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月10本书 | 总的来看,读书还是比爬珠峰安全一些

云也退 云也退 2023-02-17



5月10本书

总的来看,

读书还是比爬珠峰安全一些


10

《亚当的肚脐

/ (美)迈克尔·西姆斯  著


侯福莉 王欣然 译

值得每个对人体感兴趣的人读读的书,但要先读序言,西姆斯说他是在一场大病中开始收集资料,写这本书的,他的行文就像一个仍未完全修复的身体。 


觉得这本书琐碎,我想是正常的,我很难想象有人能写得更好——更流畅、更有趣味。当人简单迈前一步的时候,透视状态下的腿骨和脚骨的行动就已经复杂得让人瞠目了,这哪里是文字可以描写的呢?故此,书写人体的种种总得从外围,从相关的神话传说、名人轶事、地方习俗等等着手,要想处理这样庞大的知识,让其顺应阅读时大脑的节奏和一般喜好,何其难也。


 


09

《人行道王国》

/(美)米切尔·邓奈尔 著


马景超 王一凡 刘冉  译


我们认知全体的方式,是“尝其一脔”,所以那些针对局部的研究和描写,往往号称是书写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整体。像这本书,便是透过人行道形成的社区之日常,来表现某个版本的城市。角度当然是独特的,但写得好的难度很大,因为如果容易写、容易出彩的话,这个题目也不会冷门。


简·雅各布斯说,城市充满了陌生人,其中一些人具有侵略性,不过,假如城市具有多种用途,可以确保任何时候街上都有来来往往的人时,城市就是最适宜居住的。“受人尊敬的眼睛照看着街道,并留意着陌生人,陌生人就不会失控”——说得很好,但邓奈尔用一本书来验证这一说,就很累,与“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是一样的累法。这个摊贩、乞讨者、路人、警察以及“灰社会”(比黑社会程度轻许多的潜在违法团体)组成的社会,也许更适宜用纪录片的形式来表达,但也许这本书可以催生一些电影人的灵感。


 


08

议程

/(法)埃里克·维亚尔  著


孟湄  译


埃里克·维亚尔也算是个文体实验的爱好者,他写的书,从性质上讲,归属于历史纪实、小说和散文交接的那一小块区域,真名实姓的历史人物,大体属实的事件,而其中的气氛、人的心情,还有一些无法名状的偶然与必然,是小说的。


《议程》这本书是从一群德意志大亨密会希特勒,出资支持他的事业开始写起的,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历史背后的故事”,这些大亨,以及后边写到的奥地利首相许士尼格、法国总统勒布伦等人,他们在二战爆发之前的抉择,稍微变一下,也许就能挽救一些人命。大亨们在前线厮杀的同时默不作声地享受到了战争红利,但写出这个事实的讽刺性,其意义不如对许士尼格的刻画那么出色。这个颇有野心的小国独裁者,在希特勒最后通牒的面前,感觉到自己“充其量是牌局中的一员,伎俩平庸”,“真相把他一次次让步的痛苦秘密朝他的脸狠狠啐去。“


维亚尔这本书的篇幅和趣味,让我想起了写《古拉格的气象学家》的奥利维埃·罗兰。必须说,罗兰的想象力和笔力,比维亚尔差一大截了。


 


07

《大块

/(美)加里·斯奈德  著


吴越 郦青 译


对加里·斯奈德,我是有点偏心的。他所醉心和不断书写的“东方”,包括中国和日本,在行家眼里大概不过是一些皮毛知识,是一个垮掉派诗人在完成了“环境主义转向”之后找到的一个情怀化的写作主题,但词句之间那份中肯谦虚的爱还真是满动人的。他总是会提及与中国山水画和诗歌的早期相遇,不管他的理解多么不足,这样的话却只有他能讲:“中国诗歌让我摆脱了对狂野山脉的过度依恋,用一种几乎潜移默化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事实:即便山再偏僻,也是人们可以生活的地方。”


书中其实并没有什么作者自己的旅行见闻,以关于地理、历史、风土的说明文字为多,但好在视野大:“在欧洲人看来,北海道是一个自库克船长经过后就被遗忘的角落;从行星运行的角度来看,北海道则是人类、气候、树木及动物间的关系枢纽与十字路口。”然后,斯奈德最能拿得出手的经验,就是他在那些鲜为人知的深山老林,那些只有几百人居住的极寒地区的乡镇,与当地人对火聊天,共享饮食和野生动植物的知识,书中依然不缺。


