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窗 | 高泰东:他被逐出中学课堂,22年后跨入哈佛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04-05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作者青年时代


高泰东,江苏泰县溱潼中学1966年高三毕业,后种田、修筑青藏线等;1977年考入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员,“感动泰州”十大人物、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走近全球茶花王》《1966年我们读高三》(莫砺锋作序)等,省作协会员。


原题

被逐出中学课堂

的小校友




作者:高泰东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茫茫人海,命运沉浮。


1966年我读高三,在同一校园里有个叫田溱生的读初一,小我5岁,低我5个年级。


我们的中学原名是江苏省泰县溱潼中学,位于如今的泰州市姜堰区溱潼古镇。古镇位于县境的东北隅,是里下河的一个水乡集镇,四面环水,面积仅0.54平方公里 ,可谓“弹丸之地”。这里文风、武风皆胜,古有“兄弟武状元”,今有“兄弟仨院士”。


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母校在古镇西边大湖里,宛在水中央,是溱湖中的一个百亩“全岛”,一条人造土堤(5·4长堤)与古镇相连。如果化大境界为小景,校园就是湖中一条带缆的小船,亦或是一片浮在水面上的荷叶。


在那里,悠悠烟水,依依垂柳;闲闲鸥鸟,泛泛渔舟。绿水碧波绕校园私语,红墙黛瓦坐树间思索。吴嘉纪、郑板桥、蒋鹿潭直至于右任等都曾在校园附近泊舟,留下或清丽或忧伤的诗和词,湿漉漉的;黄桥决战前夕,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管文蔚也在校园西边船上,他没有吟诗,而是与国民党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在那里成功地进行了水上商谈。


在校时感觉不深,离开后方才感情用事地醒悟:啊,原来母校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校园!


言归正传,来说本文的主人翁田溱生。


一看这名字,就知道带有浓厚的地域特点:溱生,溱生,溙潼古镇出生。田溱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刘亚龙,任镇政府文卫助理,母亲田影舟,师范学校毕业后当老师。刘助理是名门之后,他的祖上除有文进士刘育杰、刘育榘外,更以武科显赫于世。顺治九年刘应祚、康熙二十七年刘卜师、乾隆五十二年刘惟馨均中武进士。乾隆十七年刘梦金殿试二甲一名武传胪。十三世刘荣庆(1762—1842)乾隆四十九年(1784)甲辰科武状元,刘国庆(1769—1833)乾隆五十四年(1789)己酉科会元,殿试一甲一名状元及第。兄弟状元仅隔一科,是中国科举史上的传奇,故有“皇榜连标第一家”之说及“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的楹联。为爱新觉罗的大清天下,不同辈分的刘家都督们带兵征战,八千里路云和月;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有道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1957年田溱生4岁时,他的父亲刘亚龙成了“右派分子”,被开除公职。家庭政治阴影毋需多言,经济则陷入极度困境。一家6口人,全靠他母亲38元工资,除去房租,可支配的仅33元。为支撑家庭,做教师的母亲就在晚上帮人纳鞋底、织毛衣、缝棉袄,以求薄酬。


“三年困难时期”,全家基本上靠皮糠度日。


田溱生7岁就学着做饭,9岁领着弟妹种菜自救,有一年竟收获丝瓜400多斤。1966年停课闹革命,别的同学“造反”“串联”,他却领着弟妹铲草晒干作燃料,一年800多斤。他还学会搓草绳、编草垫,以换取家庭零用钱。


为考虑子女2男1女的前途,子女从母姓,1961年他30岁出头的父母协议离婚。


虽然父母已经离异,但右派出身的“帽子”天天戴在田溱生的头上,根本脱不了。


1968年“复课闹革命”,因为“右派子女”,班主任“左”老师上课看到田溱生时,就对刚上了3天课的他大声呵斥:“回家去!回家去!你是什么人家的?还要培养你?回家去!” 


