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城市展/为城市战|BLOOM绽▼展|2017/18 - 2021/22

EXTITUTE 院外 2023-12-25


EXTITUTE|BLOOM绽|为城市展/为城市战

▼ 绽  ▼ 展  ▽ 战  ▽ 栈  ▽ 㠭

BLOOM绽|倡导不同学科背景的参与者以展示、策动作为支撑,联结起建筑、艺术、社会运动等等诸多面向。工作团队的核心议题是“都市状况”,是各种社会关系在空间与地理结构中的一种外在的显现,是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的情境,也是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的条件。团队未来的工作方法与路径:穿越学科的边界,批判实践的同一性强制,面对共通的对象,展开“重新论述”,激发出摆脱教条认知的议题,从不同领域实践者的感知能力出发,通过由各种案例与评论共构的“田野”的调查、研究、提炼、加工,甚至加入虚构、想象,主动创造出一个个尚未存在的案例。

▓ 认识/批判    ▓ 构想/实践

认识/批判

都市状况与策动|建筑、艺术、社会运动的展示

集体的策展工作能把这几个不同圈层的先后关系变成一个连续的、全程的、不断推进的、互相推动的过程。

任何社会实践都涉及到展示——这是BLOOM绽在“评论展——谢英俊及其团队实践1999-2013”前言中的主导议题。以此为例,我们进一步提出了集体策展团队未来的工作方法与路径:通过策动将建造与展示这看似分立的两个阶段,转化为一系列相互质问的社会实践中的不同面向与现场,由此逐步形成某种高密度、低成本以及远期持续、近期关联的展示工作方法。新一轮的展示计划将要策动之际,有必要回到这一计划为自身所设定的原点。

展示威……根据研究对象展开策展方式上的实验性讨论,而不是为了策展形式本身的变化而变化。

文|王家浩/责编|绽//2015


重新论述、感知度、未存在的案例|穿越学科的共同工作

主动创造出案例,一个并不存在的案例,一个从现实中升华、抽离出来的案例,或许更容易带有强列的多面性和矛盾性。

回顾BLOOM绽策划评论展的来龙去脉之外,以此为例提出集体策展团队未来的工作方法与路径:穿越学科的边界,批判实践的同一性强制,面对共通的对象,展开“重新论述”,激发出摆脱教条认知的议题,从不同实践者的感知能力出发,通过由各种案例与评论共构的“田野”的调查、研究、提炼、加工,甚至加入虚构、想象,主动创造出一个个尚未存在的案例。这项极具挑战而颇有意义的行动,将带强列的多面性和矛盾性,不断卷入不同领域的异质者,历练共同工作的联合性技术。

对积极性的集体强迫症……凡是不想只在自己学科内部进行讨论的人,都应当尽量连接起来。

整理|宋轶\BLOOM绽/校订责编|PLUS//2016

寻找一种新的社会实践展示方式

都市状况是建筑、艺术与社会运动相互转化的中介,而且它也是一种外在的,各种社会关系在空间与地理结构中的显现。

BLOOM的本意是“绽”。绽放的前提首先是“扎根”,其次是“蕴育”,它是一个相对而言更为漫长的过程。这个概念中隐含着“成长”的动作,它描述了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在某个地点上扎根,最终绽放。而且绽放还可以定义为:存在于我们每个人内心里的那些试图超越现有政治秩序的方法。我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更强调的怎样与特定的地点结合并改变我们现行的方法。BLOOM绽工作组着重关注建筑、艺术、社会运动对都市状况的回应,在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案例之间找寻一种社会性的关联,让投入其中的实践者可以共同感受与面对各自实践的可能性条件。

既不完全是直接的社会行动,也不完全是研究……如何展示"研究",由此打开新的工作领域与联结的可能。

访谈|BLOOM绽/责编PLUS//2015

展示之于建筑|兼谈中国建筑展出的转向

一个不断被展开、无止尽的意义增殖……通过观看,将现场的作品转化为并不止步于观看的计划。

对建筑展出体制的考查并不仅仅是在学科研究中对艺术体制批判的平行借鉴,它直接关乎到如何理解“展示”作为建筑学及其历史的重要媒介之一。尤其是对中国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建设而言,如果没有建筑展出机制的存在,很多命题可能都不会在学科中、在公众面前以如此的方式形成。在当前城市文创项目纷纷以建筑的、艺术的以及所谓跨界的展出来启动的这股顺势助推的潮流中,直接针对“展示”这一议题的批评,再回看建筑展示,作为正在进行中的实验观念再生产的实践现场以及批判的可能性或许还远未释放出来。

展出不仅仅是所谓实验建筑的展示窗口,还应该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实验观念再生产的实践现场。

文|王家浩/责编|绽//2009

选择恰当的可能性|建筑师的实验跨界

既然在过程中需要改变建筑原有的专业手段,那么又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持建筑学自身的维度?

“跨界”已经逐渐从原本的实验状态走向某种人们熟识的策略和手段,甚至更进一步地成为了常态。而这背后真正需要考量乃至质疑的,并非各种跨界行为的后果,而是“跨界”这一概念本身得以成立的基础。这正是本次访谈提请我们关注的议题。若以建筑师的实验以及跨界行动作为支点,它的力量更在于撬动了可能性与不可能之间的关系。这种行动是一种对可能性条件的选择?还是将已有的可能推向极限,面向不可能的可能性之挑战?

我们这个时代缺乏的并不是可能性,而是选择,对恰当的可能性的选择。

访谈|王家浩/责编|BLOOM//2008

还展于城,还展于市,还展于众,或与众共弃之!

