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尚广辉:西方叙事研究新视野:非自然叙事
摘要: 非自然叙事是当代西方叙事学研究的前沿;非自然叙事以反模仿为理论基础,阐释叙事中偏离现实世界认知框架的叙事。本文试图从非自然叙事的界定、非自然叙事的表现形式、非自然叙事的阐释三方面对西方非自然叙事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做简要概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提出未来研究的若干建议,以期启发学者对非自然叙事的理论研究与批评实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 非自然叙事; 界定; 表现形式; 阐释
源自:《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6年第5期
作者简介:尚广辉,北京语言大学英语系
莫妮卡·弗鲁德尼克最早在《建构“自然”叙事学》(1996)使用了“非-自然”(non-narrative)来表示反模仿。将非自然(unnatural)与反模仿的非自然叙事联系起来的是布莱恩·理查森。他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非自然的声音:现当代小说的极端化叙述》中首次在叙事研究中使用了“非自然”,分析了现当代欧美小说多种反模仿的叙事行为,如:第二人称叙事、多重叙事、复数人称叙事、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极端化叙述者、反模仿性的不可靠性叙述等。在弗鲁德尼克与理查森的启发下,扬·阿尔贝、亨里克·斯科夫·尼尔森及斯特凡·伊韦尔森也加入到自然与非自然叙事学的辩论中来,与理查森一起撰文阐述了非自然叙事理论。与阿尔贝等学者坚持构建一个以反模仿为理论基础的叙事学框架相对,弗鲁德尼克坚持非自然性只是自然性的一个特殊方面,无法独立于自然性的模仿框架。阿尔贝等承认“非自然叙事理论部分地受到并归功于弗鲁德尼克研究的启发”A ,但他们聚焦于自然叙事中偏离现实世界认知框架与知识的叙事类型,试图构建起一个与自然叙事学互补共存、以反模仿为理论基础的非自然叙事学。除弗鲁德尼克、理查森、阿尔贝、尼尔森及伊韦尔森外,吕迪格·海因策、玛丽亚·梅凯莱等学者也在非自然叙事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果。此外,玛丽·劳尔·莱恩、詹姆斯·费伦及布莱恩·麦克黑尔等后经典叙事学家与后现代理论家也发表了非自然叙事的相关研究论文。在西方,非自然叙事是当代叙事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阿尔贝、海因策、伊韦尔森、尼尔森及理查森编辑出版了两本非自然叙事研究论文集:《非自然叙事、非自然叙事学》(2011)、《非自然诗学》(2013)。两本论文集收录了近年来西方学者在非自然叙事理论与批评实践上的研究成果。他们对非自然叙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自然叙事的界定、非自然叙事的表现形式、非自然叙事的阐释、非自然叙事的批评实践上。
一、非自然叙事的界定
非自然叙事以反模仿为理论基础,以叙事中违反现实世界认知框架的叙事策略为研究对象。非自然叙事学家指出当前的叙事学研究多以现实主义范式与模仿原则为理论基础。非自然叙事学的任务就是试图发现并阐释叙事中人力上、逻辑上或物理上不可能的事件与场景,构建一个以反模仿为理论基础的叙事学范式。对非自然叙事作出界定的学者有弗鲁德尼克、理查森、阿尔贝、伊韦尔森及尼尔森。
弗鲁德尼克最早在《建构“自然”叙事学》中提出“非自然”与“非-自然”。她认为“非自然可以从反常的角度加以理解,但它也可以从文化、虚假、文明、虚构、人工,或者最宽泛地说,人类的角度加以理解”A 。此界定并没有将其与非自然叙事联系在一起加以讨论;本书中“自然”的含义是自然叙事、模仿与现实主义等。弗鲁德尼克说:“因为自然与模仿或现实主义的效果相关,所以它是一个构建出的实体,一种阅读效果;由于自然依赖或者反映基本的认知过程……它可以与我谓之‘非-自然’(而不是‘非自然’)相对应。这里的‘非-自然’指在熟悉的认知参数或熟悉的真实生活情境中没有自然基础的话语策略或方面。”B 此界定表明“非-自然”与“自然”相对,指向那些在真实生活情境中无原型的各种话语策略,具有反模仿的含义。弗鲁德尼克后来又在《“非自然叙事学”有多自然:什么是非自然叙事学的非自然?》(2013)一文中重新界定了非自然:非自然“有多种含义,包括逻辑上或认知上的不可能,以及寓言、魔幻、超自然”,并指出“‘非自然’叙事学最吸引人的一个特征就在于它公开宣称保留现实主义文本中所没有的奇特的和不合逻辑的怪异”C 。