 


06

《大自然的猎人

/(美)爱德华·O.威尔逊  著


杨玉龄  译


威尔逊的书,出版商要包装成“科普”总是很勉强,因为真不容易读。在自传中,他说自己10岁就定了人生方向,读中学时就决心要当生物学家,根正苗红的起点,加上恳切实在的叙述风格,使得他的书总要比那些持有业余爱好心态的作者严肃很多。

 

自传里的威尔逊是个好儿子,好学生,好老师,好专家,好的合作伙伴,是一个可以写入每一本品德教科书的忠厚榜样。比如,他10岁时读了一篇文章,是在他5岁的时候,一位昆虫学界老前辈曼恩发表在《国家地理杂志》上,谈自己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发现一个新的蚂蚁物种的事,威尔逊就此揣了个梦想,长大后果然也做出了这么一番事情出来。再如,他写自己攀登奥里萨巴火山,说,“我真是个傻子,独自步行攀登高山,居然不带地图,而且身边也只呆了一本西班牙文词典”,但是运气不错,“我竟然真的完成了大部分的旅行”。威尔逊不会反讽,不会埋伏笔,不会耍花招,读时我想起了斯文·赫定的《我在亚洲的狗》,这些经历太过丰富的人,都不需要在写作“技巧”上多做考量。


 



05

《丈量世界:500条经典徒步路线中的世界史》

/ (英)萨拉·巴克斯特 著


袁田 译

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其中丰富的照片,也不在于散见于每一条步道的“知识点”,而在于,可以说,这两者的结合所产生的体验感。出发,离开,继续,上,下,这些用于描述行途的用语,和地名、人名、实景图配合起来是很有效的,也使得掏出三五十万的真金白银,付给珠峰作为“上山费”这样的事情变得很无聊。

 

如果把161“琥珀步道”里对琥珀史的简述,222“印加小道”对西班牙殖民印加人的简述,以及294“罗伯·罗伊之路”就17世纪的苏格兰逃犯罗伯·罗伊故事的简述,再或388“西南海岸路径”讲到的走私史放在一起看,就会觉得书名里的“世界史”并不夸大。我们的问题在于游记攻略太多了,这种不包含攻略,也没有沿途心情记事,换句话说不鼓动你上手操作的旅行地理类的书,倒显得新鲜有益。


 


04

《猎人的一年

/(波兰)切斯瓦夫·米沃什 著


李以亮 译


77岁的米沃什,和一种散发着坟墓气息的日记格式的散文。这是习惯所致,他要对任何事情都加上重重的独白的、理性的音调,也是年纪到了,看到“历史悠久”这样的表述,不再觉得和自己无关。

 

别的作者会用日记为思维的松散混乱缺乏秩序开脱,米沃什却是用日记缓和他过于郑重其事的风格。要不是书中有一个个日期,这本书可能会被批评为boring。请看书中这么一句话:“我不认为自己会特别担心波兰与立陶宛之间的紧张关系”——把“认为自己”这四个字拿掉有这么难么?

 

高度自知的操练会带给读者以压力,就连米沃什的自嘲和谦抑,也是严正到令人畏惧的。比如有一则,他说到书架上都是自己的书的各种译本,“这样一个守财奴,经常在一种激动状态下,反复计算着自己的塔勒”,然后又说,虽然自己书多,却并不清楚后人会记住哪几本,又说成为“经典”的《被禁锢的头脑》,在他眼里是“次要作品”,等等。他会引用自己的诗句来降低自己的位置,也会毫无前兆地掷出某个观点,仿佛面前有一大群俯首帖耳的观众。

 

他出版的书、获得的奖将自己垫高到这么一个程度:写下的任何文字都有流传后世的潜在可能,因此必须一丝不苟。《猎人的一年》是对像“审美经验”这种不可能终结的话题的持续滋扰,也是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持续返回,当他难得地想要下个断语的时候,“我”就出现了,我总是,我觉得,我恐怕,把判断变成了表态,仿佛生怕人们找不到追责的对象一般。


 


