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至爱书 | 美国山川风物四记

云也退 云也退 2023-02-17





这一套四本书,旧书爱好者一般都会知道。三联书店在1980—90年代的“美国文化丛书”里,有不少都是藏家之选。






至于英文版,那就更不用说,一个赛一个的美。





 

书作者,埃德温·威·蒂尔,打小就是自然之子。他的祖父母包容他,让他在密歇根湖边野蛮生长。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叫《沙丘男孩》,感谢自己所度过的那个沉浸在自然探险之中的童年。

 

这本书出版时,赶上了美军参加“二战”。军队向士兵们下发了十万本《沙丘男孩》,军方觉得,与其用英雄故事或是攻击敌人的宣传品来提振士气,不如以这本书来激发士兵的爱国家、爱乡土的热情。


 

《纽约时报》给了这本书很高的评价,说它写的不只是一个人的童年回忆,而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蒂尔的文字,击中的是一个民族“内在”的东西。

 

但是,二战给蒂尔带来的不只是版税。他唯一的儿子,戴维,也不幸命丧战场,年仅19岁。



蒂尔后来的书,都题献给了他。

 

 

失独时的他四十多岁。

 

在他后来的书里,但凡写到小孩,都会特别动情。《春满北国》里,写到他在弗吉尼亚小镇外见到的一个男孩,一路模仿着鸟雀的叫声走过。蒂尔写道:“那个小孩子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在暮色里溜过的黑影,但我们却常常记起他。他是谁,是个什么样子,他将会过怎样的生活——我就是这样想着睡去的。愿他一切都好。”


译林社新版的《春满北国》长这样。

 

 

好在他还有贤妻一名。两人太和谐了,一起出去,深入野外,去寻找鸟巢,发现虫卵,探索蝙蝠的作息和植被生长的规律。他不用特别献给太太内莉什么,因为书中就经常写到内莉,他每出一本书,都是秀一次恩爱。


 

彻底离开城市,拿着放大镜、照相机,在野花野草里头滚爬,观看花鸟虫鱼,莽林高山,过这样的日子,需要一些条件。首先,得有一个出版公司专门给他出书。就在二战结束时的1945年,这家出版社出了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

 

这是蒂尔的特别制作,书中有他写的导读,还插了蒂尔自己拍摄的142幅照片。


工作中

 

他一直在野外磨练自己的摄影技术。六年以后,他开始给《纽约时报》供稿、供照片;同时,“美国山川风物四记”的第一本《春满北国》也出版了。无论是书还是文章,他都在诉说野趣,叹息城市化进程在毁掉一个迷人的美国。

 

《纽约时报》评论他的书说,自然给他真知,生活给他真情,蒂尔真是太幸运了。

 

蒂尔在《纽约时报》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系列的第二本不是夏的主题,而是秋。


《秋野拾零》1956年出版,从科德角到加利福尼亚,三个月时间的穿越,成就了这本书,它得到的掌声超过了《春满北国》。季节,被蒂尔写成了在人的世界里发生的奇迹。


 

三年以后,他们夫妇离开了原先居住的长岛,搬去了康涅狄格州的汉普顿。他们在那里坐拥130亩地,蒂尔给这块产业取名为Trail Wood。



他在那里完成了系列的三四两部,《夏游记趣》和《冬日漫游》。在《冬日漫游》里,他写甲壳虫,写鲸鱼,写日落,他赢得了1966年的普利策非虚构奖。


 

随后的十五年,他写得少了,他把自己的一些旧作改得更适合孩子阅读,又把自己在Trail Wood的生活写成了《行走一年》一书,作为收山之作。他于1980年去世后,内莉在那座白房子里又住了十二年。


蒂尔获得的荣誉之类,就不讲了。我简单的读感是,蒂尔的书,看不出任何学院派科考的味道,实际上都是游记,或者说“散记”。一篇接一篇,用一句夸书的大俗话说,“可以从任何一页读起”。


高山、大海、河谷、雨林,他什么都写到,而且带着巨大的切近感和爱。他路遇的人,都是能敞开了分享自己的自然观察的,是一些业余科学家和土地达人。exciting这个词,他经常写到。他说,从自己的窗户往外看,任何时候,都会看到something exciting。



蒂尔本名是埃德温·阿尔弗雷德·蒂尔,后来他把自己的中间名“阿尔弗雷德(Alfred)”改成了“威(way)”,大概是觉得,way的意义才符合他对此生的认知吧。


往期回顾


仁慈的皇帝,犹太人的保护伞

看书 | 在这个打卡时代,你必须捍卫你的生物钟

看书 | 12月的10本书:既不做玩世不恭者,也不悲天悯人

柔软如刺:祭阿摩司·奥兹

青春须散场,猥琐趁少年(III)