理查森在《非自然的声音:现当代小说的极端化叙述》中虽然首次使用了“非自然”,但并未明确提出“非自然叙事”,也没有界定“非自然”的内涵,只使用了“非模仿”、“反模仿”及“模仿范式”等术语。不过,在《何为非自然叙事理论》(2011)一文中,他明确界定了非自然叙事:“非自然叙事是明显违反标准叙事形式的规约的叙事,特别是口头或书面的非虚构叙事规约的叙事,以及像模仿非虚构叙事的现实主义的虚构形式。非自然叙事还依照流动的、变化的规约,且在每部作品中创造出新的叙事学模式。简言之,非自然叙事导致叙事基本要素的陌生化。”A此外,他还区分了模仿、非模仿和反模仿的虚构作品,并指出只有反模仿才是非自然的,即“违背传统现实主义参数的反模仿文本,或者是超越自然叙事规约的反模仿文本”B 。模仿性的虚构作品试图复制真实事迹的事件、行动和经验等;非模仿性的文本包括一些奇幻或超自然因素,但仍然遵循现实主义规约;反模仿性的叙事描述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发生的事件。
阿尔贝、伊韦尔森及尼尔森也从不同角度界定了非自然及非自然叙事。阿尔贝将非自然界定为物理上、逻辑上与人力上不可能的场景与事件。他区分了自然化或规约化的非自然场景或事件与尚未被自然化或规约化的场景或事件。后现代主义实验性作品中的各种不可能还没有规约化,保持其陌生化和非自然特征;规约化的不可能则成为新的认知原型和框架。伊韦尔森将破碎叙事和非自然叙事视为非规约叙述的表现形式,并指出:“非自然叙事学从理论和方法论上阐释了怪异的、难以理解的、颠覆的或者陌生形式的叙述。”C 尼尔森认为非自然叙事不同于现实主义和模仿叙事,具有“真实世界故事讲述情境中的物理上、逻辑上、记忆上,或心理上不可能的或不合理的时间、故事世界、心理描述或叙述行为”,提示读者“使用不同于其在非虚构、口头故事讲述情境中使用的阐释策略”,暗示读者将非自然“阐释为可靠的、可能的,和/或权威的”,非自然叙事学“是对这些策略和其阐释结果的研究”,是对与非自然叙事相关的理论和阐释原则的陈述。D
综合来看,他们的界定都以反模仿为理论基础,强调偏离现实世界认知框架的各种叙事策略。但仔细推敲,也有不合理之处。例如,理查森将非自然叙事限定在反模仿文本之上;他很明显将大量的非模仿文本排除在非自然叙事之外。非模仿在故事的叙述、故事世界的描述上肯定也有反模仿因素,而反模仿未必在故事的整体和局部、叙事方式和故事世界的描述上都是反模仿的,肯定也包含模仿因素。非模仿作品中,读者会遇到反模仿因素,但它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读者很快又会回到现实主义描述。读者的注意力在现实主义与非自然间波动。与此相应,读者的现实主义阅读期望在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不断被打破。可以说,从读者反应的角度来看,非模仿作品应该比反模仿作品更具非自然性。
二、非自然叙事的表现形式
在《非自然叙事,非自然叙事学:超越模仿模式》(2011)一文中,阿尔贝等区分了非自然叙事的三个主要表现形式:非自然的故事世界、非自然的叙述心理及非自然的叙述行为。
(一)非自然的叙述行为
非自然的叙述行为主要涉及叙述层面的非自然现象,如:越界的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现代时叙述。
经典叙事学中已有关于越界的第一人称叙述的论述。热奈特将这些现象称为赘叙(paralepsis),科恩将此现象称为“记忆过量”(mnemonic overkill)。但经典叙事学并未从反模仿的角度阐述这一叙事现象。非自然叙事实际上只是将其放入一个不同的理论框架内加以讨论;虽然越界的第一人称叙述具有偏离现实世界认知框架、反现实主义的属性,但经典叙事学家的研究重点并不在此;非自然叙事的创新之处在于他们强调了这些属性。第一人称叙事中,叙事者可以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回想起往事中的每一个细节,或完全再现往事;可以知道他人的所思所想。他们甚至可以完全再现其不在事发现场的过去事件。
