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王梓木从国家经贸委辞职下海经商,选择当时金融业中最薄弱的保险领域作为创业起点,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财产保险公司,即华泰保险公司。从组建华泰保险公司到现在,华泰保险从一家财险公司发展成为拥有财产保险、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和基金的综合性金融保险集团。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公司成长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第一次是在2000年,华泰财险确立了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方针,当时叫作不以保费论英雄,质量效益见高低。” 王梓木回顾华泰保险公司的发展历程时提到,华泰最早在行业里提出“摒弃规模至上,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经营发展理念。在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经营理念下,华泰保险创造了绝无仅有的保险公司自成立起连续盈利并且分红的业绩。“华泰不仅重视公司的股东利益,也注重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长期稳健发展给股东带来更大的利益,去年华泰一级股权市场交易的价格已经是股东原始投入的20到30倍”。王梓木说。在保险市场强调企业做大做强的时候,华泰追求做好做久。王梓木表示,保险企业必须具备长期主义发展理念,才能为客户所信赖。企业要有强烈的使命感,企业的发展才会更长远。华泰保险要与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社会建立良好关系,平衡好各方面的利益,努力成为一个美好企业。王梓木表示,在新商业文明时代,企业的经营哲学从单纯的股东利益至上转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创造美好的事物,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清楚企业存在的价值,让大家不仅仅是为钱而工作,而是为了社会,为了他人,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利已’和‘利他’融为一体的时候,组织就会迸发强烈的热情和强大的动力。这是我们希望打造的企业。”王梓木说。作为“92派”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王梓木表示,“92派”大都是从知识分子或者政府官员下海,他们在那个时代培养了一种家国情怀,具有某种使命感。他认为,“92派”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就是通过商业渠道追求企业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他们将个人价值通过企业价值放大到社会价值。王梓木认为,企业家精神应该放到社会价值上,努力将自身企业建设成为美好企业。企业家们有了这样的理性自觉,就能推动社会进步。“我认为在商业社会,企业家是创造历史的。优秀企业家推动了商业文明时代的转变和人类的进步,他们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王梓木说。
搜狐财经:1996年,在国家经贸委工作的您决定辞职下海经商,您弃政从商的初心是什么?为何会选择创办保险企业?王梓木:随着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国家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时期,部分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开始下海经商,这些人被誉为九二派。那时我正好在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工作,参与国有大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研究和试点,我渴望自己来实践现代企业制度。我向当时的朱镕基副总理辞行时就是这样说的。下海的初心是什么,从我的内心讲,当时想的不是赚钱,而是做事,想做人生中一些新鲜的事情,选择了建立一个股份制的公司。那时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寻求某种自由。其实企业是企业家的自由王国,企业家把企业做大做强,做好做久,自由王国的天地就得到拓展和延续,他的内心就会获得飞扬和满足。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自由王国的天地做大之后,企业家会思考到底什么是满足,难道仅仅是自由吗?他要考虑到企业对社会的价值有多大,对社会贡献了什么。企业家会去追求更高的满足感。什么是更高的满足感?企业家的初心可以理解为创造社会财富,也包括赚钱,但是企业家的使命一定是推动社会进步,这样企业家才有更充分的满足感和获得感,或者叫幸福感。90年代,我在国家经贸委工作时主要面对工业企业和流通企业,关注到中国的金融业亟待发展。金融业里,保险又是最薄弱的领域。当时全国大的保险公司只有三家:人保、平安、太平洋,还有地方性新疆建设兵团的保险公司。我想在这个领域做点事情,就利用国家经贸委的工作关系,组织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申请了一家全国经营牌照的财产保险公司,筹集了13.33亿人民币的资本金。