围绕2013年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的展出体制,探讨现实中的城市展的目的与方法。从主旨和写作的时间来看,它更像是对未来的预言。作为一种再现着某个社会阶层或动力的体制本身,已经没有能力去改变自身的偏见。只有这些连主办方自己都无法相信和兑现的表面说辞,以及那些依旧停留在愿望中的“程序”,才可以将其自身正当化、合法化。建筑学界在遭遇权力组织与公众参与时究竟是呛声?还是失声?很多双年展嘉年华式的展示活动如果真有可愿的话,却事与愿违地从推进理念、批判与实践的排头兵,沦为了新一轮城市文化开发的推土机。针对展示体制的历史叙述而言,真正值得关切的并不是每一次的自我创新,而是可持续的自我批判。

上|将“城市展”设定为都市社会运动的一种创造性的组织架构,迫使现有的规划体制从根源上发生变化,才可能把它当做一种契机。

下|以就手之方式办城市展!立即动手去展示城市!在这一无中心的网络社会中……联合起来,去创建新的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组织关系。

文|G.U.N/责编|BLOOM//2013

构想/实践

绽|以展示开启社会工程

针对展示、建造、知识生产展开一系列的活动,试图将研究、策展、社会运动转化为互相触动的进程。

如果艺术的展示与我们的生活相关,那么并不在于我们对艺术是否介入社会的判定,而是以美学实践揭示出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压抑的权力关系,那些不可见的剩余……所谓的任何社会实践都涉及展示,意味着以具体的实践去打破通常的展示形式,让更多人参与到展示行动中,并由此开启社会工程。

对展示的策划必然会更多地去考虑如何搭建一个尽可能开放的框架,让更多的人卷入,不断沉淀。

评论展活动地图|

整理|王家浩\BLOOM绽/责编|PLUS//2015

城市展的不是……而是……|为什么双年展?

城市展以抛弃竞争关系为目的,不是策展,而是策动,不是分享,而是反击……重新清点,释放后续能量,拉开想像性的社会斗争场域。

如果不能对现有的专业与业余的边界有所突破,而只是在作品中再现民主的组成要素,那么恰恰是对社会民主的最大危险。尤其是在全球化同质竞争的语境中,究竟是寻找自身独特的亮点?还是更为彻底地,以抛弃这种竞争关系作为展示的目的?针对城市双年展这一既定事实,分别从展示、城市+展示、城市展、城市社会运动以及城市展的战略部署和战术架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构想。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这种独特性还可能吗?还是更为彻底地,以抛弃这种竞争关系作为展出的目的?

文|王家浩责编|绽//2012

策动模块|圆桌会

作为政治本能的建造|社会更新圆桌导言

建造不仅是人权,更应当是已经在消费时代逐渐被忘却了的人的政治本能!

BLOOM绽的主策展组现场考察了谢英俊及其团队在台湾的几乎所有的重点项目以及在内地的工地和工厂,采样分析了1999年至2013年期间公共与专业媒体中关于协力造屋的各类报道,并在展出前将这些素材提供给参与活动的人员,先后在杭州、日月潭、雅安、重庆、成都、西安、贵阳、上海等地策划和参与了多次论坛、讲座、对话等活动,以期来自各领域的评论者能够事先对评论对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让评论者相互之间展开充分的论域交织与调整,最终促成了展出开幕九个多小时的讲座和对话和闭幕五个小时左右的回应。让我们回到评论展的开端,2011年与评论展同题的“社会更新”圆桌的导言。持续四天的圆桌议题推进,起于对共识的否定、承接破除神化之后的反转、由建筑转向社会生产、由设计转向社会意识、合于对职业化主体的自我批判。 

将谢英俊及其团队的实践放在整体的社会部署中……任何社会实践都涉及到展示。

文|王家浩责编|绽//2011

策动模块|共议室

皮村,早晚见|“新工人影像小组”概述

在目前的体制压力下,无论什么样形式的联合,无论多长时间的联合,都比个体抗争有效。我们实在是太缺乏如何走向团结的经验了。

BLOOM绽决定以“在地-运动”论坛的方式第一次在上海延展讨论时,就以“都市状况”为话题背景,把在皮村的实践和1999年至2004年一群年轻艺术家在上海的策展实验连接了起来。从艺术实践者的角度,介绍“工友之家”和“新工人影像小组”发展历程。打工人群是中国人数最多,个体之间复杂度最高,遭到同质化叙述最严重的边缘群体之一。它并不与精英世界构成简单的对立;而且他们基本不会因为知识分子发起的运动而轻易改变。对于实践者而言,面对这样庞大且结构复杂的一个人群,开展任何工作都意味着巨大的挑战。

在打工者的实践中存在着和当代艺术同等激进、同等实验和具有同等表现力的工作——在感知上建立两者的平等。

文|宋轶/责编|BLOOM//2018

策动模块|增殖台

寻向所志

以原初的空间为出发点,以此前的创作为基准线,将参展作品再次嵌入这一嵌入社区住宅楼的美术馆“地形”。

展览将美术馆自身作为一个案例,把各种潜在的行动前提袒露出来,其中包含了它的建筑形态、不同面向的实践,未来能成为什么这些问题。在这个结构中,艺术创作是作为与日常生活的链接出现;建筑师既作为空间的规划者,也向观众提供如何使用空间的想象。在两个月的展期中,美术馆将成为多义的公共空间。

寻向所志…旧址公园…无处不再…通过打开自身,在各种范例和判断中洗脱出来,从而获得研究自己的机会。

策展人|梁健华、王家浩、宋轶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责编|PLUS//2017

策动模块|进行式

调研的进行式|与对象同构的超链接模型

这些个体经验的交织提供给城市创作一种新的城市经验的可能,同时也干扰或切断着原先的交织。

在空间方面,文创活动是顺势助推城市的更新与转型?还是对现有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消费机制提出批判视域?在创作方面,城市、建筑、景观、传媒等不同面向的力量之间的“跨界”应当是协作?还是互相交叠从而形成一个混杂着的复杂整体,让其中的异质性能量相互把彼此推向一个爆破性的极限?在权利分配方面,公共展示促成的是一种参与性的消费空间?还是一种批判性的生产空间?