学者也将第二人称叙事作为非自然叙事的重要表现形式加以论述。对其非自然性论证的最详细的是弗鲁德尼克,她在《文体》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关于第二人称叙事研究的论文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第二人称叙事打破了经典叙事中故事与话语的二元对立,在第二人称叙事中,叙述者可能并不知道“你”的经历,而只是虚构出“你”的故事;叙事中的故事层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叙事者也可能以元小说的方式透露出其所述故事的虚构性。第二人称叙事把受叙者置于叙事交流的中心位置,从而打破了经典叙事中叙事者在故事与话语二元对立中的权威地位。
现代时叙述是非自然叙事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经典叙事学很少论述现代时叙述,科恩最早在《小说的分类》(1999)中阐述了此现象。现代时本身表明某人边说边做;现代时叙述中,被叙内容和叙述活动很显然存在矛盾。从逻辑上来看,讲述与经历无法同时进行。现实世界中,我们只能讲述已经发生的事件;文字记录中也是如此。从语法的角度来看,现代时多表示即将发生的事件或者经常性的动作。但是虚构叙事中,很多现代时描述的场景与事件明显不是对将来的推测、经常性的动作或一种状态。尼尔森认为第一人称现代时叙述“突出其自身的虚构力量,拒绝真实世界描述和真实世界的必然性”,从而影响文本的阐释。A 现代时叙述明显违反现实世界的认知框架与自然叙事的规约。
(二)非自然叙事的叙事心理
非自然的心理描写涉及叙事中的心理描写,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叙事中社会心理、心灵感应的心理与非人类的心理上。
心灵感应的心理与经典叙事学的“全知”密切相关;关于全知,很多学者都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如尼古拉·罗伊尔的“心灵感应”效应、斯坦泽尔的“作者型叙事情境”、热奈特的“非聚焦化叙事”或“零聚焦叙事”等。第三人称全知叙事技巧已经成为规约化的非自然叙事技巧。阿尔贝等人认为:“即使一种叙事技巧极大地偏离了真实生活参数,但它可能是(或成为)极其常规的技巧,例如:无时无处不在的可以进入人物内心的全知第三人称叙事者。”B 非自然叙事讨论的是第一人称人物叙事者的“全知”能力。非自然叙事学家使用了心灵感应的心理来凸显全知叙事者进入他人心理的能力。“心灵感应”是可以“读出和听到他人心声的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后现代表现形式”C 。
社会心理主要涉及叙事中的集体意识。艾伦·帕麦尔的《小说中的社会心理》(2010)开启了认知叙事学对集体意识的研究。艾伦·帕麦尔主要分析了叙事中的集体意识,即“社会心理”(social mind)或“心际心理”(intermental mind)。现实世界中,绝对的“心际心理”或“社会心理”是不存在的。集体中所有成员不可能都赞成集体所达成的协议;集体的决议通常代表了大多数的利益,特别是大型集体。个体成员也不可能知道其他成员的所思所想,并且集体中的每个成员的思想都是不同的。非自然叙事学中,集体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人称复数叙事上。“我们”叙事主要描述的是集体经历、心理和记忆等,常见于口头叙事,是事实叙事的重要特征与虚构叙事的重要叙事技巧。第一人称复数叙事中,“我们”可能并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意愿,或者个体可能并不想被包括在集体内。
非人类的心理上主要涉及动物叙事者、动物聚焦及变形文学传统。动物叙事者可追溯到动物童话中会说话的动物;变形已经成为文学中一种规约。变形的心理既包含他们没有变形前所具有的人类的经验,又包含新物种的需求和欲望。此类作品的共同之处是主人公的心理在其外形发生变形后保持人类的思维能力,并且能够记住其未变形前的信念、愿望等。同时,他们在变形后又具有新物种的自身需求和欲望。
(三)非自然的故事世界
阿尔贝等认为:“一个非自然的故事世界包含关于再现世界的时空组织在物理上和逻辑上的不可能性。”A 此界定表明非自然的故事世界涉及逻辑上或物理上不可能的故事世界。玛丽·劳尔·莱恩在《不可能的世界》(2012)一文中提出叙事中五类不可能性:矛盾、本体论上的不可能性、不可能的空间、不可能的时间、不可能的文本。B 它们实际上是非自然的故事世界具体的表现形式,包含了非自然的时空与逻辑上不可能的故事世界。
