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索心路| 登山观海录:赵君随笔

谋定而后动,功夫在平时

赵 君

我是一个极其平常的“青椒”,没在《管理世界》上发过论文,也还没有SSCI论文,但拿到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且,从动笔到提交申报书只用了16天的时间。在这里,我跟大家聊聊一个什么也不出彩的“青椒”怎么去做研究,特别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国家项目。


做研究的学者都清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分量。我听过很多资深专家的点评,有的说要准备8个月,有的说要准备半年,但基本上大家都认为,至少得准备三个月。这确实是正常情况下的最短时间。那么,能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或者你们会问:“为什么他只用了16天?”答案只有两句话, 即“谋定而后动,功夫在平时”。


先说“功夫在平时”。2008年,我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廖建桥老师门下。廖老师是一位非常有亲和力的老师,带领着一支学术气氛浓厚、实力强劲的科研团队。在这种氛围下想混日子很难,你不努力的话,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我不敢懈怠,只能跟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们“死磕”,拼命看文献、写论文,除了过年的前后几天,其他时间基本都泡在办公室里。那时,我只想着一定要按时毕业,因为承担不起延期毕业的学费和生活费


几年间,除了自己的科研和学习,我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参与廖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虽然我的贡献很小,但却收获很多。这一段完整的项目学习经历为我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选题、文献积累、申请书撰写、申报、进展检查到中期检查,再到结题报告、后评估报告,整个过程都是超近距离地观摩。


正是这段经历,使我后来在自己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少走了很多弯路,一气呵成写完申报书,再花一两天校正错别字,接着就交上去了。当学生时,在额外任务的高压下,我们经常会抱怨“这对我发论文没帮助”,或者“这根本不是我的研究兴趣”。我们愿意花时间去找各种借口,但就是没有时间马上动手去做。现在看来,导师安排任务是有深意的,只是那时我们幼稚,不能理解罢了。


再说“谋定而后动”。创意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的创意来源主要是文献阅读和现实观察。文献阅读帮助我思考现实,而现实观察帮助我提炼新的研究方向。能做到“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研究才是好研究,这在当前实用主义导向下的中国特别明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亦不能完全“免俗”!申报项目是这样,好论文又何尝不是,这就是所谓的“顶天立地”吧。


2010年前后,重庆文强案发,我注意到《长江日报》于当年5月31日刊发的一篇报道,“但他(文强)在痛悔之余似仍心有不甘,在悔过书中用大段篇幅发牢骚,怪组织多年没提拔自己,升官不成便腐败”。“升官不成”用学术术语来讲就是职业生涯高原,“腐败”不就是现在正流行的反生产行为的加强版吗,那么职业生涯高原和反生产行为之间会不会有关联呢?想到这一点,我就经常思考这个问题,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尽己所能地去完善后来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进行的理论模型建构。


所以,文章开头说“16天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不是个噱头,其实我是花了16天的时间去把三年多的思考和感悟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任何成功都不是随便来的。虽然每个人成功的路径不一样,但潜藏的汗水、泪水是一样的。在这里,特别感谢恩师,当年慧眼,相中了我这颗顽石,用宽容和慈爱点化了我心中的歇斯底里。


做学术如同煮咖啡,苦中带甜,还有一股沁人肺腑的芬芳。一路前行,很幸运有学术相伴,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2016年1月14日


作者简介


赵君(zhjun_521@126.com),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2008—201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读博士学位,专业为人力资源管理,师承廖建桥教授。

周南感言


当人家的学徒,学自己的功夫,从无到有,无就是有。赵君像水花,融入知识的大海,受爱心点化;又像蜜蜂,看到生活中的善恶,将其变成自己的学术食粮。相信他的思考和观察会给他带来更加丰硕的学术成果。


出处:周南(主编):《登山观海:146位管理学研究者的求索心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说明:赵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END



更多内容扫码观看,让营销更有力量!






让营销更有力量!


品位营销

高雅有品位的营销科学思想、理论前沿动态和精彩案例的分享平台,我们坚持营销的科学性与高品位,拒绝营销的大忽悠与低俗化,推动营销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免责声明】

1、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公众平台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和平台共同所有,转载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和来源媒体平台所有;

2、本公众平台转载内容包括视频、文章和广告等,仅以信息传播和分享为目的,供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之用,未经授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处理;

3、本平台对转载和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加入学会,共襄盛举!

图文编辑:李一鑫  张希贤

欢迎各界朋友赐稿:

学会邮箱   cmau@cmau.org.cn 

执委会邮箱 cmau-ec@cmau.org.cn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简介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Chinese Marketing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英文缩写CMAU)成立于1984年元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由全国各高等院校从事市场营销学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团体。学会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任会长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符国群教授。

本会宗旨

团结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界人士,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为创造、传播新的市场营销知识,为繁荣中国市场营销学术研究,为提升我国企事业单位营销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业务范围

  • 通过定期(如年会)或不定期(如不同专题的研讨会)的形式,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

  • 通过出版物,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有关人士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

  • 组建全国性的市场营销教学、研究案例库、资料库,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研究信息网络;

  • 通过各种方式为社会各界培训市场营销教学、市场营销管理实践人才;

  • 以各种方式为企业界及其他部门提供市场营销相关的专业援助,如咨询等;

  • 收集国内外的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动态,与国外有关市场营销研究的机构、团体建立不同形式的合作、交流关系。

学会秘书处

通讯地址:100871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光华1号楼

联系电话:010-62757952

Email地址:cmau@cmau.org.cn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