极限化,作为一种实验策略,是“张江调研”与大多数跨学科合作的一个差异点。

文|王家浩/责编|绽//2006

展|在国内建筑、展出与城市相结合的二十年之际,陆续推送相关展出以及创作的评论。研究不止于为展示做基础,而是将其自身转化为对抗性的持续策动;展示不止于激发社会实践,而是调整自身的工作流程以勾勒出某种特定的统合计划,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实验观念再生产的实践现场。在特定的情境中,更应当主动去制造出这些分歧,并能够在之后的批评中显现这些分歧之所以成为必然的原由,将展出的机制、意图、方法与意义,置于建筑学、建筑物、建筑师、艺术、市场、传媒等相互交织的场域中,以此引发出一些潜在的命题。

▓ 展评    ▓ 创谈

展评|

展示之于建筑|兼谈中国建筑展出的转向

一个不断被展开、无止尽的意义增殖……通过观看,将现场的作品转化为并不止步于观看的计划。

对建筑展出体制的考查并不仅仅是在学科研究中对艺术体制批判的平行借鉴,它直接关乎到如何理解“展示”作为建筑学及其历史的重要媒介之一。尤其是对中国9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建设而言,如果没有建筑展出机制的存在,很多命题可能都不会在学科中、在公众面前以如此的方式形成。在当前城市文创项目纷纷以建筑的、艺术的以及所谓跨界的展出来启动的这股顺势助推的潮流中,直接针对“展示”这一议题的批评,再回看建筑展示,作为正在进行中的实验观念再生产的实践现场以及批判的可能性或许还远未释放出来。

展出不仅仅是所谓实验建筑的展示窗口,还应该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实验观念再生产的实践现场。

文|王家浩/责编|绽//2009

“十字路口”展|2001

复活的城市“戏剧”

渗透一切可利用的途径,以不同已往的面貌而复活的城市戏剧,真实地再现了当代中国城市公共场所中的权力组织状况。

作为当时的参展人以及布展团队,从体制现实的视角指出,此次展出从选题基础、运作模式到最终效果等诸多方面来看,都可以被视作是某种“例外”,尤其是展示作为承载着创作与批评的运作机制之一,已经出人意料地转化为我们应当批评的对象。如何将这一命题延伸到展示之于城市、城市展以及建造活动中的社会性展示、展示之于建筑史、策展系列实践的构想?

承载着我们的创作与批评的运作机制……已经出人意料地转化为我们应该批评的对象。

文|王家浩/责编|绽//2001


“十字路口”展|2001

走在"十字路口"上备忘录

由政府主持主办,开发商资金赞助,学术界、艺术界参与主要组织工作……带来了空前开放性,也带来了多元化管理秩序的不稳定性。

作为展出组织方成员,指出这次活动的“难度在于怎样进入,如何与政府合作,一次实质性的深层次合作,而不是简单地做标志牌子”。而策展人认为“此次展出命题、机构组成、开放程度、展品种类、展场面积、空间高度、布展形式都属国内首次,将会为城市公共艺术问题的思考创造一个全新的维度”……“其特殊的展场布置方式遵循了公共、平等、对话和多元原则,试图表现当代中国城市的现状”。

难度在于怎样进入,如何与政府合作,一次实质性的深层次合作,而不是简单地做标志牌子。

文|张颖川/责编|PLUS//2001

“南京城”艺术家访问计划|2005

南京之旅

该计划认为艺术家们完全不同于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的工作,将使南京城市空间的更多层面呈现出来。自2005年5月起,四位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先后来到南京,进行短期工作。他们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展开了对南京城市的考察与研究,以及实地的创作。他们也以小型研讨会与公开讲座的形式,与研究所师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在他们各自不同的创作中,无一例外地显示出了一种对于城市、地点、以及空间的敏感——我想称之为一种“地理学的敏感”。 

文|李巨川/责编|PLUS//2006

“南京城”艺术家访问计划|2005

南京城|漫游的地理或抵抗的空间

将艺术看作是切入当代城市主导性空间及其生产力量之中的前沿阵地,一个在主导性空间中显现自身的流动空间。在“超时空城市”的持续发展着的大都市或都市区域中,不仅有着超越现有历史阶段的巨大能量,而且也包含着多种历史景观及其内在社会利益的并置。而艺术的行动,就是城市中存在着的大量微生物,一种高压力空间中的浮游生物,他们的生存形态及其战术选择构成城市空间的另外一些视点,从而向人们展示了城市的另一种面貌,建构出一个个当代城市的艺术性微生物地理景观。

上|当代艺术首先采取的方式总是以城市微生物体的存在与表现方式,进入到超时空城市体丰富的、不断滋生消亡的有机组织之中……

下|在我们肯定漫游性与重新建立城市的空间深度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空间建构功能之外,我们还能期待艺术为当代城市空间做些什么?

文|徐敏/责编|BLOOM绽//2007

现场张江|2006

调研的进行式|与对象同构的超链接模型

这些个体经验的交织提供给城市创作一种新的城市经验的可能,同时也干扰或切断着原先的交织。

在空间方面,文创活动是顺势助推城市的更新与转型?还是对现有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消费机制提出批判视域?在创作方面,城市、建筑、景观、传媒等不同面向的力量之间的“跨界”应当是协作?还是互相交叠从而形成一个混杂着的复杂整体,让其中的异质性能量相互把彼此推向一个爆破性的极限?在权利分配方面,公共展示促成的是一种参与性的消费空间?还是一种批判性的生产空间?

极限化,作为一种实验策略,是“张江调研”与大多数跨学科合作的一个差异点。

文|王家浩/责编|绽//2006

1999-2008

重写,或现场|中国建筑与当代艺术结合的十年

通过一种现场化的叙述方式,呈现当建筑师和艺术家具有相异身份的个体实践被“捆束”后,个体和整体在运动状态上的变化。作者进而通过分析身份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之间相互映射的复杂关系指出,集聚的意义在于,每一个身份进入共同现场都能成为一次持续的施力和受力过程,都会在推动集体涌动的同时发生自身的蜕变,因而集聚的效应究竟如何,必然只能在历时性的观察中,而非快速的重写中,被检验。

一|共同-在场/元素-利用|就“共同在场”的话题而言,要搞清楚谁是“第一次”,远比搞清楚“谁和谁在干什么”要麻烦多了。

二|越界-建造/业余-批评|一批艺术评论家也通过这些实战,逐渐磨炼纯熟了如何将当代艺术与城市连接起来的话语方式。

三|身份-测试/认同-集聚|是建筑师在搞艺术?还是艺术家在搞建筑?这些问题还是会被不断地提出来。“身份-认同”的基点在哪里?

四|差异-流动/现场-重写|现场,可以保有自身生成过程的痕迹,拥有缓冲的或者在野的空间,不急于被重写以便标准地进入历史。

五|现-写/时间零|目前为止的这种“杂交”也顶多算得上经历了书中十个小说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的长度而已吧,那还有待时日!