物理上不可能的故事世界主要涉及叙事中非自然的时空。时间是经典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叙事参数之一;经典叙事的重要贡献是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提出的时序、时长与频率等时间概念,其时序概念可以改变话语层面的时间顺序和重组事件的序列,如:将发生过的或将来要发生的事件提到叙事的开始部分,但是它没有改变故事时间运行的物理属性;故事的实际发生顺序还是从过去到现在。时序概念影响的只是叙事在表达上的顺序,而并没有改变时间的线性本质。因此,经典叙事学的时序概念无法阐释偏离现实主义认知框架的时间形式。非自然叙事学家通过理论创新建立起了反模仿的时序概念体系。对不可能的时间阐释最详细的是理查森,他在《超越故事与话语:后现代与非模仿小说中的叙事时间》(2002)中提出六类非自然的时间形式:环形模式、自相矛盾模式、对立模式、差异模式、合并模式中、双重或多重模式。C 阿尔贝也分析了后现代叙事、科幻小说及奇幻小说中的非自然时间形式,发现叙事中的时间有如下特征:第一、不同历史时期的融合在一起,如:伊斯梅尔·里德的《飞往加拿大》(1976);第二、因果关系发展逆转,或未来导致了现在,如:唐纳德·迈克尔·托马斯的《白色旅店》(1981);第三、同样的时间内,时间流逝的速度截然不同。A 对非自然的空间论述最详细的是阿尔贝,在《非自然的空间与非自然的世界》(2013)一文中,他从空间的主题功能与意义角度阐释了非自然的空间,提出了四类非自然空间:1.幻觉或死后生活的幻象空间,如《第三个警察》(1968);2.魔幻空间,如史诗、奇幻小说、科幻小说;3.突出主题的无限空间,如《阿莱夫》(1945);4.起到讽刺作用的非自然空间,如《平面国》(1884);5.起到讽喻作用的非自然空间,如安吉拉·卡特的《霍夫曼博士恶魔般的欲望机器》(1972)和肯·凯西的《飞越疯人院》(1962)。
逻辑上不可能的世界涉及故事中违反逻辑的矛盾现象。罗伯特·库弗的《保姆》(1969)是非自然叙事学家常举的一个例子。小说描述了一系列在逻辑上相互矛盾的事件序列。逻辑上不可能的故事世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转喻”(Metalepsis)。经典叙事学中,热奈特用“叙事转喻”指一切叙事中本体越界的现象。后经典叙事学中,玛丽·劳尔·莱恩区分了“修辞转喻”和“本体论转喻”。“转喻”体现了本体越界行为,打破了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现实世界的认知框架,属于物理上和逻辑上不可能的事件和场景,符合扬·阿尔贝对非自然的定义。
三、非自然叙事的阐释
(一)弗鲁德尼克的“叙事化”阐释策略
弗鲁德尼克受到“自然化”(naturalization)的启发,提出了“叙事化”(narrativization),并将此作为一种叙事阐释策略。卡勒认为:“自然化强调这样一个事实:怪异与偏离的因素被置于一种话语秩序中,从而变得看似自然。”B 从卡勒对自然化过程的阐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将陌生和反常的因素置于一种话语结构中,自然地消除陌生化所带来的阅读障碍;可以推断这种话语结构(即一种参照框架和阐释模式)必须具备可以使陌生化的因素自然化的社会、文化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弗鲁德尼克也强调叙事化过程中读者所使用的各种认知参数与框架。框架理论阐述了人类利用各种框架、脚本或图式来认知和理解现实生活情境的过程。人类可以将眼前的情境与基本的认知框架进行比较认知眼前的情景。
弗鲁德尼克提出了叙事化中读者需要参照的四个层次的认知参数:第一层次是现实生活经验参数,是最最基础的经验和认知层次,其核心图式包含了对行为、目标、智力、情感及动机等的假定理解。本层包括以目标为基础的过程或对意外事件做出反映的主体、已经经历或评价的事件的格局、对已观察的事件过程的自然理解的图式。第二层包括理解故事的四个阐释图式:现实世界的讲述脚本、现实世界感知图式(观看)、个人可叙事化经验的使用(体验)。第三层次认知参数包括熟知的、自然发生的故事讲述情境。第三层次的相关参数还包括叙事学概念:叙事者、时序、作者型全知等。第三层也包括叙事的文类参数,如读者对历史小说、成长小说的理解。对比三个层次,可以发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认知参数是跨文化的,是基础的参照框架。而第三层则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表现。人类有共同讲述、观看、体验、行动模式,但不同文化中的人对文类却有着不同的理解。第四个层次涉及人类的阐释能力;人类通过自身的阐释能力把不熟悉和陌生的素材与熟悉的素材联系在一起,把不熟悉的素材变成可阐释的与可读的。人类阐释能力的获得源于对第一到第三层认知参数的综合运用。在叙事化过程中,读者根据第一到第三层的认知参数来阐释叙事,对无法阐释的非叙事进行重新认知,将其归入叙事的范围。例如,叙事中的“特写”技巧虽然并不是读者所熟悉的文学中的场景描写技巧,但却是常见的事物观察技巧。因此,读者在阅读中会通过叙事化过程参照第二层中的现实世界感知图式(观看),使之自然化,成为读者熟悉的一种场景描写技巧。同样,意识流技巧体现了读者参照第二层个人可叙事化的经验的叙事化过程。A