田溱生坐着不动,“左”老师就命令班长动手。强将手下无弱兵,又经运动的洗礼,班长强拉硬拽,终于把他拖出教室。


凄凄惨惨切切,15岁的田溱生抱着书包一路哭着回家,见到母亲更是号啕大哭。待他母亲田老师知道原由后,母子俩哭成一团。


“左”老师2019年去世,他应该为自己在那特殊年代的“恶行”作了忏悔。


在母亲的耐心劝说下,失学的田溱生面对现实,1969年下乡插队。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城镇户口”变成了“农村户口”,从此,他要土中刨食养活自己。


在乡下,他们4人组成一组,其中1人插队不到7天就找到“理由”回城了,1人溜之大吉,1人3年后进了社办厂,只有田溱生一直干农活,成了队里的“大劳力”。


一年夏季,队里泒他去江南挑粪积肥、搬运石头,一干就是半个月,直到中暑倒下才休息。一次田间喷洒农药深度中毒,他回溱潼治疗,还未痊愈就赶回生产队里干活。


1972年推荐上大学,大队研究决定把唯一的名额给了他,但还是因为“政审”不过关作罢。


惋惜无奈之余,大队让田溱生当赤脚医生。通过相关培训和实践,他就边学边干,在乡村热心为农民服务。为了当个好医生,他用自己的工分收入购买医学书籍。为治疗当地的一种常见病,他调配了一种膏药效果明显,为此公社曾召开现场推广会。


知青回城,因为家庭出身,或因当过赤脚医生,或两者兼有,他被分配到令人望而却步的麻风病医院。这个医院收治麻风病人,设在偏僻地带,与世隔绝。田溱生定下心来面对“麻风”:病源、病理、根治、护理,理论、实践,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着。1977—1978年,医院送他到扬州新医学院进修1年半,回院后,他忘我地工作着。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高考恢复,只读了初一的田溱生决心进考场。他母亲找来初中毕业的试卷让他考,结果数学、物理得分很低。他母亲就拜托常州亲戚,花11元购得一套《中学生自学丛书》(16本),田溱生天天啃,有不懂的,就请教中学老师。


通过约7个月的自学,他参加1979年高考,被南通医学院录取。“男儿当自强”的信念,赤脚医生和麻风医院的经历,让他的学医如鱼得水,除帮助同学外,他还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老师推荐他当学生会学习部长,他请求让他当生活部长。他说,想为大家做些具体零碎的服务。


田溱生的英语基础不好,他想买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跟着学,但商场标签上的“36元”价格吓住了他。


新学期开始时,他获得了15元奖学金,买收音机的念头如化学催化剂,又搅得他心潮起伏,他硬起头皮写信向母亲求救21元。待信投进邮筒听到落下的声响,他立刻就后悔了:母亲每月45元的工资,有18个“用项”拽住不放,从来都是寅吃卯粮,不要说21元,连5元也抽不出来。继而想到:自己快30岁了,不但不能为母亲分忧,为了自己学英语,竟不顾家中经济状况,让母亲为难,自己实在是太自私了!


这边母亲接信后,觉得儿子要求上进是好事,心有欣慰,而且她知道,不是万不得已,儿子决不会开口。可是“一钱逼死英雄汉”,这么大一笔钱到哪儿想办法?田老师一筹莫展。


“早一天买到收音机,儿子就早一天有收获。” 在家徘徊的田老师心急如焚。


一声鸟鸣让田老师眼里放出了光芒,原来她看到了门前的一棵桑树!她立马奔到草行找到费师傅,说明来意。费师傅说桑木用途多,好卖。长话短说,桑树卖得22元,田老师立即汇出。


田溱生收到母亲的汇款悲喜交集,以致很长时间,他都是在泪水中收听英语广播。那种学习效果,犹如饥饿的汉子吞食香喷喷的大炉烧饼。


坐在大学教室,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为真用功,在整个年级,田溱生年年成绩第一,毕业考试又获得第一,1981年他当选江苏省学生代表出席全国会议,获“全国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受到胡耀邦的接见。