上|源自于已有机制的相异而形成的所谓“身份认同”,起到了在主体与他人之间进行双向选择,即社会交换价值的中介作用。

下|我们应当尽力去捕捉相异的个体实践在被“捆束”后的运动变化,先前的方向和节奏产生的波动,整体的流动发生的改变。

图解|

文|王家浩/责编|绽//2008

广三“与后殖民说再见”展|2008

表结

当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进程给越来越多的个体带来无法逃避并逐渐加深围困的现实时……或许只有直面后殖民,才有可能与后殖民说“再见”?

作品对于策展文本的力为“因”与策展文本对应作品反倒是力弱为“缘”的现实,恰恰正是当代艺术在面临策展人的意图在展出中更为突显时,所迸发而出的意义的破解密码,以及在观看有别于其他展出活动的当代艺术展时的乐趣所在。当越来越多的个体逐渐地意识到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进程给其带来的无法逃避并且逐渐加深围困的现实时,我们又如何“与后殖民说再见”,还是不得不“再次见到”?或者“与后殖民说再见”意味着只有直面后殖民,才有可能与后殖民说“再见”?

艺术不再是政治的投射与隐喻,也不是对政治的批判与超越。而惟有此,艺术创作才可能回到艺术其自身的独特性。

文|王家浩/责编|PLUS//2008

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2009

以“动员”的名义

放在市民广场上的参展作品也就必然成为了一个个虚构的空间,一种戏剧性的对日常生活的表演……

如何让这一还算得上是积极的、开明的、“特区”化的、有决断力的开端,这一由城市规划的执行部门现身主办的“混合型产物”,城市的展示活动,直面迅猛的城市建设历史样本中引出的诸如空间正义等问题?……只有将“深圳”看作是展出重点研究和讨论的对象,反倒可能有别于已有的双年展模式,成为一个可供策展人和参展者进行重新设定的地带,在对话中完成实验观念再生产的实践现场。但是这一社会想象不能仅仅依赖于一次次策划团队以及作品的努力,应当放回更大范围的城市规划与展示的结构限制和冲突中重新诊断才有望突破。

从策展人那里开始……在一个选错的地点上,讲述一套关于公共空间的陈词滥调式的意识形态。

文|王家浩/责编|绽//2009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10

威尼斯的关注?|或者,没有建筑的建筑师!

建筑学面临着从现实政治中退让出来的巨大危险……如果建筑师还想有所突破的话,就必须把自己放置在一个“危险”的地带。

展示的问题并不在于先假定出一个可以暂时脱离社会生产的场域。与其纠缠在走出本体或返回本体的反复论战之中,不如重新思考何以让建筑不致于沦为一种奇观装置中的符号再生产?何以动用建筑自身的能量让建筑学不在理论和现实的政治争斗中退场?不能轻信的是各种替代性的、风格化的、类似于救命稻草般的临时选项,而是要非常明确地从建筑体系中指认出被展示进一步放大的建筑物与建筑学知识的生产之间不可能缝合的空隙。由此,如何在既定的展示系统中共同勾勒出可能性的条件,将远胜于通常意义上的以一己之可能性投身于全球的马赛克拼图之中。

借助建筑,但不止于建筑⋯⋯何以动用建筑自身的能量让建筑学不在理论和现实的政治争斗中退场?

文|王家浩/责编|PLUS//2010


福斯特事务所作品展|2012

从建造者到建筑师|福斯特的时代困境

在全面工业化和资本分配的条件下,建筑师已经作为一个协调者,而且是必须放弃一部分领域之后,才能使自身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在福斯特的“作品”中,人们看到的不完全取决于个体的创造性,而是建筑师作为公共代言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不是建筑领域中的某一种所谓的风格,而是建筑在科学工程时代中的必然。在这种必然之中应当受到质疑的不只是建筑师,从总体的历史计划来看,社会分工已经让先前的“建造者”成为了竞争体制中的现实意义上的建筑师。作为某种协调者,必须放弃自身曾经主导过的一部分领域之后,才能使自身变得更强有力。

要成就一种真正与技术结合的建筑,必须……丢开自己的文化路径,甚至包括建筑师的职业外衣。

文|王家浩/责编|绽//2013

创谈|

状态的现场|评“时间·剧场·展览”

我们可以将此次的“状态的现场”称之为“元展览”……关于作品与观众之间如何构成展览的方式。

此中的“展览”不再是一个区分作品发生的时刻和地点的记号,而是一次反向的进入。我们可以将此次的“状态的现场”称之为“元展览”,根据这种方法,人们展出的对象与其说是作品本身,还不如说是关于作品与观众之间如何构成展览的方式,而人们正是试图借助这种展览的机制,来面对和利用作品的。那么“不同的话语与经验,在一个进行式的空间里边……有没有可能产生个案?”。无论观者怎样在这些物件或场景的记录中产生内部的对话,推进其与外界的关联,艺术家的所为事实上都是在直击“现场”的构成性核心,汇聚交织着创作者、组织者、注释者这三重角色。

“现场”……意味着一次——与“事件”的中文读音基本相同的两个词组——“实践”与“时间”的总合。

文|王家浩/责编|绽//2009


解蒙太奇2003/战舰波将金号2013

将这一计划看作是“成为”现实的,在误认中的弄假成真……如何根据情况的变化将构想逐渐释放到之后其他的工作中去。

某种程度上字幕的画面切断了原有的影像序列,所以从感知上,我们不能只把字幕当作是一种说明性的补充。套用麦克卢汉冷热媒介的说法,字幕与字幕之间的“蒙太奇”相较于影像而言,是偏冷的。我把这些字幕画面集合起来,在叙事中形成了更多的空隙,也就是进一步地降温了,可以叫作解蒙太奇,既不是又仍是蒙太奇的。

不能把别人给出的地盘说成是自己去占领来的……不能假装不知道这一系列关系已经完全翻转了。

将不在一个时间段,不在一个场域中完成的事件并置在一起论述,是为了能以此剖析比较各自发生的语境与具体的操作方式。在事件的背景有可能完全更换掉的前提条件下,真正意义上的重复要求人们能够不断地给出新的、甚至是彻底相反的回应。在公共的政治生活中,需要质疑的是那些被权力追加认定的所谓的绝对真理,需要人们将真理内容放在特定的条件中,转化成为特定的事件,构建出一个个能够持续释放其能量的“状态的现场”。