(二)越界的第一人称叙述的阐释:尼尔森、海因策、费伦
尼尔森将越界的第一人称叙述称为“非人称的声音”(impersonal voice)。尼尔森指出,非人称的声音是“一个既不属于叙述之我也不属于被叙之我的声音……可以说出叙述之我不能说的,创造出无人能记住的细节,描写其他人物的思想”B。当人物被第一人称代词指称的可能性不复存在,以及非人称的声音能够讲述这个人物能够讲述的事件时,非人称的声音以第一人称说话。尼尔森对非人称的声音作了如下阐释:1.叙述源自作者;2.把它理解为作者的虚构;3.它违背了对现实世界语言的语言学理解。这种阐释策略的结果就是“读者可以把心理描写理解为权威描述,其描述方式与真实心理的描述方式不同,突出了虚构或报道出来的世界与心理的不同”A 。
海因策将“越界的第一人称叙述”理解为“赘叙”(paralepsis);他区分叙事中的五类“赘叙”;第一、虚假赘叙(illusory paralepsis)指“被退后的话语表明角色叙事者的超常知识有自然的、现实的来源”B ;第二、幽默赘叙(humorous paralepsis),“以自省和滑稽的方式承认其不可能性”C ;第三、记忆赘叙(mnemonic paralepsis),源自科恩的提出的“记忆过量”;第四、整体赘叙(global paralepsis),指叙事的非自然框架;第五、局部赘叙(local paralepsis),指叙事中的局部非自然因素。前三类是“自然的”,属于文学的传统手法;后两类是“非自然的”,在自然世界内无法得到合理解释,违背了模仿认识论。
费伦认为“越界的第一人称叙述”符合“增值元法则”(The Value-Added MetaRule)与“故事超过话语元法则”(The Story-over-Discourse Meta-Rule)。《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的第二章中,第一人称人物叙事者哈克讲述了吉姆发现自己的帽子不翼而飞后的反应。根据这两条原则,哈克的越界叙述所呈现的故事符合现实主义描述原则,再现了吉姆的日常生活画面,揭示了吉姆丰富的想象力和其他黑人奴隶轻信他人的性格特征。D
(三)阿尔贝的九条阐释策略
非自然叙事学家中,阿尔贝对非自然的阐释研究最为深入。他最初提出了五条阐释策略:(1)理解为梦、奇幻或幻想;(2)理解为突出主题的方式;(3)视作对超越个体的人类现象的讽喻;(4)通过整合现有框架,创造出可以自然化某些非自然因素的新框架;(5)通过丰富现有框架,使之超越现实世界可能性,从而阐释读者遇到的怪异的现象。前三种策略中,读者使用现实世界和文学的基本认知框架进行自然化。后两种策略中,读者扩展现有的认知框架,创造出新的认知框架。E
后续研究中,阿尔贝将五条阐释策略扩展为九条:(1)整合框架:整合预先存在的框架,并创造出新的认知框架。概念整合通过扩展、整合改变现有的认知框架,生成了新的概念空间,即新的认知框架;新框架超越了现实世界的认知图式,从而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本中的不可能现象。(2)类属化:有些非自然因素已经规约化,成为基本的认知框架。(3)主观化:有些不可能的因素可以解释为人物或叙事者的某种状态,如:梦、幻想、幻象或幻觉。(4)突出主题:理解为突出主题的方式。(5)讽喻式阅读:视作一种反映人类共有的现象和特征的讽喻。(6)讽刺和滑稽模仿:用于讽刺或嘲弄某种心理癖性或事态。讽刺的手段通常有夸张的描述、歪曲或漫画手法。(7)假定一个超验王国:读者可以把不可能的现象视为超验王国的一部分,如:天堂、炼狱或地狱。(8)自由组合:文本是一套读者可以自由组合的原件和拼贴。(9)禅宗的阅读方式:假定一个专心且坚忍的读者;他不接受上面提到的八种阐释,但接受非自然场景的怪异性和非自然引起的不适、惧怕、担心和惊恐。A