华泰保险是1996年获准开业的唯一一家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另外获批的两家全国人寿保险公司是新华和泰康。那年是中国保险业的一次破冰之旅。搜狐财经:回顾华泰保险公司的发展历程,您觉得最重要的转变有哪些?王梓木:重大的历史性转变只有两次。第一次是从保费规模增长型转为质量效益型发展。公司成立前4年保费快速增长,承保亏损严重。在2000年,我们经过内部大讨论,确立了质量效益型发展的方针,提出“不以保费论英雄,质量效益见高低”。我国保险行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追求保费规模,粗放经营。华泰成立的前几年也是是靠投资收益弥补承保亏损后来给股东分红。后来我们认识到保险本身是主业,应该让保险主业获得盈利。从那时候我们开始追求承保利润,努力把综合成本率控制在100%以内。在国家“十一五”期间,我们实现了较好的盈利,当时华泰财险保费只占行业的1%,但是利润占到行业的31%,创造了中国保险报头版连续刊出的“华泰现象”。从那以后,质量效益成为公司发展的总体方针,甚至成为公司的文化。华泰10年另类,终成主流。针对中国保险市场中大公司占优和垄断的状态,我们又提出差异化竞争,做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努力寻找第二增长曲线,这是华泰成长史上第二个重要转折。我们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环境中,开拓新的的产品和营销渠道,进一步确定客户价值理念,从产品为主到客户为主,不断满足客户新的需求。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从国外引入EA模式,它是一种专属代理门店,经过批准可以代理华泰保险的所有产品。EA门店经过10多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门店的数量达到5000家,综合成本率从最初的120%下降到97%,同时建立起配套的管理体系。近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EA门店与线上结合,大量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服务和效率问题。EA的好处是贴近客户,可以提供面对面服务,产生信赖感。但做好EA是一项慢功夫、真功夫、硬功夫。我们在保险的细分市场上也下了工夫,比如燃气保险,连续几年快速增长,华泰在全国市场上份额排在首位,今年前三季度还有28%的增长,承保利润也非常好。在细分的市场领域,谁发现得早,功夫下得深,谁就能获得客户。发现新领域时要迅速出击,敢于投入,并且用工匠精神把它做好。这时候除了产品和服务渠道以外,尽快建立完整的业务系统,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要在传统业务的竞争中,不断建立起第二、第三增长的价值曲线。搜狐财经:华泰保险是中国唯一一家自成立起连续盈利并且分红的保险公司。华泰保险是如何做到的?王梓木:盈利是企业的本分和初衷,安身立命的基础。不会赚钱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但只会赚钱的企业不是优秀企业。华泰最早在行业里提出“摒弃规模至上,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经营发展理念,成为质量效益型的代表。看一个企业的价值成长,不仅要看其是否长期稳定收益,还要看它的风险承受度。华泰自成立以来,公司战略上没出现过大的失误,也没出现过一笔大的呆账和投资失败,没有经历过任何具有危机性的风险。公司的夏普指数较高。这么多年下来,特别在几次大的经济危机情况下,华泰都是保持平稳的状态,我们不求大富大贵,但求从容面对。公司一方面做业务、做绩效,另一方面还要图发展、谋长远。只看短期绩效的企业,往往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期利益,而华泰在长期利益方面投入得更多,下得功夫更大。华泰注重公司的长远发展,长远发展给股东带来更大的利益。公司成立24年来,不仅连续盈利和分红,而且股权一级市场交易的价格已经是股东原始投入的20到30倍。华泰之所以能够实现长期盈利,与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方式也有一定联系。我们即使在股权分散、均衡的时候,也坚持董事会领导体制,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组织公司运营,保持对股东、客户保持高度忠诚。这样的治理结构下,管理者只能靠绩效说话。搜狐财经:华泰保险的股权中外资占比一直较高,您如何看待外资增持股份对于公司的影响?王梓木:华泰在本世纪初引进外资股东,是中国第一家引进外资股东的保险公司。那时候我们是分散并且均衡的股权结构,到后来外资保险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外资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海外经验、培训、产品、客户和再保险服务。我认为第一大股东如果有远见、看长期,并且对公司长远利益负责,对公司发展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特别像外资保险公司这样的股东,专注保险业的服务。从我们合作多年看,外资股东比较注重公司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符合华泰长期形成的公司理念和文化。我们不仅希望实现股东的利益和公司的长远利益相吻合,而且与客户、员工的利益相一致。公司的发展如果能够借助股东的一些经验、技能、客户、影响、声誉,也会给公司带来更好的发展,这是我们所期待的。