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5年徐汇、松江、金山三区联考作文(4篇)

上海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含作文(持续更新)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上海市嘉定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2019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青浦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9年上海高三一模各区作文汇编


2019上海徐汇区二模作文范文(12 篇)

2019上海宝山区二模作文范文(1篇)

2019上海黄浦区二模作文范文(10篇)

2019上海普陀区二模作文范文(4篇)

2019上海长宁、嘉定区二模作文范文(8篇)

2019上海虹口区二模作文范文(4篇)

2019上海崇明区二模作文范文(5篇)

2019上海松江区二模作文范文(5篇)

2019上海奉贤区二模作文范文(2篇)

2019上海浦东区二模作文范文(7篇)

2019上海杨浦区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9上海金山区二模作文范文(1篇)

2019上海青浦区二模作文范文(1篇)

2019上海闵行区二模作文范文(5篇)

2019上海静安区二模作文范文(1篇)

2019年上海市高三二模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2016上海一模杨浦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徐汇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长宁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普陀区作文范文(2篇)

2016上海一模松江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青浦区作文范文(1篇)

2016上海一模闵行区作文范文(2篇)

2016上海一模浦东新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黄浦区作文范文(2篇)

2016上海一模宝山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金山区作文范文(3篇)

2016上海一模虹口区作文范文(3篇)

2016年长宁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5篇)

2016年徐汇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5篇)


2016年杨浦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6篇)

2016年闵行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6年崇明县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6长宁、宝山、嘉定、青浦二模作文范文(9篇)

2016年普陀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6年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语文作文  范文(2篇)

2016年徐汇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2015上海一模宝山区作文范文(3篇)

2015上海一模崇明区作文范文(3篇)

2015上海一模静安区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一模黄浦区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一模金山区作文范文(3篇)

2015上海一模虹口区作文范文(1篇)

2015上海一模青浦区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一模浦东区作文范文(1篇)

2015上海一模徐汇区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松江区一模范文(2篇)

2015上海杨浦区一模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长宁区一模作文范文(2篇)

 2015年普陀区高三一模作文范文


2015年长宁区高三二模作文范文 (3篇)

2015上海市杨浦区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5上海市普陀区二模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市浦东新区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5上海市闵行区二模作文范文(2篇)

2015上海市黄浦区二模作文范文(3篇)


2015年徐汇、松江、金山三区联考作文

材料:

 

生活中,人们大多相信自己的判断。其实每个人的认识不过是全景图中的一块碎片,只有承认这一局限,才可能有接近真相的判断。

 

学生作文:

认清自身的局限

物无完物,人无完人。大地长远无垠,但却没有银河那般广阔无际;大海浩瀚渺远,但却不能代表整个世界的深度与宽度。故每个人认知都不会是全面的,所以局限不可避免。重要的是你是否认清自身的局限,继而承认它,改善它。

正如材料中所言:“生活中,人们大都相信自己的判断。其实每个人的认识不过是全景图中一块碎片,只有承认这个局限,才可能有接近真相的判断。”所以,盲目地相信自己,有的便是蒙蔽自身的愚昧,还有的便是离真相越来越远的距离。只有认清自身局限,方能战胜认知片面。

认清自身的局限,看到的是更清晰的前景,做出的是更正确的判断。如今,叱咤商界的阿里巴巴CEO马云被人们所传颂的或许是他把握先机的睿智,或许是他勇于创新的果敢,但我认为,其中首要的一点是他对自身局限的认识,不凭自己的意气而懂得考虑再三,听取那些来自世界精英的意见,才建起令人叹为观止的阿里巴巴帝国。庄子云:“自见者明。”所谓自见,即承认自身缺点、局限,做一个清醒的自知者。我们都知道,仅凭马云一人的智慧,要让阿里站得住脚跟那该有多难、多不易?所以,倘若没有认清自身局限,何来公司所做的一步步惊险却又正确的决定?倘若没有认清自身局限,何来在一次次的挑战面前剖析好形势,明亮内心与双眼?若没有他的认清自身局限,何来离成真相越来越近而最终拥获成功的喜悦?所以,成功不仅来自于努力、勇气、抑或做出明智的判断,关键还在于你是否懂的自见、自知、自醒,这是人生路上所应具备的基石。

