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融中朱闪:2022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预测

融中财经 2022-05-14
导读THECAPITAL


朱闪认为,2022年,投资、募资圈层化将会更加鲜明;生态化投资将成为主流;传统美元基金思变,人民币基金或将成为突破点;退出渠道也将会更加多样化。


本文共2589字,约3.3分钟

作者 | 融中财经

来源 | 融中财经

(ID:thecapital)

中国创投行业经历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行业的故事精彩纷呈,如同史诗般叙事,其中的波折和反复也让这个行业在磨砺中成长。同时,在世纪巨变中,中国的创投行业也在进行新的迭代,有些行业正在慢慢消逝,而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崛起。


今天,我们正站在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重要转折点上。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以及交互科技的自主可控等所带来的机遇正在敞开,高端制造国产替代的投资机会正在展现,来自于消费升级的新消费和新商业正在崛起,其中的专精特新的小巨人将是投资行业的真正的风口,同时也有万物数字化和能源清洁化,碳中和和ESG概念的投资挖掘机会。


值此之际,融资中国2022(第11届)资本年会暨颁奖盛典于1月12日在上海如期举行,来自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协会、创投机构、产业资本、上市公司以及专精特新企业欢聚一堂,对新形势下的行业生态进行了全面的观点挖掘和问题探讨!


峰会伊始,融中集团董事长朱闪致欢迎词,对刚刚过去的2021年进行了回顾,并对2022年进行了展望。


对于2021年的募资情况,他指出基金募集金额和数量双上升,但单只基金规模有所下降;在投资方面,投资金额与案例数量双增长,医疗、企服、先进制造成投资三大关键词;退出方面,2021年IPO数量和募资金额实现双增长,北交所的设立为退出开启了新窗口;在政策层面,政府将进一步加强监管,政策对行业造成的影响更加深远。


对于已经到来的2022年,朱闪认为,投资、募资圈层化将会更加鲜明;生态化投资将成为主流;传统美元基金思变,人民币基金或将成为突破点;因为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IPO退出回报将继续下滑,但退出渠道将会更加多样化。


以下为融中集团董事长朱闪演讲实录,由融中财经(ID:thecapital)整理。

 

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融资中国2022年资本年会。和往年一样,在年会开始的时候,我先简单地回顾一下过去的一年,并对新的一年做个展望,为本届年会做个预热。


01

回望2021


  • 在募资方面,基金募集金额和数量双上升,单只基金规模下降


2021年,累计募资金额8263亿元,同比增加了18.25%,募资基金数量1080只,同比增加了30.62%,表明募资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募集资金较往年更为分散化,部分基金募集金额偏小。


  • 在投资方面,投资金额与案例数双增长,医疗、企服、先进制造是投资三大关键词


2021年,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为7847例,增长12.44%,总投资金额达到1.2万亿元,增长29.62%,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医疗健康、企业服务、先进制造是今年私募股权投资的三大热门行业。


  • 在退出方面,IPO数量和募集金额呈现双增长,北交所设立为退出开启了新的窗口


2021年,A股IPO募资金额5,447.73亿元,同比增长13.36%,IPO数量524家,同比增长19.91%。2021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提供了新的退出场所。


  • 在政策方面,监管趋严,政策影响深远


从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到2021年1月提出“专精特新”,5月提出 “双碳”,6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7月“双减”,10月《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11月“北交所”开市,12月发布境外上市备案意见以及权益投资税收政策,各种政策出台的密集度是空前的,影响深远。现在回头看,当时市场对有些政策影响的预判是明显不足的。


02

展望2022


  • 投资、募资圈层化更加鲜明


当前机构募资、投资越来越圈层化,这种趋势在2022年将会更加鲜明。一个圈层是,在投资方面积极、主动拥抱国家产业政策,在注重财务回报的同时,更多关注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国培育出更多的可以解决“卡脖子”技术的新兴公司。募资方面也主要以国资和产业资本为主。另一圈层以投资回报为主要目的,控规模、控投资节奏,更多投资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和赛道,募资策略也主要是针对市场化LP。这两个圏层的投资、募资逻辑是不太一样的。但我们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在目前机构结构相对固化的情况下,两种投资逻辑的平衡,两个圈层的打通可能是机构快速发展,或者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当然,如果做不好,也可能是机构翻车的坑。


  • 生态化投资会更加主流


最近几年,我们看到,不少机构热衷于各种平台的搭建,如企业家俱乐部,高端培训等,其本质是想通过此类平台吸引项目、资金和人才,为企业更好地赋能。事实上,随着“低垂果实”时代的结束,投资机会的发掘也更加依赖于“生态圈内”。这就对GP生态圈的建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农耕”化投资将越发成为主流。成立时间长,所投成功项目多的大机构在生态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已经体现出来。CVC在资金、产业赋能、退出渠道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资源,在生态化投资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而其他机构在形成自己的投资生态圈方面也有着更多的思考与探索,生态化投资会变得更为主流。