怀着对医学的更高追求,1984年他考上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师从血液病学科带头人赵相印教授,毕业论文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北京同仁医院作血液内科主治医师3年后,1990年经协和医科大学教务长刘士廉教授推荐和考试,田溱生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医学院作“细胞病理分子”博士后研究。


从此,他在医学领域的探索越来越深。


田溱生的人生和成功向世人昭示:无论人生处于何等低谷,只要不放弃,通过努力,借助机遇,就一定会有“来日方长”。


后记


田溱生的外婆王秀珍2013年去世,享年106岁,有 “王秀珍女士一百零五岁 孙晓云题 ”的寿碗传世(孙晓云,女,江苏南京人,在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同年其父刘亚龙去世,享年90岁。其母田影舟今年(2022)95岁(虚龄),身体康健,思维清晰,说话幽默,满面阳光。她笑言:不想过她母亲那么大,过到99岁就好了。


姜堰城区纪念“兄弟武状元”的状元阁(双马、双像、双阁)


南通医学院给田溱生母亲的报喜函和成绩单(1979—1983)


田溱生参会代表证(1974年)


田溱生、陈效青夫妇(1985年)


田溱生(2000年)


田溱生与母亲、外婆(2005年)


外婆王秀珍(中坐白发红衣)百岁纪念、母亲田影舟(外婆右者)、田溱生(外婆后者)(2007年)


高泰东专列

高泰东:几分天注定,几分靠打拼

高泰东:一个66届

高中班级的“完整样本”

高泰东:老师们墓前流淌着

沉重的无边往事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在人间

谢悦:一个花季女孩喝药自杀,
都是婚姻不自主惹的祸
朱健:“小哥”快跑

朱健:护工陈阿姨

朱健:小店,快挺不住了

李薇薇:“见字如面”往事,
那些发黄的旧书信
常驻海外的通讯变迁:
从远在天涯到急在眼前
蒋蓉:那些年代,夜晚有多黑
李锦:改革开放前山东农村有多穷?
周如福:那时候,乡下人的衣食住行
读懂40年国人衣食住行之巨变
史宝良:破衣烂杉进北大,
寒门子弟的高光时刻
刘会军:复习高考期间的衣食住行
王骥:白衬衣,革命时代的青少年标配
将校呢,将校靴,白边懒汉及其它
刘武晶:我们从小光脚丫的日子
苏若男:高考体检我走烂一双新棉鞋
张先发:高考完了身无分文,
回家的路还有百里之遥
40年国人衣食住行之巨变
“尿素裤”:当年农村干部的小特权
刘克文:厂社挂钩,
我们还是饿肚皮的“好吃鬼”
陶正:每月24号家里粮食就吃光了
陈新民:买私粮补饥荒,
我的“投机倒把”往事
史铁桥:粮食够不够吃?够吃个鸡儿
景文:灾荒年口粮月均17斤,
忍饥受饿的日子真难捱
陈蔚:没饭吃啥都“去个毬”
熊代坤:粮食的记忆
吕贡呈:粮票不够的日子
老鬼:1960年代爹亲娘亲没有粮票亲
冯印谱:以粮为纲 缺钱少粮
李振中:简陋工房里成家,
师傅求看大学证啥样
胡道轨:从恋爱到结婚,
70年代上海青工成家记
一个上海人的五处住宅和四次搬家
刘福泉:骑一辆凤凰18自行车如在梦中
李其容:那辆女式单车,
右派爸爸买的,造反学生抢走了
蒋海新:徒步大串联,我的朝圣之旅
成广生:文革徒步串联,出双入对鸳鸯行
敖艾莉:一个女生的徒步“大串联”
张炜:翻越崇山,徒步两天去报考
李镇西:站在手扶拖拉机上去赶考
苏永生:供销社拖拉机送我进大学
秦晖:放弃本科补录,
搭手拖转飞机“赶考”研究生
哈晓斯:牛车吱呀中的插队纪事


不想与你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