视频|

访谈|王家浩/责编|绽//2003\2013


输入|影像与建筑的可能性

通过汪建伟十几年的作品实践,探讨了影像与空间以及跨学科的可能性等话题。这是国内建筑类杂志较早刊登的当代艺术家以及跨界议题的访谈之一。访谈涉及到生产、影像与空间、跨学科、可能性、微观话语、不确定性等议题。反思了在某种确定的跨学科活动中,以显而易见的解释系统来谈创新、谈可能性的“可能性”悖论,并以“生产”这一作品为例证,论述了艺术家的产生方式之所在,以及如何通过视觉和空间的关系,建立起这样一个中间地带。“剧场”作为一个产生新的知识系统的空间概念,同时也是各种关系的产生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现场。以几次策展过程为例证,尝试以一种微观话语的分析,去面对所谓“跨学科”被封闭的可能性的困境。质疑“权宜”这一幻想,来自于现有的知识系统虚设的对某种自由的承诺,以“现场张江”的两次开幕“连接”论述了非阅读的经验如何在一个视觉作品里残余,又怎样去预留空间,找到隐藏在这个空间属性之后的或者是之外的某种不可见的限定,藉由对个体记忆的改动以超越自我。

上|在一整套显而易见的解释系统的基础上来谈创新、谈可能性,是毫无可能,根本没有可能的。

中|不同的话语与不同的经验,在一个进行式的空间里边是不是有可能?跨界的可能性有没有可能产生个案?

下|我改变不了这个社会,我只能改变我自己对外部社会的看法,视觉所决定的世界是有问题。

上|必须要有一种微观话语的分析,才能解决现在这个被封闭的可能性的困境……它将是个系统的工程,还需要个案的产生和相应的解读。

下|我的很多工作不在艺术史方面考虑问题,但同时由于艺术史的存在,使得我的很多问题也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和艺术史是有关系的。

访谈|Q:王家浩__A:汪建伟/责编|绽//2008

作品与作用|共通、渗透、介入……

空间成为了系统、机制……建筑师在考虑博物馆的时候,并不是我们在现场看到的那个博物馆,而是那个不在现场的、潜在的艺术机制如何和社会空间发生关联……

之所以博物馆可以作为一种特定的建筑类别加以论述,并不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系列建筑“作品”的可能性,而是如何去破除作品的边界,将博物馆“作用”于地理学的脉络,在经历现代性转型、全球地形重组、消费场景涌现、以及非物质性的技术再现等等诸多挑战之后,重新想象甚至是构造公共世界的可能性。除了解读参展作品《博物馆星球·连锁》之外,更是从作品的角度深入到博物馆机制与创作身份的探讨,分享了对“无形的手”以及“策展”等议题的见解。

作品的生产……以建筑史的阅读把所处学科的历史重新释放到共通的空间中去。

艺术的一个场域的建立或者是一个空间的开辟,恰恰就是为了要引发争议的,而不是为了再生产自由的幻觉。

访谈|王家浩/责编|PLUS//2014

迷颜

《时代的脸》的作品集是台湾摄影师谢春德1986年出版的人像摄影集。没有目录、没有前言,一切都从人像照片开始,仅在影集最后附上两篇评论性质的序言。比起分析这些照片、揣测摄影者的意图,作者选择用“我”的感受去介入摄影者的生命片段。被拍摄者不是信息的传递者,摄影师也不是。所谓“时代”,亦不是以绝对客观的方式冷眼旁观,而是作为微光“时代”中个体的摄影者与被拍摄者的关系、摄影与人的关系。

“时代的脸”是一系列很自传性的创作,几几乎乎每张照片都有作者自己生命的某些片断。

文|陈传兴/责编|一喵//1986

我行其野

《我行其野》深究的是“我”与“他者”的关系。这里“我”与“他者”并非像《诗经》中描述的那样,互相有着明确的界限;而是共存于“不像我,又是我的”之间。文章最后以绘画展览空间的转变为隐喻,回应了摄影师的反思:“优雅”不是回到现代之前,也不是此时此刻,而是在过去与现在的时差中,体会“同时”存在的“我”之差异性。

如何去等待、接纳这个永远在外不受任何律则支配(人伦道德或是先天律则),没有容颜形式的他者幽灵(“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文|陈传兴/责编|一喵//1990

战|建筑学和建筑物之间的遮蔽界限,已经反向在建筑师自身的内部形成了一条内在的裂缝。一旦产品/作品的具体的外部影响经由生产过程的历史转变进入了建筑师的内部,建筑师则完全有可能更加直接地针对这个中介的“现场”进行创作。

作为政治本能的建造|社会更新圆桌导言

建造不仅是人权,更应当是已经在消费时代逐渐被忘却了的人的政治本能!

BLOOM绽的主策展组现场考察了谢英俊及其团队在台湾的几乎所有的重点项目以及在内地的工地和工厂,采样分析了1999年至2013年期间公共与专业媒体中关于协力造屋的各类报道,并在展出前将这些素材提供给参与活动的人员,先后在杭州、日月潭、雅安、重庆、成都、西安、贵阳、上海等地策划和参与了多次论坛、讲座、对话等活动,以期来自各领域的评论者能够事先对评论对象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更为重要的是,让评论者相互之间展开充分的论域交织与调整,最终促成了展出开幕九个多小时的讲座和对话和闭幕五个小时左右的回应。让我们回到评论展的开端,2011年与评论展同题的“社会更新”圆桌的导言。持续四天的圆桌议题推进,起于对共识的否定、承接破除神化之后的反转、由建筑转向社会生产、由设计转向社会意识、合于对职业化主体的自我批判。 