从古至今,成功不止于时间,更不限于空间,凡能认清自身局限者无一不拥有更美好、更蔚蓝的“全景”,乃至天下。鲍叔公认清自身的局限,深知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辅佐公子小白治理齐国,因而包容曾经管仲射杀公子小白的恩怨而举荐管仲,最终得以齐国兵强力盛,荣登战国时大国之一。故“世人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之知人”,而他的知人善用归根于的便是他的认清自我。李世民懂得一个人的认知有限,所以,即使大臣的谏言要否决自己的抉择,但他毅然会考虑魏征的良言而使他的认知得到补充,继而使自己的决断有利于社会实际。认识到认知的局限,借用他人认知加以完善,进而得出更为理智的判断,终于使得他坐拥太平天下,尽享一世美名。

倘若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那么就好比是一叶障目,必将被所认知的一切蒙蔽了双眼;倘若不肯承认自身的局限,那么就好比是井底之蛙,抬头仰望的永远是一方不变的天空;倘若一意孤行定夺,那么就好比亲手关上了心灵的窗户,留给自己黑暗而找不到退路。所以,认清自身的局限,利人利己利世界。

学会承认、认清自身的局限,还自己一片更广阔的视野,拥一片更透彻明了的蓝天!

 

跳出圈外看圈内

前不久,某明星的一条裙子引发了全民对白金色与蓝黑色的讨论。我不禁感叹,如果他们可以跳出圈外,不被自己的一隅之见所束缚该多好!

主观认识往往不代表客观真相,因为我们身处圈内,无法跳到圈外去全面地认知一个事物。蚂蚁无法感知自己爬过的球面是有弧度的,正如处于三维中的我们没法感知更高维度的存在。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主观认识,将其糅合、过滤、累加,才能得到无限接近于事实的判断。为什么在设计图中需要靠三视图来判断物体的形状而不是只要一个角度?就是为了以最少的主观来得到最精确的客观。这种行为在历史考古工作中尤为明显。中国人眼中的夏朝是理所当然的存在,但世界上不相信或是抱有怀疑态度的人比比皆是。于是要还原夏朝的真实情况,我们不仅仅要听司马迁的话,也要进行实地勘察,更要考究甲骨文上的记载。最后通过多个事实才从科学上证明了夏朝的存在。

人的认识带有先入为主的性质,因此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恐怕谁也无法避免。评判一个人的时候就更是如此。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郭嘉会说他是明主,诸葛亮会说这是个老贼。他们受到政治立场的影响,对相同的品质产生了不同的判定。但是,司马光“不带感情”的记载和易中天的奸雄论,他们受到的是认识广度的影响。一个为时代所限,坚持认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是挟天子还难说)是大逆不道,是强盗的行径。一个是身处思想自由信息量浩瀚的时代,综合了各类文献而得出的结论。不用多说就知道哪个更接近事实。

人类为什么要相互交流?因为我们要发展。回顾科学史,我们可以发现越是正确的理论越需要思想的火花去点燃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统一了牛顿的三大定律与微观量子论,而现在尚待证明的弦理论就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发展。人们渴求世界的本初,所以相互交流,试图找出最正确的理论。既然做不到一击命中,那么我们就要更多发子弹来确保命中。

人类的本性造成了人性的弱点,人类的自负是阻隔了真相的一堵墙。不要再拘泥于自己的看法中了。跳出圈外,与他人一起分享观点,才能做出最接近事实的判断。

 