03

《整个巴黎属于我

/(美)莱斯利·M.M.布鲁姆 著


袁子奇 译


我还不知道寻常写法之下的海明威是什么样,就知道这本关于海明威的书的写法不同寻常。《流动的盛宴》明明那么难看,像聂鲁达那本《我曾历尽沧桑》一样,我觉得是作家所写的最浅薄无聊的回忆录之一,但经布鲁姆的书补救后,似乎其中也不乏有趣的句子了,比如“我曾经憎恶这些富人,因为他们在我做错事的时候支持我、鼓励我”之类,就仿佛给一场乏味的足球赛编了五分钟的进球集锦一般。

 

海明威和巴黎的那拨人,最大的能耐就是没钱也能到处走,还能住并不廉价的酒店,看价格不菲的演出,聚会,饮宴,但海明威自己写的话,总免不了吹嘘之态,而布鲁姆这本书却可以将这一事实呈现得更像一个纯粹的奇迹。海明威配得上书中的描绘,又自恋又残酷,不记旧情,用得着某人时拿他当孙猴子,用不着时拿他当猴孙子。这本书给他加足了分,因为布鲁姆做对了每一道多项选择题。


 


02

《简朴的哲学:为什么少就是多?

/(美)埃默里斯·韦斯特科特 著


叶品岑 译


韦斯特科特对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的两本书最熟悉,一是《凯恩斯传》,二是罗伯特和他儿子合写的《金钱与好的生活》。这两本书都有中译。作者说,凯恩斯在1930年就预测说,工业资本主义带来的生产力的增长,将在一个世纪内给所有人带来更多的闲暇,普通工作时间将降至15小时以下,但他的预言落空了,为什么?《金钱与好的生活》中讲,是因为凯恩斯低估了资本主义的影响的难以控制性:资本主义促使人们永远难以餍足,有了好的还要更好的,不停地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因而不停工作。


但韦斯特科特提出了质疑:人们未必渴望更多,问题的症结在于,体制束缚了个人的自由。那些想要闲暇的员工,仍然身不由己地加班加点,只因雇主贪得无厌,压低工资,少雇人,加码工作量。这个质疑很有力,推翻了摊到所有人头上的责任,而将其归结为一小部分人的罪恶。


这本书相当雄辩,译得也好,不过作者在探讨当今过节俭生活之可能性时比较“理客中”,恐怕会失去一些读者。我十分推荐他的结论之一:人们可以过度劳动,但为此违反个人意愿,或者这种过度并非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所必需,就犯不上了。当然,这个“井然有序的社会所必需”如何衡量,也是一个问题。


 


01

《泽诺的意识》

/(意大利)伊塔洛·斯韦沃 著


黄文捷 译

一直想开一次“至爱书”写写这本书的,因为我是《泽诺的意识》最理想的读者。泽诺并不是我想成为的人,不如说,他是我的某个可能成为的成年版本。

 

泽诺做的每件事,都事与愿违,他的动机都是良好的,但他的理性能力是歪曲了的,然后他再凭借这种非正常的理性去把自己的经历解析给精神分析师看。他一直说,他想表现出善意来,为此没有什么罪过可以忏悔,但他又不能不对后果,比如没能戒烟,比如害得他的交易所合伙人自杀身亡,表示遗憾和困惑。泽诺说,古伊多之死让他很悲痛,“所以我觉得,只有千方百计地让我自己吃亏,要么用我的签字,要么拿出我的钱财,才能减少这悲痛”,像这样的解析,小说里到处都是,它只能证明一点:如果凡事都诉诸理性分析,凡事都将变得滑稽。

 

泽诺最让我觉得亲近的地方就是他的犹豫不决,往往是泛滥的同情心,让他搞不清自己想要什么,在任何一个做选择的当口,他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多种矛盾的力量联合推向一个他难以自控的方向。但这其实又是求安全的做法,即使物质受损,良心上也不用担负责任。

 

如果不是一战爆发,他还能待在犹豫的保护伞下。在古伊多自杀后,泽诺还犯了个错误:他跟一个同伴去送葬,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自己走在给一个希腊教徒送葬的行列里。那个同伴哈哈大笑,泽诺说“我艰难地承受他的责备”,“我扼制住我的恶劣情绪,这只是因为我更关心的是交易所,而不是送葬”。真诚推荐这本伟大的小说,一本让你做梦都能含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小说。


 