将谢英俊及其团队的实践放在整体的社会部署中……任何社会实践都涉及到展示。

文|王家浩责编|绽//2011

人民的建筑

以谢英俊及其团队近十年来的实践为发端,梳理台湾社会都市状况及现代建筑运动以来的脉络,指出谢英俊的工作不只是建筑计划,而应以“社会性建筑”的视角将其理解为空间生产计划,进而详实剖析其应对方法与隐含却强劲的哲学基础,期待建筑师仍能保有追寻社会统合之希望。借助当代政治学为研讨基底,结合建造、展示、社会等多重维度,倡言“没有建筑的建筑师”之预设,将是从其特定行动模式的起因、持续参与到相应的后果中显现的主体化过程。由此,建筑正成为社会运动经由在地建造的副产品,规划正成为城市展示经由媒介传播而来的群劳作。切近谢英俊之“开放体系”技术改造之核心,正是凭借其技术专业的“质”,以新的建造系统推动设计组织和生产模式的变革,应对真正的社会化“量”产,意即大众自身之建造能力。

上|关系到70%人类居所的实践与探索|这不是良心的问题,是方法的问题。如果没有方法,踩不进去,想做都没有办法做。

下|让“大妈”都能盖房子|大妈的力量怎么样加到设计领域里来?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也是解开这个结的一个重要观念。

面对可持续的挑战,文明都得重构。既然要讲“人民的建筑”这么大的议题,就得在这个框架下来思考。

很多问题不是设计师的问题,单向思考是不能解决的,必须靠居民自己去解决……同样的观念是,我们在城市里怎么看这件事情?

附录|简化、开放体系、原型、互为主体|建立开放性的架构、简化构法、居民能参与、发挥创意灵活调动……

透过传统的号子,把现在的建筑语汇跟传统结合起来,让我们能进入70%的人类居所的建造活动。

文|谢英俊/责编|PLUS//2011

在黄昏中浮现的社会建筑师

离开现代建筑论述所支配的前卫建筑师的形式主义乌托邦陷阱……不被已为新保守主义所俘虏的后现代建筑所惑。

512之于大陆的建筑师群体的意义,或许与921之于谢英俊及其团队有着相似之处。但是,不止于两者间社会脉络的差异,不止于灾后重建的乡村,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落于这两个日期之下的所谓灾难?又应当如何在比此前更为诡异的处境中,从濒临灭绝中站起?由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夏铸九教授写于2003年的批评,历史地分析了谢英俊及其团队抵抗的建筑话语脉络以及对台湾社会的意义。这一回应并不止于对70年代建筑话语范式转变之后具体到社区设计参与的重申以及给出异地移植这一明确的答案。

如何能让技术与文化有机会在人类发展更高的阶梯上重归于好?

文|夏铸九/责编|PLUS//2003

建筑构筑的自信与建筑师的自我|玛家农场与津梅栈道的设计现场调查

使用者与地方居民有发言的权利,是一种公共领域,一种公共空间的再现,它可以改变封闭的建筑论述与建筑师的惯行……

“用后评估”,这是社会学领域首次对建筑专业领域的干预,有助于专业社群逐渐获取更为可靠的知识。从创作者的许诺与使用者的回馈之间介入,瓦解建筑史学的审美预设在话语上的正当性,为学科所依赖的体制带去结构性的变化,以期在面对各种社会条件的变化时能够给出针对性的回应。这不仅需要在建筑批评中穿透影像与现场,将即刻的体验转化为持续的积累,从设计主体的单一措辞,扩展到多方位的对话,而且还应当籍此逐渐形成一系列更为灵活可变的实践!因此,实地考察的必要性是为了从更为广泛的得与失出发,连接起空间与社会的现场,贯通设计的生成机制与建成环境,突破即有的建筑话语体系。

实地考评确有必要。如能访谈地方实际使用者、业主或赞助者,做到有用后评估意义的实地考评,效果更好。

文|夏铸九/责编|BLOOM绽//2010

就让我们继续这样相信吧

看似第三世界的落后行为,其实在批判的就是第一世界高度工业化的文明。

“协力造屋推动的绿建筑,在地生产自给自足的用材,以及因应地方(如原住民文化/地方材质)特色的呈现,就像屋顶上的石斛兰和居民和大自然间的关系,故名之”。以下是2003年初版的阮庆岳与谢英俊书信对话集(共12封书信往来)的最后一篇。信中建筑评论人观察到的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间的对望与回应,建筑师投身的切近经验,都将人们的思索引向了更为悠远的残响。规划理念、建筑专业作为,应当去往何处?是超超玄著?还是百日筑基?抑或作为消失中的中介?

所有的规划理念、建筑专业作为,也渐渐消融在族人的生活里,消融在仪式进行中……

文|阮庆岳×谢英俊责编|绽//2003

从“自然/自由”到“时代/永恒”

追根溯源由康德提出来的“自然/自由”这组概念:所谓的自然世界,明确的定义其实应当是“他然”、是“依他而然”;另外还有一种世界,是不能被物理学的方式掌握的,就是“自由的”世界。康德看到了接下来几百年的发展,整个西方的思考停留在自然之上,再也难以看到自由了。回顾二十世纪初,包豪斯其实知道他们要面对的同样也是风格派提出来的问题,要照顾私我跟大公的平衡,这是最高的理想。所以之后他们才能面对时代最困难的问题,如何使用新的材料、新的制造方法以调整新的生活方式,最后达到这个理想。总之,面对“自然”是应该的,面对“时代”是应该的,对于技术与现实的研究处理也是应该的。所谓的现代化其实是某种失神,就是失礼的意思。失去了对于万事万物进行“观念掌握”、“本质掌握”的这个部分。一个观念的理想的世界要透过非常高强度的技术……需要透过自然的部分,透过时代的部分,需要透过各种的技术方法,需要透过各个不同的时空、拟定不同的技术,这个技术可能包括法律技术、立法技术,包括各种实质的市场机制的设定等等。由夏隆主持设计的达姆施塔特国民学校,从古人的眼光看到的是现在看不到的东西,在一系列的设计中被重新地找回来。切换他们的眼光,看到的是这种所谓非实质的部分。

上|面对“自然”是应该的,面对“时代”是应该的……问题是我们目前的状况、所在的位置使我们忘记了永恒、忘记了自由。

中|透过自然的部分,时代的部分,透过各种的技术方法,各个不同的时空、拟定不同的技术,包括法律技术、立法技术……

下|我们的存在本身,或者万事万物的存在本身,其实都是具有两个不同的层面,遗失了其中的任何一个都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上|每个人心中在事实之外都能找到一个所谓的理想或者观念或者本质……“礼失”就是……失去了对于万事万物进行“观念掌握”、“本质掌握”的这个部分。