         承认局限以近真相
  两条长度完全不同的线段稍有不同的观测角度呈现在人们面前,百分之八十的人认定是一条线段长于另一条。这是一项著名的测试人类视角与大脑认知局限的实验。两条线段长度完全一致的真想因人所天生的认识局限而被人所忽视。
  生活中,也常有人一己认定的判断却与真相相去甚远。这,亦存在于人的认知局限之中。上帝创人之初九限定了每个个体独特的局限,这一局限既赋予每个个体最独一无二的视角,但同时也阻碍了个体看到最广阔的全景。然而局限本身并不可怕,因上帝设定局限的本意便在于促使人与人将每一款不同的视角碎片拼凑起来,以得全景。可怕在于忽视人认知的局限,才能使得个人从有限的视角里看出接近无限的真相。
  《金刚经》里总结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有限的,辗转于个人生活中,每当生活不顺风顺水时,人便凭借自己的一己之断,认定自己是最不幸的人。但若是能够承认自己看到的生活是局限的,自己认定的判断并非准确,那才能接近真相,那便是:在人类漫长进化过程中,所有苦难只不过《金刚金》中的那七点。人总以为自己的苦难销魂蚀骨,但在百川不停向前奔流、日月自然交替之中,没有什么个人的苦难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而在承认自己认识局限接近这一真相后,人的生活才有可能更广阔。
  对于真相的判断不仅仅局限于人生真相的判断,大可以扩充至更广义、更多领域的致力于对真相的接近。若非人开始承认自己的臆断是局限的,恐怕人类依旧处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混沌之中。人可能永远接受“燃素论”的迂腐理论,而无法发现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的反应才是物质燃烧产生热量的缘由。如此人类取得进化历程中土坯的例子不甚枚举,其根源皆源于人类不畏于承认自己的局限,通过客观的判断以及个体经验的交流以达到共同接近真相的渴求。
  局限是人无法回避的,但同时它也并非人所想的那般可怕,甚至,正是因为这每个个体间所固有的局限,才能推动人去无限地接近对真相的判断。也许上帝赋予个体认识局限的本意并非要阻碍人接近真相,而是希望人类能够看清自己拥有承认局限的勇气,从而在将个体之间的交流、贯通和共同努力中,以局限的视角拼出对真相最无限接近的全景。

     拼图
   你抬头看天,粗糙的边缘为你勾勒出一方天空,干净又清澈,你以为这就是一个世界,却被人笑称井底之蛙。自己眼中的世界却只是世界全景图中那样微小的一块拼图。可惜你不知自己眼界的局限,自然也就迷失在世界拼图中,远离真相。
   井底之蛙的悲,在于它既缺乏完整的认知又不自知,身处困境,亦无法跳离其中。而生活中,人们亦有井底之蛙的愚,更多了一份过分自信的傲。我们相信自己的判断是出于自信,然而过度的自信却只会导致盲目,使人不知并不愿承认自己的局限。黑塞笔下的《德米安》中就塑造了一个彷徨的少年的形象。主角辛克莱少年时固执地向往至善的世界,相信自己对于善的执念是正确的判断。这份自信就像每一个青春期孩子的坚持自我一般,过分夸大了主观认识在客观世界中的比重。而辛克莱,幸运地拥有灵魂导师德米安,引领其正确地认识善恶,正确看到自我认识与世界的关系。对于我们亦是如此,即使没有灵魂导师,谦卑与敬畏之心正是我们漫游世界拼图的导引,使自己的判断契合世界,又丰富世界。
   然而,当敬畏确立了我们的方向,认清了自己的局限,接近真相的判断又源于个人的全局认识。社会学家勒庞提出了“乌合之众”一说,便道出当个人认识的碎片杂乱堆积之后,会造成的社会凌乱之状。即使承认了局限,若世界的拼图只是一味碎片堆积,如此的整体仍发挥不了部分的作用,只陷入乌合之众怪圈之中。唯有全局把握,方可在局部寻找整体的统一,揭开真相隐秘的面纱。
   可惜的是,少有人能正确处理好自我认识与世界全局的关系。莫不是汲汲于滚滚红尘随波逐流,抑或盲目自信,缺少清醒。实际上,我们本就是社会的成员,做世界全景图中的一块碎片又有何妨?在相信自己判断的基础,揉以敬畏之心,笼以全局之观,做好世界的一块拼图。就像柴静在《穹顶之下》中说的,人会去做是因为心底有爱惜。当我们以爱惜之心,成为拼图一员,完善自身,方可拼出世界的壮阔、丰富、高远之境。
   你抬头望天,听见了鸟儿们的嘲笑。井底之蛙亦可不自怨自艾,囿于局限。终有一天,将有人带你上天,去看看世界拼图的每一部分,去重新成为全景图中非凡之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