搜狐财经:今年利率加速下行,保险公司在投资方面面临哪些压力,如何应对这个问题?王梓木:利率下行影响到很多与利率相关的保险产品,导致原来保单的成本过高,收益降低,特别是对长期寿险影响较大。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的投资或者资金运用要相对保守。保险公司资金的性质决定最重要的是安全性,其次是流动性,最后才是收益性。我们不能拿这个钱去投机冒险,做风险更高的投项。既然这样,可以扩大非利率产品。华泰资产管理公司在这方面就见长,固定收益率做得比其他资产管理公司要好一些。近几年权益类投资也做得不错,但比起证券公司、私募股权基金或者公募基金的能力来说,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监管机构关于保险资产管理权益类产品的投入比例越放越高,已经超过30%。权益类产品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高风险的,保险公司要有效地把握和控制。华泰受外资股东的要求,股权投资比例控制得比较低,更多资产还是放在固收产品上。固收类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利率是锁定的,相对稳健。
搜狐财经:在2000年的时候,您给50年后的华泰保险董事长写了一封信,您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写一封信?王梓木: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要为客户提供长期的风险保障,不能干了三五年或十年八年就出现重大的经营亏损或者不能正常兑付风险承诺。所以保险公司要成为百年老店,企业做20年、30年的不多,50年的更少,100年的则是凤毛麟角。我们追求的是百年老店,不是简单的做大做强,而是做好做久。短期内快速做大的保险公司往往是短命的,这方面的市场例证已经存在。所以在本世纪初,我们发起了一个“为未来50年华泰保险留点什么”的活动,制造了一个不锈钢的封存箱。各个部门的人投下50年以后想留给华泰人的信物。我投入的是写给50年以后华泰董事长的一封信,信的第一句话就是: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我感到甚表欣慰,因为华泰保险毕竟存续了50年。搜狐财经:您觉得把公司做好、做久,最重要的选项要的是什么?王梓木:建立好的公司文化,将公司价值做大。华泰在十几年前提出公司要让“客户青睐、员工喜爱、股东满意”,认为一个企业的价值由一个等边三角形组成,包括:客户价值、员工价值和股东价值,三边只有同时延长,中间面积才能最大化。那么围绕这三个角画的圆就是企业的社会价值,企业的社会价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 一个企业不赚钱不行,但不能只想着赚钱,还要想着为社会做出贡献,建立企业发展的使命和愿景。企业要有强烈的使命感,这样企业的发展之路才会更长远。所谓使命,简单地说,就是企业自身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存在。保险业的存在是要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社会发生了意外的灾难,人们还能有尊严和有质量的生活下去,保险的功能和机制就是发挥这方面的作用。我们华泰保险的使命是“让人们的生活品质不为风险所改变”。另外,企业要与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社会形成良好的关系,成为一个美好企业。美国人拉金德拉写了一本关于美好企业的书,讲述了近些年美国企业经营哲学发生的变化。美国早期的商业圆桌会议,信奉的是经典资本主义的代言人弗里德曼的观点,企业最主要的社会责任是为股东创利,其他都是派生利益。2019年召开的美国商业圆桌会议上,一改过去企业要为股东创造价值的理念,换成企业要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由此看来,我们过去提出的企业价值由员工、股东、客户的等边三角形变成了五个边: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社会。社会是企业的终极利益相关者。企业追求社会价值是走向未来的美好企业发展之路,好的企业实际是在解决社会发展的某些问题。我们要清楚自身存在的价值,让员工不仅仅是为钱而工作,而是为了社会,为了他人,同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是我们希望打造的企业。王梓木:传统商业文明中,企业以自我利益、股东利益为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伴随生存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化,旧商业文明进入到新商业文明时代,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企业不再是股东利益至上,而是注重所有相关者的利益。这时美好企业应运而生,走上历史舞台。新商业文明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像最常见的互联网企业提出,产品首先要有用户价值,然后才能变成客户价值。企业的用户价值就是社会价值;企业的客户价值就是商业价值。从一个长周期来看,企业追求社会价值,商业价值往往不期而遇。随着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的改变,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对员工来说,人本主义价值观越来越强烈。这是社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此外,企业通过建立生态圈的合作,从过去的竞争逻辑,零合博弈,发展到共生逻辑,多合博弈,这也是新商业文明时代的特点。