青春须散场,猥琐趁少年(II)

青春须散场,猥琐趁少年(I)

11月11本书(下)| 刀落鞘,鸟归巢

11月的11本书(上)| 需要多少热情来阻止一本书的流传

10月的11本书(下)| 伟大的作者从不说多余的话

9月11书(上):一个政体可以承载多少嘲讽的目光

10月的11本书(上):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凌迟

9月11书(下)| 给苦命的恋情增加一点点优雅

8月11本书 | 强者抽刀向更强者,却原是自己的亲妈

人性的善良天使,或撒加的两副面孔

看书 | 美国人的西部经验:在自然读书会上的讲话

看人 | 伍迪·艾伦,最纯种的犹太人

看书 | 任性地活下去,就是你的圆满

看书 | 一匹马走进酒吧,和一个我喜欢的翻译故事

7月11书:“他们不知道自己没有资格与苦难相处”

至爱书 | 《从巴黎到耶路撒冷》

6月11书 | 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瞪眼

看书 | 普鲁斯特和普华永道是不一样的

至爱书 | 《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至爱书 | 《象棋的故事》:哪来的什么“自由的颂歌”?

至爱书 | 《受害者》:犹太人的头脑风暴

5月10本书:有个帝国江河日下,有个半岛沧海横流

看书 | 再见,菲利普·罗思

看书 | 帕慕克先生的礼拜X午睡时刻

4月的11本书:亲爱的,留住一切是有难度的

看书 | 你是文艺青年,你要学会加戏

看人 | 高尔基150岁:托尔斯泰家门口的流浪汉

看书 | 时间不中止,就像地名不会消失

看书 | 契诃夫说要把奴性一点一滴挤出去……然后呢?

看书 | 让他活着,就是杀死他的最好方式

看书 | 平行世界里那只悬而未决的猫

看书 | 叔本华:你若安好,那还得了?

厌世才能传世:9本新书和较新的书

怎样的帝王将相值得被书写?

就像昆德拉说的,要抵抗一切抒情的企图

斯文·赫定今天153岁生日,他用人生诠释了狗的天性

普通读者 | 基布兹里的爱与自由

光荣与浪漫,都属于存在主义的法国

看书 | 11本新书,我选的,以及波兰人的三驾马车

看书 |“一个人功成名就后,才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看书 | 赵松评《自由与爱之地》:如何触及以色列的灵魂

看书 | 干什么都是行当,包括干那些专门让人消失的事

看书 | 下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没有比出版更伟大的事业了

看书 | “我们对狗开枪”

至爱书 | 《死亡的时代》

看书 | 自恋始于照镜子:浅交往为何盛行于我们的时代?

天生一个雷马克,腰缠万贯的流亡者

看书 | 在纳粹时期的德国,文学作品都在描绘生活的美好

福克纳120周年记:今天,你必须像个健身者一样走进约克纳帕塔法

诺奖作家库切:自律、孤僻,并在羞耻感中艰难生活 | 检书

当躲闪成了艺术,当没出息上升为境界,石黑一雄就成功了

看书 | 让我遗忘你,非洲

福克纳的花瓶和痰盂,现在都是奢侈品

这本狄更斯读过500遍的书,饱蘸着愤怒和理想主义 | 检书

看书 | 人们只有在不彼此需要的时候,才会是幸福的

再丧也丧不过波德莱尔 ——《恶之花》首版160年记

看书·特别版 | 你来到这世界,你要看看以色列

看书 | 孤独的更新版,仍是孤独


看书 | 互联网拉开的代沟太宽,精卫都表示要放弃了

18世纪最后的五年里,法国人把婚姻变成了消遣

看书 | 虽不比雨果风华绝代,但这个沉闷阴郁的胖子却是法国真正的国宝


看书 | 请问上帝,鸟头侏儒是怎么回事?

看书 | 上半年的这些书,让我觉得出版依然是一门很伟大的事业

看书 | 巴格达大学高考政治主观题:萨达姆和美国人,哪一个更可恨?

看书 | 黑人如何写黑人 ——从《土生子》到《地下铁道》

看书 | 没人想说一说这世界真正的安排

云也退:他的书揭示了蓝翔如何通往哲理之境,只怕你不会读

看书 | 李敬泽《青鸟故事集》:偏僻的想象或可能的艺术


本文系原创

图片来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