下|观念的理想世界要透过非常非常高强度的技术,在自然的层面在时代的部分加以具体化,加以解决才有实现的可能……他们有各自的任务,要彼此合作。

文|汪文琦/整理|BLOOM绽/责编|PLUS//2011

自然地更新|有关“人民的建筑”展览的感言

他的工作与发展是一种自然地更新,而不是有针对性或者标靶的抗辩……需要有更智慧、 更建设性的想法。

谢英俊先生工作的此时呈现,对国内建筑师和年轻一代有着重要启示:从社会理想出发,发展新认识,探索更可持续建筑的可能性,去服务更广大的、有迫切需要的民众……来自中国大陆的建筑师同行,之后也从事着相关领域的研发,因此“自然地更新”所涉及的并不止于对谢英俊及其团队工作态度上的认同,更是希望以维护系统的技术分析,提出以进一步的标准化去适应更大范围的应用目标,从而“将‘可能持续’带向‘可以持续’的境地”……无论各自工作的取径或有不同,无论未来的成果又会怎样,一个人也许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统筹整合发展产品,目的不是用它来加强权力,也不是分割这个世界……

文|朱竞翔/责编|PLUS//2011

兼容二元|中国县镇乡发展的基本判断与路径选择初探

积极主动迎接产业的空间转移是县、镇、乡发展的必然路径……对于城市而言,县、镇、乡的二元性就是它们巨大的优势。

针对谢英俊及其团队在大陆的实践,从规划及经济层面提供的关于中国城乡发展现况的背景论述。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对于县、镇、乡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更大数量和更基层的县城、镇等的发展,将城市资本与数量众多的县、镇、乡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集合起来,才能够进一步生产和扩大市场,维持社会稳定。结合城乡关系过程的政治经济分析和历史讨论,县镇乡兼容二元的发展路径,不仅仅与市场有关,也不仅仅是被整合入全球经济生产链的问题。它们的开放或内生性发展对于地方的文化发展、大地景观、生活方式与价值理念、环境状况等都将有巨大影响。

上|美好愿望的前提是,必须产生新的空间收纳和转变多余的巨量农业劳动力,否则就是一个空想。

下|从县、镇、乡自身的角度出发,整合入上一个层级的生产链是必须的路径,却并非是完全的路径。

文|杨宇振/责编|PLUS//2015

三种脉络,三个方法|谈谢英俊建筑与台湾空间生产之辩诘

评断其建筑工作的逻辑构成以及实践方法,将之置放在一个脉络性的理解架构中,认真对待其建筑实践与欲解决问题的关系性构成。对谢英俊建筑意识形态所召唤的内容作政治分析,无论是批评与赞赏,都必须历史地以及社会地理解,并且将之连结到台湾空间生产,视其工作为当前的政治计划,往前推进。

上|“灾区的问题不是解决灾后的问题,而是解决过去的积累。”这是一个空间生产计划,而非仅是建筑计划。

下|在当下的条件中,企图透过建筑去响应他直觉所感受的部份。这是他建筑工作最重要的当代性,最具有意义的“社会性”。

文|黄孙权/责编|BLOOM//2014

为无为|谢英俊建筑实践价值观念

在厘正所谓人道主义的误解,澄清所谓乡愁中的潜能之后,将是对未来的假定:后宜家时期的设计生态应如何转向?知识产权与扩大再生产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最终回到建筑师在社会更新中的政治主体的位置为何?“展览并不只是为了当下的展示及表达,更是检视了过去,评估现在到了哪里,以及将来的可能在哪里。”展览包含以“为”呈现谢英俊团队特殊的设计操作,如何以低限的作为与他者,使用者、营建参与者做最有效的协作;“无为”则呈现他者参与后无限衍伸的状态。

“为.无为”,建筑师实际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观念和具体的方法间要有一个逻辑可以连结到历史和未来,才可以在团队间一起看向同一方向并且发展……

文|谢英俊\常民建筑/责编|王家浩//2018

重新论述、感知度、未存在的案例|穿越学科的共同工作

主动创造出案例,一个并不存在的案例,一个从现实中升华、抽离出来的案例,或许更容易带有强列的多面性和矛盾性。

回顾BLOOM绽策划评论展的来龙去脉之外,以此为例提出集体策展团队未来的工作方法与路径:穿越学科的边界,批判实践的同一性强制,面对共通的对象,展开“重新论述”,激发出摆脱教条认知的议题,从不同实践者的感知能力出发,通过由各种案例与评论共构的“田野”的调查、研究、提炼、加工,甚至加入虚构、想象,主动创造出一个个尚未存在的案例。这项极具挑战而颇有意义的行动,将带强列的多面性和矛盾性,不断卷入不同领域的异质者,历练共同工作的联合性技术。

对积极性的集体强迫症……凡是不想只在自己学科内部进行讨论的人,都应当尽量连接起来。

整理|宋轶\BLOOM绽/校订责编|PLUS//2016

没有建筑的建筑师|群劳作与副产品

在谢英俊及其团队提出的为70%的人盖房子的口号下面,包含着一个值得关注的与现实操作路径相关的议题:在建造、展示、社会被隔离的现况下,如何联合起在地、媒介、运动,共同推进并突破全球化的政治秩序?将建筑视作社会运动经由在地建造而来的副产品,将规划视作为展示经由媒介传播而来的群劳作,我们才得以重新审视“在地建造”这一概念及其中蕴含的潜能。从在地的重构出发,将消费的商品转化为生产的产品,将产品转化为生命形式的副产品。将资本体系中的工作转化为劳作,将劳作转化为共同的群劳作。建筑不是商品,而是经由产品从生产变成生命形式。城市规划不是安排工作、生活、娱乐、居住等等的工具,而是经由总体的、不可分解的劳作,共同地打开建筑世界,向社会世界开敞。