往期回顾


看书 | 从今往后,再也没有为理想而发起的战争了

谁最懂言辞,谁就能上六里庄当禅师丨见书

4月10本书 | 有百度则无百年,用仇恨留住你的青春

3月书 | 比高级黑更高级的黑

2月书 | 他们在相互纠葛的世界里 挑战世道的不公

看书 | 12月的10本书:既不做玩世不恭者,也不悲天悯人

11月11本书(下)| 刀落鞘,鸟归巢

11月的11本书(上)| 需要多少热情来阻止一本书的流传

看书 | 一个人就是一张摆不平的桌子

10月的11本书(下)| 伟大的作者从不说多余的话

9月11书(上):一个政体可以承载多少嘲讽的目光

至爱书 |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10月的11本书(上):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凌迟

9月11书(下)| 给苦命的恋情增加一点点优雅

8月11本书 | 强者抽刀向更强者,却原是自己的亲妈

人性的善良天使,或撒加的两副面孔

看书 | 美国人的西部经验:在自然读书会上的讲话

看人 | 伍迪·艾伦,最纯种的犹太人

看书 | 任性地活下去,就是你的圆满

看书 | 一匹马走进酒吧,和一个我喜欢的翻译故事

7月11书:“他们不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与苦难相处”

至爱书 | 《从巴黎到耶路撒冷》

6月11书 | 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瞪眼

看书 | 普鲁斯特和普华永道是不一样的

至爱书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至爱书 | 《象棋的故事》:哪来的什么“自由的颂歌”?

至爱书 | 《受害者》:犹太人的头脑风暴

5月10本书:有个帝国江河日下,有个半岛沧海横流

看书 | 再见,菲利普·罗思

看书 | 帕慕克先生的礼拜X午睡时刻

4月的11本书:亲爱的,留住一切是有难度的

看书 | 你是文艺青年,你要学会加戏

看人 | 高尔基150岁:托尔斯泰家门口的流浪汉

看书 | 时间不中止,就像地名不会消失

看书 | 契诃夫说要把奴性一点一滴挤出去……然后呢?

看书 | 让他活着,就是杀死他的最好方式

看书 | 平行世界里那只悬而未决的猫

看书 | 叔本华: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厌世才能传世:9本新书和较新的书

怎样的帝王将相值得被书写?

就像昆德拉说的,要抵抗一切抒情的企图

斯文·赫定今天153岁生日,他用人生诠释了狗的天性

普通读者 | 基布兹里的爱与自由

光荣与浪漫,都属于存在主义的法国

看书 | 11本新书,我选的,以及波兰人的三驾马车

看书 |“一个人功成名就后,才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看书 | 赵松评《自由与爱之地》:如何触及以色列的灵魂

看书 | 干什么都是行当,包括干那些专门让人消失的事

看书 | 下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没有比出版更伟大的事业了

看书 | “我们对狗开枪”

至爱书 | 《死亡的时代》

看书 | 自恋始于照镜子:浅交往为何盛行于我们的时代?

天生一个雷马克,腰缠万贯的流亡者

看书 | 在纳粹时期的德国,文学作品都在描绘生活的美好

福克纳120周年记:今天,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

诺奖作家库切:自律、孤僻,并在羞耻感中艰难生活 | 检书

当躲闪成了艺术,当没出息上升为境界,石黑一雄就成功了

看书 | 让我遗忘你,非洲

福克纳的花瓶和痰盂,现在都是奢侈品

这本狄更斯读过500遍的书,饱蘸着愤怒和理想主义 | 检书

看书 | 人们只有在不彼此需要的时候,才会是幸福的

再丧也丧不过波德莱尔 ——《恶之花》首版160年记

看书·特别版 | 你来到这世界,你要看看以色列

看书 | 孤独的更新版,仍是孤独

看书 | 互联网拉开的代沟太宽,精卫都表示要放弃了

18世纪最后的五年里,法国人把婚姻变成了消遣

看书 | 虽不比雨果风华绝代,但这个沉闷阴郁的胖子却是法国真正的国宝

看书 | 请问上帝,鸟头侏儒是怎么回事?

看书 | 上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出版依然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

看书 | 巴格达大学高考政治主观题:萨达姆和美国人,哪一个更可恨?

看书 | 黑人如何写黑人 ——从《土生子》到《地下铁道》

看书 | 没人想说一说这世界真正的安排

云也退:他的书揭示了蓝翔如何通往哲理之境,只怕你不会读

看书 | 李敬泽《青鸟故事集》:偏僻的想象或可能的艺术



本文系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