善于合作的企业,路会越走越宽,单打独斗的企业,路会越走越窄。搜狐财经:随着企业经营哲学的转变,美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王梓木:美好企业要求建立起社会命运共同体,这是美好企业的本质所在。如果给美好企业一个定义的话,就是同时考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建立起与他们的平衡关系,从而成为社会各方面都喜欢的企业。美好企业要为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包括客户、员工、股东、合作伙伴和社会。美好企业不局限于赚钱,而是有自己明确的社会使命。首先是美好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企业要把顾客的福祉看作企业的目标,而不仅仅是获利的手段。要持续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建立起客户的信任。美好企业和员工的关系是怎样呢?要给员工比较公平的工资待遇和上下一致的福利 ,让员工感到满意。此外,要让每一个员工除了收益之外,还要有与公司一样的使命感,找到共同的人生事业。美好企业把员工培训当作头等大事,让员工在公司感觉到自己在成长。美好企业不是把企业的员工当做资源,而是当做能量源。资源就是像一块煤,燃烧后成了灰就没了。而能量源是自己能够产生能量,不断地发出光和热。如果把员工当作一种能量源,员工智慧成为公司的要素资本。关于美好企业与股东的关系。公司为股东创造利润是天经地义的。美好企业通常能够为股东创造持续稳定和不断增长的收益。同时它所承担的风险要比一般的企业低。美好企业不以股东利益为上,一味追求利润,而是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平衡。做好这一平衡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不是零和利益的简单分配,而是复杂关系的有效处理。现在很多投资人更愿意投资具有人本主义文化的公司,因为这样的公司可能带来更加长远的利益。美好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虽然是一种外部关系,但可能构成生态圈,仍然需要保持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实现多赢共生。最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是赋能于对方。我们华泰EA门店成立了10年,店主们先赚到钱,公司整体上还在付出,没有实现收支平衡。随着规模的扩大、效率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公司便会赚钱,我们是这样的盈利顺序。华泰创造EA价值,EA创造客户价值,客户创造公司价值。最后就是美好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社会是企业的终极利益相关者。因此,应当建立企业与社会的命运共同体,尤其是那些大企业和超大企业,更是责无旁贷。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在参加中国社会企业生态联盟的第一次大会上讲过一句话:“在一个失败的社会里,不会有成功的企业。”凡是成功的企业,必定为社会和时代所容纳。
王梓木:美好企业一定要超越赚钱为目的,既注重商业价值,又注重社会价值,甚至把社会价值放在自己的使命里。美好企业呼应人性善的一面,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同,并且激发人们更大的价值创造力。企业向上而生,向善而行,人们才会有更多的激情和满足感。美好企业的文化有几个特征:信任、责任感、关爱、透明、诚信、忠诚,还有平等与合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信任与关爱。华泰长期奉行的是公司合作文化,源于人性的平等与尊重。建立彼此相互信任,养育发自内心的关爱,不仅对组织有利,而且有利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美好企业创造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包括精神、人际关系、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我在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时写的一篇论文叫《公司合作文化》,其中设定的一个问题是:企业当中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是什么?表面上看是企业利用各种契约、科层等方式确定的领导关系、雇佣关系、分配关系等。但是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合作关系,它体现的是人性的平等与尊重,体现人性中善的一面。这种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其他关系都好处理。这种合作关系不仅建立在企业内部,还包括与客户、股东、代理人甚至竞争对手的关系。 公司建立起合作关系以后,能够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降低公司内部的交易成本,增强公司的外部竞争力,这种文化甚至可以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搜狐财经:说到合作文化,华泰保险的logo是蜜蜂造型,据说与您下乡当知青时养蜜蜂的经历相关。