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四 生活习俗(一)

2017-03-24 陈秉荣 保德新青年

编者语:《保德民俗》一书是县政协文史资料,陈秉荣先生著,从现在开始不定期编发保德民俗。


生活习俗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在保德这块土地上人们怎样生活?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他们的理想与追求又是什么?这是本辑研究的主要内容。


生活方式的形成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受社会形态的影响,它既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经济状况,也反映了显明的时代特征。比如说吃,保德地处黄土高原,黄土丘陵地貌,适合种植糜谷、豆类及各种小杂粮。在自然经济时期,种什么,吃什么,食物自然是以糜米、小米、豆面为主。一日吃米,一日吃面便成为理想的膳食标准,最好的食品也就是油糕粉汤。最高的追求也就是:“早晨随蒸米拍子,晌午干追捏钵子,黑夜稀饭小碟子。”



为使境外人看得懂,需解释一下。这里说的是一天三顿饭的食谱:


早 饭主食是现蒸的米面窝头而不是发酵后蒸的起面窝窝(发糕),“米拍子”,就是用米面做的片状窝头。


保德人平时吃的窝窝头是糜子或谷带皮磨成的面做的,叫糜奴窝窝和谷奴窝窝,实际是掺和着糠吃,米窝窝和其相比,精细多了,所以成了当时的理想食品。


午饭主食是叫做“捏钵子”的面条,和“河捞”差不多,用豆面或杂面制成。“干追”就是面里不带汤的意思,表示富有。


晚饭是稀饭小菜。小菜也就是调豆芽之类。


这些饭,在今天看来,是极其普通的饭食,但在当时却是人们追求的“地主生活”。



计划经济时期,强调种高产作物,尽量扩大高粱、玉米的种植面积,缺粮部分,国家供应的也是高粱、玉米,高粱、玉米成了主要食物。人们说那时的饭食是:“早上铜铃铃(玉米面窝头),晌午红绳绳(高粱面河捞),晚上高粱面糊糊粉红红。”那时人们的第一追求也就是吃饱。


商品经济时期,经济搞活了,流通渠道搞活了,人们意识改变了,再不是种甚吃甚,而是甚值钱种甚,把自己的产品卖成钱,然后到市场上买粮吃。保德不产大米,不产小麦,但现在保德人的食物主要是大米、白面。人们对吃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简单的吃饱,发展到吃好,吃花样,又发展到吃营养。


比如说穿,解放前后,穿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固然是一种崇尚节俭的美德,但它的实质还是物质不丰富,经济不发达。那时候所谓的时髦穿着也只是:“蓝布衫子包子,洋纱毛巾打鼻子,大底鞋上剜窟子。”

“洋纱毛巾”就是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毛巾。“打鼻子”是说毛巾的罩法,即圪瘩偏挽在耳傍,较长的一角下垂,摆动起来,可以碰到鼻子。“大底鞋上剜窟子”指的是一种家做的布凉鞋。1947年来保德参加“土改”的工作团员多穿这种鞋,后人们效仿而作。



稍后一点,又流行“海潮蓝一身,大底鞋一登,顺风烟一根,咱俩就结婚”的说法。


“海潮蓝”是一种蓝颜色的平细布,现在几乎看不到了,但当时却可以作为结婚的礼物。“顺风烟”是当时山西产的普通香烟,价格一角五分钱一盒。但对当时抽旱烟的人来说,能吸上一枝“顺风烟”也算是一种享受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涤确良、涤卡进入人们的生活,但色泽单调,以灰、蓝为主,军绿色成了人们崇尚的颜色。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家做鞋、家做衣服淡出人们的生活,衣着绝大部分是市场上卖的成品。衣服用料多种多样,丝、棉、毛、麻、化纤五花八门。款式新颖,变化多端。色泽丰富,争艳斗彩。



穿的理念也经历了一个由穿暖到穿好、穿名牌、穿潇洒的发展轨迹。


比如住,由原始的土窑洞变成了石窑、砖窑。由木结构小房子变成了水泥钢筋结构的大房子。由农村进入城市,由平房搬进了楼房。


衣食住行,处处都表现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衣食住行不仅是一种简单的生活需求,它还反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们的追求与喜望。


比如说吃,集中表现在节日饮食上:正月初二吃饺子叫揣元宝。二月初二吃饺子叫作填狼口。二月初二吃枣山叫嚼苍蝇。八月十五吃西瓜、月饼是庆团圆。腊月初八吃粥演绎出许多故事。喜庆吃糕希望步步登高。就连普通的大杂绘菜也叫做“一品锅”,希望能够当官做宦,官至一品。三盘菜待客叫“三元盘”祝福客人“连中三元”,即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员,殿试中状元。


比如穿着,“冬穿黑、夏穿白、春秋两季鸽子灰”。“黄配紫,难看死。”这些生活谚语,不仅反映了美学观点,而且有一定科学道理。黑色能吸收光热,冬天穿黑色衣服更能保暖;白色反光,所以夏天穿白衣服凉快。


就连几道扣子,也讲究颇多,一般扣子只缀五道,回避“四六不成材”的说法。中山装的袖口上有三个纽扣,本来是装饰,人们说这寓意“三民主义”。



比如说住,表现在窗子上就有不少讲究,窗棂组合成各种图案,都有深刻寓意,“寿”字窗子和“龟背”窗子表示长寿;勾连“万”字窗子叫“富贵不断头”;“工”字窗子谐音“富翁”等。炕围画的内容更多体现吉祥、富贵与平安、长寿。


比如说行,看起来是普通的走路,但“轻躲重,少避老”的乡俗则体现了礼让和尊老的美德。


所以研究生活民俗,不仅仅是记录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它的经济、政治意义和文化内涵。

(续)

保德民俗相关文章: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二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一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十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九 生育保育习俗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八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七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六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五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四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三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二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一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十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九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八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七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六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五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四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三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二 丧葬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一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十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九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八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七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六 诞辰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四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三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二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一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三十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九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八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七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六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二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八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七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六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五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四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三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二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一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十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九 岁时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八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七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六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五 婚姻习俗

陈秉荣《保德民俗》之四

陈秉荣 || 保德民俗

【保德民俗】第一辑 人生礼仪

【保德民俗】第二十二节 年末岁尾话“腊八”


作者简介:

陈秉荣先生1941年生于保德县石塘村,早年曾任公社书记,后历任县文化局长、档案局长等职。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在方志、民俗、民间文艺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山西分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中国地方志学会会员、忻州走西口研究会理事。他学识广博,研究领域宽泛,堪称是保德传统文化的半部活词典。几十年来,他如同一位勤勉的老农,不计寒暑,不避风雨,默默地耕耘于大山深处。除主编完成《保德县志》以外,他还校点重印了《保德州志》,创办了《保德文化》杂志,出版了民歌集《大河采风》、散文集《定羌杂识》,手中还存有《保德农业合作史稿》《金瓶梅方言》等书稿。他为挖掘整理保德文化遗产,传承保德文明付出了大量心血。年近古稀,他孜孜不倦,执笔写下了这部三十万字的《保德民俗》,为保德又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