比较上述阐释策略,可以看出弗鲁德尼克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考察了读者对非自然因素的阐释过程。她提出的叙事化涉及的是框架在非自然因素认知过程的作用。叙事化强调了图式、脚本等认知框架在叙事阐释过程中的作用,阐述了读者如何接受文本中偏离现实主义因素,并将其视为新的认知框架的一种心理运作机制。相较于弗鲁德尼克的叙事化,阿尔贝则更注重非自然叙事的结构功能和主题意义,从认知框架的角度阐释读者对非自然的认知过程只是其阐释策略的一部分。尼尔森、海因策与费伦的阐释策略仅适用于“越界的第一人称叙述”。总体来看,阿尔贝的阐释策略相对完整,涉及非自然叙事的多重功能。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论及非自然叙事与文本意识形态间的联系。非自然叙事也是凸显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性别研究、酷儿理论、马克思主义等意识形态话语的重要叙事策略。
结语
非自然叙事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也有其不足之处。第一、非自然叙事在定义和范畴界定上,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深入和统一。相较于理查森的界定,阿尔贝的界定范围要广得多,包括非模仿与反模仿。理查森也明确指出阿尔贝的界定“包括所有奇幻与超自然作品,以及所有我认为是非模仿的作品”A。在非自然叙事的界定上,学者还要对非自然叙事与后现代叙事进行区分。从阿尔贝等对非自然叙事的阐释中可以看出,非自然叙事与后现代叙事有诸多相似之处,我们还应考虑非自然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以及各种后经典叙事学流派之间的关系。既然要构建独立的非自然叙事学范式,就必须在突出其不同于其他叙事学范式的同时,还要考虑非自然叙事学与其他叙事学范式之间的联系。非自然叙事的界定还应考虑到语境与读者接受等因素。读者对非自然的叙事的判断具有个体差异;不同文化与宗教中,非自然叙事的表现形式也应该有所不同。第二、研究者或注重理论研究,或理论与批评实践相结合,但将理论应用到具体文本中的批评实践不足,从而导致当前非自然叙事研究中理论成果丰富而文本批评实践相对匮乏的局面。目前,文本批评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文本批评实践的专著出版。将非自然叙事理论应用到文本批评实践中的学者并不多,难以产生连续性成果。在批评实践上,非自然叙事尚需进一步探索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性别研究、酷儿理论及马克思主义等话语与非自然叙事之间的关系。第三、非自然叙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上,对跨媒介与文类叙事的研究有待加强。实际上,跨媒介叙事研究已成为当代叙事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非自然叙事的研究视角略显单一,跨学科意识不足,对电影、超文本小说及图像小说等跨媒介叙事的研究不足,缺乏普遍性和开放性。非自然叙事还应加强对戏剧、诗歌及其他文类的研究。从阿尔贝等对非自然叙事的阐述来看,非自然叙事多存在于后现代主义实验性小说中。虽然理查森与阿尔贝对戏剧的非自然叙事也有所论及,但远不及其对小说的非自然叙事研究。
【学术观点】专题回顾
学术观点 | 申富英:论《尤利西斯》中的动物形象
学术观点 | 金雯:早期现代情感的“基础设施”:论中国文学研究与比较文学视野
学术观点 | 查明建:论现代主义翻译文学与当代中外文学关系
学术观点 | 虞建华:禁酒令与《了不起的盖茨比》
学术观点|陶家俊:跨文化视阈中的文学关联 ——论萨义德、劳伦斯和卡桑诺瓦的文学关联理论
学术观点| 李芳:《宠儿》中的母性伦理思想
学术观点|于雷:“双重束缚理论”与坡的替身小说
学术观点 | 蒋承勇:走向融合与融通 ——跨文化比较与外国文学研究方法更新
学术观点 | 高艳丽:《简·爱》改写小说叙事形式新趋向
学术观点 | 丁尔苏:中国苦剧与西方悲剧
学术观点 | 吴笛:论布尔加科夫“魔幻三部曲”中的科技伦理与科学选择
学术观点 | 殷企平:经由维多利亚文学的文化观念流变
学术观点 | 潘文国:新时代外语学科建设的多维思考
学术观点 | 张亘:资产阶级与种族视野:普鲁斯特的犹太意识与阶级身份
学术观点 | 查明建:论莎士比亚的经典性与世界性
学术观点 | 陈静:复数的数字人文——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数字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