,家庭道德义务具有脆弱性的特征,毕竟相对于广大农家子弟而言,能够依托家庭道德义务提供的学习动力来实现自身阶层跨越的个体仍然少之又少,这也印证了社会上一再呼吁的“寒门难出贵子”的真实现状。


最后,其实程老师所访谈的高学历的农家子弟主要是那些有着强烈的道德义务感且与原生家庭有着良好反馈的那群人,正是基于一种道德愧疚感促使他们进行自传写作。但就客观现实来讲,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群高学历的农家子弟,他们也是充分利用家庭资源一步步地成长起来,通过求学之路实现了自我的阶层跨越。不过,等到他们顺利考取名校后,他们可能会将自己过去的整个成长经历都视作是一种耻辱,对自己的家庭或是家人尤为陌生,逢年过节甚至都不愿意再回去。对于这样一群人,我们可能会将其视作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是俗称“白眼狼”。从这个层面来看,程老师收集的高学历农家子弟的自传其实是有所缺失的,也许正是由于自传材料的特殊性导致了研究样本中间存在了某些群体的缺位,这或许是程老师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需要予以考虑的地方。当然了,精致利己主义者是如何产生的呢?这就需要审视我们的整个教育体制,具体包括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两大板块。当下,我们教育比较多地声称只有奋斗才能改变自己、家庭或是家族的命运,这是一种特别个体化、家庭化或者说家族化的奋斗观,背后的支撑其实是近代以来弥漫整个社会的“落后就要挨打的”理念。可悲地是,当个体丧失了基本的家国情怀之后,往往就只剩下个体性的弱肉强食,在缺乏基本的怜悯之心的同时,甚至会把家庭都当成一个包袱。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亟需倡导一种能够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成败与成功,超越一般性的社会阶层的、基于人格化的平等的教育,或许只有这样,即使不同的个体在财富、阶层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也不影响他们彼此间形成最基本的共识——一种基于人性尊崇和人格意义上的互相尊重。

 


点评结束后,书友们踊跃向两位老师提问,两位老师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部分内容呈现如下:


书友“梅花下舞”:我是一名靠考试制度从乡村跃升到城市的农家子弟,曾经也是“读书的料”,目前在行政单位上班。对于阶层跃升还方兴未艾,特别想问一下程老师,根据您的研究和经验,现在的我,如何才能进一步实现阶层跃升?


程猛:说实话,我没办法回答你应该怎么做才能进一步实现阶层跃升。结合自己的一些感受,我觉得每个人可能都应该试着接纳我们自己,包括我们的过去。


书友李诺:想问一下两位老师,像知乎这类网络问答社区的内容能否作为研究材料?如果可以的话,应该如何使用?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程猛:网络社区的内容是可以使用的,但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慎重地考虑材料本身的性质:一方面,网络材料大多是匿名的,其背后的真实性有待检验,必须要构建起能够自圆其说的筛选标准。另一方面,网络很多时候是作为一种媒介存在,在初步获取网络文字材料的同时,研究者也应该试着与研究对象进行实际的接触(可能是通过网络接触,也可能是线下联系),灵活运用深度访谈的资料收集方法,这样在资料层面会更加充实可信一些。


书友韩同学:如果博士论文将个体能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联系起来,从行动者对成长经历的回溯以及毕业之后对家乡的反哺两条线索展开,这样的研究设计是否可行?


狄金华:你研究的立足点是个体能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但这是一个不证自明的议题,也是社会学研究试图探讨的根本性议题。对于一篇博士论文来讲,我们一再强调需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你的研究选题一定要是能够被证明的或者通过你的研究最后一定要证明一个东西出来,而当你发现自己的研究并不能回应什么抑或是证明什么的时候,这其实就是缺乏问题意识的集中性表现。建议读者能够明晰自己究竟想要研究什么,想要证明什么,形成初步的问题意识。

 

程猛:我很同意狄老师的观点,读者在这里只是提到了一些思考线索,但并没有彰显出选题的问题意识。读者提及“对家乡的反哺”,但是“反哺”究竟指什么?需要寻找怎样的研究对象呢?研究对象内部是否存在类别差异呢?我觉得这位读者可能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构思,需要更直白地把问题提出来,确定研究方法、找准研究对象、确立理论对话的对手等等。

 

分享环节结束后,梅园经典共读小组创始人许金晶老师作了总结致辞,许老师简单地回溯了一下梅园经典共读小组的创办历程及最近举办的几期沙龙主题。不自觉地感慨道:正是因为有着像程猛老师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才让一些在以往的学术场域中被忽视的“农家子弟”被重视起来,让这样一个群体进入读书界或公共场域当中,真正地将他们的心声反映出来。



THE END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梁漱溟文化思想 |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 叶檀读者见面会 |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8) |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生活的逻辑: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谢辰生口述》 | 《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 | 《情感教育》 | 《百年孤独》 |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诗经》|  《霓虹灯外》 |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 《子夜》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