  • 传统美元基金思变,人民币基金或成为突破点


随着国内外大环境的演变,中国的传统美元基金在募、投、管、退方面都遇到了新的挑战。首先,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肯定对美元LP对中国的投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当前中国股权投资热门行业从传统的TMT、互联网、消费等“软投资”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等“硬投资”转型。而美元基金受制于相关限制,没法直接参与到“硬投资”中来;再有,在投资生态圈建设,团队建设、企业赋能等方面,传统美元基金也不占优势;最后在退出方面,过去两头在外的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设或加强人民币基金应该是一个大的方向。


谈到两头在外,目前中企美国上市受阻,很多人提出这部分公司未来有望由港交所承接。个人对此有点不同看法。这里有一组数据(折合成人民币计价),截至2021年底,纽交所总市值248.12万亿元、Nasdaq 190.13万亿元、上交所51.34万亿元、深交所38.92万亿元、港交所34.73万亿元。以港交所目前的体量承接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是有点不现实的。更不要说,纽交所、纳斯达克、港交所的主要投资机构是一批人。


  • IPO退出回报继续下滑,退出渠道更加多样化


2021年我们见证了新股不败神话的破灭。A股全年共有16只股票破发。港交所的破发率更是达到了45.36%。A股(非主板)上市首日市销率连续3年处于高位。这些数据都反映出一、二级市场的估值差距大幅收窄,过往靠1-2个明星项目覆盖整个基金本金的概率会越来越小,新股破发或将变为常态。这会倒逼机构探索、发现更多、更好的退出渠道。


以上是我和大家做的简单分享,最后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END




媒体合作:010-84464881

商务合作:010-84467811

转载请点击菜单栏-联系我们
欲入读者群,请加小助手(RZZG2006)
融中热搜
【专刊】嘉御资本 |【专刊】达晨财智
【专刊】歌斐资产 |【专刊】诺亚控股
【专刊】中科院科创投资联盟
【封面】李开复和“硬核”创新工场
【封面】东方富海 |【封面】同创伟业 
外资PE巨头投资/退出变脸 | 百万VC涌入苏州
芯片骗局终被捅破 | 深圳拿到了尚方宝剑 
四位半导体投资“老炮儿”的自白
碳中和 | 天使投资困局 | 赛富阎焱、优脉应松巅峰对话

融中朱闪:开启资本平权时代

王忠民:“卡脖子”的地方一定要做“智能大挪移”

投资圈的年轻人 | 武汉3000亿产业基金来了 

VC/PE内卷闹剧 

SaaS投资风又起 | 硬科技项目融资骗局 

GP观察

国科投资

华兴资本 | 北极光同创伟业 | 洪泰基金 | CVCA

华平投资 | 高瓴资本 | 百度投资CMC资本 | 博裕资本

创璟资本高榕资本 | 澳银资本 | 景林资产 | 凯联资本

盛世投资 | 顺为资本 | 一村资本 | 腾讯投资 | 毅达资本

元明资本 | 远洋资本盈科资本 | 雷石投资 |远翼投资

启赋资本 | 温氏投资 | 曦域资本 | 华盖资本 |华兴资本 

达晨财智红杉中国 | 同创伟业 | 钛信资本 首钢基金

险峰旗云 | 基石基金 | 星纳赫资本 


人物
肖冰 | 邵红霞 | 张涛 | 索继栓 | 刘庆峰 | 何伯权
曹德云贾康甘剑平雷军 | 栗浩洋 |刘燕华唐宁
王忠民 | 吴亚平 | 田源 | 张汉亚 俞敏洪 | 沈建光

公司

 蔚来 | 渤海银行 | 好想你 | B站 | 鹏博士 | 全聚德

广汽集团 | 中望软件 | 亿纬锂能 | 康希诺 | 爱尔眼科 

新瑞鹏 | 尚品宅配 | 和而泰 | 佛朗斯叉车 | 掌门教育 

数联铭品 | 宁德时代 | 三角兽 | 娱人制造 | 云从科技 

交控科技 | 笑果文化 | 沃尔德 | 声智科技 | 三只松鼠

 车通云 | 思必驰 | 神策数据 | 小鹅通 | 乂学教育 

掌门1对1

 碧桂园 | 富时罗素 | 天风天睿 | 旷视科技 | 瑞幸咖啡

华大基因 | 众投邦 | UU跑腿 | 地平线 | 思贝克

世和基因 | 数澜科技 | 凯联医疗 | 天广实 | 臻格生物 

微医 | 奥然生物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