王梓木:我是1969年上山下乡,在黑龙江省柳河五七干校生活了六年,其中差不多近两年是一个人在山里边养蜜蜂,有过这样一段独特的经历。当时从延寿县买了40箱蜜蜂,在小兴安岭南麓的山上开辟了一个养蜂点。住自己亲手盖的房子,每天自己做饭吃,伴守着是一箱一箱的蜜蜂,春季开始采蜜,冬天蜜蜂藏在地窖过冬,我就在蜂房里读书。蜜蜂是非常勤劳的,一瞬间的功夫就飞出去十里路外,采回来一点点花蜜放在蜂巢里再飞出去。每一个时期的蜜蜂有不同的分工,蜜蜂的合作精神令人钦佩。蜜蜂采蜜的同时给植物授粉,对大自然的贡献很大。除了授粉,蜜蜂采的蜜并不是只为自己,而是供给后代的生长,蜜蜂越冬吃的蜜是在夏天积累起来的,后来又成了人类的营养美味。我将华泰的公司文化概括为“勤劳、合作、积累、奉献”的蜜蜂精神。做企业需要这样的精神。搜狐财经:此次新冠疫情对保险业有哪些影响?在这次疫情中,华泰保险做出了哪些调整?王梓木:首先将新冠病毒对人的侵害纳入保险范围。很多保险公司,包括华泰在内,都将新冠病情纳入一些新旧保单,我们甚至纳入了短期意外险,列入理赔范围。由此保险发挥了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并且实施了快速理赔,社会反映很好。这次疫情中还看出我国是一个投保不充分的国家,投保的意识和范围还远远不够,很多保险没有列入企业当中。例如企业停工停产、机器停止运转、企业收益受损都有相应的保险,但大量企业没有投保。在发达国家,这种保险很充分,叫机损险、利损险。发生如此重大大灾害的时候,许多企业就不会因此而破产。大灾是保险最有力的教材。由于投保率不足,我国每发生大灾以后,会出现一个很特别的现象,保险公司对受灾者的捐助远远超出了理赔的数额。所以保险公司还担负着社会教育的功能,我们要利用这次疫情的影响加大保险作用的宣传,使人们更多地去学会使用保险的工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宁。搜狐财经:我国在保险供给方面还有哪些薄弱的环节,如果开发新的品种,您会优先开发哪些新的品种?王梓木:现在最缺乏和棘手的,也是最具挑战的是新科技带来的风险标的。由于没有历史数据的积累,很难确定它的风险赔付率,甚至很难定价。这方面的需求很大,但有效供给不足。比如汽车保险,过去都是驾驶员、乘客和车身的保险,以后自动驾驶,没有驾驶员了,保的是什么?还比如大量公司储存的数据资料丢失了、被盗了,数据丢失险世界上就很少有公司能够承保,既便有也是承保能力不足,保险公司应该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型风险,提供有效供给。否则,保险公司将来存在的价值会削弱。未来打败保险公司的的不一定是保险公司,可能是一些科技公司。甚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些保险的功能就历史性的丧失了。
搜狐财经:您多年来致力于公益活动,您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最深的体会是什么?王梓木:帮助困难人群,培养自身的爱心。我们的一个提法是:保险与公益相通,关爱与责任并举。华泰的公益由来已久,公司成立那年就给河北赞皇县建立了野草湾小学,花了三十万盖了一栋三层学校教室。在所有捐赠中,华泰做最多的就是贫困的助。最近7年华泰保险开展的小小铅笔公益活动,已经走过了37所贫困地区的学校。在公益活动当中,对企业组织来说,能够培养自己的关爱之心,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做公益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自我教育。现在我们的公益事业越做越好,而且越做越细致。早年我去回访河北赞皇县小学,我问校长,还需要捐什么?他说最需要一个厕所。我恍然大悟,那么一栋教学楼竟然没有厕所,他当时舍不得,孩子们还是到周围的野地里去大小便。后来我们在另一所学校操场边上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厕所,我看见厕所墻上上写了6个 大字“梦从这里起飞”。搜狐财经:您是“92派”企业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您认为这一代企业家有哪些特点?如果用几句话概括“92派”企业家的精神,您觉得是什么? 王梓木:我在亚布力企业家论坛上早年提出,我们这一代企业家一是要创造社会财富,二是要推动社会进步。前者是初心,后者是使命。“92派”富有家国情怀和使命感,他们大都是知识分子或者政府官员下海。下海的时候往往是奔着一股事业心,带着国家发展的理念做企业。他们的视野比较开阔,发展的格局也比较大。在这场突发的抗击新冠疫情中,许多大的民营企业自觉行动,表现出色,急灾区之所急,想灾区之所想。例如复星集团调集各方力量,驰援湖北,驰援全国和世界各地灾区。他们调动各种各关系进行全球采购,全球运输和全球配送。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竞然为此出现过三次焦虑。我在想,他们的内在动力是什么?这些企业会做超出一般企业常规的事情,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帮助,企业的声誉因此扩大,企业的社会价值由此而提升。优秀企业家一定会与社会建立命运共同体。“92派”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就是追求企业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社会价值做得越高,商业价值也会自然变大,人们对其品牌认可度随之提升。我认为在商业社会,企业家是创造历史的,企业家是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
-转载联系-
changyouyuan@sohu-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