上|考察历史的过量与不足,从被现有的社会系统塑造成建筑设计的工作流程和建造的行为本身的裂缝中,找到建筑(师)的政治的新条件。

中|对建筑师而言,将一栋建筑称为“作品”,只是一次作者的而不是权威的签署……只是把自己卷入到整个时代命运中的一道机关而已。

下|运动-建造-建筑,展示-媒介-规划。在地建造不再被看作是与建筑相关的议题,而是一个在全球-历史视野中的特定地点上的政治议题。

文|王家浩编|BLOOM//2014

展场|

寻向所志

结构、组件、增补,这三项配置重叠在这个线性的箱体空间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可以看作是三组实施步骤的互相交织与渗透。结构——从2014年的博物馆星球·连锁(王家浩),回溯1983年的拉维莱特公园竞标案(OMA),到分隔作品与文献的区间装置。组件——从2015年的城中村研究游戏模拟器(蜗牛工作室),到激活建筑构件的临建模块。增补——从2013年与监视器设备相关的两次展出(李巨川)到返身投射观看者的实时视像……当代建筑师从展示机制中的泛艺术家角色,转而重又成为基础情境的构作者。

以原初的空间为出发点,以此前的创作为基准线,将参展作品再次嵌入这一嵌入社区住宅楼的美术馆“地形”。

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编|PLUS//2017

展场|

从游戏到展厅|三重虚设的“城中村”研究

这是一次“重新认识自我”的展示过程:不是作为艺术家参展,也不是为艺术家设计展场,而是重塑“建筑师”之于展示的作用。其中的建筑师团队之一,蜗牛工作室从2015年开始做城中村研究,基于临时搭建的形态开发出了一个游戏模拟器。在此次展出中,将游戏应用中已经抽象和提炼出的城中村临时搭建,转换为展场搭建中的建筑构件模块。把城中村里居住、访友、观看的行为,间接地挪移为展厅里观看、停驻、交谈的身体经验——再次嵌入这一原已嵌入住宅楼的时代美术馆的“地形”。

展场里的装置不仅是将游戏插件直接还原,而是展现了从研究到游戏的思考中这种系统的关系。

访谈|Q:王家浩__A:蜗牛工作室/责编|绽//2017

工作坊|

建筑师与空间斗争

透过重述我们可以把塔夫里的批判结构拉回到当下,重新看待塔夫里试图将阶级斗争引入建筑学的坚持。或许存在着两种转化,第一,承认作为主要矛盾的阶级斗争仍在,但已经不能只依靠对它的直接解决,同样也不能只依靠次级矛盾的重构便可化解,而是次要矛盾,例如性别、种族、地域、空间等等,必须以主要矛盾的必然性与不可调和为前提,才可能得到暂且的妥协方案。第二,塔夫里的将“阶级斗争”引入历史,同样体现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各种斗争关系中,所以历史上已经完成了的作为“斗争”的妥协方案的一部分,建筑——按卡斯特的看法,建筑是失败了的或者说迂回的社会运动的后果——作为某种构成性策略与视域的回归,这一历史激情可以返还当下,与新涌现的矛盾与社会发展模式结合在一起,由此震动作为建筑历史与建筑客体投射而成的“建筑师”这一职业因领域囿困的“界限”。

具体地来看,我们周遭现实中的这类案例尽管并不多见,但仍可以发现这样两种路径。以我这几年在工作中持续关注的研讨对象为例,其一,由建造的技术出发统合生产关系的技术,尽可能地提供最大化的社会想象,例如谢英俊及其团队;其二,将建筑学科已有的技术力,结合并运用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实践,例如东湖计划之后将会转向的工作坊等等。还有一处可能的斗争场域——建筑的社会性展示的辩证运用。看上去,展示或许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中的退却,但同时它也获得了比塔夫里所处时代更为实质性的社会条件的支持。展示作为媒介的“潜能”事实上已经蕴含在塔夫里所研究的对象与启示之中,正像我在其他地方提到过的那样,任何社会实践都涉及到展示。在“崇高的无用”(对新先锋的批判)与“否定-批判的历史”(塔夫里的理论实践)这两厢对立之下,建筑的展示之有用性同样可以回溯到这一学科的开端,塔夫里为此划定的“超现代”周期的开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在城市中的共同“展示”。

与新涌现的矛盾与社会发展模式结合在一起,由此震动作为建筑历史和建筑客体投射而成的“建筑师”这一职业领域囿困的“界限”。

主讲|李巨川、王家浩、张思锐、李佳//2018

展场|

岗位“保岗护位”倡议书|POSITION

冇岗,边有位,冇位,边有人,冇人,边有嘢做,唔做嘢,边有钱?

冇岗,边有位,冇位,边有人,冇人,怀念D乜,唔怀念,边有赏?

创作|王家浩//2019

展场|

“发明”|INTERMEDIARY INVENTION

三幕合成剧场

没有人文主义/与后人类主义的对峙/也没有/后人类主义者用狂欢为人文主义唱最后的挽歌

没有更迭的建筑/没有自足的场所/只有/处于过渡状态的身体/空间和历史/在具体情境当中/对可能性条件的重新发明

视频|

创作|周诗岩\BAU学社//2019

201718 - 2021/22|

院外自2017年中试运行到2018年初正式运行以来,已推送千余次原创文章,逐步形成五个稳定的板块,分别是:BAU学社、星丛共通体、回声·EG、批评·家、BLOOM绽。

板块的定位不同,各自的形式与进路亦有分担:BAU学社探根究柢,整饬包豪斯人的文献材料,以“重访包豪斯”遴择同道中人,主持系列丛书的出版,由此推扩到“世纪先锋派”;星丛共通体回溯开端,以阿比·瓦尔堡的文本为重心,毗连上世纪的艺术与视觉文化研究,置于批判理论的译介与讲读中砺炼;回声·EG形与势俱备,从“美学与政治”这一矛盾情境出发,以批评式导读与导读式写作,次第引入空间政治、媒介政治、生命政治等共构审美论域;批评·家教学相长,以深入特定个例的论文梳理整体脉络,持续组织线上的文本庭审以及线下的共读活动;BLOOM绽贯通言与行,以展示与策动为支撑,辩证地介入建筑、城市、艺术、技术相互联结的当下语境。

纪事|2017/18- 2021/22

院外计划不同的板块分进合击,汇集、映射、交织、对抗,突破各自的界限,打开已在却仍未被再现的环节,把握更为共通的复杂情势,循序渐进、由表及里地回应“批判者与建造者的联合”这一目标。

联络院外|

extitute@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